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得像侦察

来源 :追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inginthe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俄罗斯出生的美国小说家、诗人、文学批评家、翻译家。1973年被美国授予国家文学金奖,曾执教于威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哈佛等名校,讲授文学。他的著名作品包括有《洛丽塔》、《说吧,记忆》、《微火》等17部长篇小说,400多首诗歌,50多篇短篇小说及译著、诗剧等。
  
  一个优秀的读者必然是一个成熟的读者,一个思路活泼、追求新意的读者,在反复阅读中去感受艺术满足的颤栗,去分享作者的情感(而不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那种创造的喜悦与艰难。
  
  有一次上课,他故意不发一个学生的试卷,等那个羞涩的学生来问他的时候,他说:“我看一看天才长得什么样。”
  他出给学生的试题都是这样的:赖昂对爱玛的第一眼印象是怎样的?爱玛读过什么书?最少举出四部作品及其作者。描述爱玛的眼睛、双手、阳伞、发型、衣着以及鞋。诸如此类的题,读过《包法利夫人》的你会做吗?
   他,就是纳博科夫,美国小说家、文学批评家,《洛丽塔》的作者。他的这部《文学讲稿》依次品评了简·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狄更斯的《荒凉山庄》等七位优秀作家的作品。
  纳博科夫说,讲这些课是想本着一种爱慕的心情,细细把玩,反复品味。因为这位把玩:有着一颗晶莹剔透的,对文学有着一双敏感、“毒辣”的眼睛,因而有了一种别样的精彩。是天才对天才的阅读,是优秀读者与优秀作家的相遇。他们穿越时空的对话将注定碰撞出绚丽的彩虹,映照在文学的天空。
  在纳博科夫的艺术观里,有很多深刻的偏见。他认为伟大的作家集三者于一身;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最要紧的是后者。他崇拜纯艺术,称文学作品为神话故事,强调作品的虚构性。他说:“风格和结构是一部书的精华,伟大的思想不过是空洞的废话。”“文学是创造,小说是虚构。说某一篇小说是真人真事,这简直是辱没了艺术,也辱没了真实。”他认为”狼来了”的故事就是绝妙的文学,因为在丛生野草中的狼和夸张故事中的狼之间有一个五光十色的过滤片,一幅棱镜,从而形成一种艺术所需要的迷幻效果。
  纳博科夫反复重申:“任何一部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幻想,因为它反映的是一个独特个体眼中的独特世界。”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同于他人的世界。
  纳博科夫的阅读观是这样的:阅读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而是要“把它当作一件同我们了解的世界没有任何明显联系的崭新的东西来对待”,研究得越周密越好。
  他说,想从书中寻找情感的寄托,或者把自己当作书中的一个人物,或想学会如何生存的阅读,都是等而下之的阅读。一个优秀的读者必然是一个成熟的读者,一个思路活泼、追求新意的读者,在反复阅读中去感受艺术满足的颤栗,去分享作者的情感(而不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那种创造的喜悦与艰难。
  纳博科夫提倡用“脊椎骨阅读”,认为它的“微微震颤是人类发展纯艺术,纯科学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情感宣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作品的真谛,才能体会到这种领悟带来的兴奋与激动。
  他一再对学生说:“拥抱细节吧,那些不平凡的细节。”他自己在讲授中也紧紧抓住作品的细节,“用纯真、易感受美的目光第一次注意到了这些细节”,教我们探幽寻奇。
  纳博科夫说,一部伟大的作品带给读者的是诗的激奋和科学的精确。
  纳博科夫说过,“我的课程是对神秘的文学结构的一种侦察。”他正是从作品的结构与风格出发来破解这些优秀作品的秘密的。
  多次阅读和丰富细腻的心灵是产生这些文字的先决条件,花繁叶茂的解读是从饱满的阅读根系中孕育出来的。他说:“一个读者若能了解一本书的设计构造,若能把它拆开,他能更深地体悟到该书的美。”
  纳博科夫无论解读还是剖析,都是建立在细读深思的基础之上的,都以热血燃烧的情感为前提。真正进入文本,而不是用各种理论来肢解、注释作品。很多评论偏离了本真的文学,热衷于崭新的理论名词,在概念与概念之间挣扎。手术刀剖解之后,作品的美不见了,只剩下了支离破碎和桀曲聱牙。
  纳博科夫说简·奥斯丁有着特殊的笑靥,在她的叙述中总有那么一点点微妙含蓄的讽刺,但是非常温和,是带着笑容的戏谑。他对狄更斯在语言和修辞上的精妙把握,在比喻、重复、音韵等方面的运用击节叹赏,认为他的语言能用强烈诉诸官能的修辞唤起逼真的感觉。他用“多声部配合法”来概括福楼拜作品里高度精巧的艺术结构,认为他的小说将讽刺与悲悯相当精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他称赞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具有一种令人愉快的葡萄酒的味道。”他以一个例子说明普鲁斯特的语言风格:“这层薄雾宛如静谧中的沉睡。”指出用比喻套着比喻,是对常识的打击,从而显示出极其丰富的内容。他给予了卡夫卡极高的评价:“他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与他相比,像里尔克一类的诗人,或者说像托马斯·曼一类的小说家,不过是侏儒或者泥菩萨。”大胆的蔑视和热烈的崇仰在此汇作一处。
