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眼中的外国人

来源 :启迪·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tou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在我们旁边住了很久了,而且看起来一时半会儿也没有搬家的打算。
  日本人研究我们也很久了,那,我们了解他们吗?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外国人的?作者在日本住了十几年,通过亲身观察和感受,描摹出几个主要国家在日本人眼里的形象:
  
  美国人懒惰又霸道
  美军在日本是享有治外法权的,日本警察无权逮捕、扣留美军士兵。日本的对美贸易黑字,也全得买成美国30年债券。这也就是说,日本人是在借钱给美国人买日本产品。有一次,野中广务被美国人逼急了,说了一句“再这样,我们把债券卖了”,结果被老大一顿口诛笔伐,吓得从此以后日本人连想都不敢想这事。
  这几年信息技术行业闹得挺欢,美国的相关产品还能买卖。以前,美国人除了卖电影、音乐、蔬菜、肉类之外就只能卖飞机给日本,弄得美国给日本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农业国。说了半天,大家可以知道日本人对美国人的看法了。
  1.懒惰,美国人不干活,成天就知道吃喝玩乐。除了农民种地以外,城里人就会混吃等死,什么都不会,东西做得那个差呀,但是电影、音乐真的不错,人家天生就是玩的命嘛。
  2.霸道,力大无穷。说不上话了,他还真能开打,你又打不过他,惹不起。说白了,就是黑社会老大。讨厌归讨厌,还得罪不起,也离不开他的保护。
  
  对德国人挺服气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让大和民族服气的民族的话,那就是日耳曼民族了。
  日本人认为自己具有手艺人的气质,会做东西,自己做的东西最好,别人都不如他。就一家人做得不比他差,或者说做得比他还要好,那就是德国人。而且日本人会做什么,德国人也会做什么。
  不信?日本有尼康,德国有莱卡;日本有东芝,德国有西门子;日本有丰田,德国有奥迪,还有欧宝,还有宝马,还有奔驰,还有保时捷呢!不服不行。
  日本的医生写病历,用的是德文!不用德文,人家厚生省(卫生部)不干。
  除了佩服,还有就是亲近。日本人做什么事都想拉德国人一起上,但德国人一般不理日本人的茬,倒不是德国人怎么有正义感,只是高傲的骑士们看不起黄皮肤的日本人罢了,种族歧视在作怪。
  
