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道德”“文章”兼优,“数术”“制作”齐飞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liangaij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石桥镇)人,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发明家、文学家,有“科圣”之誉,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为“汉赋四大家”。《后汉书》卷五九有专传。在文学方面,张衡所作的《二京赋》《南都赋》堪称经典,为人称道;在科学技术方面,他创制了浑天仪、地动仪、候风仪,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可以说,张衡是“道德”与“文章”兼优,“数术”与“制作”齐飞,特别是他刻苦钻研、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至今仍散发着不朽的光辉。
  他博学多才,在科学和文学领域均有很高的造诣;他是“南阳五圣之一”,有着“科圣”之誉(其他四位是“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醫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他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为“汉赋四大家”;他因发明地动仪而成为“地震学的鼻祖”;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以及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
  此人就是东汉时期的张衡。

一、博闻多识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石桥镇)人,生于汉章帝建初三年(78)。张衡的祖父张堪,从小志高力行,被人称为“圣童”。光武帝刘秀登基后任命张堪为蜀郡太守,他随大司马吴汉讨伐割据益州的公孙述,立有大功。其后又领兵抗击匈奴有功,拜为渔阳太守。在任期间,他教民耕种,开稻田八千顷,百姓由此安居乐业。有民谣歌颂他说:“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张堪为官清廉,蜀郡号称天府,但张堪在从蜀郡太守任上离开时只乘坐一辆破车,携带的只有一卷布被囊。
  受祖父风范的影响,张衡虽出生在官宦家庭,却懂得洁身自好,没有沾染上恶习。他从小刻苦向学,熟读了《诗经》《尚书》《周易》《礼记》等儒家经典。不仅如此,他还对文学很感兴趣,像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作品,他都下了一番功夫去鉴赏和研究,因此,他很早就能写一手好的辞赋,文学才华颇得他人称羡。
  青年时代的张衡还懂得读书固然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途径,但除了书本外,还必须有实际的生活经验。这样,他就不满足于“闭门坐家中,苦读圣贤书”的生活了,他渴望外出游学,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开阔眼界,寻求书本中得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公元94年,十七岁的张衡离开家乡,外出游历,访师求学。他的第一站不是都城洛阳,而是有着历史文化底蕴的长安。张衡在这里游览名山大川,考察了历史古迹,访问了民情风俗。第二年,他从长安来到洛阳,在这里住了五六年。其间,他没有结交官宦权贵,也没有到当时专门培养官员的学校——太学读书,而是四处寻师,虚心请教,阅历和知识不断增长。他曾对人说:做不做官不要紧,重要的是修养德行,研究学问。当时许多学者都各有主张,张衡并不盲从任何一家的学说,他独立思考,采取批判地吸收的方式,这是他日后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之一。
  在洛阳,张衡结识了不少有作为的朋友,比如马融,是当时著名的辞赋家,又擅长音乐,后来成为了儒学大家。又如窦章,既有学问,为人又谦虚谨慎。再如崔瑗,对天文、数学、历法有着精深的研究。这些朋友中,崔瑗对张衡的影响最大,他们常常探讨问题,张衡后来研究天文历法并有所成就,崔瑗功不可没。

