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固始县抢救发掘了一批墓葬,其中一号墓规模较大,盗掘比较严重,其大件玉器多已被盗走,现存下来的也是极其珍贵的装饰品。计有璧、璜、龙佩、环、圈、珠、管、玉人、带钩等。多数为素面,也有少数雕刻有精细的花纹,特别是雕琢成人物和龙的形象之装饰品,姿态生动,形象逼真,线条流畅,工艺精细,虽在地下被埋藏了两千多年,但其光泽多数仍晶莹光亮,充分显示出当时的琢玉工艺和抛光技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现择其主要玉器介绍如下:
玉璧可分二型。
I型:1件。图1直径9厘米,孔径5.5厘米,厚0.15~0.30厘米。孔周与璧面平,制作不太精细,且选用玉根作料,表面呈现蜡黄和灰褐诸色。器表虽磨制光滑,但薄厚仍不一致,周边有残缺痕迹,然孔径较圆。一边有明显的开料痕迹,两面抛光,均素面无纹。
Ⅱ型:3件。图2直径6厘米,孔径2.3厘米,厚0.60厘米。孔周两面微突起,呈圆口状,孔壁较直,抛光。色泽青灰,并有褐色玉根斑痕。制作比较精细,璧孔与周边比较规整平直。两面边沿与孔壁形成环形素圈,余皆雕刻成云雷纹,饰满器身,纹饰密布,错落有致。虽选用玉根作料,但经过精细加工、雕琢、抛光,仍显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图3直径3.6厘米,孔径1.3厘米,厚0.35厘米。乳白色,璧孔与周边微突起,边沿平直。两面抛光,雕琢有云雷形图案。底面凹平,而纹饰凸起,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图4直径3.6厘米,孔径1.4厘米,厚0.4厘米。乳白色,局部受沁呈黄褐色。璧孔与周边微突起,边沿平直,两面抛光。雕琢有云雷形图案,底面凹平,而纹饰凸起,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玉璜 4件。选料比较讲究,皆为硬玉,色泽多数偏青,仅有1件微显青褐。除1件为素面抛光者外,余皆雕琢有精细的花纹。若穿线佩戴,更具有雍容华贵之风度。按这批玉璜的形制,可分为四型。
I型:1件(图5)。长9厘米,宽3.5厘米,厚0.30厘米。器表呈乳白色,然白中泛青,有褐斑。两端平齐,两面抛光,整体为圆周的三分之一。两端各有一孔。上端有一小孔,表面磨制得极其光滑。
Ⅱ型:1件(图6)。长10.9厘米,宽3厘米,厚0.2厘米。翠绿色,选料精细,两面抛光,制作讲究,工艺精湛。整体为圆周的三分之一。两端有孔,上端有一小孔。两面均雕琢有精细的花纹,一面为云雷纹密布,而另一面则为饕餮纹。刻工精细,线条流畅;构图严谨,优美大方;设计精巧,雕琢娴熟。
Ⅲ型:1件(图7)。长7.8厘米,宽1.7厘米,厚0.2厘米。乳白色,但白中泛青,玉质精细。整体亦为圆周的三分之—。一面磨平,一面雕琢有云雷纹。一端有一单孔,而另一端则为上下两孔,上端还有一小孔。制作讲究,图案性强,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Ⅳ型:1件(图8)。长10.5厘米,宽1.6厘米,厚1.5厘米。黄褐色,两面抛光,为圆周的四分之一,形体虽小,但制作精巧,可谓小巧玲珑。两面皆以云雷纹密布,两端有孔,上端有一小孔。
玉龙佩1件(图9)长11厘米,宽3.9厘米,厚0.5厘米。乳白色,头部有褐斑,造型扁平,两面抛光。身躯细长,龙首翘起,尾部略残。身躯上下有圈鳞衬托,上下两面皆雕刻有云雷纹密布全身。选料比较讲究,造型生动逼真,制作工艺精细,图案装饰严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龙体上下两排共穿8个孔,以供佩戴之用。
玉环皆两面抛光,多数选料采用玉根,故有褐斑痕。有的素面,有的表面雕琢精细的花纹。根据不同的造型,共分为四型。
I型:1件(图10)。外径10.7厘米,内径6.4厘米,厚0.5厘米。乳白色,有褐斑,为一圆周体。两面抛光,内外边沿皆雕作扇棱形。两面均刻有云雷纹,造型扁平纯圆。
Ⅱ型:1件(图11)。外径9.2厘米,内径5.9厘米,厚0.2-0.3厘米。为乳白色,两面抛光,内厚外薄,制作不太精细。两面皆刻有三周排列有序的云雷纹密布全身,显得非常呆板。
