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数”让谁尴尬
年初,《微信》公开“阅读数”的动作曾引起一阵热议。从论坛、博客、微博到今天的《微信》,大家对于“阅读数”并不陌生,此次《微信》的行为遭到质疑,究其根本原因无非是“阅读数”公开的背后,牵扯到了让众多公众号甚至个人号敏感的流量变现问题。
公布“阅读数”对于普通用户并没有太大影响,但这对于专门从事公众号运营的企业、团队和个人来说,却无疑是件关乎“生死”的大事—连最基本的“阅读数”都没有,谈什么流量、转换率?对于微信公众号而言,“阅读数”的多少将是其真实粉丝尤其是活跃粉丝数量的有效检测手段,数据泡沫将随着“阅读数”的出现而浮出水面。同时,企业或机构更可通过“阅读数”对微信公众号进行更准确的价值评估,这让运营者们“运营”能力高低一眼可见。
然而,“阅读数”成为一把尺子考量微信公众号运营状况的同时,不少舆论也担心以往相对“干净”的《微信》会因“阅读数”和“分享数”等数字考核标准的出现,像微博一样催生一条灰色的产业链。迫于对微信公众号运营考核的压力以及快速催“长”,花钱买《微信》粉丝、刷“阅读数”将成为必然的趋势,至最终形成双输的局面。
微信公众号对“阅读数”的公布,的确让传统“水军”们继微博后找到了一条新的财路,“微信加粉”和“快速增加文章阅读数”等服务迅速出现在淘宝和论坛上。至于《微信》的研发、运营团队是否真的能做到技术上防屏刷,看看同样宣称技术实力出众的微博,大家心里就该明白一 二了。
被玩坏的“转换率”
庞大的非粉丝数量会让“阅读数”出现较大浮动,简单通过“阅读数”逆向推论一个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乃至运营状况并不准确,这又使得图文转换率的概念逐渐浮出水面。从“销售额=流量×全店成交转化率×客单价”的公式可以看出,转换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商户最终销售额多少,而微信公众号“图文转化率=图文阅读人数/送达人数”,其数值的高低能够较准确地反应一个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状况。
公众号登场之初,30%甚至45%以上的转化率让不少企业和媒体感叹《微信》营销效果出色。但随着微信公众号每月数十万甚至近百万的增长量,受众群体的注意力被分散,公众号整体图文转换率降低已是必然趋势。当前,能够达到15%左右图文转换率的微信公众号已经相当优秀了,大多数已经降到了10%甚至5%以下。京东CMO蓝烨在2014年第二届京东思享会上坦陈:“大家都太高看《微信》入口的能量了,《微信》的转化率不是很高。”
文章内容是当前微信转换率的根本。《微信》的显示方式决定了,标题将成为用户是否点击阅读的关键。夸张无下限的标题渐成为主流,而文章内容优劣反而不被运营者们重视—用户在一篇文章上停留的时间,并非阅读数的考核标准。而当用户对“最、绝对、不看后悔”等词产生审美疲劳时,内容渐渐成为运营者对阅读数和图文转换率的公关点,大量以挖掘某事实真相或者围绕癌症等人们关心,甚至惧怕的话题内容被炮制出来,从利用人们好奇心到恐吓心理,只要能够提高数据,无所不用其极。
凭借运营者们的“智慧”,图文转换率肯定也不是问题,但这样一来对于大多数企业就失去了意义。相对大众话题,企业本身需要的品牌文化或产品类粉丝本身就是小众的存在,其在阅读数和图文转换率方面“天生”就处于弱势。或许这些小众领域诞生的文章同样优秀,但因这一平台严重的“孤岛效应”,它们大多会被大众话题性文章淹没。
版权问题突出
正如前文所说,文章内容始终是微信公众号扩大影响力、同用户互动的根本。好的内容往往能够体现公众号本身和运营团队的价值,但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互联网思维下,原创或多或少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简单粗暴地复制粘贴或掐头去尾的“小手术”总能让公众号运营者们方便地获得内容资源,抄袭、盗用日渐成为微信公众号的一种常态,版权问题备受争议。
