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职业教育的现状做了一些分析,就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素质的培养,注重质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规划;职业能力;创新意识
为鼓励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这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但就目前情况看,中等职业教育还是存在着社会的认可程度不高、办学的经费短缺、生源逐步减少等问题,特别是职业教育的观念陈旧落后,不适应新时期职教发展,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但不论怎样,我们还是要用心办好中职教育,要在以前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在中职学校的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学校的任务,同时也需要社会、政府、企业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国家建设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这些人才的合格与否就是要看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呢?依据我校多年的教学和管理实际,,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客观分析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
(一)由于多方面原因,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学生入校几乎不看成绩,甚至一些学生初中都未毕业,学生的文化基础和行为素质比较差,给学校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人们对中职教育存有偏见,有的人把职业教育视为二流教育,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家长将孩子送到中职学校,多是迫于无奈,家长对孩子的学业并不重视,对学生最后的培养结果期望值不高,由学校代管孩子,让学生毕业时能有份工作就行了。
(三)学生自己认识的模糊和不到位,学习目的不明确和态度的不端正,以及学习能力的严重不足,自觉性差,他们把职业教育学校当做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暂时避风港,使职业教育很难搞。
(四)一些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职业岗位对技能发展的要求,教学内容单一、陈旧,无法实现与企业的有效对接;教学过程被淡化,考试与考核成为摆设。较多的中职学校技能训练的硬件与师资不能满足现实要求,现有的技能培训基地,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专业教师的严重缺乏和外聘教师难;“校企结合”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廉价劳动力输出。企业对真正有高技能的人才非常需要,可这样的人才又很难从中职学校培养出来。
(五)每年中职学生毕业,表面看就业火爆,实际并未如此。由于学生缺乏工作所必备的综合素质,学生就业的岗位技术含量低,稳定性差,有的仅仅是作为企业廉价的劳动力,许多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中职生又难以适应。根本原因是学校技能训练抓得不实,许多学生的职业能力、吃苦精神、就业竞争力较差。
以上这些情况,都说明了中职教育不容乐观。如此下去,中职学校不仅很难承担社会赋予的重任,同时也削弱了学校发展的后劲。
二、制定切实可行计划,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近年来,中职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其就业的稳定性差、就业质量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职生在专业选择、就业定位和未来发展等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缺少规划,不知道将来该做什么,要做什么。由此可见,做好职业规划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中职生该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着手:
第一、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我,选择专业,明确职业选择。马克思说过,要选择能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教师要指导中职学生从职业需要的角度去分析自己,明确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只有在充分认识了自我个性、自身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第二、确定符合自己的职业目标。中职生在完成了认识自我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确定职业目标。只有确定了职业目标,你才能理性地去选择职业。第三、指导学生规划发展目标。职业理想既应该有远期的目标,也应该有近期的具体目标。远期的目标,不可能一挥而就,需要努力攀登一个个的阶梯,才能到达理想的顶峰。因此,职业规划中要有一个个具体的阶段目标。前一个目标是后一个目标的基础,后一个目标是前一个目标的方向,所有的阶段目标都指向远期目标。第四、引导学生不断调整目标。要使职业规划行之有效,就应该对职业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各种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从而修正职业目标,改进实现职业目标策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作为中职教师,一定要了解学校的实际现状,这样教师就不会过高地要求学生,不会怨天尤人,而是从学生的心理、知识、能力等存在的客观实际出发,摒弃精英教育的观念,脚踏实地地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为他们的就业指明一条高效、省力的捷径。
三、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素质方面的培养,注重质量
中职学校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国家建设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帮助学生能就业、好就业,顺利推荐上岗,并使学生基本符合社会、企业对招收人才的需要,经短期培训或适应后能完全胜任所承担的工作。所以中职学校应该立足于现实,放眼于社会,放眼于未来,加强在校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中职教育的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灌输,还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二是不断提高中职师资水平,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三是增加学生实习实训机会,提高学生就业前的技能操作水平。与当地一些企业进行合作,把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当学生操作技能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到企业基地跟班顶骨,实践学习;或是利用学校设备资源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加工,让学生参与生产。学校要尽一切可能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训机会,让他们掌握相当的技能,尽可能地适应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四是增强学生的三种意识即职业道德意识、市场竞争意识、与人合作意识。培养四种精神,即敬业爱岗、诚信务实、拼搏进取、创业奉献精神。
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企业对职业学校的期望,因此中职学校只有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创新人才的培养才有明确的思想保证。我们学校非常重视这一点,各专业教师注重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创新,经常通过网络、专业报刊和通过国家级、省级职业培训等途径搜集具体实用资料,解决了好多操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电气、汽修、焊接和烹饪专业的老师还自编了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材,较好地组织了各项训练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和素质锻炼,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练,完成各项训练项目。在近几年全省中职技能大赛上,我校学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3年在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上,我校四名学生代表甘肃省参赛,其中一名学生获得全国大赛三等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不仅是专业课要深化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文化课、专业理论课都应该创新。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意识地精心设计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练习,引导他们在不自觉中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办好中职教育,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当然,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每个教师不懈地去努力,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以及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帮助才能够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培养出适合社会和企业的合格的职业人才,中职教育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规划;职业能力;创新意识
