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那个爱吃鱼的男孩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3532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智商可以不高,但情商一定要高,心中要有爱。
  
  儿子在德国读硕士的时候,每次和他电话或网上聊天,聊着聊着,就会聊到鱼。儿子爱吃鱼,尤其是海鱼,听他在电话那头,一个劲儿咂吧嘴说,真想念青岛的大鲅鱼啊,我心里总是酸酸的。
  在德国吃鱼,是一件奢侈的事,向来节俭的儿子,断然不舍得花费两天的伙食费,让自已恣意挥霍一次。留学德国的第一年,他竟然没有吃过鱼,第二年他和同学去中国大使馆看朋友,蹭了顿饭。当盛着红烧鱼的盘子端上桌时,他的眼珠都绿了,恨不得将鱼和盘子一起吞到肚子里。使馆工作人员看他那副饿狼般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
  儿子咿呀学语说出的第一个词,不是爸爸妈妈,而是鱼,这使我百思不得其解。或许,海边出生的孩子,就应该对鱼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吧?儿子刚满1岁,便学会自已用手抓鱼吃。胖胖的小手,抓住一块鱼,将里面的刺仔细地挑出来,再把鱼肉送进嘴里。小小年纪,鱼总是吃得很干净,鱼刺上不留一点儿肉。
  吃鱼会使人聪明,据说已经得到充分的科学证明,可是我一直持怀疑态度。因为从小学到中学,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平平。他上小学时,班主任三天两头向我告状,说这孩子坐不住,精力不集中,眼睛一会儿瞅东,一会儿瞅西,手不是摸这儿,就是摸那儿。他的反应倒是挺快,下课铃声一响,第一个冲出教室的,十有八九会是他。儿子每学期拿回家的成绩单,常常令我哭笑不得,如果上学期排在前10名,下学期没准儿就可能排到30名之后了。我批评他学习浮躁,缺乏稳定性,他挺着小胸脯振振有词:“谁都有考好、考不好的时候,放心,到了关键时刻,我一定能冲上去。”那年,他12岁,面临小学毕业。
  初中、高中、大学,他都没有“冲”进重点学校,好在他爱好广泛,天文、地理、历史、军事……什么都感兴趣,我慢慢想开了。孩子的世界有过多的功利目的,会污染孩子的精神世界,只要他身心健康,有强烈的求知欲,就是家长的造化吧。
  从江南一所普通大学毕业后,儿子提出要去德国继续深造,并向我出示了一份借款合同。尽管担心他能否坚持到底,但我还是说:“供你读书是父母的责任,只要你努力学习,我们不在乎花多少钱,也不需要你偿还。”儿子搂着我说了声“谢谢”。如今,他认真履行自己的合同,已经还了出国费用的一半,剩下的他还在继续还。
  到了德国,儿子才真正体会到出国留学,远非想象中那般浪漫和惬意。一无亲二无故,加上陌生的环境,生涩的语言,不习惯的饮食,以及大学里每年30%的淘汰率,最初的日子,他孤独苦闷到了极点,甚至萌生过打道回国的念头。好在他适应能力很强,半年后,便能从容地应对周围的一切了。
  当初,儿子选择德国作为留学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偏爱德国足球。他喜欢足球,中考那年,正值四年一度的世界杯,他每天深夜偷偷爬起来看电视,以至进了考场还两眼发花,看着试题不停地打哈欠……
  在德国学习之余,儿子常和同学们一起踢球。儿子奔跑速度快,且球艺全面,前锋、后卫、守门员,都可以胜任。他效力的波恩大学中国留学生代表队,获得过全德华人足球赛第二名。而在德国的韩国留学生足球赛上,儿子还应邀客串了一回,他协助韩国留学生代表队,登上了冠军的宝座。为答谢来自中国的“优秀球员”,韩国留学生队特意设宴招待他。宴席上,儿子吃了不少鱼,最后连鱼汤也不放过。他说:“倒掉太浪费,应该喝了。”为此,他得到了一个雅号——“中国鱼”。
  儿子不是一个高智商的孩子,而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我始终认为,孩子的智商可以不高,但情商一定要高,心中要有爱,这样的孩子才会健康并快乐。我对儿子的最高希望,就是走自己的路,吃自己的饭,过普通人的生活。
