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梅州客家山歌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录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之中。本文以梅州客家山歌来源、类别为线索,进而对梅州客家山歌和“汤腔”进行探究。
【关键词】梅州客家山歌;汤腔
前言
客家山歌源远流长,是众多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平民性、口头性、朗朗上口的特性是其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基础。客家山歌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汉族民歌的分支;也是客家文化瑰宝中一张响亮的名片,其中有许多精髓和经典是需要我们去学习和研究的。
一、客家山歌的来源
关于客家山歌的来源问题,在社会上研究客家山歌的学者有多种的说法。其中以“中原说” “汉土融合说”和“土著说”为主。
(一)中原说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个优秀而稳定的分支。其祖先来自于中原,自中原迁徙而来。有史记载,客家人一共经历了5次大迁徙,从中原黄河流域(现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一直南迁到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而后第5次迁徙进入台湾、东南海等地。所以,客家山歌被认为是随着客家人的迁徙而带来的中原文化。客家人的根本在中原地带,亦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客家山歌的起源在中原。正如汤明哲先生即兴演唱客家山歌来源时唱到“若问山歌从何来,中原民歌是娘胎。江淮孕育六百载,闽粤赣桂鲜花开。”从歌词中可以看出,中原地区是客家山歌的来源之地,客家人的迁徙成为客家山歌发展的摇篮。
(二)汉土融合说
随着客家人的几次大迁徙,大部分客家人最终迁徙到广东、广西和福建地带。而在当时,这些地区的“土著”多为现在的畲族和瑶族居多。客家人本为中原人,受到《诗经》的影响巨大,但是迁徙之后,与当地“土著”充分融合并受到当地的一些文化的影响,集合《诗经》的内容,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客家山歌。这就是客家山歌来源中的“汉土融合说”。
(三)土著说
“土著说”在早年已经被多数的研究学者所否决,但是至今仍有这么一说,即客家山歌是当时客家人迁徙过来之前就在当地已经有的,当时“土著”(现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客家人迁徙而来之前,当地文化因为语言、交通等问题而未被发现,但是客家人迁徙到来之后促使其传播。
二、梅州客家山歌分类
客家山歌主要流行于广东的梅州、河源、惠州、深圳(龙岗、盐田),福建西部的上杭、宁化、清流、永定,广西的贺州、博白、陆川,江西南部的兴国、瑞金、永新等地,以及台湾北部的桃园、新竹、苗栗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其中,梅州客家山歌是客家山歌中最重要的部分。
梅州客家山歌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梅州市的一市两区和五县。受到《诗经》中《十五国风》的影响,梅州客家山歌歌词讲究“赋比兴”的手法,常常采用双关、起兴、类比等修辞手法。梅州客家山歌在旋律上相对于汉族其他民歌也有自己的特点,音调高扬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有多种节拍混合而歌。虽然梅州客家山歌有总体的特点,但是所谓“各地山歌各样腔”,在梅州地区每个县(区)都有自己代表性的山歌,其中特点各不相同。具有代表性的有:
(一)梅县区松口山歌
松口山歌历史悠久,在梅州客家山歌中最具代表性。民间一直流传一句话“自古山歌松口出”(在客家话中,“松”与“从”同音)这句既表明松口山歌地位,也表明梅州客家山歌的即兴性。腔板多种多样,“行腔如串丝、绕绕韧韧,委婉圆润”,极富感情色彩。
(二)平远绝气山歌
平远绝气山歌起源于梅州市平远东石镇,该地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这些产品多销往平远老县城(今仁居镇),从东石到仁居要经过唯一的一条6里路长的“三断岃”,这条长岃挑担人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才能达到岃顶。挑担人力在劳作过程中演唱的山歌,气息短促,以脚步打节拍,形成了平远绝气山歌最大的特色。