为鼓励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这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但就目前情况看,中等职业教育还是存在着社会的认可程度不高、办学的经费短缺、生源逐步减少等问题,特别是职业教育的观念陈旧落后,不适应新时期职教发展,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但不论怎样,我们还是要用心办好中职教育,要在以前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在中职学校的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学校的任务,同时也需要社会、政府、企业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国家建设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这些人才的合格与否就是要看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呢?依据我校多年的教学和管理实际,,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客观分析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
(一)由于多方面原因,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学生入校几乎不看成绩,甚至一些学生初中都未毕业,学生的文化基础和行为素质比较差,给学校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人们对中职教育存有偏见,有的人把职业教育视为二流教育,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家长将孩子送到中职学校,多是迫于无奈,家长对孩子的学业并不重视,对学生最后的培养结果期望值不高,由学校代管孩子,让学生毕业时能有份工作就行了。
(三)学生自己认识的模糊和不到位,学习目的不明确和态度的不端正,以及学习能力的严重不足,自觉性差,他们把职业教育学校当做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暂时避风港,使职业教育很难搞。
(四)一些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职业岗位对技能发展的要求,教学内容单一、陈旧,无法实现与企业的有效对接;教学过程被淡化,考试与考核成为摆设。较多的中职学校技能训练的硬件与师资不能满足现实要求,现有的技能培训基地,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专业教师的严重缺乏和外聘教师难;“校企结合”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廉价劳动力输出。企业对真正有高技能的人才非常需要,可这样的人才又很难从中职学校培养出来。
(五)每年中职学生毕业,表面看就业火爆,实际并未如此。由于学生缺乏工作所必备的综合素质,学生就业的岗位技术含量低,稳定性差,有的仅仅是作为企业廉价的劳动力,许多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中职生又难以适应。根本原因是学校技能训练抓得不实,许多学生的职业能力、吃苦精神、就业竞争力较差。
以上这些情况,都说明了中职教育不容乐观。如此下去,中职学校不仅很难承担社会赋予的重任,同时也削弱了学校发展的后劲。
二、制定切实可行计划,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近年来,中职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其就业的稳定性差、就业质量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职生在专业选择、就业定位和未来发展等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缺少规划,不知道将来该做什么,要做什么。由此可见,做好职业规划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中职生该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着手:
第一、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我,选择专业,明确职业选择。马克思说过,要选择能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教师要指导中职学生从职业需要的角度去分析自己,明确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只有在充分认识了自我个性、自身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第二、确定符合自己的职业目标。中职生在完成了认识自我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确定职业目标。只有确定了职业目标,你才能理性地去选择职业。第三、指导学生规划发展目标。职业理想既应该有远期的目标,也应该有近期的具体目标。远期的目标,不可能一挥而就,需要努力攀登一个个的阶梯,才能到达理想的顶峰。因此,职业规划中要有一个个具体的阶段目标。前一个目标是后一个目标的基础,后一个目标是前一个目标的方向,所有的阶段目标都指向远期目标。第四、引导学生不断调整目标。要使职业规划行之有效,就应该对职业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各种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从而修正职业目标,改进实现职业目标策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作为中职教师,一定要了解学校的实际现状,这样教师就不会过高地要求学生,不会怨天尤人,而是从学生的心理、知识、能力等存在的客观实际出发,摒弃精英教育的观念,脚踏实地地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为他们的就业指明一条高效、省力的捷径。
三、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素质方面的培养,注重质量
中职学校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国家建设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帮助学生能就业、好就业,顺利推荐上岗,并使学生基本符合社会、企业对招收人才的需要,经短期培训或适应后能完全胜任所承担的工作。所以中职学校应该立足于现实,放眼于社会,放眼于未来,加强在校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中职教育的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灌输,还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二是不断提高中职师资水平,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三是增加学生实习实训机会,提高学生就业前的技能操作水平。与当地一些企业进行合作,把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当学生操作技能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到企业基地跟班顶骨,实践学习;或是利用学校设备资源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加工,让学生参与生产。学校要尽一切可能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训机会,让他们掌握相当的技能,尽可能地适应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四是增强学生的三种意识即职业道德意识、市场竞争意识、与人合作意识。培养四种精神,即敬业爱岗、诚信务实、拼搏进取、创业奉献精神。
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企业对职业学校的期望,因此中职学校只有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创新人才的培养才有明确的思想保证。我们学校非常重视这一点,各专业教师注重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创新,经常通过网络、专业报刊和通过国家级、省级职业培训等途径搜集具体实用资料,解决了好多操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电气、汽修、焊接和烹饪专业的老师还自编了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材,较好地组织了各项训练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和素质锻炼,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练,完成各项训练项目。在近几年全省中职技能大赛上,我校学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3年在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上,我校四名学生代表甘肃省参赛,其中一名学生获得全国大赛三等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不仅是专业课要深化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文化课、专业理论课都应该创新。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意识地精心设计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练习,引导他们在不自觉中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办好中职教育,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当然,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每个教师不懈地去努力,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以及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帮助才能够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培养出适合社会和企业的合格的职业人才,中职教育才会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