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爱欲中人

来源 :时代姐妹·情人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w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人愿意体验分离,没有人愿意用爱互相搏杀。对自己、对对方的坚持与承受力都不信任,直接导致了爱欲分离。爱,我惹不起还躲不起么?欲,我穷则独善其身,富再兼济天下还不成吗?
  
  红尘没被咱看破之前,其实你我都是爱欲中人。如戏词儿里唱的“……也不论那男和女呀!啊唉呦呦呦呦唉呦呦啊”,得,您先别跟着唱,就说咱们吃饱了、穿暖了,寻思点儿啥呢?甭琢磨,其实老祖宗们早就语重心长地回答过了:思淫欲呗!此“淫欲”应笔者强烈要求杜绝想象为下作的念想儿,恳请诸位按爱欲之词来理解,也就是情爱与建立在情爱基础上的某些个欲望。其实,根本不用吃饱穿暖,哪怕仅只是两个饥寒交迫的男女乞丐,坐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瑟缩中远远地来一个对视,没准儿也能引发一段气壮山河的情事。说此等事是千百年来人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也并不为过!只是时至今时今日,这永垂不朽的雪花样纯洁的“爱”已被那些与时俱进的烟花般多彩的“欲”所蛊惑,使之有若风中烛火,才明又暗。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这句嗑儿出自佛典《四十二章经》,估摸就是《鹿鼎记》中韦春花的公子机缘巧合凑齐的那八本经书。可惜韦小宝吃了没文化的亏,没能得到佛法的普照。不过他若能读到一准儿会骂几句娘,而后继续坚持战斗在爱欲滋生的第一线。坐拥七个媳妇儿的韦爵爷岂止是“执炬”,简直就是推着火焰山前进,手却没有烧坏,只有汗毛燎断几根。最终设计完成了“爱欲之人”的理想人生,在爱欲泛滥下茁壮成长。我承认,此等本领曾让红尘中的我“高山仰止”了贼多年。
  
  “爱”真的病了,只因欲望丛生。但问题是:鱼跟熊掌即便你都能得到,咱也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身陷情爱之事,每日里承受着比“常人”更多的选择与判断。自由总是伟大的,却又总是在伟大的自由被牺牲掉一部分后,才可以换回用来沉浸的小爱河。 但这条河里翻滚的是什么呢?等待、猜疑、纠缠、争吵、失落、谎言、背叛……所有流过你心型小闸门的五味杂陈都让你全单照收。那位坚持“自由让女人走开”的信条、貌似掌控自己的一切、可以独自承受一切的强势女人,孤独到来时也一样百爪挠心没着没落,生病或郁闷时桀骜不驯什么也不是。那位千辛万苦得到了一生中的最爱,接到“最爱”的电话时眼神中也会流光溢彩,可她最爱的男人刚离开她视野的一霎那,万千的想象便开始冲撞神经循环播映。她要知道,逢场作戏不仅仅是男人的说词,这个世界自有一些潜伏着的却牢不可破的游戏规则,她的他要是玩儿不好,凭什么她们家的电视就比同事家的更大更薄呢?“恐婚”是当下蔓延的流行病,俺也不幸着了它的道儿,正在积极救治之中。 “你才恋爱呢!”“你才结婚呢!”是挂在嘴边的调侃。这是幽默,更是无奈,也是自我解嘲,还有恨谁不死。诚然,我们可以每天按照自己的好恶选择电视频道;可以在准备就寝时接到示爱的电话,马上换上戎装再次扑向斑斓的夜色;可以在谁身染情花之毒时使劲儿拍拍他的肩膀,不咸不淡地说:都TM会过去的!可以跟N+1多的异性在言语中电话中保持暧昧,但是,可但是,又有哪一个人能对一见钟情、相濡以沫完全失去向往?也许是过往的经历,也许是身边人、身边事妖魔化了婚姻,涂抹了原本美丽的图画。有人撑篙划向我们时,我们却不敢跨上那条小船,只是因为看不清幸福的小彼岸。没有人愿意体验分离,没有人愿意用爱互相搏杀。对自己、对对方的坚持与承受力都不信任,直接导致了爱欲分离。爱,我惹不起还躲不起么?欲,我穷则独善其身,富再兼济天下还不成吗?当年汪国真叔叔的诗吟的是真地道:不是不敢爱,不是不去爱,怕只怕,爱也是一种伤害!回头想想,没谁能宽容地成为医治我们爱无能的良药。
  这是一个讲道理的时代,天空中下不下雨也有太多道理可讲。可爱欲的道理,我以为还是严禁大讲特讲,只需用你内心最善良最直接的感受去研磨与体会,做出判断付诸行动。但起码要先对你自己好一些,把自己尽量梳理清楚,让与你的状态不配套的欲望远离自己。对自己好就是要先让自己活得不拧巴,这样才可以去播撒你的爱,才可以让枕着你的臂膀入眠的那一位更舒坦些。其实不管您贵贱贫富,无论您爱或不爱,坚持不拧巴地活着才会让日子越过越好,过上好日子是世界村儿每个村民的梦想!
  回头看,这堆字儿码得挺不靠谱儿的。实在是因为,你我,都是爱欲中人啊。
  
  一弛,年方二十七(两个十七,三十有四咯),至今未婚。不着调、不严肃、不装、不威猛、不忒寒碜。生于忧患,长于安乐。盖过大房子,卖过水管子,写过小本子。一贯忠贞不渝地留恋传统艺术,但也玩儿了命地坚持与时俱进。现作文化人状,亦混迹于媒体人之中,搞演出、搞电视,以娱乐大众为己任。
  
