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初中学生接触相对较少的学科,学习各种实验对初中学生来说是相对关键的任务。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初中化学教师开始注重实验的改良与创新,这对初中学习来说无疑是加深其对化学实验原理认知与促进其创新能力发展的良好举措。本文结合当前初中化学实验创新案例实际,对如何在课堂上实践创新实验教学做出几点策略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实验;策略探究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人类用来认识和改变世界的自然科学之一。新课改以来,我国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验素养愈加重视,许多中学化学教师采用创新实验的方法教学,直面传统实验方法的不足,进行耐心的改良、创新、总结,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下收获了初步教学成果。而如何将创新实验的理念深入传达给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与化学学科素养,仍然是初中化学教师在长期实践中需探寻的问题。
  一、大胆设问,激发兴趣
  初中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的化学理论知识只占据课程的部分内容而非全部,课程的其余部分由趣味实验、思考问题、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组成,许多初中教师并未深刻认识到课程如此设置的目的,在课堂上仅仅是“灌输”知识,导致即使演示化学实验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义务教育对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要求并非仅让学生掌握化学理论知识,也要求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使学生领会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所以,设问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有问题产生才能有创新思想碰撞的火花,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时要抓住提问机会,甚至调整实验步骤创造提问机会,促使学生在疑问中实现成长。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用烧瓶等仪器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可对实验装置做出评价:“此实验装置对仪器要求不高,但一旦把碳酸钙与盐酸混合,就无法控制二氧化碳的产生了,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二氧化碳随制随停呢?”这样就自然引导学生想到用Y型管改进此实验的方法。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与探究能力是需要被教师积极挖掘的,教师可指引学生大胆假设,让学生在思维发散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识学习的拓展与升华。
  二、放宽限制,做实验课堂的组织者
  由于实验安全性与课程要求等限制,中学化学教师往往难以放开对学生实验的严格限制,导致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遵照教师的要求做实验,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无法表达,久而久之学生便有可能丧失创新思考的能力。化学教师若要切实做好创新实验教学,就需要放宽对学生思想的限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探究实验活动。由于个人想法的局限性以及实验室器材等诸多因素的约束,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小组,使学生在组内自由商讨,教师可集中成员的想法并提出意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在学生小组内部讨论时通常要经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步骤,而化学实验又对实验器材、复杂程度、环境影响等多方面有要求,故对学生来说仅有一个大胆的假设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在充分考虑可行性后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与点拨。教师放宽对实验课堂的限制不代表放任学生自由实验,而是要给学生中肯的建议与评价、鼓励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总结经验,丰富知识
  对于学习者而言,亲身经历的记忆将会比别人演示带来的记忆长久得多。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课时有限性与整体课业的压力,亲手做每个实验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与精力,几乎没有可能实现。所以,中学化学教师必须要把每一次创新实验发挥到极致以为学生带来最大效益的提升。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对实验的反馈并引领学生进行总结分析,吸收实验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例如进行分子运动探究实验时,教师可让部分小组采用经典试验方法,以烧杯为主要仪器;让部分小组采用创新实验方法:将沾有酚酞溶液的纸条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浸浓氨水棉球,观察现象。教师可以请各个小组的成员汇报组内得出的结论:“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这样,某组的成员在汇报时,其余组则会更集中精力的去听他人得到的结论,总结自己组内采用实验方法的优劣。在这样的课堂上,即使是汇报环节,学生也仍然是在思考,课堂效率将会大大提升。教师做好最后的统筹工作,创新实验来之不易,做好最后的汇报总结工作是对创新思想最好的尊重,可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实验细节的把握。
  四、及时回归课本,理解实验原理
  创新实验是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需要教师与学生在掌握实验原理后,共同进行对实验仪器、简易程度、环境友好性进行分析综合,在尽可能保持原实验优点的情况下做出新的改良,是锻炼科学思维与操作能力的课堂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深入研究改进策略,难免出现为了改进而忽略基本原理的情况。例如在“证明分子间有空隙”实验中,有教师在注射器里吸进部分二氧化氮,将注射器封口后压缩活塞,注射器筒内颜色加深故得出结论。这样的创新实验虽然简洁但有失严谨,没有考虑在推动活塞时二氧化氮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体积变小的因素,所以并不能推出“微粒间有空隙”的结论。以上例子說明创新的首要前提是符合科学事实,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回归课本、抓住实验目标、理解实验原理。教师的回归课本是对学生的良好示范,可以让学生领悟到经典化学实验之所以经久不衰的原因,扎实学生的学科素养。
  结语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又活力无限的科学学科,学生参与化学实验,从中领会化学的奥妙是义务教育对中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中学化学教师在创新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激励学生,与之共同努力,设计出真正能体现创新思维与科学精神的化学实验,为学生的个人发展与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邵康.初中化学课堂中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J].学周刊,2016(5):178-178
  [2]秦光献,李德前.例谈初中化学实验创新的科学性和简约性[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6(5):58-61
其他文献
如何改进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宏观调控能力和管理水平是当前我国中央银行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运用公共资源管理理论,针对当前金融资源配置中存在突出问题和困境,就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已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然而,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中国的"土地财政依赖"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土地财政"模型面临重要拐点。"土地财政
金融危机之后,资本监管顺周期问题凸显,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先从理论方面指出,资本监管顺周期会通过银行信贷传导到一国经济产出,造成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变大,威胁金融安全,影响经济稳
巴中市人社局以推进全民医保为重点.以提升医保质量为核心,从五个方面着力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持续扩大参保覆盖面。探索施行城镇医疗保险全民登记.突出抓好重点群体
【摘 要】中小学复合型教师可以增进师生交流,有利于减少学科间的内耗,便于因材施教,有益于学校工作开展,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复合型教师;师生交流;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人事安排;培养  一、中小学复合型教师可以增进师生交流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交流是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复合型教师最便于实现师生有效交流。  有些中小学老师,每学期任教十来个班级,每个班级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教学素材,创设情境,设置具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 “一例到底”教学法是一种充分利用素材创设情境,有序推进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一例到底”教学法的呈现  2016年12月某校教学开放日,笔者有幸听了该校张老师的公開课《文化创新的途径》,这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就利用站在孩子视角上让课堂充满阳光温暖的关爱性,弘扬孩子个性让课堂充满阳光缤纷的多样性,开阔教学视野让课堂充满阳光气息之自然性等方式来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培养学
【摘 要】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性很强,信息技术教师应提高个人专业技术熟练度和操作性,细心完成课前探析与书本研究,明白学生的个性相异,彻底弄清学生的认知框架,实现教材的重难点突破和实施措施,使教学过程能够张弛有度,激发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热情,培养信息化时代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关键词】初中教育;信息技术;初中微课;微课设计;教学实施  一、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的设计与实施的内容、
【摘 要】“翻转课堂”的要点应该是:围绕教学目标,直奔主题;展示知识的发现、发展、应用、相互关系;多运用归纳思维,少一点演绎思维;尽量让学生归纳整理,教师点拨与延伸。“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学生可以学习两遍——第一遍,带着问题自己学,第二遍,再集中解决重难点问题。学生只有在自学理解的基础上,课堂与师生互动交流才有效,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知识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摘 要】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本文通过一则案例的描述、分析和反思,探讨了“真平等”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构建;重要性  一、案例描述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和谐之境界。发生在我英语课堂上的一件事,更是让我明白,要想达到和谐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