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可撑开型人工钛肋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早期疗效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纵向可撑开型人工钛肋技术(VEPTR)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OS)的早期疗效。

方法

本组共入选11例自2006年12月至2011年7月行VEPTR技术治疗的EOS患者。男性8例,女性3例,初次手术时年龄3.1~9.8岁,平均(7±3)岁。在初次手术时放置VEPTR器械,使用肋骨-肋骨连接和肋骨-腰椎连接。术后每6~12个月行撑开延长术1次。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顶椎偏移、胸椎高度和T1~S1高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初次术前、初次术后和末次随访影像学测量结果,以评估手术疗效。

结果

初次手术后随访12~52个月,平均(32±11)个月。全部患者共接受手术41次,平均3.7次/例;共进行VEPTR撑开延长手术30次,平均2.7次/例。本组患者平均8个月行撑开延长1次。从术前到末次随访,主弯Cobb角从78°±18°减少到55°±11°(t=4.931,P<0.05),顶椎偏移和胸椎后凸角在初次术后明显减小,随访时又有轻度增大。胸椎高度从(13.3±2.0)cm增加到(17.2±2.4)cm(t=8.365,P<0.001),T1~S1高度从(24.4±3.8)cm增加到(32.5±5.3)cm(t=9.080,P<0.001)。末次随访时与初次置入VEPTR术前相比,胸椎高度和T1~S1高度分别增加(4.0±1.3)cm和(8.1±2.6)cm。置入VEPTR术后,平均每次撑开术后胸椎高度和T1~S1高度分别可增加(0.8±0.3)cm和(1.8±0.4)cm。本组中有6例(共8例次)发生术中和(或)术后并发症,包括肋骨抱钩移位、迟发性感染、术中胸膜破裂和腰椎螺钉松动。

结论

VEPTR技术可有效控制EOS患者脊柱侧凸畸形的进展,并能保持脊柱和胸廓的生长,可作为EOS治疗的有效方法。由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需要严格控制适应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肝大部切除后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余肝再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体质量230~280 g。随机分为三组,将各组大鼠肝左、中叶切除,余肝作不同处理:单纯肝切除组不阻断其血流;缺血组阻断血流30 min后恢复灌注;后处理组阻断血流30 min,并于恢复灌注前进行30 s-30 s循环3次
重症颅脑损伤尤其是急性脑肿胀患者开颅术中容易发生急性脑膨出,而造成更严重的继发性脑损伤,有时需切除大块脑组织做内减压才能缝合切口,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对此,美国的Mitchell等在2004年提出了"硬脑膜网格成形"技术。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7例患者采用两种手术方式进行了临床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减压效果和预后,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动-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EGDT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的2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6 h复苏后EGDT达标情况,将患者分为EGDT达标组与未达标组,观察EGDT前后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氧输送(DO2)、心脏指数(CI)
目的对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空间移位参数进行测量,从而重新认识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80例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GardenⅠ型40例,GardenⅡ型40例。所有患者双侧股骨近端行CT薄层扫描并将原始数据导入相关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将健侧模型与骨折侧镜像模型相配准,在配准后的两个模型上进行关键点的标记并行三维测量,距离和角度的测量精度分别为0.01 mm
患者 男性,50岁,因腹痛、呕血、黑便2 d于2011年3月23日入院。入院前2 d酒后出现上腹间歇性疼痛,伴呕血3次,300~500 ml/次,黑便3次,总量400~500 g;伴头昏、心慌、乏力,尿量减少。1年前行肾上腺髓质瘤切除术,否认肝炎、冠心病、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心率132次/min,血压123/65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
目的通过病例自身对照研究,评价改良Roux-en-Y胃转流术(RYGP)治疗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的1年效果,并探讨合理的手术择入标准。方法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72例T2DM患者接受改良RYGP,其中男性45例,女性27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7±10)岁。术前体质量指数(BMI)18.69~31.22 kg/m2,平均(26±4)kg/m2。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1、3、
患者 女性,37岁,因"双侧附件肿物切除术后,发现右侧乳房肿物8 d"于2011年4月8日入我科治疗。2011年3月体检发现双侧附件肿物,伴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升高。妇科体检:右附件区包块,与子宫关系密切,活动差,无压痛;左附件区(-)。B超示:双附件囊实性包块,左侧34 mm×35 mm×35 mm,右侧69 mm×40 mm×36 mm,均可见血流信号。2011年3月30日行腹腔镜双附件切
对于肿瘤外科而言,治疗计划依赖于组织病理学结果,因此术前的穿刺或切开活检是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四肢骨肿瘤的术前穿刺活检已被广泛接受并开展,相对而言,由于解剖的特殊性等原因,脊柱椎体病变的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有待观察。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对197例胸腰椎椎体病灶进行经皮穿刺活检,现报告如下。
睾丸动脉损伤极少发生,治疗采用单纯结扎还是修复还存在不同观点[1-2]。我院2003-2011年采用睾丸动脉和腹壁下动脉吻合的方法治疗2例睾丸动脉损伤断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目的评价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的治疗效果,探索可切除CRCLM的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经过MDT诊治模式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8例CRCLM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MDT诊治模式以及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生存效果。结果术前MDT评估38例患者均符合现有的肝转移癌"可切除性"标准,其中仅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