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居建筑文化在河南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fis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河南特色小镇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综合性工程。新型小镇的环境设计一方面是要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的民俗民风和特色文化,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寻找灵感。另一方面是在保持特色文化形态及其古建筑风味的同时,注重现代人的休闲、观光、生活、娱乐、科普教育等实际需求,以崭新的现代化消费模式与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文化特色来提升小镇环境的特色水平。本论文主要研究中原民居建筑文化在河南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应用这一问题。通过分析何为建筑文化,中原民居建筑文化有哪些艺术形式,从环境设计的角度为河南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中原;民居;建筑文化;特色小镇
  引言
  民居建筑文化承载着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社会发展史,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真实反映。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动态体系,民居建筑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形态发展演变的影响也包含了多种因素,如社会因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和民族风俗习惯等因素。在对地域性民居建筑的文化研究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能够综合各种历史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的观念来科学研究,才能够揭示出传统民居建筑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其所包涵的内在的文化特征。
  首先是河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河南省各区域的民居建筑规划布局,一方面秉承古代造物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另一方面是能够尊重泽然,择地而居。在单体建筑的布局中又深受传统“礼”制的影响,讲究礼乐秩序。这些建造思想都体现了传统为文化意识和社会认同基础。中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归根结底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在特色小镇环境营造中也要注意建筑文化的传承。
  其次是中原民居建筑形式语言的发展。河南省特色小镇建设中要想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区域面貌就需要结合当地的优秀文化基础。对于中原民居建筑的形式语言的发展,便是最好的表现。传统民居建筑的根本出路在于变革,突出“变革”、“新陈代谢”,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律。在应用中可以通过民居建筑的形式语言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旧”迎“新”,以旧的形式符合迎合新的材料技术,在传统民居中注人新的生命力,才能展现出对河南省民居建筑文脉的延伸和发展。
  1 何为建筑文化
  文化,是一个广泛而综合的称谓。建筑文化和建筑的设计、建筑的建造、建筑的效果密切相关,并包容万象。可以说建筑文化承载着建筑拥有者和建筑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志趣爱好、审美保准、民俗民风等一系列因素,是劳动人们智慧的象征。具体而言,建筑文化包含着物质形态的文化内容和精神形态的文化内容两个层面。建筑的物质形态文化是可视的,是能够通过具体的建筑造型、建筑色彩、建筑用材等各种方面来呈现的,给人一种真实的客观的视觉效果。比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等都是建筑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而建筑文化的精神属性则是这是这些外在形态所承载的内在意义,是通过建筑表象来实现的,是一种感知性的非客观存在文化。例如,古代人讲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就会在建筑选址中注重“负阴抱阳”、“顺势而造”的风水思想;中国人讲究伦理宗法意识,所以就要求建筑形制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逻辑性,追求建筑布局的严明秩序。可以说,文化,是建筑的灵魂。民居建筑文化是民居建筑的总体表现规律和近乎哲学思想,承载着人们积年累月的造物思想。
  2 对中原民居建筑文化的分析
  中原地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在生活方面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加上战争、兼并等与周围频繁的交流,在生活上又呈多元化的特点,其中反映在建筑中,也表现出多样化的文化属性。如前文所述,民居建筑的文化涵盖内容极为广泛,在这里,主要分析中原民居建筑中的物质形态文化。即从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建筑装饰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为其在河南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应用做基础。
  2.1 中原民居建筑布局
  中原民居建筑中的平面和空间都极具多样性,且以合院为主,与北京四合院不同的是无需经过垂花门便可直接进入内庭。
  在豫北地区不同的民居建筑朝向不定,有东西也有南北,与其他地区的固定朝向风俗存在差异,在布局中也呈多样性特点,民居建筑以多进院落和双层建筑为主,但不同建筑的朝向并不固定,南北与东西均有,因此在布局上灵活性较强,其另外的特点是城镇的单户组合体和乡村的单门独户,其入口主要以门楼的形式特点。
  在豫西山区,因为气候干燥的原因,以及地形的变化不定,其民居建筑在布局上具有规模适中、紧凑、防护性强及实用等显著特点。另外,多依山而建并以二层建筑居多,其高低错落使在布局上灵活性较强。
  在西南地区的民居建筑中,由于该地区资源丰富和土壤肥沃,其规模适和布局有着较强的随意性,建筑的主体部分多为双坡瓦屋,入口的形式以及朝向具有多样性,其扭转处较多是其一个主要特色。
  中原东部地区民居较为简陋,城镇规模小和无多样性,是因为该地区资源的缺少和自然灾害频繁导致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致。
  在南部已属秦淮地区,自古相对富庶,民居建筑规模不仅大而且院落复杂,其河流纵横和地形多变,以假两层居多。由于雨水较多,建筑均有宽敞的走廊来避雨和保护建筑墙身,其院落入口也较为宽大,受当地官文化的影响,其入口多设有甬道和吊桥,成为一个明显的地域特点。
  2.2 中原民居建筑结构
  由于地域气候和地形等原因,中原建筑东西和南北都以递进式变化,北方多土少木,南方则多木少土,西部以石、木为主,东部以土、木、草为主,因此北部以及东部以抬梁式建筑居多,南部地区多以穿斗式居多。抬梁式和穿斗式的建筑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中原民居中均有应用,并且,這两种的结合体在中原地区民居中也普遍使用。
