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一位摄影人的“跨界”历程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566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杨,常生长于较低处的干旱荒漠地区,千年而生,千年而长,千年而枯,千年枯而不倒,千年倒而不朽,记录着世间沧桑变化。因为欣赏、感叹于这种胡杨精神,某位胡姓的摄影人也取笔名为胡杨,游走在摄影学、社会学、历史学交集的边缘地带,摈弃着世间的浮华,独立记录着上海在时光变迁中的平常却不平凡的生活流。
  
  1980—2007年整整28年时间,胡杨独自游走在那些每寸肌肤都充满了平民气息的上海弄堂,抢拍下那些弥足珍贵的记忆,于是有了《上海弄堂》;2004年1月至2005年2月胡杨敲开了上海500多户人家的门,进入了上海城市气质的内里,从上海人的家居空间形象中揭示上海最深藏不露的精神秘密,于是有了《上海人家》;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胡杨采访拍摄了300位生活、工作在上海的外国、外地和本地的,出生于1970—1989的青年,探求新一代的心理特征,于是有了《上海青年》。而《上海弄堂》《上海人家》《上海青年》这三本影像册集中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胡杨的“上海影像三部曲”。三部曲推出后,胡杨开始马不停蹄,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地展览不断,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和机构也纷纷收藏他的照片。在很多人眼里,胡杨的照片集不只是“影集”、“画册”,更是影像文献。而事实上,胡杨本人用了近三十年时间跨越着“摄影”的边界,向更为广阔的影像人类学领域迈进。
  “上海三部曲”的跨界行动
  
  记者:最近在忙什么?
  胡杨:忙观察、思考、创作。另外,2009年,参加了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三年展”,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中国项目三十年》展,西班牙巴塞罗纳现代文化中心《梦想中国·现实中国》展等。
  记者: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是世界上最顶级的摄影权威学术机构。据说要进入展览很不容易。“上海影像三部曲”系列引起了国内外的热切关注,你认为引起轰动的原因是什么?
  胡杨:引起国内外观众和读者共鸣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世人关注中国;其次是我较全面、公正、客观的反映。
  记者:现在拍系列的摄影师也很多,你认为你的“上海影像三部曲”系列与他们的系列有怎样的不同?
  胡杨:他们更注重照片本身的影像艺术;而我更关注反映当今社会问题和历史影像的价值。由于我的作品设置了许多问题,所以传播的信息量比较大。我的思维方式也与众不同:《上海人家》是横向的;《上海弄堂》是纵向的;《上海青年》是未来的。
  记者:从上海青年身上你看到怎样的未来?
  胡杨:其实以前我不太看好70后、80后,觉得他们没有50后、60后有责任心,媒体上也是贬义的评价多。但是做完《上海青年》专题后,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在国家和人民有危难的时候有所担当,很优秀。所以对未来不必担忧。
  记者:你本人对三部曲有怎样的期望?
  胡杨:希望它们能成为解读当今中国社会的影像文本,若干年之后成为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像文献。
   
  
  暂时离开是为了更好地进入
  
  记者:三部曲后,是否在搞新的创作?
  胡杨:对,现在拍摄的这个专题反映的是客观世界带给我的内心感受,跟之前的纪实摄影语言有很大的不同。
  记者:为何想要转换方向?
  胡杨:我不想重复自己,换一种思维方式创作一段时间,可以避免重复自己。
  记者:但是即使重复自己,还是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啊,这不正是你所追求的?
  胡杨:再这样做下去无非是多一二部作品而已,社会价值不大。但是如果过五年、十年之后再做就不一样了。社会改变了,时代改变了,社会价值就大了。
  记者:你一直崇尚纪实摄影,现在增加艺术含量,会不会削弱原来的优势?
  胡杨:我觉得这是属于两个领域的, 暂时离开是为了将来更好地进入。
  记者:有人质疑你拍的照片从艺术角度看不怎么样,那么现在你开始搞艺术摄影是否也是对这种声音的一种反击?
  胡杨:照相机只是工具,影像只是我作品的一部分。我之所以采用朴素、平和的摄影语言来拍摄,是因为希望能更客观地展现被采访对象。如果影像的摄影语言太艺术化,读者首先看到的就会是我,而不是照片主人公。反击是没有意义的,我不会在意别人怎么评价。 
  “作”出来的与众不同
  