二、崭露头角


  张衡喜爱文学,他在长安游历的时候就写了著名的《温泉赋》。在这篇文章里,他歌颂了“汤谷”的优美、春水的清新以及祖国山河的壮丽,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在洛阳期间,他也写了不少辞赋,比如《定情赋》《同声歌》《扇赋》《七辩》,只可惜这些文章有的已经亡佚,有的只残存下只言片语。但从留存下来的片段中,我们依旧可以领略张衡的文采。
  凭借着这些作品,张衡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当时,做官的方式主要是察举和征辟。所谓察举,就是地方官每年向朝廷保举“茂才”或“孝廉”,送到京城洛阳,由皇帝考核,先做小官,然后慢慢升迁。南阳太守曾多次保荐张衡为“孝廉”,张衡都拒绝了。
  公元100年,曾任黄门侍郎的鲍德调任南阳太守。他仰慕张衡的才华,又因张衡是南阳人,便想方设法邀请他回到南阳帮助自己处理政务。鲍德是一位有品德有学问的人,加之此时张衡已经在洛阳住了些时日,想回到家乡看看,因此他答应了鲍德的要求,做了鲍德的主簿。此时,张衡二十三岁。
  主簿的主要职务是办理往来的文件,不直接处理政务。张衡兢兢业业,辅佐鲍德治理南阳郡,除暴安良,提倡农桑,兴办学校,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推广铁制农具,发展商品经济,使得南阳大治。这从_个侧面体现了张衡的从政才能。
  担任主簿期间,张衡对自己游历长安和洛阳时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写成了《西京赋》和《东京赋》,合称《二京赋》。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都城长安,东京指的是东汉的都城洛阳。张衡写这两篇赋,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写了改,改了写,史书用了“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八个字来形容,可见其写作态度是十分认真的。
  《二京赋》奠定了张衡的文学地位。赋中,张衡以“古”讽“今”,表面是描绘西汉时期商贾奢侈,豪侠跋扈,世风日下,不以“清廉俭朴”自守,实则讽喻东汉的社会现实。《后汉书·张衡传》云:“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王符在《潜夫论·浮移》中也指出,当时王公贵族竞相追求衣食住行的奢靡,就连奴仆都穿着华贵的衣服,富贵人家婚嫁,铺排讲究,这让富贵者竞相攀比,贫穷者耻于俭朴,唯恐不能富贵。“今京师贵戚,衣服、饮食、车舆、文饰、庐舍,皆过王制,僭上甚矣。”基于现实,张衡托古讽谏,认为过度奢靡,一味追求奇珍异宝和物质利益有损德行,希望改变这种社会现状。其中的《东京赋》,卒章显志,铺写天子盛德,明亮光辉,教化百姓,人民安乐,弃末返本,怀柔远方,进而议论褒贬:“若乃流遁忘反,放心不觉,乐而无节,后离其戚。”如果随波逐流,纵隋享乐,行事无度,却不能自悟,则有灾祸之忧。其立意无疑是“惩奢劝俭”,目的是使国家实现生活丰裕、上下和乐、物产丰盛、民心团结的景象。   除了《二京赋》,张衡还写了《南都赋》。这篇赋主要铺叙了南阳的地理位置、宝藏矿产、山岳峰峦、树木禽兽、川渎水产、祭祀礼俗等。作者以满腔的热情、严肃的态度、全面的眼光、生花的妙笔,酣畅淋漓地赞颂了南阳,寄托了他对家乡的真情挚爱。
  鲍德在南阳当了九年太守,公元108年,他被调到洛阳,升任大司农(汉代中央管理田赋税收的官员)。张衡没有跟随鲍德去洛阳,而是在家乡继续潜心问学。
  此时,张衡开始研读当时哲学家、文学家扬雄的《太玄经》。这是一部研究宇宙现象和哲学的著作,也谈到了天文历算等问题。当时人大多认为此书内容艰深,不易读懂,而且又是谈哲理的,所以不愿意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张衡却不这样想,他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深受启发,特别是书中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思想,让张衡有了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渐渐地,张衡由文学创作转到了对哲学和宇宙现象的探索,从一位文学家逐渐转变为科学家。
  张衡读书,善于吸取精华,并为自己所用,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另外,张衡研究问题的态度十分认真,无论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他都不轻易放过,一定要弄明白才肯罢休。他的朋友崔瑗这样形容道:张衡研究学问,像大江里的水一样,日夜奔流,片刻不停。这也是张衡能够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三、浑天说和浑天仪