文章内容原创者们面对他人的“借鉴”时,往往会拿“版权”作为维护自身权益依据,但按照腾讯《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规定,“订阅号及服务号的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群发信息(以下统称为‘公开群发信息’)一经发布即向公众传播和共享。”这意味着公众号内容在发布的同时,任何人都可以再次传播和共享。
随着网友对文章内容要求的提升,公众号们为获得迎合粉丝胃口的文章内容,也费尽心机。从心灵鸡汤一般的互联网文章到名家名著总裁文,“文抄公”们胃口越来越大。前段时间闹出的莫言作品抄袭事件便让不少人认识到,版权问题在《微信》平台上的日益突出。
从自媒体宠儿到备胎
自媒体概念早在博客时代便已存在,微博引领了自媒体变革,《微信》则是真正将自媒体移动化。相对企业和机构的公众号而言,自媒体人在《微信》崛起之初的确有不错的带动作用。
“罗辑思维”、“云科技”和“移动吐槽”等源自各行各业的自媒体人,为整个微信体系贡献了大量内容,整个《微信》体系也给予了他们丰厚的回报。除大量的粉丝资源外,源自软文、广告平台的收益,足以让不少公众号用户实现月入十万元,在无法有效检测广告效果的情况下,赚得盆满钵满。
从严打“集赞”到公布“阅读数”,再到微信搜索和广告平台,《微信》每一次的新政都对自媒体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在和我们的交流当中,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人发现,《微信》并不能等同于自媒体,一个完整的网络自媒体至少应该覆盖官网、微博和《微信》等多种渠道平台。在很多自媒体人眼里,公众平台已经从一份主力平台变成了附属平台。要知道,很多自媒体人的微信粉丝都是通过微博、网站等其他平台导入的,公众账号本身是很难自我推广的。
年初,《微信》公开“阅读数”的动作曾引起一阵热议。从论坛、博客、微博到今天的《微信》,大家对于“阅读数”并不陌生,此次《微信》的行为遭到质疑,究其根本原因无非是“阅读数”公开的背后,牵扯到了让众多公众号甚至个人号敏感的流量变现问题。
公布“阅读数”对于普通用户并没有太大影响,但这对于专门从事公众号运营的企业、团队和个人来说,却无疑是件关乎“生死”的大事—连最基本的“阅读数”都没有,谈什么流量、转换率?对于微信公众号而言,“阅读数”的多少将是其真实粉丝尤其是活跃粉丝数量的有效检测手段,数据泡沫将随着“阅读数”的出现而浮出水面。同时,企业或机构更可通过“阅读数”对微信公众号进行更准确的价值评估,这让运营者们“运营”能力高低一眼可见。
然而,“阅读数”成为一把尺子考量微信公众号运营状况的同时,不少舆论也担心以往相对“干净”的《微信》会因“阅读数”和“分享数”等数字考核标准的出现,像微博一样催生一条灰色的产业链。迫于对微信公众号运营考核的压力以及快速催“长”,花钱买《微信》粉丝、刷“阅读数”将成为必然的趋势,至最终形成双输的局面。
微信公众号对“阅读数”的公布,的确让传统“水军”们继微博后找到了一条新的财路,“微信加粉”和“快速增加文章阅读数”等服务迅速出现在淘宝和论坛上。至于《微信》的研发、运营团队是否真的能做到技术上防屏刷,看看同样宣称技术实力出众的微博,大家心里就该明白一 二了。
被玩坏的“转换率”
庞大的非粉丝数量会让“阅读数”出现较大浮动,简单通过“阅读数”逆向推论一个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乃至运营状况并不准确,这又使得图文转换率的概念逐渐浮出水面。从“销售额=流量×全店成交转化率×客单价”的公式可以看出,转换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商户最终销售额多少,而微信公众号“图文转化率=图文阅读人数/送达人数”,其数值的高低能够较准确地反应一个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状况。
