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 华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指委委员,《中美比较文学》杂志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杂志副主编。曾出版《阅读哈佛》《全球伦理读本》《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等多部专著。
大约在10年前,“人性化”一词非常流行。比如,人性化设计、人性化服务、人性化管理、法律人性化、教育人性化等等,几乎成了当时人们的“口头禅”。当然,那时的所谓“人性化”之风可能最多还是“吹”到了服务行业的面孔上,希望人们能够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有“春风拂面”的获得感。如若联系到文学和艺术,难免会让人联想到更早之前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的学术领域曾经引起热烈讨论的“人性”和“人道主义”等有关“人”的问题。毕竟,那时“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早已真的是入教材、入人心、入头脑了。
然而,既然“文学是人学”,那么文学艺术描写人性、关注人性,体现人道主义或曰人文关怀,表达人的道德和审美诉求,本来就应该是文学艺术作品的题中应有之意,为何会引发学术界如此热烈的讨论呢?这一方面与当时大的时代背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们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的理解有关。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轻松调频”(EZfm)有一则公益广告,内容大致是说韩国人的每年平均阅读量是11本,法国人20本,日本人40本,以色列人60本,而中国人只有4.3本,为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还专门开办了“美文阅读”栏目,周一到周日每天播送,旨在提高中国人的阅读兴趣。在我看来,国人阅读量不及上述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国人在学龄前还是爱听家长讲故事、爱读书的,但到了上学的年龄就开始出现比例惊人的厌学现象,即使不是厌学,至少也是厌恶读书,进而没有在学生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时代迫于压力的“不得不读”以及“应试阅读”曾经带给他们刻骨铭心甚至望而却步的印象。如此,当他们一旦长大成人,能够自由选择的时候,他们就会迅速远离必须读书才能生存的“领域”。此时再呼吁找回阅读的快乐,谈何容易?这一点,也可以从最近网上流行的一篇《我们欠学生真正的阅读课》来得以印证。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南京的一位中學语文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他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在美国历时半年的访学期间对美国语文教育、阅读教育课堂的观察与思考。他认为,我们的课程也应该把真正的阅读还给学生,特别是从小学和中学时代就要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懂得真正的阅读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
在我看来,我们的阅读教育没有真正做到“人性化”,如果真正做到了,中国人的阅读兴趣从娃娃时期就能培养起来。尽管每个时代都有符合时代步伐的价值,但人性当中有一种始终如一、亘古不变的东西,既是维系人类生存的要素,也是推动人类前行的力量。这种人性,就是在人身上永远也不可泯灭的爱!因此,越是贴近人性价值的教育就必然越具持久性和永恒性,无论怎样的时代概莫能外。急功近利的价值教育也许一时可以在年幼淳朴的心灵建立起膜拜的天塔,但成熟后认识的反差,要么是把个体的人推向解构天塔的一边,要么是个体的人因反差太大而产生心理或思想病痛甚至走向自我摧毁。
大约在10年前,“人性化”一词非常流行。比如,人性化设计、人性化服务、人性化管理、法律人性化、教育人性化等等,几乎成了当时人们的“口头禅”。当然,那时的所谓“人性化”之风可能最多还是“吹”到了服务行业的面孔上,希望人们能够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有“春风拂面”的获得感。如若联系到文学和艺术,难免会让人联想到更早之前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的学术领域曾经引起热烈讨论的“人性”和“人道主义”等有关“人”的问题。毕竟,那时“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早已真的是入教材、入人心、入头脑了。
然而,既然“文学是人学”,那么文学艺术描写人性、关注人性,体现人道主义或曰人文关怀,表达人的道德和审美诉求,本来就应该是文学艺术作品的题中应有之意,为何会引发学术界如此热烈的讨论呢?这一方面与当时大的时代背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们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的理解有关。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轻松调频”(EZfm)有一则公益广告,内容大致是说韩国人的每年平均阅读量是11本,法国人20本,日本人40本,以色列人60本,而中国人只有4.3本,为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还专门开办了“美文阅读”栏目,周一到周日每天播送,旨在提高中国人的阅读兴趣。在我看来,国人阅读量不及上述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国人在学龄前还是爱听家长讲故事、爱读书的,但到了上学的年龄就开始出现比例惊人的厌学现象,即使不是厌学,至少也是厌恶读书,进而没有在学生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时代迫于压力的“不得不读”以及“应试阅读”曾经带给他们刻骨铭心甚至望而却步的印象。如此,当他们一旦长大成人,能够自由选择的时候,他们就会迅速远离必须读书才能生存的“领域”。此时再呼吁找回阅读的快乐,谈何容易?这一点,也可以从最近网上流行的一篇《我们欠学生真正的阅读课》来得以印证。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南京的一位中學语文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他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在美国历时半年的访学期间对美国语文教育、阅读教育课堂的观察与思考。他认为,我们的课程也应该把真正的阅读还给学生,特别是从小学和中学时代就要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懂得真正的阅读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
在我看来,我们的阅读教育没有真正做到“人性化”,如果真正做到了,中国人的阅读兴趣从娃娃时期就能培养起来。尽管每个时代都有符合时代步伐的价值,但人性当中有一种始终如一、亘古不变的东西,既是维系人类生存的要素,也是推动人类前行的力量。这种人性,就是在人身上永远也不可泯灭的爱!因此,越是贴近人性价值的教育就必然越具持久性和永恒性,无论怎样的时代概莫能外。急功近利的价值教育也许一时可以在年幼淳朴的心灵建立起膜拜的天塔,但成熟后认识的反差,要么是把个体的人推向解构天塔的一边,要么是个体的人因反差太大而产生心理或思想病痛甚至走向自我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