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电脑中频药透对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86名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时照组n=43 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脑中频药透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在患者腹部,结合中药消水方,时间设定为20min,使药物直达积液部位,6d为一疗程,共治疗2疗程以上,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指标,包括症状观察,B超观察及副作用观察。症状观察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作为主要观察指标。分别按重,中、轻予以记录。B超观察以测其腹腔积液的增减消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脑中频药透可有效善恶性腹腔积液患者症状,提升临床效果。
关键词:中频药透;恶性腹腔积液;护理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268-01
恶性腹腔积液为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继发于卵巢癌、乳腺癌、结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等疾病,其生存期大约仅数周至数月,平均生存期约4个月,一年生存率<10%,治疗上存在一定困难,具有病情顽固、积液量大、易反复出现的特点。西医治疗主要采取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放、化疗,以及利尿、补充白蛋白、腹水引流等方法,这些方法能解决一定问题,但是仍有一部分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应用上述治疗方法症状不能得到有效缓解。而且,这些治疗手段容易引起诸多不良反应,如利尿剂不能完全缓解症状,却容易引起低钾等电解质紊乱;大量腹腔积液引流后极易造成低蛋白血症,,每次抽液量有限,需反复抽吸,且很难彻底抽尽;另外,反复的腹穿,不仅造成患者痛苦,还容易造成皮下癌细胞种植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患者常感腹胀,不思饮食,汤剂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寻找一种行之有效而易于接受的疗法势在必行〔1〕。电脑中频药透疗法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它主要利用中频电流和药物的综合作用,通过机器控制,产生中频单向脉冲生物治疗电流,穿透人体皮肤,使药物离子到达病变的部位,从而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使水肿及渗出吸收、消散,达到杀菌、消炎的作用,以缓解局部病灶,减轻患者痛苦〔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86例恶性腹腔积液为晚期肿瘤患者,纳入标准:具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自愿参加本研究临床检查,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消化道肿瘤46例,肝癌26例,卵巢癌14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8.24岁。对照组共43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两组病种分布、癌症分期大致相似。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电脑中频药透治疗,在患者腹部患侧,结合中药消水方,贴在患者两侧腹部,时间设定为20min,使药物直达积液部位,6d为一疗程,共治疗2疗程以上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指标,包括症状观察,B超观察及副作用观察。根据患者B超观察以测其腹水的增减消长情况以及消化道反应,副作用观察以肝肾功能、血象等变化作为观察指标,根据《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现代肿瘤内科治疗学》及结合临床制订标准按效果显著,有效,无效予以记录〔3〕。
1.3疗效评价标准及治療效果 参照《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现代肿瘤内科治疗学》及结合临床制订标准。显著:B超示腹腔积液消退,腹胀、腹疝症状消失,小便量恢复正常;有效:B超示腹腔积液减少50%,腹胀、腹痛症状减轻,小便量较前增多;无效:B超示腹腔积液未见减轻,腹胀,腹痛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小便量无改变。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疗效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讨论
所选病例均为晚期肿瘤病人,全身状况较差,恶性腹腔积液大多为继发性腹部肿瘤或肿瘤腹膜转移所引起〔4〕。由于恶性腹水为晚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采用腹水引流、腹腔内灌注化疗药物等方法对于少量腹水疗效较好,但极难解决较大肿压迫有关血管、淋巴管所引起的积液〔5〕。由于电脑中频药透属无创伤性治疗,无明显的毒副反应,病人极易接受,不失为是临床缓解恶性腹水的一种较好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电脑中频药透对缓解恶性腹腔积液,减轻患者痛苦有一定的临床效果,患者在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电脑中频药透安全性高,无毒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金昶,张来亭. 中医外治肿瘤的体会[J]. 中国临床医生,2010(06):62—64
[2] 宋凤丽,朱旭,高辰,米硕,康宁,李仝.温阳消水方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04):1513—1516