  抬梁式结构由于柱子的减少使建筑的内部有这宽阔的空间,而主要在南阳一带南部地区的穿斗式建筑中柱子的密集使用导致室内空间的狭小。中、北部地区的墙面多由砖石结构,经济实用性且耐久。西部地区民居建筑由于石材的取用方便,墙体质量一般都相对较高,内部或使用木梁架或者石质天花板,西部黄土地区窑洞较多,只有前墙使用少数木料。砖瓦砌筑墙体多在西南地区和东部地区使用,南部的木架结构为主的建筑其基础建设仍主要使用石材,这和南方的建筑特点基本相似。   2.3 中原民居建筑材料
  与当今钢混或砖混不同,由于古代生产力的低下,古代建筑多以土木为主,这也是土木工程的由来,但中原地区民居还采用了沙石、苇草之类,也多用麦秸,从古代开始,土木就是人们建设房屋的主要材料,土木工程这一名词也是由此而来,但中原地区还运用了砂、石、芦苇等多种不同的材料。在东部小麦主产区,自古多用小麦秸秆作为顶部防雨材料,只有极少数富庶人家使用砖瓦。在西部地區在木材和石料使用相对较多。木材耐压且抗挠曲性能较好,石材具有坚实稳固的特点。在中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木材品种多,取材方便,人们就地取材使用其作为屋脊梁木和檩木,在不同的木种上根据坚固程度灵活加工,其安装方便,坚固耐用。例如图3安阳石板房,图4民权砖土民居,图5陕县土坯窑,图6新乡石头民居都是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材料特色。
  2.4 中原民居建筑装饰
  中原民居建筑的屋顶部分多为硬山顶和卷棚顶结构设计。整体装饰质朴简约,给人一种大方得体的感受。而西部地区追求建筑装饰而相对来说精致一些,利用牌匾的装饰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但其形式仍然因传统而无法与外来风格进行很好的融合,西南地区较为重视建筑的绿化而装饰较为简单,这更突出尚在农业社会时代的特点。东部地区以及中北部因资源的匮乏而风格接近,其装饰最为简陋,基本上是追求实用性而没有特色。南部地区因相对富庶其装饰略为复杂,颜色的使用以及有所夸张,具有更显得灵动和明快大方,同时建筑与装饰之间结合融洽,给人以自然和美感。
  就当前中原建筑装饰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西方文化的侵入,有传统建筑语汇逐渐流失的趋势,其传统语汇的使用也过于生硬而不能很好地与现代建筑风格融合,有甚至类似教堂的顶部与中原文化而背离,随着建筑装饰性的增强,不同民居随着地区以及经济的差异仍然呈多样化和多元化。
  3 河南特色小镇建设中对于中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应用
  对于河南特色小镇地域性建设的实施,相关设计者应采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程序来操作。以解决好特色小镇的环境设计和中原民居建筑传承的关系问题作为基本出发点。以中原民居建筑的背景和特色小镇建设趋势为基础。调研中原民居建筑的现状,对豫东地区、豫西地区、豫北地区以及豫南地区各地的建筑现状做深入而详细的调查考证,分析各地的民居建筑形式语言文化特色。从各地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主要材料、建筑结构和装饰特色中总结规律,将其应用于河南特色小镇建设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区域特色性建筑文化及建筑风格。
  3.1河南特色小镇地域性建设的实现路径
  实施的第一步是要解决好形式创新的问题。河南省新型小镇环境设计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规划、建筑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在建筑设计和建造中要求从业人员以全新的思维进行创意,多角度地规划小镇环境,提升特色小镇环境设计的竞争力和持续性。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三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1)彻底弄清楚中原民居建筑文化的范围界定。要大量检索和收集关于中原地区、民居建筑等问题的信息数据,并结合实地考察做好总结和定义。(2)民居建筑文化的内容涵盖面较为广泛,在考察取证时候应该有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不能以点概全,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要科学选取,重点研究,客观总结。(3)河南特色小镇地域性建设的范围广泛、数量庞大,从业人员要以城市建设为旨要,结合场地现状环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设计策略。
  实施的第二步是要制定合理的建设计划和设计程序。对于河南新型小镇环境设计的实施采用五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调研国内外优秀建设项目的案例,从成功的特色案例中吸取经验。与此同时,研读河南省官方发布的新型小镇建设纲要,在政府许可的范围内做有益探索和创新设计。第二个阶段是对中原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在项目考察中总结小镇环境设计中对于民居建筑文化的应用程度和创新要点,为后期设计提供有力依据。第三个阶段是明确特色小镇环境设计的具体任务,罗列和细分具体的操作流程,将前期的有效调研数据应用于整体规划设计中。第四个阶段在分析梳理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避免同类问题再出现的策略,确保项目设计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第五个阶段是对本设计方案进行最终的优化调整和定稿设计。
  3.2中原民居建筑的符号化表现与应用
  首先是要在符号化表现与应用中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注重特色小镇给人带来的视觉美感和艺术享受。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自于表现的可视化信息。例如小镇环境营造中的一砖一瓦,地面构筑物、建筑形态、环境的主题色调、户外空间环境中的服务设施等,这些细节设计和整体性设计同等重要,都能够渲染特色小镇的气氛。因而对其设计和建造中要融入中原民居建筑的符号化语言,加强特色形象的打造。
  其次是通过特色小镇的设计保持乡土建筑文化的原生性。乡土建筑文化,来自于民间,是土生土长的原生环境因素。承载着当地居民长期以来与自然进行抗争的历史,是当地居民勤劳智慧的象征。民居建筑的形式包含着鲜活的个性化特征,是民风民俗的写照。在特色小镇的设计中,尊重自然原貌,尊重当地的乡土文化,在不影响现代人的行为方式的基础上,最大化还原乡土风情。只有这样,特色小镇的环境设计才能够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结论
  河南特色小镇环境设计必须具有创新性和特色性才能更好地提高创新点、吸引受众,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要求设计者首先是从研究对象上进行创新。将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和特色小镇环境设计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大处着眼,宏观把握,注重小镇环境创作的适应性、整体性、变迁性和融合性。以宏观视角研究特色小镇的创意空间和可持续发展。其次是从微观角度入手,注重从研究对象,也就是从中原民居建筑的布局形制、材料结构、装饰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将其应用于特色小镇环境设计创作中。将理论规律应用于实践项目中,真正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彻底融合,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琦.河南传统民居空间形态探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06)