  汉和帝驾崩,不满周岁的儿子刘隆登上皇位,邓绥为太后,临朝称制。刘隆夭折,邓太后立刘祜为帝(即安帝),仍然临朝秉政。
  邓太后是一个有抱负的女强人,自幼酷爱读书。她入朝当了皇后,仍手不释卷。当了太后,她利用女才子班昭入朝续写《汉书》的机会,让班昭为她讲历史,从而懂得了许多治国的道理。邓太后对当时社会之弊、世俗之薄有着—定的认识,她了解到张衡与自己的理念一致,便征召他入朝为官。
  公元111年,張衡来到洛阳,在尚书台当郎中,这是一个负责起草文书的职位。过了三年,升为尚书侍郎,不久又做了太史令。太史令的一个职责就是掌管天文历法,观测天象。朝廷有祭祀活动,都由太史令挑选“良辰吉日”,有什么“吉祥”的征兆或是灾异事件,也都由太史令记录下来,报告给皇帝。张衡对天文历法本来就有很大的兴趣,也有着一定的见解,担任太史令,为他进一步研究天文历算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条件。
  当时,对于天体宇宙的构造,有盖天说、浑天说等学派。盖天说用朴素的直观看待大自然,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不管你走到哪里,地总是平的,一块一块地被天盖着。张衡觉得这一说法站不住脚,因为盖天说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解释:为何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太阳从哪里又回到了东方?仰望星空,只能看到二十八宿的一半,那另一半上哪儿去了?立于山上看日出,太阳总是从地平线下跃出,这是为什么?张衡心中的疑问,使他认为盖天说站不住脚,而浑天说比较合乎实际。浑天说认为天像一个蛋壳,地像蛋黄,居于天内,日月星辰都在蛋壳上不停地转动。张衡以此为基础,加上他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创造了一套新的、在当时较为合理的浑天说。
  张衡给我们留下了两部天文学史上具有很高地位的著作,一是《灵宪》,二是《浑天仪图注》。他的浑天学说,主张天是圆的,宇宙是无限的。他还找出了太阳运行的规律(实际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规律),并指出了赤道、黄道、北极的地位,从而解释了夏季日长夜短、冬季夜长日短的原因。
  此外,张衡还提出“向日禀光,月光生于日之所照”。意思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月光是太阳光照在月亮上的反射。这完全是合乎科学的。他对月亮的盈缺也做出了解释:月亮是绕着地球不停旋转的,当月亮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的时候,向着地球一面受不到太阳的光,而月亮本身又不会发光,因此一片黑暗,我们在地球上也就看不见月亮了,这一天就是阴历的每月初一,叫做“朔”;到了阴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月亮转到地球的另一面,这时候地球处在太阳和月亮中间,月亮被太阳光照亮的一面,正好面对地球,于是我们就能看见一轮满月,这一天叫做“望”(十五日)或“既望”(十六日)。
  不仅如此,张衡还根据浑天说,创制了远超前代的、世界上第一架能够比较准确地测定天象的浑天仪。应该说,张衡的浑天仪是个完整的系列,包含三项发明创造。
  一是两个漏壶。左壶为夜,上立一个金铜仙子;右壶为昼,上立一个胥吏。仙子和胥吏都是一只手抱箭、一只手指时刻,看时辰一目了然。
  二是浑象。浑天仪是一个铜铸的球体,有内圈和外圈之分:内圈有南极和北极、赤道和黄道。赤道和黄道的相交夹角是二十四度,遂有二十四节气。外圈上有二十八宿、太阳、月亮、五大行星轨道和许多恒星。
  三是瑞轮萁荚。这是张衡制造的机械日历。它在水的推动下,不断生荚和落荚,从朔日开始每日生一荚,从月缺到上弦月,直到月圆;从望日开始,每日落一荚,伴下弦月,直到晦日止。小月二十九日,也能巧妙地表示出来。瑞轮蓂荚堪称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台历。
  以上三项发明被西方誉为中国的天文钟。
  浑天仪的问世,打破了天圆地方说,明确指出地球不仅是圆的,而且在不停地运动着,通过地球的运动,能把地球和天空的自然现象演示出来,这在人类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是一次质的飞跃,张衡也成为世界上破解天地奥秘的第—人,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创造能力于此可见。

