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不仅仅跟温度有关

来源 :初中生学习·博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sansa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冷热感觉属于触觉问题。许多人习惯只以温度的高低作为推断人体冷热感觉的唯一标准,其实,人体的感觉温度和实际温度有时相去甚远。影响人体感觉冷暖的因素很多,除了湿度、风力外,还与人的体质、情绪、年龄等有关。
  湿度能使冷热加剧
  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但翻开气象资料一看,多数地区的最高气温并不出现在三伏,而是在三伏前后,人们之所以感到三伏天最热,是因为这时的“热”加进了“湿”,是闷热。同样,在寒冷的冬季,湿度会使人感觉更冷。由于南方湿度比北方大,所以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人会感觉特别冷。
  空气的湿度是表示空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有两种表示方式。一种是绝对湿度,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或压强)来表示,表示的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多少。在某一温度下,一定体积的空气中能够容纳的水蒸气的多少有一个最大的限度,达到这个限度,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处于饱和状态,这时的气体叫饱和气。另一种方式是相对湿度,用某温度时空气的绝对湿度跟同一温度下饱和水蒸气的密度(或压强)的百分数比来表示,表示的是空气里水蒸气离饱和状态的远近程度。相对湿度越大,空气里的水蒸气就越接近饱和状态,空气中可供水蒸气分子填充的“空位”就越少,蒸发也就越慢。湿度对人的冷热感觉的影响,是由空气的相对湿度决定的。
  天气炎热时,人体为了使体温保持在37℃左右,就要不断地向体外散发热量,它主要是通过汗腺向体外分泌汗水,利用汗水蒸发吸收热量,将热量带走。汗液的分子从汗液表面跑出来成为水蒸汽分子,如果人处在一个空气相对静止的环境中,这些水蒸汽分子就会滞留在人体皮肤附近,形成一个“保温层”。“保温层”中水蒸汽越来越接近饱和状态(空气相对湿度越来越大),结果汗水蒸发速度越来越慢,使人感到闷热。有人测定,气温是17.8℃、相对湿度为100%时,人体的冷热感觉与气温是28.6℃、相对湿度为20%时是相同的。
  而在冬天,温度相同时,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低。南方湿度大,因为空气中的水分越多,吸走身体表面的热量就越多,所以人会感觉阴冷潮湿,非常不舒服。我们知道水的比热比其他物质大得多,同样体积的水和其他的物质,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其他物质吸收的热量。所以当冬天环境中的水多时,水为了保持和环境一样的温度,它吸收的热量自然比其他环境中的物质吸收热量多,所以会感觉更冷。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气温下阴雨天比晴天更冷。潮湿空气的热传导性比干燥空气大得多,当空气的相对湿度很高特别是下雨时,我们身上的热量散失快,就会感觉更冷。
  冷热与风速有关
  人们还有这样的体会:在旋转的电风扇下,我们往往感觉到电风扇吹出的风是凉爽的,但拿一根温度计放在电风扇前吹,就会发现温度计所示温度并未下降。夏天我们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时感到凉爽,如果有风,甚至会冷得打颤。人的冷热感觉除了与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关外,风速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冬天,人们在刮风的天气里如果坐在敞篷汽车上时,似乎感觉到更冷一些,这是因为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吹散,把热量带走的缘故。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一般风速越大,人体散热也越快、越多。
  在大量医学气象科学试验中,人们找到了风速大小和人的冷热感觉的关系:如果气温为l0℃,3级风时,人的感觉气温为5℃;5级风时,人的感觉气温为0℃。根据实验,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速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3℃~5℃;气温在0℃以下时,风速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6℃~8℃。
  冷热与体质、年龄、肤色、情绪都有关
  人的“体感温度”还会因肤色、年龄及体质的不同而有异。若从生理结构上考虑,如果一个人的皮下毛细血管的循环能力较好,那么他的皮表温度就较高,则他所感觉到的外界温度也应该较高,冬天也不至于感觉过于寒冷。
  肤色深的人由于皮肤含色素深,可以减少太阳紫外线的入侵,因此其耐高温的能力较强,在夏天“体感温度”就比肤色浅的人低。而老年人往往在夏天时感觉更热,冬天时感觉更冷,所以也更容易在极端天气中受伤或者发生危险。
  除此之外,植物神经系统也对冷热感有重大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不受意识支配,是人体的应急反应系统,关键时刻影响重大。如受到惊吓、精神紧张,交感神经会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肠胃蠕动变慢、出冷汗等,体温一般正常或略有上升,人会觉得热。而悲伤、压抑等情绪令副交感神经紧张,这时候人体温一般正常但会觉得冷。