(三)蕉岭长潭山歌
长潭位于蕉岭县西北部,由此为源头诞生了蕉岭长潭山歌。长潭山歌抒情优美,多表达悠远忧思的情绪。这与悠长的长潭水相呼应。但是将其节奏压缩之后演唱,又能表达欢快的情绪。
梅州客家山歌还有五华水寨山歌、兴宁石马山歌等,本文限于篇幅,重点谈谈客家山歌中最响亮的名片--“汤腔”,那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汤明哲先生创立的“汤腔”。
三、“汤腔”的演唱特点
“汤腔”是在2000年10月,“汤明哲山歌大师从艺五十周年创作演唱研讨会”上,由当时梅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陈勋华先生第一次提出来的。汤明哲先生从事山歌创作和演唱五十多年,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990年由梅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山歌大师”称号。2000年,获中国文化部授予“新中国曲艺五十年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2009年被列入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汤腔”是汤明哲先生以其独特的唱腔方式演绎客家山歌而形成的客家山歌唱腔方式。
(一)“汤腔”演唱特征
在演唱方式上,与传统的客家山歌唱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所以从最初始状态下,要求高亢明亮,力求能让山对面劳作的人能听见并与之对唱,这样的唱腔要求歌手具有天生嘹亮的歌喉这一生理条件。但是就大多数山歌演唱者或学习者来说,声音条件并非是自己所能控制的条件。汤明哲先生本身并不具备这一先天的嗓音优势,但是“汤腔”却开辟了演唱山歌的另一路径。“汤腔”在演唱的过程中,常常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歌手的嗓音状态以及即兴的歌词等来作出调整。并非一味要求歌手以同一种演唱方式演唱。在声音的韵味上,“汤腔”以字带音,声音悠扬婉转,更加注重韵味和咬字所带出的自然情感。汤明哲先生将咬字、节奏变化、强弱变化、上滑音、下滑音等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以五华水寨山歌《莫怪阿妹没喙码》为例。 谱例一
作者为研究“汤腔”,专门特地拜访汤明哲先生,先生以此曲为例,为作者讲述其“汤腔”在这首作品中的处理方式。其中,在节奏上,汤明哲先生并没有严格按照谱例上的节奏,而是利用短促或者拖长的较自由的节奏来突出这首作品的风格特点。例如在第一句当中“好久(哇)唔曾”中,汤大师把“曾”字做了短促的处理,而在后半句“搭船下”中,则是稍微拖长了时值。他说道“这是汤腔比较重要的特点之一,利用一点节奏上的小变化,让这首歌显得不死板、活灵活现。”而在最后一句“莫怪阿(哩)妹(哟)没喙码”当中,汤大师的处理方式则是以较弱的语气、较长的拖拍收尾。表现出来整个曲目比较软,也是体现歌中阿妹的温柔性情。“汤腔”在这首作品中整体的把握就是曲风更柔软,摒除掉过硬的语气和唱法。在这首作品中,“汤腔”的最大特点是以词变音,以形带声。
而在另外一首作品——平远“绝气”山歌《上屻唔得慢慢摇》当中,“汤腔”则完全表达了不一样的感情处理。
全曲一共四句,汤明哲先生在演唱的时候选择将第一、三句作短促收尾的处理,而在二、四句则是适当的拖长。例如第一句中“慢慢摇(哟)”谱例上的时值是一排,但是汤大师的处理则是利用短促的气息进行快速的收句。类似于钢琴演奏当中的跳音演奏。而在第二句“没你石炭(时)会烧柴(哟)”则前后半句都是适当的拖长,且有喘息的声音,用来承接第一句歌词当中“上屻”的困难和劳累。还有一点,就是汤明哲先生在演唱完第三句“没你渡船(时)会过水(哟)”之后,并不是直接演唱第四句,而是在其中间加了一些语气上的虚词“衰阿鬼”。“这是平远山歌的一种号子。用来增加语气和情感当中的叹息感叹成份。”汤大师说道。
谱例二
这首平远山歌在汤大师所创的“汤腔”演唱之下,客家的味道变得相当浓厚,这是“汤腔”的另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声形并茂、幽默风趣。按照汤明哲大师自己的总结,“汤腔”的演唱手法可以归纳为24个字“以词变音、字正腔圆、以形带声、声形并茂、幽默风趣、优美动听。”
(二)“汤腔”的即兴特征
