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糊”与“清晰”间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电影的研究之中,除了电影本体论的相关研究之外,许多的电影研究乃是在文化研究的范畴下选取特定电影作为案例,以研究与分析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文化面貌的文本分析研究。而这些被选取的文本,多是来自于公开放映的商业电影或小众的纪录片及艺术电影,鲜少有以家庭电影(Home Movie)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者。这一方面除了是家庭电影的文本取得困难外,但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不甚了解家庭电影的档案属性与文本价值所致。毕竟与专业制作的电影相比,家庭电影在影片的内容与质量上往往不如专业电影那样工整且完美,在专业电影面前家庭电影往往相形失色显得“模糊”;然而在另一方面,却也正是由于家庭电影的产生是自发于平民百姓之中,是不为有宣传意图或商业意图的一般民众所制作,因此动机单纯(多为兴趣与纪念)且取材现实,更能够真实反映社会的样貌与状态,故而在进行社会分析或历史考察时,反而具备了“清晰”的档案属性与文本价值,值得我们重视。
  一、 关于家庭电影
  关于本文所指涉的家庭电影究竟为何?依据张锦在其著作《电影作为档案》一书中所提,就字面解释,家庭电影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切入:一、类型电影,即家庭伦理剧,由专业制作者所制作内容主题关于家庭的电影;二、为能在家庭放映所发行的商业电影,主要是内容承载媒材的改变,例如:DVD的发行,目的是让观者“在家看电影”;三、泛指所有家庭所拥有的电影。然而以上这些定义其实仅是单纯从字面上转译而来的解释,因此张锦又再指出,事实上在更多时候,对于家庭电影的认定,大多是采用“家庭制作的电影”(homemade movie)这样的概念,亦即由家庭自己制作或由家庭委外制作但由家庭决定内容标准的影片。[1]这当中,前者多是家庭的一般生活纪录,而后者则多是家庭(族)内的重大仪式活动,均是反映家庭生活样貌的纪实性影片,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家庭内部成员而非为了公众或是商业发行等目的,而这也就是本文所指涉的家庭電影——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拍摄对象,或以家庭成员为主要预设观众,是为了保存家庭成员记忆或为了个人兴趣与喜好而拍摄的纪实性影片。
  因此具体来说,家庭电影在内容上,多是家庭内部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活动内容,例如:新成员的到来(出生、婚礼)、生日聚会、毕业典礼、旅游、民俗节庆乃至丧礼等,是家庭内的重大活动、事件及仪式庆典;而在形式上,由于家庭电影的展示与放映,通常都是不公开的私人放映,其预设的基本观众也多是家庭中的内部成员,拍摄者与预设观众之间其实早已经有了一定的共同经验与共同记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家庭电影在多数时候其实仅是作为一种记忆召唤与情感联系的媒介,而非扮演信息传递的角色,故而其在视听语言的表现上,通常都是较不连贯且较不注重叙事逻辑甚至是几近于“无叙述”(non-narration)的。[2]直言之,家庭电影所反映的是一种民间社会当的私人文化。
  二、 关于档案
  而档案(Archive)根据《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大辞典》林金枝对档案的定义:
  所谓档案,乃指政府机构、人民团体、公司行号及个人,因处理公众事务,而产生之文字记录或实物,经过种种科学管理程序,予以整理、分类、立案、编目等手续,使成为有组织有系统,既便保管,又利查检之数据,妥存于合法之管理机构中,用供执行政务之稽凭,为史料采集与学术研究主要对象之一。[3]
  在上述的定义中,档案被定义为与公众事务有关之文件与对象,而在英文版的《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大辞典》(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中,Bahmer在对档案的定义时则写到“将档案也应用在家庭与个人,通常称为‘私人文件’(private papers)或‘个人文件’(personal paper),或称为历史手稿。”[4]在这边的定义中,档案的范围就增加了私人的、非公领域的档案。因此若较为广义的定义档案,其实也应当包含私人机构、家庭或个人所生产的且并非绝对具有与公众事务有关之记录与实物。
  而至于档案的形式,除了众所熟悉的文件或实物之外,随着科技的发达,视听媒体也开始逐渐受到重视。1994年中国就正式发布了《电影艺术档案管理规定》,明订了作为视听媒体之一的电影,成为国家档案的合法性。而在台湾地区,当地的档案管理局也对视听类型的档案有明确的定义:“指藉声音或影像记录,以录音带、录像带、唱片、电影片等媒体记载的档案……可显示一般文本档案无法呈现的第一手人、事、地等动态信息,生动逼真,易为视听感官所接受……”①由此可见视听媒体作为档案的重要性与客观合法性。
  故而当人们在试图透过家庭电影的方式,利用活动音像来保留家庭记忆的同时,其实也就是在建立各自的家庭档案。
  三、 家庭电影的档案属性与文本价值
  综上所述,家庭电影具有某种程度的私密性,是属于不公开的家庭档案,是纯粹属于家庭内的共同记忆,是纯粹为了家庭所生产的。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纯粹性,让家庭电影在马克费罗Mark Ferro的“以电影作为一种历史档案”(Ferro, M., 2008)的视野下[5],要比一般官方的宣传影片、民间的商业电影甚至是少数充满作者色彩的纪录片、艺术电影要有更高的历史档案价值。[6]因为家庭电影正正就是生成于家庭内部,是存在于民间,是社会中的平民百姓自己纪录、自己选择留存的关于自己生活的纪实活动音像档案。因此家庭电影能更真实地反应社会大众的真实生活样貌,以及反应社会大众的价值观,让其文献参考价值远高于其它音像档案。