四、地动仪和候风仪


  我们对张衡的认识,主要还是因为他发明了地动仪。
  东汉是我国历史上的地震高发期,据统计,从公元96年到公元125年,共发生全国性的大地震二十余次,尤其是公元119年发生的两次大地震,造成了很严重的灾害。当年初春发生一次,洛阳等四十二个郡国土地崩裂,大水涌出,城郭毁坏,房屋倒塌,死了许多人。到冬季又发生了_一次,有八个郡国受灾,情景非常惨烈。大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张衡亲眼所见,百姓惶恐不安、痛苦欲绝的场面,令张衡痛心不已。
  地震威力之大,破坏力之强,是人们想象不到的,但当时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天人感应”说上。“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认为地震是上天的旨意,是神秘不可知的。张衡却认为地震是阴阳失调引起的,而阴阳失调是可以调整的,可以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于是,他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最终在公元13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量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只可惜,这台地动仪不知在什么时候毁失了。   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像一个大酒樽,圆径八尺。仪器的顶上有凸起的盖子,仪器的表面刻有篆文、山、龟和鸟兽等花纹。仪器的周围镶着八条龙,龙头是朝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排列的,每条龙嘴里含有一颗铜球。每条龙头下方铸了一只蛤蟆,对准龙嘴张着嘴巴,像等候食物一样。当地震发生时,哪个方向发生了震动,哪个方向的龙头就会张开嘴巴,把铜球吐出,落到蛤蟆的嘴里。铜球落到蛤蟆嘴中的时候,会发出响亮的声音,人们听到声音就可以检查地动仪,于是便得知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这样,既可以记录正确的地震资料,也能明确地震方向,确定灾区,及时采取救灾措施。
  据记载,这个地动仪非常灵敏。“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张衡创制地动仪的一千七百年后,欧洲人才发明了地震仪,所根据的原理和张衡基本上是相同的。
  除了地动仪外,张衡还创制了候风仪。此前,人们误认为候风地动仪就是地动仪,其实候风仪和地动仪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仪器,这显然是史学家的误记。东汉时,古汉语书写不太规范,又无标点符号,加之范晔不太熟悉科技发明,因而忽略了候风仪的存在。据魏晋人著《三辅黄图》载:“长安宫灵台有浑天仪,张衡所制。又有相风铜鸟,遇风乃动。”文中的相风铜鸟应该就是候风仪,属于气象学仪器。目前,关于候风仪的记载不多,据推测,候风仪应该是在开阔之地上,竖起五丈高的杆子,上有能旋转的托盘,托盘上立一铜铸的独足鸟商羊(商羊是水祥鸟,有报风雨信息的作用,也有减灾的作用),伸头张口向前,身如圆锥体。风从口人,吹动商羊肚内类似风车的东西。风车带动一个曲柄,牵动着鸟的双翅飞翔。风车发出的声音,提示人们大风大雨将至,该到田间疏通沟渠了,以免淹坏庄稼。1971年,河北安平逯家庄发掘出土的一幅东汉建筑群鸟瞰图中,有一座钟楼上就立有相风铜鸟,从而说明相风铜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向计。欧洲人屋顶上的候风鸡,到十二世纪始见记载,要比相风铜鸟的记载晚一千多年。

五、在政治上小试身手


  除了在文学和科学上有较高的造诣,张衡在政治上也很有热情。他曾做侍中这个官职,属于皇帝的随从,有机会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上书陈述政见,对当时社会的弊病特别是官场腐败的风气做了揭露,并进行了深刻剖析。他还力主废弃颇有迷信色彩的谶纬之学。
  据记载,有一次皇帝问张衡最可恨的是什么人,张衡还没有答复,站在旁边的宦官知道张衡最憎恨他们胡作非为,害怕张衡向皇帝直言不讳地说出他们的罪恶,于是瞪着张衡。张衡见状,没有直言。后来,宦官对张衡多有提防,常常在皇帝面前对其加以诋毁。
  公元136年,张衡因被排挤而做了河间相。当时,河间王刘政骄奢淫逸,专横暴虐,当地又有很多豪强地主,横行不法。张衡先是详细调查为奸作恶者的姓名,然后雷厉风行,捉拿违法者,严惩不贷。同时,他还清理冤狱,因而受到当地百姓的称颂。
  应该说,张衡实际参与政事的机会并不多,只能说是小试身手而已,但从中能看出他作为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士人,对国家前途和百姓命运的关心和为之付出的努力。
  在做人方面,张衡也是颇值得称道的。他虽然才高学深,却无骄傲自满之情,处世从容淡定。他谦和有礼,在待人接物方面有着自己的原则,那就是不结交势利小人,对丑恶势力如宦官等,更是耻于与之为伍。