“汤腔”不仅仅是一种唱腔方法,广义上的“汤腔”还包含了汤明哲先生最具有特色的“即席山歌”也称之为“即兴山歌”。“汤腔”的即兴山歌融合了文学艺术、音乐演唱和现场表演几大特点。“汤腔”的即兴山歌是以自弹自唱、现编现演为主。汤明哲先生曾多次主持晚会,但是和普通的主持人不同,他正常的主持不用写稿,不是说话,而是用即兴的山歌进行主持。笔者在采访汤明哲先生的过程中,他回忆起以前曾经主持的一场晚会:“20世纪90年代,梅州市在五华县组织客家山歌擂台赛,而我就是这个擂台赛的主持人,因为是露天比赛,当天天气还不好,很多观众带着斗笠,还有很多撑着伞,影响了很多后面的观众观看。现场维持秩序的人说了多次,但是他们都不听,当时作为主持人的我就现场即兴唱了一首山歌‘天上落雨响沙沙,观众(啊)有带斗笠有擎遮,后排观众看唔到,有情大家快放下。’瞬间所有的观众瞬间放下了伞,取下了斗笠。”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汤腔”的即兴山歌有几个特征:第一、看到什么就唱什么,有什么情况就唱什么情况。这样的并不是事前编排好的,而是真正的即兴。第二、即兴山歌能避免很多的尴尬,像上例中,维持秩序的人用语言劝说并未起到作用,但是即兴山歌用一种艺术形式来劝说,反倒起到了作用。“即兴山歌就是要唱到人们的心坎里去。”汤明哲先生说道。“汤腔”的即兴山歌还有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学性、艺术性比较强。在脱口而出的同时,运用了大量的“赋比兴”的手法。
四、结语
客家山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地进行传承和保护,是每一个客家音乐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课题。而作为客家山歌中最响亮的名片—— “汤腔”,更是我们应该好好去研究的重要部分。回味无穷的唱腔,运用科学的声乐技巧对客家山歌进行深度的二度创作,幽默风趣、兼具艺术性和文学性的“汤腔”即兴,这些都是“汤腔”中的精髓,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汤明哲.山歌汤创作演唱艺术[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2]郑远慧.山歌演唱技巧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
[3]黄文杰.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唱腔风格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4]汤明哲.嘉应学院山歌班授课笔记[Z].
作者简介:杨嘉骏,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育(音乐)。
【关键词】梅州客家山歌;汤腔
前言
客家山歌源远流长,是众多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平民性、口头性、朗朗上口的特性是其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基础。客家山歌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汉族民歌的分支;也是客家文化瑰宝中一张响亮的名片,其中有许多精髓和经典是需要我们去学习和研究的。
一、客家山歌的来源
关于客家山歌的来源问题,在社会上研究客家山歌的学者有多种的说法。其中以“中原说” “汉土融合说”和“土著说”为主。
(一)中原说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个优秀而稳定的分支。其祖先来自于中原,自中原迁徙而来。有史记载,客家人一共经历了5次大迁徙,从中原黄河流域(现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一直南迁到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而后第5次迁徙进入台湾、东南海等地。所以,客家山歌被认为是随着客家人的迁徙而带来的中原文化。客家人的根本在中原地带,亦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客家山歌的起源在中原。正如汤明哲先生即兴演唱客家山歌来源时唱到“若问山歌从何来,中原民歌是娘胎。江淮孕育六百载,闽粤赣桂鲜花开。”从歌词中可以看出,中原地区是客家山歌的来源之地,客家人的迁徙成为客家山歌发展的摇篮。
(二)汉土融合说
随着客家人的几次大迁徙,大部分客家人最终迁徙到广东、广西和福建地带。而在当时,这些地区的“土著”多为现在的畲族和瑶族居多。客家人本为中原人,受到《诗经》的影响巨大,但是迁徙之后,与当地“土著”充分融合并受到当地的一些文化的影响,集合《诗经》的内容,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客家山歌。这就是客家山歌来源中的“汉土融合说”。
(三)土著说
