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黄是元(1984-),汕头市潮阳建筑职业技术学校助理讲师,韩山师范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物理教育学。
摘 要: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情景等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课堂提问既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本文对如何有效落实中职学生的“问题”学习法提出了一些见解,摸索出让学生在“问题”中轻松且有效掌握知识点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物理;问题;知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79-02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的精神构建,是双方进行思想交流、理解和沟通的过程,而课堂的问题则是双方相互交流的桥梁。中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材料进行思考,让中职学生在“问题”中建构知识,从而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自我构建。
一、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的教学应该放在强化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一)形象直观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提出问题意识
物理知识都是生活和实验的总结,所以在从事物理教学时,一定要和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指引下将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相辅相成。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挖掘出问题,对生活中的经验有着疑问意识。如“惯性”这一概念,与中职学生生活中最直接关系的“惯性”案例就是乘坐汽车启动与刹车现象。这形象地解释了惯性的表现,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努力寻找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好奇心,一举多得。紧接着,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安排了诸如“蹦琉璃珠”等生活中的小游戏,创设出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使用物理学史创设学生提出问题意识
中职教材中有很多物理学家及其故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如在讲解“电生磁”时,先讲述奥斯特在哥本哈根大学授课时,课堂实验中的无意发现,再让学生们自由选择器材做奥斯特实验,使他们身临其境,迫切想知道其中道理,自然会提出“通电的导线为什么能使磁针偏转”而进一步思考探究。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还要注意对所选择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方向性,而且要难易适度,借助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方法很多,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结合认知理论,努力从各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
二、让学生“敢问”“勤问”
未知的世界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中职学生有这种强烈的疑问意思,便是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心理需要。但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现实的愿望和需求去选择学习内容,需要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给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物理情景,提出问题,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开始,而学生提问能力的强弱会受到心理、环境、智力、知识、方法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着力培养,从而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 “敢问”
很多学生虽然存有“问题”可却缺乏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勇气和兴趣,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争辩,敢于对书本知识提出疑问,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探索的学习心态。对于不善于提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
(二)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勤问”
要让学生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如:课本在编写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些概念、规律并不严密,可对课本进行质疑;有些报刊杂志经常犯一些科学错误,可引导学生对各种媒体进行质疑,有意识让学生纠正;还对权威进行质疑,如亚里士多德能撬动地球吗等类似的问题,培养其提问题的兴趣。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于中职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时时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课堂提问习惯的培养,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份。学生只要有了提问的习惯,每个学生都“勤问”,才能逐步提高提问的能力,进而在“问题”中建构起一个牢固的知识体系。
三、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在课堂上,让学生提问得到的知识比较零散,而一个学科是一个体系,物理学科的知识的联系性更强。因而,要让中职学生在“问题”中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必须要对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教师在知识的梳理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基本概念、基本定义、基本实验出发,对课本知识内容回忆、整理、巩固,形成一幅网络图。
总之,“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它反映了师生交往过程中思维上的碰撞,是新知识生成前的信号,是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物理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蔡勤霞,孙凌曦.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赖俊辰
摘 要: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情景等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课堂提问既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本文对如何有效落实中职学生的“问题”学习法提出了一些见解,摸索出让学生在“问题”中轻松且有效掌握知识点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物理;问题;知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79-02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的精神构建,是双方进行思想交流、理解和沟通的过程,而课堂的问题则是双方相互交流的桥梁。中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材料进行思考,让中职学生在“问题”中建构知识,从而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自我构建。
一、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的教学应该放在强化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一)形象直观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提出问题意识
物理知识都是生活和实验的总结,所以在从事物理教学时,一定要和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指引下将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相辅相成。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挖掘出问题,对生活中的经验有着疑问意识。如“惯性”这一概念,与中职学生生活中最直接关系的“惯性”案例就是乘坐汽车启动与刹车现象。这形象地解释了惯性的表现,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努力寻找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好奇心,一举多得。紧接着,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安排了诸如“蹦琉璃珠”等生活中的小游戏,创设出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使用物理学史创设学生提出问题意识
中职教材中有很多物理学家及其故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如在讲解“电生磁”时,先讲述奥斯特在哥本哈根大学授课时,课堂实验中的无意发现,再让学生们自由选择器材做奥斯特实验,使他们身临其境,迫切想知道其中道理,自然会提出“通电的导线为什么能使磁针偏转”而进一步思考探究。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还要注意对所选择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方向性,而且要难易适度,借助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方法很多,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结合认知理论,努力从各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
二、让学生“敢问”“勤问”
未知的世界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中职学生有这种强烈的疑问意思,便是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心理需要。但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现实的愿望和需求去选择学习内容,需要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给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物理情景,提出问题,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开始,而学生提问能力的强弱会受到心理、环境、智力、知识、方法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着力培养,从而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 “敢问”
很多学生虽然存有“问题”可却缺乏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勇气和兴趣,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争辩,敢于对书本知识提出疑问,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探索的学习心态。对于不善于提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
(二)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勤问”
要让学生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如:课本在编写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些概念、规律并不严密,可对课本进行质疑;有些报刊杂志经常犯一些科学错误,可引导学生对各种媒体进行质疑,有意识让学生纠正;还对权威进行质疑,如亚里士多德能撬动地球吗等类似的问题,培养其提问题的兴趣。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于中职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时时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课堂提问习惯的培养,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份。学生只要有了提问的习惯,每个学生都“勤问”,才能逐步提高提问的能力,进而在“问题”中建构起一个牢固的知识体系。
三、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在课堂上,让学生提问得到的知识比较零散,而一个学科是一个体系,物理学科的知识的联系性更强。因而,要让中职学生在“问题”中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必须要对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教师在知识的梳理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基本概念、基本定义、基本实验出发,对课本知识内容回忆、整理、巩固,形成一幅网络图。
总之,“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它反映了师生交往过程中思维上的碰撞,是新知识生成前的信号,是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物理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蔡勤霞,孙凌曦.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