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对“如何把朗读教学贯彻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有了些许新的思考: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反复诵读,读中有悟”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尖端武器”。在教学中,我们仍应坚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读出意,读出思,读出情。
关键词:韵味朗读;体味诵读;激情引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67-1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仍旧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中,即都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又明确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反复咀嚼这段话,再重新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笔者对“如何把朗读教学贯彻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有了些许新的思考。
一、韵味朗读,激活表象读出意境
所谓意境,即课文通过形象描写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读出了意境,会使听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请看王崧舟老师教学五下《二泉映月》一文中的“一泓清泉、静影沉璧”两个词语的片段:
师:(出示:一泓清泉,静影沉璧)第二组谁来读?
……
师:哎,你看,你看,在泉水当中啊,你看到了什么?看啊:一泓清泉,静影沉璧。你看到了什么?没看到?闭上眼睛看。闭上眼睛看:一泓清泉,静影沉璧。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
生:我看到了:静静的月夜,月亮沉浸在水中。
师:月亮沉浸在水中!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到月亮就浸在水中?
生:静影沉璧。
师:你知道“璧”指什么?
生:璧,指……老师,可以请你告诉我吗?
师:哈哈哈,很好,其实啊,你自己仔细看看这个字,我不说,你可能也会懂。“静影沉璧”的“璧”下面是个什么字?(玉字)对,你猜一下,这个“璧”可能指什么?
生:我觉得可能指月亮像玉佩一样皎洁,皎洁的月亮倒映在水中。
师:呵呵,太好了。掌声。老师可没告诉你啊,是你告诉老师的,厉害!月亮,那样的皎洁,那样的清纯,就像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一样。美啊,大家把它读出来:一泓清泉,静影沉璧。读。
没有支离破碎的讲解,没有枯燥乏味的解词,静静地读,美美地读,全身心地投入,仔细地读,反复地读,读出了神韵,读出了意境。声情并茂的朗读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启发了学生的想象,激活了学生心中的表象,学生在朗读、想象中领悟了词语深刻的内涵。语文很奇特,有些地方一旦细究起来,反而就说不清了。有些词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朗读不仅是意会的最好办法,也是表达意会所得的最好办法。声情并茂的朗读,赋予词语以生命,使得语言学习有滋有味,韵味无穷。
二、体味诵读,关注语言读出深思
从我国语言的基本特点来看,讲求气韵生动,语势流转。因此,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均是以诵读为本,以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直到如今,诵读体味依然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大赛中,浙江的王春燕老师执教《猴王出世》。整节课的教学牢牢铆定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体味上,她运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诵读体味。例如,《猴王出世》中有一段语言: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味原著中简洁的短句、富有节奏的韵律、独具匠心的语言形式与石猴活泼跳跃、顽皮可爱、机灵敏捷的形象高度融合的特点。
说实话,学生的语文意识还很脆弱,需要老师采用简单直观而又有效的方式让他们学习和发现语言本身的规律。对于这样的语言现象,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诵读体味。无需赘言,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自然能感知到语言形式上的排比、对仗,也自然能感受到语言本身的简洁凝练,从而进一步体味到语言的组合规律,享受到语言的节奏美感。
三、激情引读,披文入境读出真情
朗读感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要想使学生通过朗读达到有效的感悟,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语文教材所选入的大多是情感充沛真挚、富有人情味的好文章,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他们的朗读才能真正到位,感悟才能更加深透,情感才能得以熏陶。
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首先,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形成感情激荡的“场”,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播放录音、视频、图像等),也可通过讲激情故事、设置悬念、安排表演等,尽快让学生入文入画、入情入境。
其次,要使学生动情,教师要自己先动情,用激情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通过自身丰富的富于变化的表情和情真意切的语言等,将自己的内心真情向每一个学生进行“辐射”,以情激情。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时,我一次次深情地说道:“一个省略号写尽了千言万语,道出了李白满腹的心声,传达着他的深情,孟浩然登船离岸……”“友人的船渐渐离去,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小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没有逐字逐句的多余分析,也没有教师模式化的解读,就在这激情回荡的朗读中,一份浓浓的惜别之情不觉让学生为之感叹。
关键词:韵味朗读;体味诵读;激情引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67-1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仍旧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中,即都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又明确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反复咀嚼这段话,再重新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笔者对“如何把朗读教学贯彻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有了些许新的思考。
一、韵味朗读,激活表象读出意境
所谓意境,即课文通过形象描写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读出了意境,会使听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请看王崧舟老师教学五下《二泉映月》一文中的“一泓清泉、静影沉璧”两个词语的片段:
师:(出示:一泓清泉,静影沉璧)第二组谁来读?
