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善一和他的煤矿文学评论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yiyu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色沃土,金色的花》这本书里的评论文字,以前我零星读过,做杂志主编时也编发过几篇,但如此集中研读还是第一次。这本书收录成善一煤矿文学评论文章42篇,里面既有他对中国煤矿文学全景式的评述,也有他对煤矿作家与作品个体微观上的研究。对于一位95岁高龄仍然关注煤矿文学的老作家来说,这本评论集可以说是他毕生研究煤矿文学的结晶,是他的一本呕心沥血之作。
  煤矿是能源基地,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煤矿独特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成就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和煤矿作家,肖军、康濯、苗培时、陈建功、刘庆邦、谭谈、孙少山、周梅森、蒋法武、荆永鸣……等等,这些作家和作品在社会上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有的可能还会进入当代中国文学史。无疑,这为煤矿文学提供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评论资源。成善一的煤矿文学评论始于1989年的煤矿题材长篇小说的一次评奖。当时评奖组织者请他当“主评人”,推之不却,他只好花了半年时间系统地读了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16部煤矿题材长篇小说,凡400万字,然后写出评论《黑色沃土,金色的花》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从此与煤矿文学评论结下不解之缘。
  所谓煤矿文学,是指取材于煤矿,以煤矿职工及其亲属为描绘对象的文学作品。煤矿职工长年工作或说战斗在地层的深处,煤矿究竟有没有值得作家们去表现的东西?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一段时间以来,“……仍然有人认为煤矿‘黑咕隆咚’,生活单调、枯燥、呆板,没有晴空朝阳,没有鸟语花香,没有动人的旋律和美的音符;要写,也只能写它的‘黑、累、脏、险’。显然,这些同志只看到煤矿的表面,而没有抓住煤矿的特点和实质,没有发现广大煤矿工人的美!”对此他忧心忡忡,说,“煤就是一块黑色的石头,它的美,在于燃烧自己,照亮世界。”他认为煤矿是黑色的,色彩单调,但煤矿作家应该用多情的笔,把矿工的生活描写得色彩纷呈。他希望煤矿文学创作不要局限于描摹生产过程,而要写矿工,写人性,以“发现美”作为作品底色。
  有了这种“发现美”的理论支撑。他看左拉的《萌芽》就看出自然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之美,看康濯的《我的两家房东》就看出其中的军民“鱼水情深”之美,看到孙少山的《八百米深处》不仅写出了煤矿这个特定环境下生活、战斗的人,写了人的性格,更歌颂了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同意人们说刘庆邦小说中的“中国美”,在他眼里,刘庆邦的煤矿题材小说表现的就是《颂美、斥恶、呼唤人性的升华》……他甚至把“周梅森的‘长’与刘庆邦的‘短’”做比较,寻找他俩创作艺术的“异曲同工”之美。他认为煤矿文学必须围绕“美”去描写人物、事物、景物,去揭示生活的矛盾冲突,去衡量人们心灵的美和丑。他还干脆用《要让“美”占领煤矿文学阵地》《美的召唤》做了评论的题目。
  因主持和参与过煤矿文学组织工作,他对煤矿的文学创作现状非常熟悉,与许多作家都建立了友谊,有的还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他不仅对优秀的煤矿作家进行个别研究,还对煤矿文学的历史与发展做了一番总结与梳理。他的《浅谈——中国煤矿文学发展史》一文,以大量的煤矿文学史料和见解,对八十年中国煤矿文学进行了一次总结,同时也提出了他自己的思考。虽然因为他痴迷于关心煤矿的小说创作,对煤矿文学报刊、对煤矿作家的散文与诗歌创作缺乏研究,而在“史稿”中有所错漏,让他感到遗憾。但他对煤矿文学几个时期的钩沉与划分,至今仍然对煤矿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开创意义。
  成善一说他重拾文学之梦时,曾认真读了大量煤矿题材的长中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如肖军的《八月的乡村》和《四条腿的人》,苗培时的《矿工起義》和《深仇记》,还有康濯的《黑石坡煤窑演义》和《井陉矿工》,并幸运地与他们相识相交,拜他们为师。因煤矿作家协会的工作,他还接触了一些社会作家。这本书里有两篇怀人的文字,就令人读来动容。比如,他写唐达成的诚恳、谦逊、虚心的人格力量,写肖军对煤矿文学的独到见解和对矿工的爱……写得活灵活现,情真意切。表达了他对关心、支持煤矿文学发展的老作家们的尊重。唐达成说的“煤矿文学创作研究,尤其要研究美学。煤矿给人的印象是黑糊糊的,我们的作者硬是要从这黑色中去发掘那些先进的、光明的东西……”几乎影响了他从事煤矿文学研究的方向。
