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安于天命”,张旭这辈子也许会一直过着“土里刨食”的日子。如此,彰武县兴隆山镇老虎村便会少了一个谈笑风生的农民企业家,也会少了一家年经济效益1600万元、辐射周边14个乡镇的肉牛饲养合作社,更会少了一条引领百姓脱贫致富的门路……
为了想要的生活,张旭咬牙打拼了近20年。时运不佳,他“转天时”;地不长苗,他“改地利”;一切刚好转,他又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乡亲们笑称张旭“能折腾”,张旭理直气壮:“能折腾,才有希望。”
“转天时”:一波三折饲养路
1990年的老虎村,可谓是“赤裸裸的贫穷落后”:农民靠种高粱、玉米过活,人均四五亩地;年景好时,亩产粮食能卖400多元;遇到干旱,锅都揭不开,只能“看天吃饭”。这种穷得没边儿的日子让张旭巴望着能有个“旱涝保收”的营生,“天不帮咱,咱得自个儿救自个儿”,他卷起行李,南下寻找商机。
跑市场跑了几个月后,张旭盯上了“倒羊”生意。羊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美利奴羊,体大肥硕、肉毛兼用,赚头不小。唯一的问题是价高,每只1500元。买不起咋整?张旭一拍脑袋——自己买种羊改良!
回到家,张旭拿出了家里不多的积蓄,一咬牙买了10只绵羊。在他的精心饲养下,这些羊从10只到50只,再到上百只。通过配种改良,从单纯的肉用向肉毛兼用拓展。8年里,“雪球”越滚越大,张旭不仅积累了宝贵的饲养经验,也收获了“第一桶金”。
眼看生意走上了正轨,一纸“保护生态环境,封山禁牧”的规定使养羊受到影响,张旭决定改道而行。2003年,当看到生猪市场有巨大商机时,张旭决定投身生猪饲养行业。
建猪舍、选仔猪、跑市场,张旭又一次忙得脚打后脑勺。为了降低生猪饲养成本,他在仔猪繁育上投入资金,实现了自繁自养。眼瞅着生猪饲养“渐入佳境”,2005年,一场大规模猪瘟又让张旭的心凉了一半。
“改地利”:盐碱地长出新庄稼
波折不断的家畜饲养经历让张旭意识到,没文化走不远,单纯依靠日常生活中的老办法、“土经验”已经不能支撑现代饲养业的持续发展,保守的经营模式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必须转换思路。这一次,张旭没有急于寻求新出路,而是拿起了书本,走进了学堂。
2007年,张旭在彰武党校进修了为期两年的经济管理学,2008年又在铁岭农校自费学习,同时,张旭不定期积极参加有关专业知识的培训……经过一系列的理论技术学习,张旭对畜牧业市场和家畜饲养过程中的疫病防治和管理经营有了更准确的把握。
知识的充实不仅为饲养事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也开阔了张旭的眼界和思路。2009年,他决定放弃养猪,投资300万元建设了占地3.3万平方米的肉牛饲养场,成立了彰武县长青牧业有限公司。
肉牛饲养成本高、风险低、市场前景好,但张旭并不想仅仅作为一个普通养牛户,而是要走品牌路线和绿色路线。然而,搞绿色饲养,饲料占据着成本中很大的比例,而牲畜吃了转基因粮食做成的饲料,繁育受到影响,就更别提肉质真正“绿色”了。张旭决定扩大土地种植面积,自己耕种玉米等作物作为家畜饲料,如此不仅放心,还能降低成本。
经过咨询相关政策,他以每亩150元的价格,承包了村里100 亩的盐碱地。得知此事,张旭的父亲气得直跺脚,训斥儿子:“这么多年,我就没见过这地长出过一棵庄稼苗儿。你真‘虎’(指犯傻)呀!”而倔强的张旭却跟这地“杠上了”,每亩投入1500元用于排水、灌溉洗盐、放淤和培肥……三年过去了,当全家人都认定这钱彻底“打水漂”时,改良后的盐碱地终于长出了农作物。养牛因此节省了一大块成本,张旭更出名了。
几年下来,饲养场肉牛年均饲养量在2000头以上,年获经济效益400万元。为满足日渐增长的饲料需求,张旭又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承包了近1000亩荒地种植玉米、紫花苜蓿和饲料用草,坚持绿色发展。
“聚人和”: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从创业到转型,再到成功,一路走来,张旭深刻感受到党对农民的关怀,开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06年7月,张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农民党员。成为党员的张旭给自己“加码”——把赚钱的经验传授给父老乡亲,大家共同致富!
