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经济学的本质

来源 :理论与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6273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纯理论争论,不外乎是两种分析方法的对立:一种是古典传统剩余理论的“社会关系”分析,另一种是新古典传统供求理论的“技术关系”分析。马克思经济学坚持的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竞争及其博弈规则的理论;是以货币量值计量的、与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的技术关系分析无关的、从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的联系中讨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经济学;社会关系;本质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06)05-0032-04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不仅涉及到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问题,而且联系到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如果一种理论不能解释现实和对现实给予指导,则将失去生命力。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西方新古典理论不仅在应用领域取得了支配地位,而且在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教学中被广泛地采用,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严峻挑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学者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够解释现实,试图从“另一种角度”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劳动价值论,目前所存在的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些非正统解释正是源于此。但这些解释从根本上混淆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理论)的区别,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一旦被抛弃,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将从根本上失去意义,或者说会失去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价值而只具有意识形态上的价值。这里特别需要提起注意的是,作为主流经济学的西方新古典理论在应用中表现出了严重缺陷,正是因为这一点,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用于解释现实变得更为重要了。
  当经济学的研究为新古典理论的技术分析所支配时,马克思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界被作为一种阶级斗争的政治学说或带有政治色彩的经济理论而遭到排斥,如哈恩在评论多布讨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一篇文章时写到,当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把工资与利润的分配归之于阶级斗争时,厂商又如何进行成本收益计算呢?是否要等到阶级斗争确定了工资率之后再核算成本呢?这一类问题显然是对马克思经济学存在着深深的误解。对于“哈恩的问题”可以提出这样的反问,现实中的企业或厂商是不是在根据新古典的生产函数在进行成本收益计算呢?对此,新古典的教科书培养的几代经济学家已经把这种新古典的意识灌输给每一个人,但答案却是否定的。现实中的企业家(或厂商)并不是按照生产函数进行成本收益计算(这种成本收益计算是工程师和会计师的事),而是像商人那样用一笔货币通过贱买贵卖来赚取更多的货币。新古典经济学家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如实际CDP所表示的是实物量,从而可以用总量生产函数加以解释;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等等。这里之所以把这些新古典的教条称之为“神话”,因为这些教条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但却在新古典教科书的熏陶下被不少人接受。无疑,马克思经济学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或阶级性(新古典经济学也是与经济自由主义紧密联系的),但新古典经济学家所研究的主要现实问题同时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体系所研究的,只是二者采用的分析方法不同。新古典经济学完全从技术关系上来解释这些现实,而马克思经济学则认为这些问题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本文的分析正是试图证明,目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所有以货币量值表示的宏观变量与新古典的生产函数和技术分析是完全无关的,这些宏观变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正是马克思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所阐述的。
  在主流新古典理论中,生产是由厂商把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和资本(资本是实物的资本品或机器)按照技术关系组合在一起,市场供求的“竞争”形成各种要素按照其边际产品或稀缺性决定价格,并决定收入分配。但在马克思那里,新古典理论所说的只是生产在技术上的一般形式,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这种技术关系的形式是通过资本雇佣劳动实现的。这里存在着资本家,他用一笔价值形式的资本购买资本品和雇佣劳动,其目的在于获得价值增殖或剩余价值,或者说,资本家是用一笔货币购买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进行生产,但产品的售价要高于其成本,从而获得作为利润的增加了的货币。但按照新古典理论,马克思称之为剩余价值的利息(利润)来自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资本家获得利润是由于消费的时间偏好(节欲或等待),这种技术上的性质与社会关系或经济制度无关。
  对马克思与新古典的上述两种对立的利润来源的解释,在剑桥资本争论中涉及到极为复杂的理论争论,对这种复杂的理论争论我们暂且不作讨论。这里要提出的是,只要我们抛开新古典观念的桎梏,在现实中可以很清楚地判断出哪一种解释更符合现实。就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资本概念来讲,是不是新古典理论所说的生产要素或机器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美国的总资本中,其实物形态60%—65%是地产,其他部分可以看作是机器设备,但这些机器设备的价值却主要是由专利和商标等决定的,而不是减少目前的消费而积累起来的。换句话说,这些机器设备只是在最近20年由很少的工人生产的,而不是统计上的几百年资本积累的结果。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统计的资本或资本积累只是价值量,而不是实物,如国外在我国的投资绝大部分是货币,而不是进口的机器设备。美国的投资者是用美元在中国购买土地、建厂房和雇用工人,或许他们带来的只是技术或专利,而根本没有实物资本,但这笔货币投资被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统计到资本中。由于机器设备只是劳动的产品,按照奥地利学派的资本概念,资本积累只是意味着生产时期的延长。照此推论,由于过去几百年在统计上资本被不断地积累起来,必然意味着生产时期不断地延长,但从技术上讲,现实中的生产周期一直在缩短,而根本不需要积累如此多的资本。就消费的时间偏好来讲,新古典理论的节欲和等待意味着目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替代,但资本积累的事实则是,这里存在着一个永远不被消费的积累的资本。可以说,现实中人们所使用的和统计中的资本与新古典理论的资本概念相去甚远。反之,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的资本和利润概念却是极为现实的,即资本是一种预付和为了获取利润,从商人的贱买贵卖,到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要素和通过出售产品赚取货币这些最普遍的事实中,都可以表明这种价值资本的存在并适合于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马克思采用剩余价值概念来说明利润的来源似乎与现实不完全吻合,但这种抽象的剩余价值概念的意义或者与现实的联系正在于,利润是一个价值单位而不是实物。