  “我为文学耗尽心血,文学为我延续了生命。”成善一曾这样说自己(代序《追梦》)。其实,他少年时代是做了文学梦的。他10岁开始读书,一年级时便被老师“吃偏饭”而熟读了三年级的语文。13岁时因邻居二奶奶家有藏书,他读到了《三国演义》。尽管他把“貂蝉”读成了“猫弹”,而得到了一个“猫弹先生”的称号,但他因此却粗读了四大文学名著……如果不是“九一八”事变,他参加“少年抗日先锋队”而被日本鬼子抓到北票煤矿做劳工,从此走上革命道路,也许他会选择文学创作的……他说,参加工作时,他干的是“政工”工作,但“文学是人学。我搞政工,做的也是人的工作,如此倒很是一致!”对此他毫不后悔——也是,写小说、写散文,他以60岁离休而重拾文学之梦,一做煤矿文学评论就是三十几年,至今仍然耳聪目明,头脑清晰,真的可以说是文学延续了他的生命。
  2020年4月5日于北京寓所
其他文献
壯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期刊
王玉荣,一位朴素、谦和、平凡得让人往往难以一下记住的女性,一位兢兢业业、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矿山的女性,一位把全部的精力和熱情奉献给企业文化建设的女性。了解她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在喧嚣的生活状态下,在林沼般的生存环境中,居然有这样一汪清泉水,如镜子一般明澈……  品艺轩是西山煤电文联活动的场所。每逢周末,这里总是聚集着许多书画爱好者,还有聘请来的老师和一些讲学授艺的书画大家。这里,是生发
期刊
暮色渐起的时候,河水不再喧哗了。夕阳的余晖落在河面上,闪着幽暗的光泽。  我来自万里之遥的长江之滨,一脚踏进这条河流,心绪起伏不定,抬眼看去,隐约之中,天和地的距离好像不再那么遥远了,似乎伸手便可触摸到天空的穹顶。风,轻柔地掠过水面,缓缓地升起来,丝丝缕缕拂过我的脸颊和脖颈。河面薄雾浮动,河水流动的节奏和韵律透出迷离的声响,仿佛唱诗班那悠扬的魔音注入我的肌肤,环绕于骨骼和灵肉之间。  这就是莱茵河
期刊
我曾零零星星读到过徐迅的一些散文作品,每每被那些富有灵性的篇章俘获。这回看到《响水在溪——徐迅散文自选集》,较为集中地阅读他的散文作品,还是第一次。缓缓地翻动书页。那些浸润了山光水色的文字便漫了过来。我被作家营构的散文世界感染了。  徐迅的散文是情怀之作。作为有着乡村背景的城市人,徐迅保持着对故土、对亲情深厚的眷恋。他散文创作的触须,始终连接着那一片曾经哺育过他的土地和乡村,并借以构筑了作家心中的
期刊
“爸爸会做面了”!女儿将我做的油泼面图片发到家族群里,立刻引起不小的轰动,兄弟姐妹侄子外甥纷纷点赞。  我是安徽人,喜欢吃米饭。老婆是陕西人,喜欢面食。我长的瘦,她长的胖。我喜欢吃肉,她喜欢吃素;我喜欢咸,她喜欢辣;我喜欢酱油,她喜欢醋。我大学毕业分到陕北煤矿工作,食堂里经常做面食,看着一尺多长、两指宽的面条顿时没了胃口,看着周围人呼哧、呼哧地吃的正香,我非常茫然,要了一碗面,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
期刊
一  午后四点的阳光静静地照在街面上,几只麻雀在地上蹦蹦跳跳地觅食。老梅半躺在自家小超市外的竹椅里,一边悠闲地喝茶,一边看他新婚的妻子秀云正在弯腰给一个老人称红枣。她那一对饱满的大奶半掩半露,老梅心里一阵激动。想年过半百的自己又摊上比自己小了十岁、依然像一朵鲜花的女人,老梅的心里惬意极了。  老人走后,秀云喜滋滋地走到他跟前,弯下腰小声说:“刚才秤红枣时,我搁在九两上,少给他一两红枣。”  “啥,
期刊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给荆永鸣所出的第一本书写了序言。那本书叫《心灵之约》,是一本散文集。二十多年后,我这是第二次为荆永鸣的书作序。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要写的,是纪念永鸣的意思,因为永鸣已经离开了我们。永鸣小我七岁,是我的一个从煤矿里走出来的小老弟。按理说,我应该走在永鸣前头,他应该在我后面向我招招手才对。然而不承想,他不等向我招手,就一个人先自扬长而去,来了个一去不回头。这个老弟,哥对你可是有意
期刊
村口的等候  老母总是和我有着高度的默契,一如她在村口的等候。  二十多年前,我刚大学毕业,在远离家乡数百里的异地教书。这样一来,回家就成了一种奢望,老母也难得见我一面。因那时的通讯不便,老母无法确定我回家的日子,我也没法告知远在乡下的老母。我乘坐的长途客运车快中午时才能到达村口。我一下大巴,远远地看见村口站着的竟然是老母!  我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走到老母面前:“妈,您咋知道我回来?”老母只是一个
期刊
我看着一张深蓝色的卡片沉思了,这是“临时入井许可证”,十厘米宽,八厘米高,是神东集团大柳塔煤矿安全管理办公室所发的进入煤矿深处的通行证。如水一样湛蓝的“临时入井许可证”,让我想起在大柳塔煤矿更衣室更换工作服的场面,日常的装束被橘黄色的工装替代了,水靴、矿帽、口罩、手套,把我们模式化了,模式成大柳塔煤矿的一员,模式成刚强、勇敢的矿工。  把蓝色的“临时入井许可证”挂在胸前,依次上车,驶入煤矿巷道,直
期刊
和梁东老结识近三十年,这期间,梁老的教育指导,使我如沐春风;他的人格魅力给我的影响如露润青草;他对我的帮助和关照则如春雨润膏。这些思之温暖,回想难忘。识荆之初,是《中国煤炭报》创刊不久,即一九九一年九月,该报刊有一篇《诗言志,书载情》介绍梁老先生的文章,尽管文章不长,但吉光片羽,令我倾慕不已。当时我正任江西天河煤矿副矿长,我因“文革”之乱未能读几年书,只好在工作之余自学诗、书、画,因此对很有成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