六、结语


  公元138年,已经六十一岁的张衡上书皇帝,请求去官还乡。然而,他的归田愿望没能实现,就在这一年,他被调回京城担任尚书的职务。在东汉,尚书是朝廷中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高官,这时候,张衡接触的国家实际问题更多了,他对当时的现状深表痛心。次年,张衡病逝。
  崔瑗在《河间相张平子碑》中这样评价自己的好友张衡:“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瑰辞丽说,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与神合契。”这段话既称赞张衡道德高尚,人格魅力如洪水般所向披靡;又说他的作品如云彩一样众多美丽,令人景仰;还说他对天体结构、日月运行、历法推算等古代科技有着深入的研究,且多有创见。继而又说张衡的品行:“体性温良,声气芬芳,仁愛笃密,与世无伤,可谓淑人君子者矣。”
  从实际情况看,崔瑗对张衡的评价并不过分,可谓中肯之论。张衡确实是“道德”与“文章”兼优,“数术”与“制作”齐飞,特别是他刻苦钻研、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至今仍散发着不朽的光辉,值得我们学习。
其他文献
菜无油不香。各种动植物油脂是中式烹调中不可或缺的原料。然而,你知道吗,如今炒菜时离不开的“油”,它的最初含义却跟饮食无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油”这个字。  “油”的字形构造比较简单,由“水”和“由”组成,“水”表示字的意义跟水有关,“由”表示字的读音与之接近。  “油”最初是古代一条河流的名称。许慎《说文解字》记载:“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应为“北”)人江。”这段描述在北魏郦道元《水
期刊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全唐诗》卷二七一)【点评】  此诗讲一个花香雨细的夏夜里,一对久别倏逢的表兄弟于薄醉中话旧惜别之事。诗句写来直朴,读来却令人伤感。题中“宿表兄”,意思就是在表兄家住宿。古诗题中多有类此“宿某某人”的例子,如李白有《宿清溪主人》,刘长卿有《逢雪宿芙蓉山主
期刊
[清]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②,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③,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④。  临朐相国冯公⑤,其在廷时无可訾⑥,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日“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
期刊
弘农子游卞山之阴,遇乡叟巾不完,履不全,负薪仰天,吁而复号,因就讯诸:“抑有丧而未备乎,抑有冤而莫诉乎,何声之哀而情之苦耶?”叟致薪而泣曰:“逋助军之赋,男狱于县,绝粮者三日矣。今将省之。前日之逋,已货其耕犊矣;昨日之逋,又质其少女矣;今田瘠而贫,播之莫稔,货之靡售。且以为助军之赋,岂一一于军哉?今十未有二三及于戎费,余悉为外用。又黠吏贪官,盈索万变。去无所之,住无所资,非敢怀生,奈不死何!”弘农
期刊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①,明朝端午浴芳兰②。流香涨腻满晴川③。 彩线轻缠红玉臂④,小符斜挂绿云鬟⑤。佳人相见一千年。  (《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卷七)注释:  ①碧紈(wán):绿色的薄绸。  ②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习俗,以除毒避秽。  ③流香:指古代女子梳洗后,融进胭脂香粉的水。  ④彩线:五彩丝线,端午节时,人们将其缠在手臂上,以驱邪镇恶,又称长命缕、续命缕等。  ⑤“小符
期刊
古往今来,贤母多多。为让子孙正心诚意,志存高远,精忠报国,不虚此生,或三迁其舍,或为儿刺字,甚至有尚在孕时,即“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行胎中之教,冀他年之果。其殷殷之心,切切之意,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丽凯歌。在母亲对子女的教育中,唐代郑氏的捶楚之教虽显别样,却尤具严母的家教光辉。  《资治通鉴》记载:“郑氏,性严明,早寡,家贫,居于东都。诸子皆幼,母自教之。”独抚三子的郑氏,日
期刊
《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地《榖梁子”,《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贊”,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王隐曰“议”,何法盛曰“述”,扬雄曰“撰”,刘晒曰“奏”,袁宏、裴子野自显姓名,皇甫谧、葛洪列其所号。史官所撰,通称史臣。其名万殊,其义一揆。必取便于时者,则总归论赞焉。  夫论者,所以辩疑惑,释凝滞。若愚智共了,固无俟商
期刊
中国古代的文章选本很多,我们较为熟知的有《文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经史百家杂钞》等。其中清乾隆时期姚鼐编纂的《古文辞类纂》是一部体现桐城派文学主张的古文选本,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当时及后世文学特别是古文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作用。桐城派古文家姚鼐  在中国文学史上,姚鼐(1732-1815)是一位少有的“全才”,既有理论,又有创作,还有自己选编的文章选
期刊
随着两汉书法艺术创作的逐步完善和书法实践的逐步扩大,到魏晋时期,既有丰富内涵又有高度表现力的成熟书法作品不断出现,使书法理论经历了长期、曲折的摸索过程,不断总结升华,终于在魏晋晚期至六朝时被创作出来。书法创作成熟较早而书法理论完备较迟的原因,不单是书法理论来源于书法实践,更重要的是秦汉以来的文化环境不具备抽象概括的理论条件。无论是秦代“以法为本”,还是两汉的“独尊儒术”“谶纬经学”,都束缚着人们的
期刊
女诗人林子在二十世纪50年代创作了厚厚一本爱情诗稿,然后压在箱底20余年竟没有想过要发表。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应时任《诗刊》主编严辰来信约稿,林子的组诗《给他》发表在《诗刊》上,所发11首诗歌全都用十四行诗体写就。组诗《给他》一经问世,便轟动中国诗坛。后来,这组诗歌还荣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诗歌奖,林子也赢得“中国的白朗宁夫人”的称号。  说到诗歌创作,林子“一直主张写诗一定要真情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