  记者:上世纪80年代你开始摄影,那时从事摄影有没有出路?
  胡杨:有,当时上海有许多“搏奖派”,拍照片就是为了获奖。每拍一个120黑白胶卷,就要获一个奖,拿奖品。但是我从来不参加任何的比赛,许多人为了获奖,拍照时就要揣摩评委的审美观和当时的潮流。我不愿意,我走自己的道路,不想迎合。
  记者:刚开始学摄影时你几乎是一张白纸,在“搏奖派”盛行的大环境下,你如何形成自己的理念去判断作品的好坏?
  胡杨:那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摄影理念,只是有一种感觉,潜意识里面排除某些东西。比如在读摄影学习班时,有位老师拿出三个大本子,上面贴满了他发表的照片,给我们讲摄影构图课。两个人怎么拍、三个人怎么拍,我听后很反感这种一个模式摆拍出来的照片。我不反对摆拍,但是我不能接受这种脱离生活的摆拍。我喜欢以朴素的摄影语言去拍弄堂里的生活流,从平凡的生活中去拍出不平凡的照片。
  记者:从开始学摄影到如今近三十年,之间有没有对自己的摄影方式、理念疑惑过、动摇过?
  胡杨:有一段时间,确实感觉走不下去了。一个原因是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另一个原因是自己还想往前走,但是不知该怎么继续走下去。于是自己开始怀疑自己,每天拿着照相机不知道拍什么、怎么拍,很迷茫。这是我在摄影道路上碰到的一个槛。
  记者:那你如何迈过这个槛?
  胡杨:90年代中期,我去拍电影、电视。我觉得照片不如影视的表现力强,电影、电视是综合艺术,信息量大。后来发现拍电影经费投入太大,受到的限制也更多,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所以我又回过来搞平面摄影,这时我已经明白不能拿照片的短处去和影视的长处比,照片也有它的长处,电影画面一闪而过,照片却可以将精彩瞬间固定下来。
  记者:从事某个领域久了,会形成心理定势,容易重复自己,你如何克服拷贝自己的问题?
  胡杨:我这人好“作”,每个阶段平稳安定之后,就有意主动将自己翻盘“归零”,重新开拓。因为我明白,人生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就就要付出,不能安于现状。
  记者:某种方法得心应手了以后,就像有了一个惯性,想要翻盘非常不容易。
  胡杨:我觉得容易和不容易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你内心有没有这个勇气;二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当然心态也很重要。有些人也想创新啊,但是不敢,怕失去已取得的功成名就。在中国创造一种艺术风格、流派吃一辈子的大有人在。我欣赏毕加索,不断攀登,又不断地自我否定,这才是真正的大师、英雄。
   
  
  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记者:其实很多阶段你有了很稳定的高薪工作,但是你又义无反顾地辞职继续摄影,是什么让你摆脱金钱利益的诱惑,坚持你的创作?
  胡杨:我走到今天的每一步都是自己“作”出来的。但我不是为“作”而“作”,我是在追求自己的理想、自我的生活方式,永远挑战自己,希望自己这一辈子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些价值。过去有人说我是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我认为自己是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在当今中国社会是行不通的,很难解决生存的问题。我是务实的,做广告、拍电影挣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上海影像三部曲”。
  记者:你曾在采访中说过,表面上你没有抓住每一个时代,但是实际上你都抓住了。所以你走过的所谓弯路都在为你之后的摄影事业做铺垫,做准备。
  胡杨:恢复高考我没去考,按照我的成绩我可以考上重点大学的;上海第一波炒股我没去炒;当时出国有机会,海外留学我也没有去。从常人的眼光来看,我什么都没有抓住。但是我实现了人生价值与社会需求的结合,这才是我真正需要的。
  记者:从事摄影,对自己的生活、思考方式带来怎样的影响?
  胡杨:潜移默化肯定有,因为从事纪实摄影,所以对社会问题比较敏感。过去有段时间,我一直会坐在淮海路上的一家咖啡馆里,面对马路几小时观察形形色色的各种人,捕捉这个时代人们的心态。平时我除了睡觉,一直在思考,即使看电视也处于工作状态。我没有上下班、节假日的概念,很多好的选题、想法都是从睡梦里出现的,灵感来了,马上爬起来记下来。在我的生活中是没有娱乐的概念的,生活即工作,工作即事业。
  记者:你把自己定位为“摄影人”,能否具体谈谈“摄影人”这个概念的含义?
  胡杨:用相机表达内心感受、精神境界的是摄影家;用相机挣钱卖技的是摄影师;用相机娱乐的是爱好者;我不属于这三种人,只能叫“摄影人”了,哈哈……
  记者:对于你而言,最高的摄影境界是怎样的?
  胡杨:拍摄的照片能超越时间、空间、利益和生死。
其他文献
我国的国有经济理论,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设想,由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创立的。在过去30年改革中,国有经济理论突破了国有企业必须
会议
@@《资本论》是无产阶级的圣经。它不但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地位和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剥夺剥夺者”历史使命,而且为无产阶级夺
会议
@@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是对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的笼统称谓。它在比较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史
会议
本文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中国模式”与欧美“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功效的根本差异,以三大危机为据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验证吴敬琏等主张的“自由市场经济制
会议
德国王牌女间谍驰骋谍海,游刃自如,曾用美色捕获了许多的“猎物”。然而,她做梦都没有想到,她自己也陷入了盟军设置的温柔陷阱中,结果充当了盟军的“信使”。直到盖世太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