  编辑/红豆 E-mail:hongdou9526@vip.sina.com
  
其他文献
在保暖内衣、羽绒裤的厚实包裹和男友小心翼翼的呵护下,阿棉患有关节炎的脆弱膝盖终于熬过了又一季阴冷的寒冬。  太阳刚刚冒出头来,阿棉就迫不及待地翻出柜底珍藏的十来条短裤和迷你裙,准备和闺蜜拉拉上街去好好地秀个够!谁知道,出门不久,阿棉的双腿就被初春的微风吹成了冰棍。拉拉赶紧拉着阿棉钻进“星巴克”,她将热热的咖啡放在阿棉的膝盖上,自己则骄傲地翘起二郎腿,美丽的小腿线条顿时引来一片嫉妒目光。  “拉拉,
期刊
当人们在讨论研究生舍身救下弱智女,到底值不值的时候,却忽略了爱情的力量。无论身份、年龄、地位,甚至心智,在有爱的人心里,恋人的生命永远比自己重要。    在她的梳妆盒里,保存着一份2006年9月17日的剪报。每当看到它,她面上的笑容便如春风拂过,比任何化妆品的效用还要强百倍。  她曾经是个灾难深重的女子,一生中最幸运的事便是遇上了他。  记得去年情人节的夜里,他请她吃烛光晚餐,Waiter过来送了
期刊
我是天津人,结婚7年。我有一个儿子,他今年4岁,活泼可爱,但他身体却不好,听力有问题,要依靠助听器才能听到声音。当时,听说北京有个语言康复班校音比较好,我就带上孩子去看,看是否能够让他在那里学会正规的发音。我把孩子送往北京的学校,自己也留在北京找了一份家政工作,与丈夫两地分居。  正当我人生路不熟,又为着孩子的缺陷情绪低落之际,遇上了一个北京男人兢。他比我大两岁,外表开朗外向,一开始以兄长的身份处
期刊
“情人生死遗言”征文启事  我们这个时代太缺乏“感动”了,如果有什么事物能给我们带来感动,能让我们在感动中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审视自己,那么,这“感动”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为此,我们开辟了这个征文栏目:情人生死遗言。  一句话,一辈子——也许情人间生离死别时的情话,会让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忘怀。它可以是伊能静《生死遗言》那种书信体的感人至深的情书;也可以是围绕一句至死不忘的情话而展开的情人
期刊
很多女性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钟钟清楚地知道她是什么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管遭遇到什么样的生活,她依然倾听内心的呼唤,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她最喜欢的永远是:文字,还有爱情。      1.永恒的无性初恋  小时候,钟钟就是一个特别有决断力的人,小学考初中,高中考大学,全部是自己拿主意。高考那天生病,以10分之差错过重点大学,她拿着录取通知书哭了,喜欢文学的她,天性喜欢自我
期刊
问:女主人公三番四次地试图拨打情人的电话,是不是仍想维系他们之间的爱情?  答:我觉得真正的爱情是不需要维系,若是 爱情需要一个人不停地绷紧绳子,使拴在另一段的一方不得歇息,还不如学着一个人独处,好好地爱自己。既然是爱,就要用一种忘我的方式去爱,有一种爱叫做成全。既然她选择了离开,成全情人的家庭与前程,就不该一再拨打情人的电话,哪怕不说话,这也会扰乱男人已经平复的生活与心境。  问:文中的情人留给
期刊
一直梦想将自己变成“S”型的完美女人,大白天也在做美梦。一不小心被吵醒,睁开眼,自以为很迷人的小美在身边一直不停地嘲讽。我看小美一直不顺眼,不仅是她与我同样喜欢朔,更因为她总以为自己是万人迷,朔一定会选择她。  这一天,我硬着头皮向朔表白,他轻蔑地打量我,然后说,等你减肥成功再说吧!留下我在原地狠狠地大哭。一个朋友走过来,问,你真的很喜欢他?我说,我只是不服气。我一定要减肥。他说,你最喜欢吃什么水
期刊
佛说,父母、兄弟、姊妹、六亲之间都是前生的姻缘忆念来的,也有许多人因为前世太相爱而变成双胞胎,我想我们就是这样。    范勇是我的双胞胎弟弟,比我晚出生了7分钟。但是他一直以哥哥的姿态站在我身边,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我是他的妹妹。  小时候,他是我们家公认的秀才,大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和他同时背诵唐诗三百首,每次都是他先记会。他不死读书,喜欢集邮、弹吉他,课余那么多的时间他都用来玩,却有很好的成绩。在
期刊
承诺不止是嘴中的话语,更是心底的盟约。只有用行动履行诺言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24年前,一个活泼可爱的大男孩随着一部电影走入我的视线。他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从此爱上,一发不可收拾。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也是他努力拼搏的人生态度。刀光剑影里闯出的一片天地,他总是最后的赢家——李连杰。  这铮铮铁骨的七尺男儿,也有着丰盛柔软的内心世界。他遇见一个叫做利智的绝色女子,
期刊
当许多人质疑现代是否还有真正的爱情时,她和他的旷世奇恋无疑是一阙千古绝唱,震撼着警醒着那些被物欲浸泡的麻木的灵魂。    如果20世纪除了战争的阴霾还有浪漫的传奇的话,那少帅张学良和赵一荻女士的爱情无疑是最亮丽的风景。  1927年5月,在天津上流社会的一场盛大的舞会上,年仅15岁的赵一荻与风流倜傥的张学良邂逅了。天生丽质,聪慧娴雅的一荻与少帅四目交接的一刹那,爱神悄悄来到了他们之间。在一曲古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