……
师:哎,你看,你看,在泉水当中啊,你看到了什么?看啊:一泓清泉,静影沉璧。你看到了什么?没看到?闭上眼睛看。闭上眼睛看:一泓清泉,静影沉璧。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
生:我看到了:静静的月夜,月亮沉浸在水中。
师:月亮沉浸在水中!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到月亮就浸在水中?
生:静影沉璧。
师:你知道“璧”指什么?
生:璧,指……老师,可以请你告诉我吗?
师:哈哈哈,很好,其实啊,你自己仔细看看这个字,我不说,你可能也会懂。“静影沉璧”的“璧”下面是个什么字?(玉字)对,你猜一下,这个“璧”可能指什么?
生:我觉得可能指月亮像玉佩一样皎洁,皎洁的月亮倒映在水中。
师:呵呵,太好了。掌声。老师可没告诉你啊,是你告诉老师的,厉害!月亮,那样的皎洁,那样的清纯,就像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一样。美啊,大家把它读出来:一泓清泉,静影沉璧。读。
没有支离破碎的讲解,没有枯燥乏味的解词,静静地读,美美地读,全身心地投入,仔细地读,反复地读,读出了神韵,读出了意境。声情并茂的朗读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启发了学生的想象,激活了学生心中的表象,学生在朗读、想象中领悟了词语深刻的内涵。语文很奇特,有些地方一旦细究起来,反而就说不清了。有些词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朗读不仅是意会的最好办法,也是表达意会所得的最好办法。声情并茂的朗读,赋予词语以生命,使得语言学习有滋有味,韵味无穷。
二、体味诵读,关注语言读出深思
从我国语言的基本特点来看,讲求气韵生动,语势流转。因此,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均是以诵读为本,以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直到如今,诵读体味依然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大赛中,浙江的王春燕老师执教《猴王出世》。整节课的教学牢牢铆定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体味上,她运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诵读体味。例如,《猴王出世》中有一段语言: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味原著中简洁的短句、富有节奏的韵律、独具匠心的语言形式与石猴活泼跳跃、顽皮可爱、机灵敏捷的形象高度融合的特点。
说实话,学生的语文意识还很脆弱,需要老师采用简单直观而又有效的方式让他们学习和发现语言本身的规律。对于这样的语言现象,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诵读体味。无需赘言,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自然能感知到语言形式上的排比、对仗,也自然能感受到语言本身的简洁凝练,从而进一步体味到语言的组合规律,享受到语言的节奏美感。
三、激情引读,披文入境读出真情
朗读感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要想使学生通过朗读达到有效的感悟,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语文教材所选入的大多是情感充沛真挚、富有人情味的好文章,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他们的朗读才能真正到位,感悟才能更加深透,情感才能得以熏陶。
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首先,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形成感情激荡的“场”,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播放录音、视频、图像等),也可通过讲激情故事、设置悬念、安排表演等,尽快让学生入文入画、入情入境。
其次,要使学生动情,教师要自己先动情,用激情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通过自身丰富的富于变化的表情和情真意切的语言等,将自己的内心真情向每一个学生进行“辐射”,以情激情。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时,我一次次深情地说道:“一个省略号写尽了千言万语,道出了李白满腹的心声,传达着他的深情,孟浩然登船离岸……”“友人的船渐渐离去,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小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没有逐字逐句的多余分析,也没有教师模式化的解读,就在这激情回荡的朗读中,一份浓浓的惜别之情不觉让学生为之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