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来的快乐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六年前,我怀着一腔热情参加教改实践,担任了全县唯一的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教学,但是那次实验仅勉强支撑到第四年,就不得不宣布“流产”了。
  失败并没有让我灰心。我开始集中精力大量阅读,在储备知识的同时探寻教育的真谛。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等教育家的专著,观看了斯霞、李吉林等名师的教学实录,订阅了各类业务书刊。与此同时,我争取一切机会外出参加培训和研讨会。有时名额有限,我便自费前往。会中,我专心地听,认真地记;会后,缠着专家或老师,坦诚地吐露自己的困惑与想法。现场交流意犹未尽,我就想方设法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在与优秀教师的交往中,我感觉到自己的视野逐渐开阔了。
  2003年秋,我们县加入了新课改的行列。新课改催生了我挑战困难的自信与勇气。
  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让很多语文教师头疼的事。我尝试利用“阅读”与“作文”这对亲兄弟的关系,打开习作通道。经过在教学中反复实践,我写出了论文《新教材为阅读和习作牵线搭桥》,在小语会交流中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2003年春,我校申请了国家级课题《发展与创新教育》的子课题《小学生生活作文研究与实践》。我依据新课标提出的“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要求,大胆提出“写作教学应少一些刻意安排,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技巧指导,多一些随心随意;少一些呵斥责怪,多一些就地取材”的观点,并应用于实践。
  为方便学生喝水,各班配备了饮水机。下课后,学生们多了一项活动——抢水喝!于是教室挤了,地面湿了,不久,开关也坏了。见此情景,我并未大发雷霆,而是趁机引导:“过去,饮水机热忱服务,无私奉献。如今,它一脸愁容,有一肚子的话想向同学们诉说。想想,它会说些什么?”孩子们有感而发,日记自然言之有物。
  2005年,我主动担任三年级第一轮次“北师大版”语文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多,难度大,尤其到了中年级,一个单元多篇习作压力大”的困惑,我提出了“通读全册,单元备课,整合内容,灵活安排”的教学设想。
  4月底的一天,本年级一位教师提出听我一节习作课。我准备上第五单元的一个写作内容。可是当我走进教室时,却见全班学生眼圈都红红的。班长告诉我:“实习老师临走时给大家留了一封信,刚才我读后,大家就哭了。”我急中生智:“同学们,我和肖老师相处了一个月,我们的感情也很深。昨天我给她写了一封信,把我的心里话全写进去啦!你们呢?”“老师,我们也要写信!您能把格式告诉我们吗?”“好的!”我转身画出了信的格式。孩子们顿时擦干眼泪,开始认真地书写起来。一节课下来,这些从未学过写信的三年级学生竟然写满了一页,有的还写了满满两页。听课的教师不解地问:“预定的教学任务没完成,怎么办?”我告诉她:“教材中第十一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信,我让孩子们快乐地提前完成了学习任务。”
  教改,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应该关注教师的工作方式。我在充分反思过去备课弊端的基础上,尝试着在课本和教师用书上标画批注,在备课本上畅谈“教后随感”。从那以后,我的“教学笔记”开始在教师间长时间“免费旅游”。过去,我的教案一学期下来崭新如初,如今却因流动过于频繁而“布满皱纹”。更有趣的是,有的教师情不自禁地在上面圈画、留言,或赞叹几句,或提出疑问,或指出不足。一年来,每逢想要撰写教学论文,随手翻开教学笔记,灵感自然如泉涌。这种收获后的快乐,是言语无法表达的。
  回首我的成长历程,有辛苦也有汗水,但更多的是快乐,这快乐,是课改带给我的。□
  (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县潋江第一小学)
  编辑 付江泓
其他文献
“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这是一句司空见惯的话,但是,因人而异的理解及行动,却会收获不同的成果。朝阳师范附属小学的校长齐振军,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就以此作为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南,21年来,他为朝阳师范附属小学谱写了一曲发展之歌。     凸显语文教学,注重心灵    文字是游走的生命,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文字对于懵懂的孩子来说,有着莫大的意义,而孩子对文字的认知、对意义的理解,完全来自于语文课。
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是不断了解自我、反思和改进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自主发展有两个重要条件:良好的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机制与文化;能及时获取各种真实有效信息,明确自己进一步改进的方向。目前,我国现有的评价制度往往缺乏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评价文化,教师也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自身及教育对象的各类信息。  “发展性评价”具有低利害性,它不是为了比较谁好谁不好,而是帮助被评价