“土著说”在早年已经被多数的研究学者所否决,但是至今仍有这么一说,即客家山歌是当时客家人迁徙过来之前就在当地已经有的,当时“土著”(现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客家人迁徙而来之前,当地文化因为语言、交通等问题而未被发现,但是客家人迁徙到来之后促使其传播。
二、梅州客家山歌分类
客家山歌主要流行于广东的梅州、河源、惠州、深圳(龙岗、盐田),福建西部的上杭、宁化、清流、永定,广西的贺州、博白、陆川,江西南部的兴国、瑞金、永新等地,以及台湾北部的桃园、新竹、苗栗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其中,梅州客家山歌是客家山歌中最重要的部分。
梅州客家山歌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梅州市的一市两区和五县。受到《诗经》中《十五国风》的影响,梅州客家山歌歌词讲究“赋比兴”的手法,常常采用双关、起兴、类比等修辞手法。梅州客家山歌在旋律上相对于汉族其他民歌也有自己的特点,音调高扬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有多种节拍混合而歌。虽然梅州客家山歌有总体的特点,但是所谓“各地山歌各样腔”,在梅州地区每个县(区)都有自己代表性的山歌,其中特点各不相同。具有代表性的有:
(一)梅县区松口山歌
松口山歌历史悠久,在梅州客家山歌中最具代表性。民间一直流传一句话“自古山歌松口出”(在客家话中,“松”与“从”同音)这句既表明松口山歌地位,也表明梅州客家山歌的即兴性。腔板多种多样,“行腔如串丝、绕绕韧韧,委婉圆润”,极富感情色彩。
(二)平远绝气山歌
平远绝气山歌起源于梅州市平远东石镇,该地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这些产品多销往平远老县城(今仁居镇),从东石到仁居要经过唯一的一条6里路长的“三断岃”,这条长岃挑担人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才能达到岃顶。挑担人力在劳作过程中演唱的山歌,气息短促,以脚步打节拍,形成了平远绝气山歌最大的特色。
(三)蕉岭长潭山歌
长潭位于蕉岭县西北部,由此为源头诞生了蕉岭长潭山歌。长潭山歌抒情优美,多表达悠远忧思的情绪。这与悠长的长潭水相呼应。但是将其节奏压缩之后演唱,又能表达欢快的情绪。
梅州客家山歌还有五华水寨山歌、兴宁石马山歌等,本文限于篇幅,重点谈谈客家山歌中最响亮的名片--“汤腔”,那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汤明哲先生创立的“汤腔”。
三、“汤腔”的演唱特点
“汤腔”是在2000年10月,“汤明哲山歌大师从艺五十周年创作演唱研讨会”上,由当时梅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陈勋华先生第一次提出来的。汤明哲先生从事山歌创作和演唱五十多年,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990年由梅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山歌大师”称号。2000年,获中国文化部授予“新中国曲艺五十年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2009年被列入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汤腔”是汤明哲先生以其独特的唱腔方式演绎客家山歌而形成的客家山歌唱腔方式。
(一)“汤腔”演唱特征
在演唱方式上,与传统的客家山歌唱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所以从最初始状态下,要求高亢明亮,力求能让山对面劳作的人能听见并与之对唱,这样的唱腔要求歌手具有天生嘹亮的歌喉这一生理条件。但是就大多数山歌演唱者或学习者来说,声音条件并非是自己所能控制的条件。汤明哲先生本身并不具备这一先天的嗓音优势,但是“汤腔”却开辟了演唱山歌的另一路径。“汤腔”在演唱的过程中,常常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歌手的嗓音状态以及即兴的歌词等来作出调整。并非一味要求歌手以同一种演唱方式演唱。在声音的韵味上,“汤腔”以字带音,声音悠扬婉转,更加注重韵味和咬字所带出的自然情感。汤明哲先生将咬字、节奏变化、强弱变化、上滑音、下滑音等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以五华水寨山歌《莫怪阿妹没喙码》为例。 谱例一
