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读图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py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地理学科教学,地图是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等各种能力的重要工具,让学生学会读图,学会使用地图获取信息、进行思想表达,是地理教学最具学科性的主打。但是,每一次考试或者听课观察,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识图能力表现得很差,总是发现学生要么有图不用,要么答非所问,不知道看图回答。
  于是我们常不由之主地惊诧,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有些学生地图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特征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原因在哪?
  我觉得原因应该很简单,一种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如何看图,另一种原因是学生不习惯看图,或者压根儿就没想过从图上看。
  我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1.因为传统地理多是背诵为主,也就没有所谓的专业化,不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多是接受性理念的传达,什么地方在哪,有什么,而不是关注动态变化,考试也是通过背诵地图,过于机械化。
  2.还有就是学生对初中地理不重视,很多人并没有想着地理学习也是一种素养,事关环境观,发展观的变化,还只是停留在地理学习记住什么地方有啥,记住我们该做些啥,而不是因地制宜、综合分析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学会用地图说话。
  3.更多的情况是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地图教学,忽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地球地图”章节中,可能因为时间紧,“以教代学”,缺乏了应有的实践和趣味化,让学生不知道读图的意义在哪,也多纸上谈兵,没有成为自己体悟后的查图方法。
  4.也不排除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上的问题,始终感受不到查图的成就感和快乐在哪,也就游走在学习的边缘,一步步技能淡化。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为孩子将来负责的老师,一定要注意教学方式的的转变,明确我们可以做的在哪?
  第一,在地理学习第一课时,我们就要尝试让学生通过不同地图的分析观察,解释身边的现象,感受到读图的意义有多大。比如结合假期学生去哪?让学生指图给大家介绍一下,直观化一目了然,地图的作用也就可见一斑;再比如让学生解释我们的大河多从希望东流,为什么四川盆地冬季温差还没有广州大……以及大比例地图为什么作为国家机密,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一幅地图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甚至对战争的输赢有多大,让学生不经意感知地理学习必须掌握如何使用地图,如何查?
  第二,注意地图教学的不同阶段化:在集中进行地图知识学习的时候,要注意搜集各种信息地图,特别是一些特色地图,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化,如美食地图,旅游地图,让学生知道不同的目的,地图的种类不同,注意关键信息的归纳。其次教会学生掌握读图基本程序和方法,即引导学生先阅读图名、图例,比例尺,以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来确定地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学会有序、有目的地阅读地图。然后就是在以后学习中,注意地圖分析的渗透化,如学习西北地图时可以让学生将主要景观去查一查,归纳出干旱特点,然后再进入主题性学习,潜在地培养学生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找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达到准确理解图像内涵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再比如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图,得出“东部人口密度比西部人口密度大”的结论。引发学生提“为什么会这样?”适时提供“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等对比阅读,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看到地形、气候等对人口密度的影响,感受到地图应用的意义啦。
  第三,地图教学一定要不怕麻烦,可以合理使用板图板画,多媒体课件,尽可能做到动态化,让学生便于观察,信息的精简醒目化。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析图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参与与展示,确保每个学生都明确怎样查,怎样分析,怎样表达。如气候资料图,如何根据气温数据确定温度带,如何更具降水量叠加,归纳气候特点,得出气候类型,这些一定要让学生反复练习,从而习惯成自然。
  第四,注意适当结合课堂课内教学,组织绘图比赛,查图比赛,让学生在合作竞争的游戏中变化。如地球仪的制作和展示,如寻宝比赛,要求学生根据校园某一区域绘制地图,标注藏宝位置,分组进行寻宝评比,既是地图三要素的学习,也是读图基本功的练习,也与学生定向越野等电子游戏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有图在手天下走的快意。
  第五,课堂教学中不论课前预习,还是课后检测,也要突出读题练习,如填图,读图分析,让同学感到学图有所成,学图有所用,从而能够从地图学习中尝到甜头,不断强化学生对地图的学习兴趣,感知地理教学中地图的魅力。
  总之,优化教学,让学生养成读图习惯,不仅是地理教学的必须,也是为学生将来生活发展的一种能力,加强地图学习的有效性,挖掘和有效处理地图信息,善于将热点问题及时通过地图表现,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不可或缺的诉求事宜。
其他文献