  是的,纳博科夫飞光溢彩的语言和情趣昂然的机智,艺术家的气质和科学的精确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他成为了一个奇妙的魔术师,为我们铺展开了一个美妙奇幻的世界。
  那么现在,你会着真正的读书了吗?
其他文献
已经一个多月了,西恩每天都吵闹着要养一只小狗,但爸爸的态度很坚决:“绝对不行!”西恩的妈妈一直夹在这父子俩中间。她既不想让儿子伤心,也不愿让丈夫生气。  一天,妈妈正在厨房削土豆准备晚饭,坐在地板上的西恩又哭着问起了这个已经问了一千遍的问题:“爸爸为什么不让我养小狗?”  “因为它会给我们添麻烦的,”妈妈回答,“好孩子别哭了,说不定爸爸哪天会改变主意的。”  “不,他不会的,起码在一百万年内我不可
期刊
美国南北站争时期,年纪轻轻的德路斯不过18岁,参军后很快获得了上司卡特的赞赏。卡特少校很想好好培养一下这个小伙子,他想:只要好好培养德路斯,他将会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军官。  这天,卡特把德路斯叫了过来,上下打量着他,弄得德路斯很不自在。卡特开口问:“小伙子,你的家境是不是非常的良好?”  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弄得德路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他还是点了点头,说:“是的,少校!我父亲是佐治漫州的一个庄园
期刊
“韩信是待业青年”、“‘诺’相当于现在的‘OK’’、“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你小子浑蛋!我和你哥是哥们儿,你居然在皇帝面前说我坏话”……听易中天的讲座,总是让人觉得妙趣横生因而记忆深刻。他独辟蹊径,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妙说”历史。  易中天:“我原本就不是那种整天呆在书斋里的学者。”   “我的经历坎坷,没有上过大学,该上大学的年纪我呆在新疆
期刊
“道路是根据环境选择的,交通工具是临时准备的,动人的发现自会在途中呈现。霍尔曼与其说是在险,不如说是在顺从自己的信仰和命运。”  ——美国作家詹森·罗伯茨    霍尔曼从小就希望了解远处的人们有什么样的风俗和法律。12岁时候他就出门看世界,加入了海军。他本来是一个前途无量的海军军官,但25岁时,一场怪病夺去了他的视力。那时盲文还没被发明出来,盲人只能只身流浪,或沦为乞丐,或做一些不体面的活计。但这
期刊
一个好主意,可以带来一次成功,那么,一串好主意能带来什么?    1977年,米歇尔·戴尔12岁。一个午后,全家人去钓鱼,他费劲地将几个钓钩拴到一根线上,晚饭时,他才安好这副奇特的钓竿,并把鱼线远远地抛出去,末端系到一根深插于沙土中的杆子上。当米歇尔把钓线拉起时,上钩的鱼比全家人钓的都多。  米歇尔总喜欢说:“如果你认为你的办法不错,就不妨试试。”正是这些好主意,使他以从一文不名一跃成为拥有亿万资
期刊
美国犹太人联合会主席辛德勒于1987年5月在南卡罗来纳大学毕业典礼上致词    人生的艺术,只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因为生活本身即是一种悖论:一方面,它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们的对这些礼物最终的弃绝。正如先师们所说:人生一世,紧握双拳而来,平摊两手而去。  人生是如此的神奇,这神灵的土地,分分寸寸都浸润于美之中,我们当然要紧紧地抓住它。这,我们是知道的,然而这一点,又常常只是
期刊
晚场演出结束了,观众大厅里只点着一盏值班孤灯,有些昏暗。  一匹马从马舍里走了出来。这匹马是基里莫夫戏班的,大家都叫它布其发尔,马倌们还有自己的叫法,他们戏称它为“舍监”。  布其发尔有着黑红的毛色,额头上有一块明显的灰斑。上场演出的时候,布其发尔只要一听见速度序曲便会扬起头、团起身、鼓起鼻翼,像一匹已嗅到战场硝烟的战马发出阵阵嘶鸣。  夜间在马舍值班的实际上也是它。它从来也没被拴过,不像其它马匹
期刊
生活不是设计出来的,但人在有意无意间会往一个方向努力,所有的积累都会在这个方向上派上用场。  ——鲁豫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鲁豫的外表很有欺骗性。光看外表,她是一个乖巧、柔顺的女孩子。其实,她很有主张。  “我得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对我的教育是开放式的,几乎不怎么管我。我爸觉得女孩让她自由成长,这样对她有约束力。如果老是别人管他的话,她反而不会负责任。我爸说,18岁以前我可能还会管管
期刊
勇猛的狮子天生有强烈的欲望,只吃血淋淋的鲜肉,干瘪无味的青草绿叶碰都不碰。万兽之王也有一身惊人蛮力和利齿锐爪,纵横于森林中,可以轻易地满足自己的欲望。  温驯的绵羊恰恰相反,天性自足常乐,一副隐士般的派头,与世无争。它没什么本领,但甘心咀嚼无味的青草,所以遍地是粮食,整个草原让它慢慢享用。  一天,两只狮子赛跑,越跑越远,离开了森林;越跑越远,迷失方向,来到了辽阔的草原。它们努力地想辨清方向,但东
期刊
我想我从来没有错失成长中许多美好的东西,比如童年的真,少年的勇和十几岁的痴。    A.  那个男生叫微值,他从不知我窥探过他。我的窗户正好和他的窗户相对。  他像品质优良的老牌表,每天都做同样的事情,丝毫不差。早晨七点,他将一件滴水的格子衬衫挂到阳台,七点零三分,他刷牙。我猜他肯定在走神,因为他刷牙的时间很长,让我听完了三首粤语歌。七点二十分他喝掉一杯牛奶,七点三十分他出门,三分钟后到达食堂,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