  18岁生日那天,儿子平生第一次义务献血,此后每年他都会去血站献两次血。出国留学的那段日子,但凡回国探亲,他总会抽时间去血站,献血对他,早已是习以为常又责无旁贷的事情。至今,儿子已经献血4000毫升,23岁就获得了青岛市无偿献血的金质奖章。
  在德国留学的几年里,儿子基本上靠打工维持学业和生活。在奔驰汽车厂打工,他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1000多欧元,还有三张银行卡。当时四周没有人,而他又正缺钱,可他连想都没想,就把钱包送到了值班室。丢钱包的人找到他,问他姓名,并拿出钱酬谢他,他没说自己的姓名,也没收人家的酬金,但对方记住了三个字——中国人。
  通过硕士论文答辩的第二天,儿子急匆匆地订购了回国的机票。他的导师劝他留下来继续读博士,儿子婉拒道:“读了20年书,应该实践一下所学的知识了。再说,我想回家。”
  儿子一心一意回家,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他提前在网上找工作未能如愿,不料他人刚到北京,就有一家驻京美国公司打来电话,叫他去应聘:上午面试,下午签合同,接着上班……
  知道儿子要回来,那天,我买了他喜欢吃的鱼:鲳鱼,刀鱼,还有一条两斤多重的鲅鱼。正思忖,怎么还不到家?就接到了他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妈,我恐怕一时半会回不去啦。刚上班,不好意思请假,请您原谅……”放下电话,我愣愣的,心头掠过一阵惆怅。但又感到莫大的欣慰,那个从小爱吃鱼的男孩终于长大并回来了,这里是他的故乡,有他至爱的亲人,还有梦牵魂萦的大海……
  
  幸福感悟
  把一个智商平平的孩子,培养为一位情商很高的人材,这位母亲的成功令人生羡。
  拔苗助长的故事,已经很古老了,但在功利性压倒一切的教育氛围中,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都难以幸免。孩子的成长,基本上是一个自然进程,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终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平常心,对于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wugengwang@163.com
  (编辑:乌耕)
其他文献
从前,穿的都是母亲织的毛衣,薄的、厚的,粗毛线、细毛线的,不一而足。后来,就穿羊毛衫、羊绒衫了,把母亲织的毛衣都还了她。但母亲不管这一套,还是织了两件毛衣给我,我就放进衣橱了。  去年偶然的一天,因为羊绒衫穿脏了,起床时匆忙拿了换的,竟是母亲织的一件毛衣。没有想到,这件毛衣是那样暖和,远胜于那些做工考究、材质高档的羊绒衫。穿了去参加朋友聚会,我这件手工织的毛衣那么显眼,原以为会显得寒碜,未料朋友们
期刊
西红柿,一种平平常常的蔬菜,在我的生命中,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小时候,家里日子很拮据。妈妈在自家小园里种了两畦西红柿,红红的西红柿就成了我们五兄妹最大的诱惑。虽然嘴馋,但我们没有一个人偷偷地去摘,总是等着哪一个熟了,由大姐负责摘下来,洗好了,分给我们吃。  可是,有一年夏天,连续下雨,很多西红柿刚结了纽就给打落,最后长成的果子少得可怜,每天我们几个都眼巴巴地看着一两个西红柿慢慢变红。不够一人
期刊
心软还是心狠  我和他在一起7年了(大学4年,毕业后3年),早就说好2008年结婚,可是去年冬天,我发现他有一个关系暧昧的女人。我很痛苦,也闹过分手,他说他爱的还是我,对那个女人只是玩玩。我让他们断,他答应了,但他表示需要时间。可是现在婚期将近,我无意中发现,他们还在来往,上个月的手机短信还上千条。  我哭着问他,他说他怕她接受不了,会去自杀,所以要慢慢提。后来我逼他提,他说他提了,对方以死相胁。
期刊