  [2] 王颂.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构建经验解析——以河南传统民居建筑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
  [3] 张东,著.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4] 陈根编著.特色小镇创新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5] 庄学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6
  (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的工业生产逐渐走向现代化、自动化,这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因此,如何对计算机网络工程进行全面信息化管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信息化管理  一、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概述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计算
期刊
摘 要:章炳麟《訄书·订文》中:“语言必先名词,次及动词,又次及助动词。”名词,无论在语义表达还是句法应用中,发挥着远超其他词类的作用。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两者相互影响,语言成为文化的具体体现。中韩两国在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文化名词,而这些文化词汇自身的特殊文化内涵困扰着韩语学习者。本文总结整理文化名词的概念和类别,并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比分析中韩文化名词。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私家车的普及,道路条件的改善以及公民休闲时间的增加、旅游消费观念的改变,自驾车旅游已成为大众旅游的重要形式,自驾游市场正逐渐成为旅游细分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我国自驾游的时代背景及意义,对自驾游市场的现状和自驾游旅游者的行为进行分析,论证为自驾游建立服务咨询项目的可行性,并为自驾旅游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最终为建立自驾游旅游咨询项目开展大学生创业提供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三维多元化立体模式技术已经在智能人机互动、三维立体动画、三维电影制作以及立体式体感游戏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将这一现代技术与舞蹈课堂教学结合,舞蹈课堂教学不仅具有多功能与简单操作的人机互动系统,还可以网络直观的演示教学过程,使得传统面授舞蹈课变得生动有趣。通过多元化的动作采集系统,可为舞蹈课堂教学提供一个无边际的服务空间和资源共享网络,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在现代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加速经济发展,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本文对国土资源局管理大数据应用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国土资源局管理应用中的现状。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国土资源局管理;应用分析  大数据的收集管理离不开网络云平台等基础设施。打破了过去各自分割数据储存的模式,通过云平台对大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使得基于大数据的决策更加可
期刊
摘 要:特色十足的泰国广告在近几年里于各大世界级广告节上屡屡拿奖,频频获赞,吸引了全球广告界和全球观众的目光,那么泰国创意广告到底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创意元素让泰国广告如此与众不同?为什么泰国广告能够突出重围打破欧美发达国家的既定规则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泰国广告;文化创意元素;幽默搞笑;民族特色;  一、泰國广告概述  自1845年泰国的第一份报纸产生
期刊
一、模式结构图(“授导—任务”型)  二、模式概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我认为以“授导—任务”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它是融合了授导型教学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的优点,可以说是一种
期刊
摘 要: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深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同时测量技术本身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除传统测量外,CORS技术的发展也较为突出。本文旨在通过分析CORS技术在勘测定界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总结出CORS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优势以及不足。  关键词:CORS技术;勘测定界;优势及不足  1前言  CORS系统是当前测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被称作连续运行的参考站系统(Continuo
期刊
摘 要: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金融风险,因此,完善新常态下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是迫在眉睫的。本文通过总结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存在的各种金融风险,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全面细致的分析新常态下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科学完整化,为我国金融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常态;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分
期刊
摘 要:推行电子招标模式是当今政府和社会建立招标体系规则的一项重要决策。从电子招标的推广实践中可以看到,电子招标模式对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保障公平公正、推进反腐政策均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利用技术手段解决弄虚作假、暗箱操作、串通投标、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等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  关键词:电子招标;优势;开发;技术难点  1 电子招标模式的发展状况  电子招标模式在我国的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