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也要看学生“脸色”行事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tree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意学生的课堂反馈,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笔者在从教20年中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与学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论语》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所说的“愤”“悱”和“不以三隅反”的情况,就是指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孔子认为,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懂得察言观色,不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处于“愤”“悱”的状态,就不可能恰到好处地去启发、诱导学生学习,如果教师“举一隅”,但是却没能察觉学生是否“以三隅反”,就不能确定自己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学生的课堂反馈。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在讲课时也要看学生“脸色”行事。
  重视反馈
  反馈,泛指消息、信息的返回。课堂教学反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的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相互作用。它的输出和回收、增强和减弱都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并且教学双方的信息传递与回收都是互相选择、互相促动的。此外,课堂教学反馈还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必然结果和客观存在。如果教师只是通过教学活动把知识单向地传授给学生,而不注意从学生那里得到的反馈信息,那么这种教学显然是不成功的。教师只有教学过程中,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这些信息,及时调整自己原定的教学设计,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一来,学生才能更快地学到知识,才能更容易理解并掌握知识,也才会感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从而热爱学习,认真听讲。如何才能有效地获取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呢?
  察言观色
  教师重视学生的课堂反馈,既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真正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有经验的教师一般不会只顾着自己埋头讲课而不理会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往往是一边讲课,一边注意观察学生的“脸色”,希望从学生的“脸色”变化中发现问题,及时获取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在讲课时,他们不断改变自己的视觉范围,希望尽量了解到大多数学生的总体反应(这种反应是教师调整教学进程的主要基础)。
  大家通常都是按照预先设计的教案组织教学的,但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而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反馈,以了解自己的教案设计是否能吸引学生,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被学生掌握。比如:当学生的眼睛紧盯着老师,时而微笑,时而皱眉,就说明他们听得比较入神,证明老师讲课确实很吸引人,老师则可以继续按预定的教学设计讲下去;如果学生面无表情,眼神呆滞,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可能出现了障碍,遇到了困难,这时老师就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
  巧妙提问
  常言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然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获取反馈信息的方法却不能只靠视觉,还应该靠交流。课堂提问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学生的课堂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最有效的状态。在通过提问来获取学生的课堂反馈时,教师要注意选择好提问对象。因为同一个问题,如果提问的对象不同,那么得到的课堂反馈结果就有可能截然不同。比如:如果老师让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难度不大的问题,即使得到正确回答,也很难确定班上的大多数学生是否掌握了与此问题相关的知识点。
  此外,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问对象也应该有所区别。比如:检查教学效果时,可以提问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如果他们理解并且掌握了,其他学生也就差不多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巩固新知识时,则可以提问学习较好的学生,因为这有利于其他学生对该知识点形成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复习旧知识时,教师就应该提问成绩中等的学生,因为他们大致上能代表一般学生的掌握水平。
  灵活调控
  有的老师对于某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做出的课堂反馈完全置之不理,甚至认为这只是个别现象,完全可以课后进行个别处理。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有时候,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学习较好的学生也不一定理解。当学习较差的学生反馈有问题时,老师可以询问一下其他学生是否掌握了。如果只是该学生不理解,老师可以在课后抽时间给他“开小灶”。
  也有的老师对于学生的课堂反馈来者不拒。只要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或者有不懂的意思表示出来时,老师就把自己设计好的教学计划搁置起来,给学生排疑解惑,直到所有学生都弄明白为止。这样做是大可不必的。有的问题或者知识点不理解可能只是个别现象,而不是全体学生都不理解,这样来者不拒地给学生讲解,不仅会浪费富贵的课堂时间,而且会给那些对此知识已经理解的学生提供一个走神的机会。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仔细分析知识点的难度,在具体讲解时,弄清楚哪个层次的学生有可能会出现哪些障碍、程度有多高等情况。这样一来,就能大致了解部分学生的课堂反馈是否代表大家的想法。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反馈,教师应该睁大“火眼金睛”,辨清“真伪”,适时适度地做出正确的引导。
  结束语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刺激和反馈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花点时间来观察学生的“脸色”,然后再确立自己的教学方向。这样,才能让学生紧跟自己的教学步伐,认真听讲,認真学习。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执信小学)
其他文献
中小学体育教学融合信息技术,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信息技术与中小学体育教学融合的方式较少,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会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会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中小学体育教学因此带来“新活力”。  打破传统教学思维  就体育教学而言,其自身发展更需要信息技术支撑。体育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学生关于语文的态度和学习能力尤为重要。以主动学习为基点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行为的改善,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语文
苑广阔在2018年6月6日南方网撰文指出:近日召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专题发布会上,专家表示,他们花了5年时间对眼保健操做了科学的评估,研究认为眼保健操确实可以调节眼肌,缓解视疲劳,使用正确的方法做眼保健操确实有作用。同时专家也强调,眼保健操是预防近视的一种方法,但不能说做了眼保健操就百分之百不近视。所以,恢复眼保健操、适当地减负、减少学生课业的压力,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才能更好的预防青年少近视。
编者按:健康,一个耳熟能详的词。那么,究竟何为“健康”呢?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观念的更新,“健康”被赋予了更加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是人们希望拥有的最大最重要的财富。作为孩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职业院校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规定从2019年起,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并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据介绍,公平起见,在高职院校奖助学金提标扩面和中职国家奖学金分配过程中,首先要以各地各校在校生的学生数为基础进行测算,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不同政策、不同特点作调整。其中,国家助学金在经费分配上,实现四个倾斜:一是要向中西部地区高校倾斜;二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交汇处,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县和崆峒区,以及一个工业园区。截至2015年10月,全市百人以下小学631所,占全市小学总数的59%,占农村小学的86%;在校学生29956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0%。本着“办好农民家门口的学校”理念,自2013年开始,平凉市把扶持辦好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教育改革实践的突破性工作来抓,按照“保基
深圳市龙华新区书香小学以“书香致远,幸福成长”为办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以“粉笔无言写春秋”的教风和“读书万卷始通神”的学风促进学校特色与品牌的形成,充分体现出学校“书香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展示出学校良好的校风校貌。图为校长聂细刚给学生讲解读书知识。  摄影报道/郑亚平
高校青年教师是未来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学校作为青年教师的“娘家”,应该多关注这一群体的生活、工作状态以及利益诉求情况,发现青年教师所处的真实状态,了解其内心最渴望的需求和诉求。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云南省青年教师存在经济压力大、生活负担重、培养机制不健全、职称晋升难等系列问题,运用双因素理论归纳出以此相关的保健和激励因素,提出确保保健因素实现,发挥激励因素的对策建议。高校应该从福利保障机制、能力
人物:胡万俊  年龄:95岁  荣誉: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紀念章”获得者  格言:读书如行舟,人生有彼岸  2018年5月24日,一个初夏花开的日子,家住北京安贞里“北京市东城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一休养所”的胡万俊老人一大早就接待记者来访。他穿一件橙色T恤衫,精神矍铄。老人说话不多,但声音宏亮,一听就是在战场上“练”过。言及最多的不是曾经历过的战场,而是关于自
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教师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时常独立于文本之外,独立于作者之外,独立于世俗的价值判断之外,对于所运用的文本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对于课堂的驾驭要时常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对于教学日常中的指导者和学习主体的表现要有“残缺是一种常态”的观念。这样,身为语文教师才能保持人格独立。  作为语文教师,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语)。诚然,有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