中关村一小与“做最好的我”之二  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  “国安足球俱乐部”进校园活动已经结束了。一天之后,我细细观看实况录像,一个个凝固的瞬间,给我们留下了精彩的回忆,但是有一个细节令我始终如鲠在喉:录像自始至终伴随着学生发出的“嗡嗡声”,声音虽然不大,但不绝于耳。学生集会时的问题反映出我们管理中的疏漏。学校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倡导“三个学会”已近10年,但党校部是我们2010年新接收的校区
翻读这本书,看着那一篇篇教育叙事,心里一直涌动着感动和感怀:那些情景,细节,片断,孩子的举动,师者的言行,矛盾的冲突和缓解,对教育的思考和理解……透过文字,置身想象,似乎正亲近着教育的美好面目:像窗外时时拂起的杨柳春风,吹面不寒。  书中66个典型案例,被编者分成六辑,从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如何对待自卑内向的学生,如何对待厌学的学生,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如何做好养成教育等点位入手,几乎涵盖了班主任工作
“生命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是166中在教育创新道路上迈出的又一重要的步伐。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实验,肩负起历史使命,体现了时代特色,适应了发展需求,坚持了科学态度。  首先,肩负起历史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号召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必须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提出:“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
随着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的发展,校长培训也日益精细化、专业化,这要求我们在校长培训中无论采用任何一种模式,都需要作一番精心的研究,对模式的思想理论基础、预期目标、理论与具体方法的有机结合、实施步骤、预测效果等都要作明确的说明,这也是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同时,新任校长时期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其从管理者转变为领导者的重要阶段,岗位角色的转变要求其知识基础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新任校长来说
西城区宣师一附小现有36个教学班,1447名学生,87名一线教师,其中任教社科类相关学科专兼职教师37人,约占学校全体教师比例的42%。2007年,学校被命名为北京市科技示范学校。2008年,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学校2008—2012年新的五年科技发展规划,调整了原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成成员,以此有效整合学校各部分的资源,形成完整
早晨到校,照例看一看家长当天的反馈意见。阿菁的妈妈在她的测验纸上写了不少字,其中一段这样写:“孩子,你很棒,这个成绩是你努力的结果,你看,只要细心、认真地对待,就可以取得好成绩,要相信自己啊!”  阿菁的数学测验成绩是89.5分。这样进步,对阿菁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而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在测验之前,我就欣慰地感觉到:阿菁已经非常乐观、自信、开朗了。  在儿童早期,阿菁有过铅超标的经历,虽然经过治疗,
一、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校发展计划    现在,我校已经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自上而下制定计划的模式。每个学年末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全体教师员工参与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同时,还发动学生为学校建设寻找问题。最初学生是与教师一起开座谈会,但很快教师们就注意到,这样很难让学生讲出真实的情况。于是,我们在学校的网站上开通了BBS讨论区,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在我们收集的学生反馈中,就有许多反映问题的留言,例如:“总
都说四十不惑,可是在我四十岁的时候,“惑”突然来了。  去年暑假期间,一个在南方工作的大学同学打来电话,说她和几个同事来北方自助旅游,同事们提议要去看看白洋淀的芦苇荡和荷花,她希望我一起去。好几年不见了,一边玩一边叙旧,多开心呀!  我被这个理由打动了。平时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家,放假之后还要给学生补课,真正休息的时间很少,所以尽管白洋淀不算远,我却一直都没去过。这次能和老同学一起去,我当然高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