作者为研究“汤腔”,专门特地拜访汤明哲先生,先生以此曲为例,为作者讲述其“汤腔”在这首作品中的处理方式。其中,在节奏上,汤明哲先生并没有严格按照谱例上的节奏,而是利用短促或者拖长的较自由的节奏来突出这首作品的风格特点。例如在第一句当中“好久(哇)唔曾”中,汤大师把“曾”字做了短促的处理,而在后半句“搭船下”中,则是稍微拖长了时值。他说道“这是汤腔比较重要的特点之一,利用一点节奏上的小变化,让这首歌显得不死板、活灵活现。”而在最后一句“莫怪阿(哩)妹(哟)没喙码”当中,汤大师的处理方式则是以较弱的语气、较长的拖拍收尾。表现出来整个曲目比较软,也是体现歌中阿妹的温柔性情。“汤腔”在这首作品中整体的把握就是曲风更柔软,摒除掉过硬的语气和唱法。在这首作品中,“汤腔”的最大特点是以词变音,以形带声。
而在另外一首作品——平远“绝气”山歌《上屻唔得慢慢摇》当中,“汤腔”则完全表达了不一样的感情处理。
全曲一共四句,汤明哲先生在演唱的时候选择将第一、三句作短促收尾的处理,而在二、四句则是适当的拖长。例如第一句中“慢慢摇(哟)”谱例上的时值是一排,但是汤大师的处理则是利用短促的气息进行快速的收句。类似于钢琴演奏当中的跳音演奏。而在第二句“没你石炭(时)会烧柴(哟)”则前后半句都是适当的拖长,且有喘息的声音,用来承接第一句歌词当中“上屻”的困难和劳累。还有一点,就是汤明哲先生在演唱完第三句“没你渡船(时)会过水(哟)”之后,并不是直接演唱第四句,而是在其中间加了一些语气上的虚词“衰阿鬼”。“这是平远山歌的一种号子。用来增加语气和情感当中的叹息感叹成份。”汤大师说道。
谱例二
这首平远山歌在汤大师所创的“汤腔”演唱之下,客家的味道变得相当浓厚,这是“汤腔”的另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声形并茂、幽默风趣。按照汤明哲大师自己的总结,“汤腔”的演唱手法可以归纳为24个字“以词变音、字正腔圆、以形带声、声形并茂、幽默风趣、优美动听。”
(二)“汤腔”的即兴特征
“汤腔”不仅仅是一种唱腔方法,广义上的“汤腔”还包含了汤明哲先生最具有特色的“即席山歌”也称之为“即兴山歌”。“汤腔”的即兴山歌融合了文学艺术、音乐演唱和现场表演几大特点。“汤腔”的即兴山歌是以自弹自唱、现编现演为主。汤明哲先生曾多次主持晚会,但是和普通的主持人不同,他正常的主持不用写稿,不是说话,而是用即兴的山歌进行主持。笔者在采访汤明哲先生的过程中,他回忆起以前曾经主持的一场晚会:“20世纪90年代,梅州市在五华县组织客家山歌擂台赛,而我就是这个擂台赛的主持人,因为是露天比赛,当天天气还不好,很多观众带着斗笠,还有很多撑着伞,影响了很多后面的观众观看。现场维持秩序的人说了多次,但是他们都不听,当时作为主持人的我就现场即兴唱了一首山歌‘天上落雨响沙沙,观众(啊)有带斗笠有擎遮,后排观众看唔到,有情大家快放下。’瞬间所有的观众瞬间放下了伞,取下了斗笠。”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汤腔”的即兴山歌有几个特征:第一、看到什么就唱什么,有什么情况就唱什么情况。这样的并不是事前编排好的,而是真正的即兴。第二、即兴山歌能避免很多的尴尬,像上例中,维持秩序的人用语言劝说并未起到作用,但是即兴山歌用一种艺术形式来劝说,反倒起到了作用。“即兴山歌就是要唱到人们的心坎里去。”汤明哲先生说道。“汤腔”的即兴山歌还有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学性、艺术性比较强。在脱口而出的同时,运用了大量的“赋比兴”的手法。
四、结语
客家山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地进行传承和保护,是每一个客家音乐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课题。而作为客家山歌中最响亮的名片—— “汤腔”,更是我们应该好好去研究的重要部分。回味无穷的唱腔,运用科学的声乐技巧对客家山歌进行深度的二度创作,幽默风趣、兼具艺术性和文学性的“汤腔”即兴,这些都是“汤腔”中的精髓,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汤明哲.山歌汤创作演唱艺术[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2]郑远慧.山歌演唱技巧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
[3]黄文杰.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唱腔风格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4]汤明哲.嘉应学院山歌班授课笔记[Z].
作者简介:杨嘉骏,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育(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