  然而,这种新古典理论的观念也影响到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熊彼特在评述马克思的体系时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完全来自于李嘉图而没有增加新的内容,只是把他的社会学与李嘉图的经济学融合起来。遗憾的是,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新李嘉图主义者也带有这样的意识,如新剑桥学派关于技术关系与收入分配相互作用的命题,一些学者总是要把技术关系加入到马克思经济学的体系之中,
其他文献
摘要:行政伦理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在行使职权、履行职务时所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是制度伦理与个体伦理的统一。是行政主体自律管理的建构活动。新世纪初,随着新公共服务范式的兴起,现代公共行政越来越强调以服务和公平为核心的“责任中心主义”道德价值,并以此作为走出传统官僚制行政的现代性危机的基本出路。实现“责任中心主义”愿景的关键在于行政伦理建设,不仅要构建完善健全制度伦理,而且要唤醒行政主体的公共精神,实
期刊
摘要:关于民营企业性质的分析以往多从经济学的角度概括,但企业性质的经济学解释是不充分的。民营企业作为在一定历史阶段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有其兴起的社会生态背景及其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后果。对于民营企业性质的考察,必须回到它的社会母体中去认识,以社会生态的方法加以分析。民营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偶然现象,它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发展逻辑,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和谐社会构建中共建共享的重要主体。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在论述创新思维活动的“发现”、“发明”作用及意义的同时,还必须强调创新思维活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伦理作用及意义。具体体现为创新意志对创新意识的发动作用和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的过程就是一种“创新三段论”的逻辑思维过程。  关键词:意志自由;伦理规范;创新三段论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07)03-0044-04    为了适应
期刊
摘要:学界早已将克罗齐当做无可置疑的表现论代表,而海登·怀特对克罗齐的把握更具启示意义。克罗齐语言学、美学祈向着语言和艺术品生成中的“诗意”而不是呆滞不变的“语法”,是既强调“审美活动是赋予形式而且只是赋予形式”,又立足于言说者、创作者赖以不断创造出新“形式”的生命“实体”的。感性的表现与被表现的虚灵之真际之间的张力的被发现,使克罗齐的表现论语言学、美学露出了一道裂隙。  关键词:表现;诗意;形式
期刊
摘要:通过对2001年以来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社会影响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新社会阶层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迁;其主要群体大多以参加工商联等形式介入政治,在参加党组织和政府机关方面,呈加深之势;我国民间组织快速发展,新社会阶层参与社会事务显著增加;新社会阶层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新社会阶层;政治影响;社会影响;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历史小说一词的出现是进入20世纪以来的事情,1902年《新民丛报》第14号刊载《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一文,指出:“历史小说者,专以历史上实事为材料,而用演义体叙述之。盖读正史则易生厌,读演义则易生感。征诸陈寿之《三国志》与坊间通行之《三国演义》,其比较釐然矣。故本社同志,宁注精力于演义,以恢奇俶诡之笔,代庄严典重之文。”这篇文章虽然提出了“历史小说”的概念,但实际上只是做了一个概念上的引进
期刊
近年来,报刊研究成为不同学科的学者们追踪的领域之一,报刊史学亦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大公报》成为一大学术热点,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此前学术界对于英敛之时代(1902-1916年)的《大公报》研究却显得很不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侯杰教授一直把此一时代的《大公报》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自2000年以来在海内外发表了诸多学术成果,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他倾注几年心血研究的最新成果——《<大
期刊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关系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思想话题。时常在想,如果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这两位思想巨人能够聚首的话,不知道他们会谈论、争辩些什么,激发出怎样的思想火花?李君博士的博士论文《马克思的感性活动存在论——一个从“存在沦差异”展开的比较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就安排了一场两位思想家的“鹅湖之会”,为我们展示了在海德格尔思想的激发下,马克思的思想所焕发出的巨大魅力。
期刊
摘要:《城市竞争力报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博士主持的关于城市竞争力项目的系列研究报告。在最新的一部研究报告中,倪氏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修订了以往的评估模型,增加了有关“社会环境竞争力”的测评指标,并对全球110个城市、全国200个城市进行了评估,公布了详细数据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对天津的社会环境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相信能对提升天津的社会环境竞争力有所启示。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社会环境竞争
期刊
摘要:法哲学的伦理—经济生态研究的基本课题是:寻找“冲动的合理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即它的基本概念。伦理—经济精神、伦理—经济意志、伦理—经济冲动、伦理—经济“冲动的合理体系”,就是伦理—经济“冲动的合理体系”的第一个概念基础。冲动追求满足,“幸福”就是作为“冲动的合理体系”或“一切冲动的体系”的“满足的总和”。“幸福”具有双重的法哲学本质:对冲动的自然力的驾驭;冲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以幸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