  近代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视听类媒体已如前文所述逐渐成为重要的文献档案,孙松荣(2010)对于活动影像的档案逻辑就曾指出:
  没有一个录像存像不是档案或可自外于档案的范畴。从启动记录的那一刻开始,任何被收束在镜头前可摄的视听场域之现实状况,不管是未被操作配置的或是经过演练采排的现场,均以档案化(archivation)的型态化为历史的独特局部。[7]
其他文献
国产动画片的出路,不是空洞的“民族化”,也不是盲目的“成人化”,而是努力将“儿童趣味”与“成人寓言”融于一炉,完成有民族气息和普世意义的表达。在这方面,2019年暑期档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堪称标杆。在整体情节框架上追求简单明朗的风格,在善恶对决的经典情节模式中,融入个人成长、自我反思的内涵;在人物处境和人物命运方面,既考虑故事内部的逻辑自洽,又适当呼应当前时代的主流声音,并追求人性书写、人生隐
因为是23-24合刊,所以数据都在24期中。如有需要,請前往24期查看。
艺术家格里高利·丘赫莱依生逢俄罗斯由沙皇俄国嬗变为社会主义苏联这一关键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苏联的思想、意识、精神等全部融入到了格里高利·丘赫莱依的血液之中,然而,与绝大多数人的无意识或统一意识不同的是,格里高利·丘赫莱依有着超越意识形态的更大格局,而这也是格里高利·丘赫莱依及其作品的伟大之处。  一、 俄罗斯电影时空与丘赫莱依电影特质  (一)俄罗斯电影发展的历史时空  早在17世纪,彼得大帝以其惯
《奇迹男孩》是一部改编自美国著名女性作家Raquel Jaramillo Palacio同名小说的影片。影片男主角奥吉在甫一出生即先天不幸患有染色体遗传特雷彻·柯林斯综合征。该疾病使得奥吉有着先天性的面部发育異常,这种显性的异常给他带来了严重的交际障碍。由于奥吉的童年完全生活在一种近乎封闭的家庭环境之中,因此,社会对于奥吉而言已经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异社会。而其在这一相对异社会中的融入故事因此放大成为
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文化自信,是国内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应有之义,体现在电视节目层面,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是实现这一愿景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以及《见字如面》等为代表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迅速崛起,在收获市场认可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升了观众对自身中华文化身份的认同。其中,《上新了·故宫》以其独特的节目创意和传播路径迅速获得了市场
小说文学具有非空间性,而电影艺术具有非时间性,因此,通常小说中营造的艺术情感往往很难通过电影中的视觉信号完全的传达出来。然而,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小说与电影却在表现人物心理变化、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精神气质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以《万物生长》为例,分析小说文学在电影中的视觉传达。  一、 改编电影的“信、达、雅”  从小说到电影,是文字艺术向视听艺术的转化,这种转化如同将一种语言翻译
天津杨柳青镇所在地域,早在先秦的时候,曾经是黄河和海河的入海口。相传,西周姜子牙受封后为防水土流失下令在子牙河和卫河堤上栽种很多柳树,便营造了一处乡愁景观记忆,即由大禹治水时期的“流口”改名为“柳口”。在这条经历了唐代繁荣、元代修直、明清贯通的京杭大运河畔诞生的杨柳青古镇,其最早民生可溯源到宋代公元1004年。自明永乐十三年(1415)大运河开通以后,随着驿站的发展,漕运文化贸易兴盛,界内船户往来
加拿大魁北克导演哈维尔·多兰迄今为止已经创作出五部长篇,作为新锐导演,哈维尔·多兰的每部作品都难以掩饰其强烈的个人色彩,对电影题材与视听语言的把握与探索使他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美学风格。题材上更倾向于关注母子两代关系与同性话题,在哈维尔·多兰的眼中,题材所决定的人物塑造是其作品表现形式的“能指”,人物“自我”的最终形成与突破是题材选择背后的现实动力与宣泄其创作内涵的“所指”。在多兰的电影中,男性不曾
【作者简介】  徐静涵,女,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生,主要从事纪录片研究;  任 磊,男,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生,主要从事电视栏目策划,大型活动导演等研究。  电影《勇敢的心》海报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作为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其中对于悲剧的研究主要是以希腊悲剧作为基础。亚氏在《诗学》中对悲剧是这样定义的:“悲剧是对一个高贵的、完整的和一定规模的动作
同样的艺术作品,对于不同的人而言,鉴于学识、阅历、审美眼光等的不同,会延伸出千变万化的解读。对于美,中西方就有很大差异。内向的东方人重神而不重形,喜好含蓄、有意境、着重于体现主体精神境界的作品;外向的西方人偏向于形,在秩序中寻找美,利用艺术实现对客观世界的精准描述。东方人为了表达意蕴之悠长深远,常使用“留白”这一具有极高的东方审美价值的艺术手法。“留白”一词,原本指的是在书画艺术等创作过程中,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