引言  初中语文不同于小学了,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字词句,还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并进行提升。传统的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很少去了解学生的喜好以及接受能力,所以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太高。因为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枯燥,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更别说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生写作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思想个性,但脱离实际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导学生写作立意要新颖,文章意義要有一定的水平,要高大上
期刊
一、幼儿双语教育方法的宏观现状和教育理念  当今时代,英语作为通向世界的大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母语非英语的人熟练掌握英语便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幼儿时期作为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培养其良好的英语基础和对英语的浓厚兴趣是极其重要的。如何教导才能培养出幼儿对英语的兴趣?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让幼儿体会到英语的氛围和语感?教师教导幼儿学习英语的方式繁多,其中,以传统教学法、TPR教学法以及逐渐兴起的浸入式
期刊
目前,城乡小学教学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一些农村的教师有自己的见解:农村经济文化落后,学习条件差,教学资源缺乏,家长文化素质低等等。当我们真正走进小学教学课堂,就不难发现,“课堂低效”是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是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下面,就我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历的,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期刊
想必学生也未必吃过山梨,但是结合作者对山梨惟妙惟肖的描写,在读了李辉英写的《回味山梨》,并没有那么吃力,反而反应不错,居然能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谈论,现在就写作方法简单谈谈这篇课文的教后感吧。  作者一开头就用一个反问句“谁没有故乡呢?”与读者拉近距离,让读者产生无比的亲切感,也增加了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欲望。列举了一些故乡使我们留恋的地方:山、丛林、小溪;也列举了故乡使我们回忆的事物,如特产;又
期刊
语文是百科之母,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
期刊
一、引言  在整个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管乐教学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增强学生乐感美感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进而达到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目的,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也得到了很高的培养和锻炼。  下面将针对相关问题展开叙述  二、小学管乐教育模式分析  当前小学管乐教育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教委组织领导,学校配合建设的模式,往往具有较高的水准,器材场地等硬件设施相对比较齐全,从业教师
期刊
时光荏苒,一转眼,已经在小学教育岗位上奋斗了二十五个年头。这些年中,伴随着成功的喜悦,偶尔也有几分失败的遗憾。但最大的感受是和孩子在一起时的充实和纯真,让我拥有一个纯粹的心态。特别是每天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在细心去面对,耐心去处理孩子们看来是天大的那些琐碎的事的时候,感觉真有那份充实与纯真,因而也就拥有了一份好心态。仔细想来,作为老师,当你每天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责任是重大的,如果错过了教育
期刊
初学英语的小学生,对英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点加以正确引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在平日的英语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与当前生活相关联。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备课,要有统揽全局,驾驭教材的能力,进而努力营造富有乐趣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最终收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一、创设一个浓厚的学英语
期刊
当班主任多年,留给我许多感动。接带新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天,一个原来有名的淘气包,一个很多老师感到头疼的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给我带来了一个难忘的感动。从感动中使我体会到了一个老师用宽容去对待学生所起的效应,也正是這无声的语言无言的爱,使孩子走出了心灵的误区。  那是开学的第一天早上,上课铃响了。我看了一下学生,发现还有一个座位空着,我就拿点名簿对了一下,原来是昨天 大家和我谈起的那个小淘气啊,
期刊
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秋天的怀念》,想想在课堂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默读课文。  师:从默读中你想到了些什么?  生1:母爱是多么的伟大。  生2:课文讲了母亲不顾自己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下肢瘫痪的儿子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花还没看,母亲却离儿子而去了。  生3:我体会到,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我要好好孝敬我的妈妈,努力学习。  师:是啊!文中那位伟大的母亲的一个个事例在我的眼前晃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