2012年10月,张旭牵头成立了彰武县伟佳肉牛饲养专业合作社,通过扩大自身的饲养规模,形成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和抗风险能力,以便更好地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然而,相对闭塞保守的当地百姓并不能理解合作社的价值,大都持观望态度,仅有8个农户加入。
反复思考后,张旭觉得,只有让村民们切实体会到合作社的诚意和实力才具有说服力。张旭鼓励支持合作社成员张秋成大胆尝试,购买了20头架子牛。张旭不仅提供资金、饲料,还负责技术指导。很快,张秋成养牛数量逐渐增多,收入越来越多,不仅翻建了房子,还购买了私家汽车。农民张伟也是合作社成员,平日把牛放在合作社托管,在本地打工,挣双份钱。2013年,合作社与辽宁省种畜禽改良站合作,建立了首家辽育白牛改良培育培训基地,对肉牛品种进行有效改良,并将优质改良牛发放到合作社成员手中,保证品种质量。合作社还从社员手中回收适龄牛犊,帮助社员出售肉牛,既保证了收入,又降低了饲养风险。就这样,当乡亲们看到熟悉的邻居在加入合作社后发生了大变化,纷纷申请加入合作社。
如今,偉佳肉牛饲养专业合作社成员数量增加至150户,年出栏肉牛8000余头。养牛数量的增加使合作社每年需要消耗玉米4800吨和近万亩耕地产生的秸秆。巨大的饲料需求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了销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合作社每年秋季都为农户免费进行土地深翻旋耕,将牛粪进行无害处理后免费送给农户,用于土壤改良,从而走上了绿色农业持续发展道路。
2009年、2010年,合作社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013年全运会期间,合作社被全运会组委会确定为唯一一家向阜新赛区提供牛肉的饲养场。
取得成功后的张旭又投身到脱贫攻坚的服务队伍中。他积极帮助贫困户就业、从事饲养业,共有81户建档立卡户脱贫,65名贫困户社员在公司上班,靠自身的辛勤劳动脱贫。2016年,张旭还帮助老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协调并担保小额贷款,解除了许多农户创业的后顾之忧。
谈及未来,张旭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的百姓用绿色产业脱贫,用绿色产业养老。“农业的底色就是绿色,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探究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带动全镇农民实质性脱贫。”张旭说,作为党员,他有这个责任,所以还要继续“折腾”。
【感言】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对自己的要求就要更高一层,我会尽己所能帮助别人,充实自己,感恩于党,福泽于民。
为了想要的生活,张旭咬牙打拼了近20年。时运不佳,他“转天时”;地不长苗,他“改地利”;一切刚好转,他又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乡亲们笑称张旭“能折腾”,张旭理直气壮:“能折腾,才有希望。”
“转天时”:一波三折饲养路
1990年的老虎村,可谓是“赤裸裸的贫穷落后”:农民靠种高粱、玉米过活,人均四五亩地;年景好时,亩产粮食能卖400多元;遇到干旱,锅都揭不开,只能“看天吃饭”。这种穷得没边儿的日子让张旭巴望着能有个“旱涝保收”的营生,“天不帮咱,咱得自个儿救自个儿”,他卷起行李,南下寻找商机。
跑市场跑了几个月后,张旭盯上了“倒羊”生意。羊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美利奴羊,体大肥硕、肉毛兼用,赚头不小。唯一的问题是价高,每只1500元。买不起咋整?张旭一拍脑袋——自己买种羊改良!
