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渐渐跻身体育强国行列,尤其是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后,我国的体育大国形象更是得到了彰显。然而要看到,我国成为体育强国,是发展竞技体育的结果,学校体育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体育运动意识的增强,学校体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健康的体魄,学校希望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国家希望体育运动从娃娃抓起增强国人体质等等,各方面因素相互促进,学校体育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现在学校体育已成为国民体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素养,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努力把体育课上好。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新体育课程
1.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自由发挥,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跳高练习时,有的学生采用背越式,有的学生采用跨越式,还有的学生选择俯卧式。教师不应该一刀切,要求学生必须采用哪种方式,而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只要他们的动作规范,不受伤即可,最终都会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这一教学目标。
2.注重提高精神品质与体育锻炼相结合。体育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够培育学生团结协作、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拿体育运动中传统的项目跑步来说,短跑锻炼的是学生的爆发力,长跑锻炼的是学生的耐受力,接力跑锻炼的是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只要长久地坚持下来,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得到提高,其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也会得到加强。
3.注重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不一样,如果只用大纲中规定的标准来衡量、评价学生,显然不能做到科学、公允。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尽量多设计几种练习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学生。
二、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
兴趣是学习的最有效动力。学生一旦对体育产生了兴趣,就会盼望着上体育课,在课上就会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项目的练习。然而事实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不喜欢上体育课,在项目练习时不主动、不积极、不出来,完全是敷衍教师。此时,教师不能听之任之,要积极采取办法,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首先,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很多学生是因为思想上有包袱,怕困难、怕吃苦、怕受伤。教师要给学生做心理工作,告诉他们体育锻炼虽然身体会累,但是可以放松心情,使人产生愉悦感;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掌握了教师教给的技能,就能轻松完成;也不会轻易受伤,除非动作要领不对。教师要告诉学生,他们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上体育课是为了锻炼身体,不是给自己增加困难,完全可以量力而行。解除了学生的心理包袱,学生就会轻装上阵,在体育课中自由奔跑、自由挥洒汗水。
其次,增加多样的教学内容。每次上课总是那几项内容,体育教师自己都会烦。对处于生命力最旺盛时期的中学生来说更是枯燥乏味。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就要增加多样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时尚、个性。例如,亚洲杯期间,可以安排足球教学,先是讲解比赛规则,保证学生能够看懂球赛。在初步调动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后,可以讲解球场知识、球队的阵形等知识。然后,具体到足球知识,队员的球技知识等。在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后,可以教学生颠球、运球、传球、射门、守门等知识,然后把学生分组,进行实地的足球比赛。多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不会再感到体育课枯燥无味,他们可以在某一项活动中找到兴趣,享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
三、优化教学方法,上好体育课
1.少讲解多示范,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中学生活泼好动,讨厌教师长篇大论的讲解。因此,體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少讲、多示范,把练习的时间留给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不能带有命令的口气。教师的动作示范要规范,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并力求做到优雅,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原来体育也可以达到一种艺术的境界。由此,学生积极地练习,主动地寻求教师的示范指导,形成一股浓浓的学习氛围。
2.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练习。对初中学生来说,机械、反复地进行体育练习也是枯燥乏味的,很多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中失去了耐心,放弃了锻炼。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或比赛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练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或是在激烈的比赛竞争中,进行练习,找到运用技能、提高技能的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素质。
总之,初中体育教师要上好体育课,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创新体育课程,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使学生通过体育课不仅锻炼出健康的体魄,还培育出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优良个人品质。
(责编 张宇)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体育运动意识的增强,学校体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健康的体魄,学校希望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国家希望体育运动从娃娃抓起增强国人体质等等,各方面因素相互促进,学校体育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现在学校体育已成为国民体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素养,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努力把体育课上好。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新体育课程
1.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自由发挥,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跳高练习时,有的学生采用背越式,有的学生采用跨越式,还有的学生选择俯卧式。教师不应该一刀切,要求学生必须采用哪种方式,而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只要他们的动作规范,不受伤即可,最终都会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这一教学目标。
2.注重提高精神品质与体育锻炼相结合。体育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够培育学生团结协作、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拿体育运动中传统的项目跑步来说,短跑锻炼的是学生的爆发力,长跑锻炼的是学生的耐受力,接力跑锻炼的是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只要长久地坚持下来,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得到提高,其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也会得到加强。
3.注重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不一样,如果只用大纲中规定的标准来衡量、评价学生,显然不能做到科学、公允。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尽量多设计几种练习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学生。
二、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
兴趣是学习的最有效动力。学生一旦对体育产生了兴趣,就会盼望着上体育课,在课上就会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项目的练习。然而事实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不喜欢上体育课,在项目练习时不主动、不积极、不出来,完全是敷衍教师。此时,教师不能听之任之,要积极采取办法,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首先,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很多学生是因为思想上有包袱,怕困难、怕吃苦、怕受伤。教师要给学生做心理工作,告诉他们体育锻炼虽然身体会累,但是可以放松心情,使人产生愉悦感;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掌握了教师教给的技能,就能轻松完成;也不会轻易受伤,除非动作要领不对。教师要告诉学生,他们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上体育课是为了锻炼身体,不是给自己增加困难,完全可以量力而行。解除了学生的心理包袱,学生就会轻装上阵,在体育课中自由奔跑、自由挥洒汗水。
其次,增加多样的教学内容。每次上课总是那几项内容,体育教师自己都会烦。对处于生命力最旺盛时期的中学生来说更是枯燥乏味。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就要增加多样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时尚、个性。例如,亚洲杯期间,可以安排足球教学,先是讲解比赛规则,保证学生能够看懂球赛。在初步调动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后,可以讲解球场知识、球队的阵形等知识。然后,具体到足球知识,队员的球技知识等。在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后,可以教学生颠球、运球、传球、射门、守门等知识,然后把学生分组,进行实地的足球比赛。多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不会再感到体育课枯燥无味,他们可以在某一项活动中找到兴趣,享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
三、优化教学方法,上好体育课
1.少讲解多示范,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中学生活泼好动,讨厌教师长篇大论的讲解。因此,體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少讲、多示范,把练习的时间留给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不能带有命令的口气。教师的动作示范要规范,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并力求做到优雅,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原来体育也可以达到一种艺术的境界。由此,学生积极地练习,主动地寻求教师的示范指导,形成一股浓浓的学习氛围。
2.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练习。对初中学生来说,机械、反复地进行体育练习也是枯燥乏味的,很多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中失去了耐心,放弃了锻炼。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或比赛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练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或是在激烈的比赛竞争中,进行练习,找到运用技能、提高技能的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素质。
总之,初中体育教师要上好体育课,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创新体育课程,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使学生通过体育课不仅锻炼出健康的体魄,还培育出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优良个人品质。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