[3] 齐彦春,常虹,崔颖,魏臻. 皮肤清洁在中频药透护理技术中的应用及观察[J].天津护理,2010(06):126—128
[4] 陶文元,徐随福.恶性腹腔积液200例分析[J]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1999(04):586—587
[5] 刘淳. 恶性腹水的诊断与控制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2(19):29—3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00150
关键词:中频药透;恶性腹腔积液;护理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268-01
恶性腹腔积液为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继发于卵巢癌、乳腺癌、结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等疾病,其生存期大约仅数周至数月,平均生存期约4个月,一年生存率<10%,治疗上存在一定困难,具有病情顽固、积液量大、易反复出现的特点。西医治疗主要采取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放、化疗,以及利尿、补充白蛋白、腹水引流等方法,这些方法能解决一定问题,但是仍有一部分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应用上述治疗方法症状不能得到有效缓解。而且,这些治疗手段容易引起诸多不良反应,如利尿剂不能完全缓解症状,却容易引起低钾等电解质紊乱;大量腹腔积液引流后极易造成低蛋白血症,,每次抽液量有限,需反复抽吸,且很难彻底抽尽;另外,反复的腹穿,不仅造成患者痛苦,还容易造成皮下癌细胞种植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患者常感腹胀,不思饮食,汤剂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寻找一种行之有效而易于接受的疗法势在必行〔1〕。电脑中频药透疗法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它主要利用中频电流和药物的综合作用,通过机器控制,产生中频单向脉冲生物治疗电流,穿透人体皮肤,使药物离子到达病变的部位,从而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使水肿及渗出吸收、消散,达到杀菌、消炎的作用,以缓解局部病灶,减轻患者痛苦〔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86例恶性腹腔积液为晚期肿瘤患者,纳入标准:具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自愿参加本研究临床检查,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消化道肿瘤46例,肝癌26例,卵巢癌14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8.24岁。对照组共43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两组病种分布、癌症分期大致相似。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电脑中频药透治疗,在患者腹部患侧,结合中药消水方,贴在患者两侧腹部,时间设定为20min,使药物直达积液部位,6d为一疗程,共治疗2疗程以上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指标,包括症状观察,B超观察及副作用观察。根据患者B超观察以测其腹水的增减消长情况以及消化道反应,副作用观察以肝肾功能、血象等变化作为观察指标,根据《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现代肿瘤内科治疗学》及结合临床制订标准按效果显著,有效,无效予以记录〔3〕。
1.3疗效评价标准及治療效果 参照《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现代肿瘤内科治疗学》及结合临床制订标准。显著:B超示腹腔积液消退,腹胀、腹疝症状消失,小便量恢复正常;有效:B超示腹腔积液减少50%,腹胀、腹痛症状减轻,小便量较前增多;无效:B超示腹腔积液未见减轻,腹胀,腹痛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小便量无改变。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疗效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讨论
所选病例均为晚期肿瘤病人,全身状况较差,恶性腹腔积液大多为继发性腹部肿瘤或肿瘤腹膜转移所引起〔4〕。由于恶性腹水为晚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采用腹水引流、腹腔内灌注化疗药物等方法对于少量腹水疗效较好,但极难解决较大肿压迫有关血管、淋巴管所引起的积液〔5〕。由于电脑中频药透属无创伤性治疗,无明显的毒副反应,病人极易接受,不失为是临床缓解恶性腹水的一种较好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电脑中频药透对缓解恶性腹腔积液,减轻患者痛苦有一定的临床效果,患者在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电脑中频药透安全性高,无毒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金昶,张来亭. 中医外治肿瘤的体会[J]. 中国临床医生,2010(06):62—64
[2] 宋凤丽,朱旭,高辰,米硕,康宁,李仝.温阳消水方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04):1513—1516
[3] 齐彦春,常虹,崔颖,魏臻. 皮肤清洁在中频药透护理技术中的应用及观察[J].天津护理,2010(06):126—128
[4] 陶文元,徐随福.恶性腹腔积液200例分析[J]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1999(04):586—587
[5] 刘淳. 恶性腹水的诊断与控制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2(19):29—3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0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