回到家,张旭拿出了家里不多的积蓄,一咬牙买了10只绵羊。在他的精心饲养下,这些羊从10只到50只,再到上百只。通过配种改良,从单纯的肉用向肉毛兼用拓展。8年里,“雪球”越滚越大,张旭不仅积累了宝贵的饲养经验,也收获了“第一桶金”。
眼看生意走上了正轨,一纸“保护生态环境,封山禁牧”的规定使养羊受到影响,张旭决定改道而行。2003年,当看到生猪市场有巨大商机时,张旭决定投身生猪饲养行业。
建猪舍、选仔猪、跑市场,张旭又一次忙得脚打后脑勺。为了降低生猪饲养成本,他在仔猪繁育上投入资金,实现了自繁自养。眼瞅着生猪饲养“渐入佳境”,2005年,一场大规模猪瘟又让张旭的心凉了一半。
“改地利”:盐碱地长出新庄稼
波折不断的家畜饲养经历让张旭意识到,没文化走不远,单纯依靠日常生活中的老办法、“土经验”已经不能支撑现代饲养业的持续发展,保守的经营模式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必须转换思路。这一次,张旭没有急于寻求新出路,而是拿起了书本,走进了学堂。
2007年,张旭在彰武党校进修了为期两年的经济管理学,2008年又在铁岭农校自费学习,同时,张旭不定期积极参加有关专业知识的培训……经过一系列的理论技术学习,张旭对畜牧业市场和家畜饲养过程中的疫病防治和管理经营有了更准确的把握。
知识的充实不仅为饲养事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也开阔了张旭的眼界和思路。2009年,他决定放弃养猪,投资300万元建设了占地3.3万平方米的肉牛饲养场,成立了彰武县长青牧业有限公司。
肉牛饲养成本高、风险低、市场前景好,但张旭并不想仅仅作为一个普通养牛户,而是要走品牌路线和绿色路线。然而,搞绿色饲养,饲料占据着成本中很大的比例,而牲畜吃了转基因粮食做成的饲料,繁育受到影响,就更别提肉质真正“绿色”了。张旭决定扩大土地种植面积,自己耕种玉米等作物作为家畜饲料,如此不仅放心,还能降低成本。
经过咨询相关政策,他以每亩150元的价格,承包了村里100 亩的盐碱地。得知此事,张旭的父亲气得直跺脚,训斥儿子:“这么多年,我就没见过这地长出过一棵庄稼苗儿。你真‘虎’(指犯傻)呀!”而倔强的张旭却跟这地“杠上了”,每亩投入1500元用于排水、灌溉洗盐、放淤和培肥……三年过去了,当全家人都认定这钱彻底“打水漂”时,改良后的盐碱地终于长出了农作物。养牛因此节省了一大块成本,张旭更出名了。
几年下来,饲养场肉牛年均饲养量在2000头以上,年获经济效益400万元。为满足日渐增长的饲料需求,张旭又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承包了近1000亩荒地种植玉米、紫花苜蓿和饲料用草,坚持绿色发展。
“聚人和”: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从创业到转型,再到成功,一路走来,张旭深刻感受到党对农民的关怀,开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06年7月,张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农民党员。成为党员的张旭给自己“加码”——把赚钱的经验传授给父老乡亲,大家共同致富!
2012年10月,张旭牵头成立了彰武县伟佳肉牛饲养专业合作社,通过扩大自身的饲养规模,形成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和抗风险能力,以便更好地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然而,相对闭塞保守的当地百姓并不能理解合作社的价值,大都持观望态度,仅有8个农户加入。
反复思考后,张旭觉得,只有让村民们切实体会到合作社的诚意和实力才具有说服力。张旭鼓励支持合作社成员张秋成大胆尝试,购买了20头架子牛。张旭不仅提供资金、饲料,还负责技术指导。很快,张秋成养牛数量逐渐增多,收入越来越多,不仅翻建了房子,还购买了私家汽车。农民张伟也是合作社成员,平日把牛放在合作社托管,在本地打工,挣双份钱。2013年,合作社与辽宁省种畜禽改良站合作,建立了首家辽育白牛改良培育培训基地,对肉牛品种进行有效改良,并将优质改良牛发放到合作社成员手中,保证品种质量。合作社还从社员手中回收适龄牛犊,帮助社员出售肉牛,既保证了收入,又降低了饲养风险。就这样,当乡亲们看到熟悉的邻居在加入合作社后发生了大变化,纷纷申请加入合作社。
如今,偉佳肉牛饲养专业合作社成员数量增加至150户,年出栏肉牛8000余头。养牛数量的增加使合作社每年需要消耗玉米4800吨和近万亩耕地产生的秸秆。巨大的饲料需求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了销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合作社每年秋季都为农户免费进行土地深翻旋耕,将牛粪进行无害处理后免费送给农户,用于土壤改良,从而走上了绿色农业持续发展道路。
2009年、2010年,合作社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013年全运会期间,合作社被全运会组委会确定为唯一一家向阜新赛区提供牛肉的饲养场。
取得成功后的张旭又投身到脱贫攻坚的服务队伍中。他积极帮助贫困户就业、从事饲养业,共有81户建档立卡户脱贫,65名贫困户社员在公司上班,靠自身的辛勤劳动脱贫。2016年,张旭还帮助老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协调并担保小额贷款,解除了许多农户创业的后顾之忧。
谈及未来,张旭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的百姓用绿色产业脱贫,用绿色产业养老。“农业的底色就是绿色,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探究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带动全镇农民实质性脱贫。”张旭说,作为党员,他有这个责任,所以还要继续“折腾”。
【感言】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对自己的要求就要更高一层,我会尽己所能帮助别人,充实自己,感恩于党,福泽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