其他文献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人,整天祥林嫂一般抱怨:我怎么这样倒霉?生活为什么对我不公平?为什么别人都活得光鲜亮丽而我不行?……仿佛他(她)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同时,我们很少看到另外一类人,整天欢呼雀跃:我怎么这样幸福?为什么上天如此眷顾我?……这样的人即使看到了,我们也觉得似乎是神经兮兮的一个人。其实,不用说别人,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些不如人的感慨,这是人生常态,要不然,生活的抱怨也不
期刊
在动物界,昆虫因其小巧的体型,总是给人一种弱势的感觉。然而,在生存技能上,它们可一点都不弱。高超的演技,总是能让它们轻松避敌,潇洒逃生。  躲避派  有时在树林里,你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片“树叶”在树枝上缓缓移动。走近细看,才发现这片“树叶”竟是一只昆虫。它模仿树叶的本领真是高超,几乎到了乱真的程度。从它的背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叶脉和皱纹。假如你不走近看,还真的以为它是一片树叶哩,难怪它敢在光天
期刊
孔,随处可见,挂钟上有孔、皂盒上有孔、塞子上有孔、鞋上有孔、地上有孔……孔,抬头不见低头见。那么,用打孔的方法能创造出什么呢?  蜡烛点燃后爱“流泪”,怎样解决?1988年获得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竞赛和科学讨论会一等奖的小发明,是在蜡烛上扎了许多小孔,点燃后,蜡液就流到了小孔内而不会流到桌子上。  山西省长治市有个中学生,发现门上挂锁的钥匙孔里被人塞进了火柴棒,掏不出来,钥匙断在了锁里,同样不好抠出
期刊
在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或许都幻想过用萤火虫来照明。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增多,萤火虫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最近,荷兰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能发出荧光的细菌,把数百万个细菌装在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独特的“细菌灯”。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细菌灯不仅能照亮我们回家的路,还能让我们找回萤火虫时代的美好回忆。  研制细菌灯的荷兰研究人员吉尔夫·赫尔登从小就喜欢萤火虫,但是在都市中生活多年之后,他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很多
期刊
蒸汽机  1851年,伦敦世博会  宣告工业时代的到来:当时掌握蒸汽机技术的并非只有英国一国,因此这届世博会成为了各国蒸汽机的秀场。这些庞大而刚劲的蒸汽机车揭示了工业时代的到来。  电梯  1853年,纽约世博会  加速了现代城市发展:此次世博会上,电梯创始人伊莱莎·奥的斯站在升降机平台上,当升至一定高度后,命人砍断绳缆,升降机平台安全地停住。从此,电梯促使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加速了现代城市的发展。
期刊
10几年前,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地质专家万新南教授,在湖北恩施大峡谷寻找一条失踪的河流时,惊奇地发现了一根奇特的擎天石柱,此柱浑然伫立,直冲云霄,极富峻美。如今,这根高达150米的石柱仍然矗立在恩施的大山里,据说至今已有千百年的历史。  1  在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天神送给当地人一炷香,让人们遇到灾难时把香点燃,天神一看到袅袅青烟就会来帮助人们解除苦难,因此当地人都尊称其
期刊
错误1 莱卡犬是进入太空的第一狗  前苏联在实现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之前,曾将多只狗送入太空。最著名的当属莱卡犬,俄语名为“Kudjrawka”,意为会吠叫的动物,它是第一只进入地球运行轨道的狗。在莱卡犬之前,其实已经有许多狗曾翱翔于大气层内的亚轨道上,它们在返回地面时仍然完好无损。飞行次数较多的狗是Otwaschnaia(勇敢者),它进行了6次高空飞行。1957年,莱卡经历了数小时的压力和过热而死
期刊
不久前通车运营的哈大高铁,是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沿线冬季极端最低温度-40℃左右。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下,高铁要安全运行,金属材料的“耐寒”性能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金属的“冷脆”现象  100多年前,英国斯科特探险队远赴南极考察,因装液体燃料容器的锡焊缝突然莫名其妙地“化开”,导致燃料流失,最后造成探险队全军覆没的悲剧。1938年3月,一股寒流席卷比利时,气温下降至-20℃,刚建成
期刊
饼,原为面食的通称,后来才逐渐被固定下来,用来称用面粉类制成的、一般为扁圆形的食品。饼的种类颇繁,见于古籍的也有很多。因饼而入史的趣事,在文籍中记录得也不在少数。  有因饼得官的。后汉光武帝刘秀,年轻时因事在新野被拘押,新野小吏樊晔是他的旧交,曾送去一匣饼给刘秀充饥。后来刘秀接皇帝位,封樊晔为河东都尉,并开玩笑说:“以一匣饼换了个都尉,你觉得怎么样啊?”史家记述这件事的目的是为颂扬刘秀的仁厚不忘旧
期刊
夏日的傍晚,如果我们漫步于莲花池畔,就会留意到白天还笑脸迎人的睡莲,此时已经闭合花瓣、掩面酣睡了。待到第二天旭日东升之际,它又会自睡梦中慢慢“苏醒”,重新绽开妩媚笑颜,周而复始。睡莲的名字也由此习性而来。其实,植物和人一样,也有“睡觉”的需求(当然动物也需要)。除了我们熟知的睡莲,像花生、大豆、含羞草、红花苜蓿等植物,也会在清晨日出时舒展叶片,随夜幕降临而闭合叶片“入睡”;蒲公英则在日落时关闭花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