  看英国人的笑话
  100多年前,英国是世界老大,日本就一个东亚小国。可现在,笑的是日本人。
  二战前,日本人看到英国等国的“强盗合作社”不让自己入股,就单干。干就干个狠的,把大英帝国在亚洲的所有殖民地全给干了。虽然后来输得惨,但大英帝国也没落着好:在亚洲的殖民地全完了,这口气可真叫窝囊。
  从此以后,日本人看英国人,整个就是妙龄少女看过气交际花的心态。整天不忘数人家脸上的皱纹。
  英国皇室丑闻特别多,日本人永远津津乐道:“咱们这儿没有。”当年戴安娜王妃的葬礼,日本的NHK电视台实况转播。以前,“英国病”这个词在日本很流行,病状说白了就是人口不见多,经济没增长,福利又下不来。可一转眼,日本人自己也傻了,怎么咱也患上“英国病”了?此后,我在日本就很少看到那个幸灾乐祸的词了。
  摘自《冰眼看日本——留日15年的观察与思考》
  语文出版社编辑/成辉
其他文献
2009年11月末,《启迪》杂志应邀前往长春工业大学,与该校“启迪文学社”的同学们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读者交流会。“启迪文学社”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梦想的年轻社团,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了这次交流会的顺利召开,他们做了非常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    在交流会上,“启迪文学社”的同学们对编辑工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编辑们细心为大家介绍了杂志社的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
期刊
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最不起眼——大人们都在做正经事,孩子们却只在玩耍,在梦想,仿佛在无所事事中挥霍着宝贵的光阴。可是,这看似最不起眼的童年其实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季节。粗心的大人看不见,在每一个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个灵魂在朝着某种形态生成。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短暂的。如果只看数字,孩提时期所占的比例确实比成年时期小得多。可是,这看似短暂的童年其实是人生中最悠长的时光。我们仅在儿时体
期刊
她是我的老师,我们的缘分只是在一张教桌的两边。  那时我上初一,刚刚从她那儿知道母语以外还有很多别的语言是很多别的人交际写作或思索离不开的。很神奇,很美,那是知识。她人也很美,很神秘。白皙秀丽,还有一种离我习惯的乡镇气氛很远的东西,是她的气质。那种气质让12岁的我不好形容。后来我知道那是真正修养全面的知识女性的气韵,当时就模糊地衬托在那些背景上:素雅的服饰,旧而不蒙尘的外文原版书,中年女子的中长烫
期刊
跟一位韩国朋友初次见面,我说:“韩国的书制作很精美!”  他一边鞠躬一边说:“真的吗?谢谢你!”那副开心的样子,好像书是他制作的。  我说:“近年韩国的电影很不错!”  他听到了,谦虚地说:“是的!大家都很努力!”不知道的话,还以为他是电影商人。  我说:“韩国的泡面很好吃!尤其有个‘辛’字的那种泡面,香港人都很喜欢吃。”  他听见了,乐不可支,说:“真是太客气了!太客气了!”不知情的人,会以为他
期刊
1997年的夏天,一位年近60岁的黑人妇女,带着随从,急匆匆地走在一条由利比里亚通往几内亚的路上。离天黑还有几个小时,他们还可以赶不少路程,可是这位妇女决定停下来。  前面不远处有个村落,有四五户人家。这里有两户她永远不能忘记的家庭。一个家庭的孩子曾经是她的贴身护卫,而另一个家庭的孩子则曾经暗杀过她。  那还是13年前的事。那一天,当她带着随从靠近这个村落的时候,她的贴身护卫维撒高兴地在前面带路。
期刊
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进行过一项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生长时,能够对这个铁圈产生多大的压力。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大约500磅的压力。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大约500磅的压力;到第二个月,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破。最后当实验结束时,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
期刊
遇到昆虫之前,他迷恋她。  遇到昆虫之后,她败了。    达尔文是在1827年的秋天认识范妮·欧文的。当时他从爱丁堡医学院退学,预备第二年年初去剑桥大学上学,中间有几个月的空闲,正好以他钟爱的狩猎活动来打发。范妮家拥有一大片充满猎物的林地,吸引着达尔文频繁前去拜访。范妮也是达尔文的猎物,或者反过来,达尔文才是范妮的猎物——我们很难确定究竟是谁在猎捕谁。两人经常一起骑马到森林中打猎,由达尔文手把手教
期刊
现实的人说,诗写得再好,又如何?    上海人和传统中国人的观点有何不同?看看对红楼梦十二金钗的看法,就可以体会。  之前上海东方网作了一个网友择偶调查报告。问题是:如果你是个男人,你会娶《红楼梦》中哪一位女子为妻?结果发现,该地男性选择对象,第一名是薛宝钗,得票5600多。  选薛宝钗不意外。宝钗这个角色,是最具夫人相的,平日不多话,不八卦,“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男人就喜欢这样的夫
期刊
你买过带锁的日记本吗?可知道,它到现在还帮你锁着那一段时光。    很多场景都是这样的。整理房间的时候,突然就在某个角落里,掉出来一本日记本。封皮卷皱了,纸张也已在经年累月之后变得薄脆,翻开来的,却是多年的记忆。如果窗外再有点阳光斜射进来,或是深邃蓝天的尽头飞过一群鸟,不回忆些什么,简直说不过去。很少有什么东西能让时光突然地舒缓下来,日记本似乎可以,那些当年偶尔记下的词句,像是有了定格时间的魔力。
期刊
陈独秀是个直率的人,无遮无掩,快言快语,不玩阴谋诡计,不会明哲保身。虽然常常被人误解,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性情中人。  1909年底,陈独秀在杭州陆军小学当教员。一天,他在同窗好友刘季平家中见到一幅新挂上去的字,是一首五言古诗,落款为“沈尹默”。陈独秀就说:“这诗写得很好,字却不怎么样,流畅有余,深厚不足。”因为沈尹默也在学校任教,陈独秀翌日便去拜访。一见面,就直言不讳:“我叫陈仲甫,昨天在刘季平那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