如今,64岁的他仍在异乡做着民工。    儿时,每当我遇到困难时,父亲就用“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这句话来鼓励我。没想到,父亲在天命之年后,不到十年间,却几乎遭遇了人世间所有的苦难伤痛。面对人生噩运,父亲日渐佝偻的身躯里,却包裹着一颗从不向命运低头的心。  2000年6月,新婚不久的我接到父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34岁的大哥患上了绝症,且是晚期。  我马上联系医院,因是癌症晚期,医生说,即使
期刊
人为什么会肥胖呢?原因很多,有遗传因素、习惯因素、体质因素,还有饮食结构、身心疾患等因素。简而言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脾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太差”。  有人会以为我写错字了,说应该改为“太强”。不,绝对不能改!就是因为大家一直认定——“肥胖是由于我们的吸收能力太强,在身体里造成了能量过剩”这个虚假的“事实”,我们的减肥目标才一再无法实现,因为那是个南辕北辙的计划。  有人说,我胃口好极
期刊
父亲说:“人穷一点不要紧,但千万不能心穷、志穷啊!”    16岁那年秋天,我上高一,“十一”放假回家帮父亲去卖棉花。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叫醒了我。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和父亲一道将四包松松垮垮的棉花装到板车上,用绳索将棉花包仔细捆绑好。准备上路前,父亲望着那4个瘦瘦瘪瘪的花包,不由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他叹气的原因,这年雨水太多,棉花大量烂桃,眼下正是收获的时节,可家里5亩多棉田却只捡了这么一丁点棉花
期刊
电视台记者来了,敲开101的门。   门打开的瞬间,101的大妈面对镜头一脸疑惑,随即恍然大悟,作痛心疾首状:“噢噢噢,我知道了,肯定是202的把我告了吧?”   她把记者让进屋,还没等记者开口,她掀开钢琴盖子,摇头晃脑自我陶醉地弹了一支《爱的罗曼史》。   很显然,她手法十分生疏,断断续续老是卡壳,某一节弹得不满意,她会重新弹,又不满意,又重新弹。然后她得意地说:“怎么样?我弹得不像某人说得那么
期刊
晚上,收音机上那个绿豆大的红灯一直亮着,我用手捂住那儿,一会又放开……    爷爷老得看不懂电视了,他问那个男人的头发为什么那么黄,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上小学的侄女大笑:“人家是‘少妇杀手’韩国影星裴勇俊!头发是染的嘛!”  在从前,爷爷会把这样的孩子一笤帚打出去,现在,他只能闭上眼睛,靠在被子上。  他从窗台上摸下来一只收音机,一个壳子都已经被岁月熏黄了的收音机。没有耳机,他打开它,把它贴在耳
期刊
女人间的友谊,宛如一地碎银子,闪着隐秘而含蓄的光。    “可以谈恋爱的第二个条件是,”英俊的辅导员站在讲台上继续苦口婆心,“你要有一个推心置腹的同性朋友,可以帮你分担忧愁……”我低下头,嘴角弯出一抹笑意,心里偷偷说:我有。  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校园,辅导员肩上尚有为学生当好人生指导兼“爱情导师”的责任,经常对着上百个学生集体辅导“恋爱宝典”。  我心里的朋友便是老七,因为一个宿舍8个同学中
期刊
我们都在等待。在等待中,春天去了,岁月老了……    我经过十字路口时,刚好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把一个蹬三轮车的老汉撞了,老汉的胳膊底下蹭去一大块皮。小伙子掏空了口袋,一共有一百来块钱,全塞给了老汉,说大爷您先拿着,我把后座的这个人送去就回来,我说话算数。  老汉想推辞,可小伙子已经发动起车,一溜烟跑了。  围观的人都说老汉傻,不该让他走,伤成这样,怎么还不要他个千儿八百的?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