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

来源 :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mo76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轼是一位极富人格魅力的宋词大家,曾自称:“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思堂记》)“其文如其为人”,所以苏轼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词最为淋漓酣畅。
  (1). 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奋厉“致君尧舜”)
  (2).壮志难酬的矛盾苦闷(感慨“人生如梦”)
  (3).傲视苦难、超越痛苦(“物与我皆无尽也”)
  (4).宦海浮沉、宠辱不惊(“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进取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处变不惊、旷达乐观的个性气质。
  【关键词】苏轼 ; 苏词 ;旷达 ; 乐观
  苏轼是一位极富人格魅力的宋词大家,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作家。学习他的词应引导学生在理解字面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苏轼秉性正直,为人坦率,曾自称:“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思堂记》)“其文如其为人”,所以苏轼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词最为淋漓酣畅。
  1 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奋厉“致君尧舜”)
  苏轼21岁出蜀进京,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
  例如,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写的《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表现了他“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时代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
  稍后在密州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则表现了他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现自己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词中“射虎”的太守和理想中“挽雕弓”、“射天狼”的壮志,无不折射出有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苏轼的影子。“亲射虎,看孙郎”,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自己杀敌报国的豪情。
  2 壮志难酬的矛盾苦闷(感慨“人生如梦”)
  苏轼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一首《水调歌头 》可见端倪: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当时苏轼已41岁,该词分明反映了词人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由于政治上很不得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即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之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人生命运的倏然变化使他更加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生命的变幻。《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怀古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词中写游览“赤壁”②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慨。苏轼之所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恰恰是因为他想抓紧时间把握现实有所作为。但客观条件不允许他这样,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信心。一个才情奔放而壮志消磨殆尽的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3 傲视苦难、超越痛苦(“物与我皆无尽也”)
  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贬谪黄州期间,是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同年(宋神宗元丰五年)之秋,词人写下《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一番主客对话,抑“客”伸主,作者丢开个人的得失愁怀,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妙风光。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面上,苏轼“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带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面对月夜的美好景色,泛舟大江饮酒赋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心情何等舒畅。苏轼无疑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
  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然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
  4 宦海浮沉、宠辱不惊(“一蓑烟雨任平生”)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本词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是作者在一次出游途中遇到阵雨的经过。在突如其来的风雨中,作者没有雨具,却依旧手拄拐杖,脚穿芒鞋,吟咏长啸着从从容容地缓步行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无非是说,“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之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把风雨看得很平常,觉得风雨交加的天气和晴朗天气并没有什么差别。當然,这里的“风雨”已然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更是指人生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洒脱旷达的人生境界。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未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进取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处变不惊、旷达乐观的个性气质。
  透过苏词看苏轼,苏轼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令后人景仰;苏轼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的审美范式,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释】
  ①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七月,苏轼在湖州任上以诗文诽谤新政的罪名被拘捕,押到汴京后关在御史狱中,至十二月底方结案出狱贬往黄州。因汉代的御史府树上多乌鸦,御史府又称“乌台”,故人们把苏轼的这场文字狱称为“乌台诗案”
  ②苏轼所游的是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其他文献
【摘要】《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达到 “以悦助情,以趣激情”的目的。一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就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兴趣 ; 情境 ;激发 ; 参与 ; 能力  让“激趣”成为音乐教学中的
期刊
【摘要】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纳入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三种方式有机结合真正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水平上。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课堂气氛索然无味。为此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
期刊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它是培养小学生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感情因素等,作文不仅要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还要将自己的认识和体验通过书面语言的形式来表述出来。因此作文教学过程是教师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写作能力和思维感情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说话能力、反应能力、概括能力及想象能力的综合检测。但是,长期以来,小学生感到“作文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由
期刊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重点。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如何变成能力,在社会中如何支配和操作社会与人的发展,这直接与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而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时代挑战,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因此,创新教育
期刊
【摘要】通过对某民营高校人才流失的现象分析,指出造成民营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人才流失对民营高校的影响,为提高民营高校经济实力的发展,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应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民营高校;人才流失;原因;对策  1 民营高校员工流动现状及原因  1.1 民营高校员工流动状况分析。  我国的民营高校由于在社会、历史和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其地位、环境、条件和实力在同类高校竞争中均处于弱势,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其工作成功的先决条件;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建设美好和谐校园的大前提。开展班主任工作,既要以身作则、讲求诚信,又要用心沟通,因材施教。  【關键词】班主任工作 ;沟通 ;诚信; 因材施教 ; 通力协作 ;  ——小议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常规工作中一个很重要、很关键的环节,班级是学校相对稳定又较独立的组成单位,开展好班主任的各项工作,是建设美好和谐
期刊
【摘要】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演说历史、幽默的语言来解说历史,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则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 学习兴趣  语言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历史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了解历史人物还是描述历史事件,教师的语言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缺少了丰富生动的语言,其
期刊
【摘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动机 ;兴趣 ;教学环境  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但占有知识所付出的代价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学得很累,有的人学得轻松。当学习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吻合时,学习可能是种享受;当学习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违背时,学习可能是种沉重的負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
期刊
前些天,在与同事的聊天中,谈到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许多老师都感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老师的话,为什么在有的学生那里成了耳边风?我对近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进行了认真盘点,觉得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最值得深思,那就是缺乏师生之间的真正的沟通,缺乏一把叩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成功的教育是建立一 真正的心灵沟通基础上的。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教育
期刊
【摘要】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社会,不受不良社会行为、习惯的诱惑和影响,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和良好道德风尚的课程。课程需要与时俱进,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在一改以往空洞、机械说教之余,应该建构一个能让学生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真正达到教育学生学习做人、做事、处世的目的,学到做人处世的智慧。本文简要阐述了“知-行-悟-省”教学模式的社会内涵、内容及意义,不失为新课改中的教学中的积极尝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