公众号登场之初,30%甚至45%以上的转化率让不少企业和媒体感叹《微信》营销效果出色。但随着微信公众号每月数十万甚至近百万的增长量,受众群体的注意力被分散,公众号整体图文转换率降低已是必然趋势。当前,能够达到15%左右图文转换率的微信公众号已经相当优秀了,大多数已经降到了10%甚至5%以下。京东CMO蓝烨在2014年第二届京东思享会上坦陈:“大家都太高看《微信》入口的能量了,《微信》的转化率不是很高。”
文章内容是当前微信转换率的根本。《微信》的显示方式决定了,标题将成为用户是否点击阅读的关键。夸张无下限的标题渐成为主流,而文章内容优劣反而不被运营者们重视—用户在一篇文章上停留的时间,并非阅读数的考核标准。而当用户对“最、绝对、不看后悔”等词产生审美疲劳时,内容渐渐成为运营者对阅读数和图文转换率的公关点,大量以挖掘某事实真相或者围绕癌症等人们关心,甚至惧怕的话题内容被炮制出来,从利用人们好奇心到恐吓心理,只要能够提高数据,无所不用其极。
凭借运营者们的“智慧”,图文转换率肯定也不是问题,但这样一来对于大多数企业就失去了意义。相对大众话题,企业本身需要的品牌文化或产品类粉丝本身就是小众的存在,其在阅读数和图文转换率方面“天生”就处于弱势。或许这些小众领域诞生的文章同样优秀,但因这一平台严重的“孤岛效应”,它们大多会被大众话题性文章淹没。
版权问题突出
正如前文所说,文章内容始终是微信公众号扩大影响力、同用户互动的根本。好的内容往往能够体现公众号本身和运营团队的价值,但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互联网思维下,原创或多或少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简单粗暴地复制粘贴或掐头去尾的“小手术”总能让公众号运营者们方便地获得内容资源,抄袭、盗用日渐成为微信公众号的一种常态,版权问题备受争议。
文章内容原创者们面对他人的“借鉴”时,往往会拿“版权”作为维护自身权益依据,但按照腾讯《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规定,“订阅号及服务号的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群发信息(以下统称为‘公开群发信息’)一经发布即向公众传播和共享。”这意味着公众号内容在发布的同时,任何人都可以再次传播和共享。
随着网友对文章内容要求的提升,公众号们为获得迎合粉丝胃口的文章内容,也费尽心机。从心灵鸡汤一般的互联网文章到名家名著总裁文,“文抄公”们胃口越来越大。前段时间闹出的莫言作品抄袭事件便让不少人认识到,版权问题在《微信》平台上的日益突出。
从自媒体宠儿到备胎
自媒体概念早在博客时代便已存在,微博引领了自媒体变革,《微信》则是真正将自媒体移动化。相对企业和机构的公众号而言,自媒体人在《微信》崛起之初的确有不错的带动作用。
“罗辑思维”、“云科技”和“移动吐槽”等源自各行各业的自媒体人,为整个微信体系贡献了大量内容,整个《微信》体系也给予了他们丰厚的回报。除大量的粉丝资源外,源自软文、广告平台的收益,足以让不少公众号用户实现月入十万元,在无法有效检测广告效果的情况下,赚得盆满钵满。
从严打“集赞”到公布“阅读数”,再到微信搜索和广告平台,《微信》每一次的新政都对自媒体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在和我们的交流当中,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人发现,《微信》并不能等同于自媒体,一个完整的网络自媒体至少应该覆盖官网、微博和《微信》等多种渠道平台。在很多自媒体人眼里,公众平台已经从一份主力平台变成了附属平台。要知道,很多自媒体人的微信粉丝都是通过微博、网站等其他平台导入的,公众账号本身是很难自我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