Ⅲ型:2件。图12外径2.6厘米,内径1厘米,厚2厘米。乳白色,有褐斑。扁平,边沿整齐,两面抛光,磨制精细,均为素面。图13外径1.8厘米,内径0.6厘米,厚0.4厘米。乳白色,微带黄色,有褐斑,磨制尚工整。
Ⅳ型:2件。图14长2.9厘米,宽2.8厘米,厚0.2~0.4厘米。不规则的耳形,乳白色,有褐斑。选料不精,磨制工艺欠佳,厚薄不均。图15长3.9厘米,宽2.7厘米,厚0.3~0.4厘米。不规则的耳形,乳白色,有褐斑,选料不精,磨制工艺欠佳,厚薄不均。
玉绞丝环(图16)。环的外径1.7厘米,内径1厘米。黑褐色,整体为圆形。断面呈圆形,磨制精细。表面刻成绳纹状细纹密布全身,显得小巧玲珑,极其精致,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玉带钩(图17)。长2.1厘米,宽1.7厘米,厚1.3厘米。乳白色,腹呈近方形,钩作鸭首形。纽很小,且内凹,一端凿扁方孔与纽相通。钩与腹的正面均雕刻有云雷纹作衬,造型虽小,但琢磨讲究。整器抛光,并雕刻有较细的纹饰,显得小巧玲珑,非常雅致。作为带钩使用,在同一时期尚属罕见。
玉人(图18)。高2.5厘米。乳白泛青,表面抛光。作蹲跪状,两手交叉于胸前,两腿齐跪,上身直起,双目前视。由头顶至足底有一小孔上下相通。制作讲究,造型秀美,比例匀称,具有一定的雕刻工艺水平。
玉锁 2件。图19长1.7厘米,高1.3厘米,厚0.4厘米。色泽青绿,稍有褐斑。扁平近方形,下部较平,上端抹圆,整体作古锁状。器表抛光,正面上部刻有简单的云形纹,余皆素面。在饰件的中部横穿有小孔相通。图20与图19形制相似,唯大小略有差异,长1.9厘米,高1.4厘米,厚0.7厘米。
这批玉器以青玉为主,少量为白玉,但不太细洁。玉器的色泽,有的偏绿,有的乳白色,也有的呈现褐色或墨绿色、黄绿色等。由此说明,这批玉器选料不太讲究,如在同一件器体上,一部分为纯正的玉心,而另一部分则常常带有明显的玉皮和“石根子”(即玉根)斑痕。
(责编:蔚蔚)
玉璧可分二型。
I型:1件。图1直径9厘米,孔径5.5厘米,厚0.15~0.30厘米。孔周与璧面平,制作不太精细,且选用玉根作料,表面呈现蜡黄和灰褐诸色。器表虽磨制光滑,但薄厚仍不一致,周边有残缺痕迹,然孔径较圆。一边有明显的开料痕迹,两面抛光,均素面无纹。
Ⅱ型:3件。图2直径6厘米,孔径2.3厘米,厚0.60厘米。孔周两面微突起,呈圆口状,孔壁较直,抛光。色泽青灰,并有褐色玉根斑痕。制作比较精细,璧孔与周边比较规整平直。两面边沿与孔壁形成环形素圈,余皆雕刻成云雷纹,饰满器身,纹饰密布,错落有致。虽选用玉根作料,但经过精细加工、雕琢、抛光,仍显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图3直径3.6厘米,孔径1.3厘米,厚0.35厘米。乳白色,璧孔与周边微突起,边沿平直。两面抛光,雕琢有云雷形图案。底面凹平,而纹饰凸起,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图4直径3.6厘米,孔径1.4厘米,厚0.4厘米。乳白色,局部受沁呈黄褐色。璧孔与周边微突起,边沿平直,两面抛光。雕琢有云雷形图案,底面凹平,而纹饰凸起,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玉璜 4件。选料比较讲究,皆为硬玉,色泽多数偏青,仅有1件微显青褐。除1件为素面抛光者外,余皆雕琢有精细的花纹。若穿线佩戴,更具有雍容华贵之风度。按这批玉璜的形制,可分为四型。
I型:1件(图5)。长9厘米,宽3.5厘米,厚0.30厘米。器表呈乳白色,然白中泛青,有褐斑。两端平齐,两面抛光,整体为圆周的三分之一。两端各有一孔。上端有一小孔,表面磨制得极其光滑。
Ⅱ型:1件(图6)。长10.9厘米,宽3厘米,厚0.2厘米。翠绿色,选料精细,两面抛光,制作讲究,工艺精湛。整体为圆周的三分之一。两端有孔,上端有一小孔。两面均雕琢有精细的花纹,一面为云雷纹密布,而另一面则为饕餮纹。刻工精细,线条流畅;构图严谨,优美大方;设计精巧,雕琢娴熟。
Ⅲ型:1件(图7)。长7.8厘米,宽1.7厘米,厚0.2厘米。乳白色,但白中泛青,玉质精细。整体亦为圆周的三分之—。一面磨平,一面雕琢有云雷纹。一端有一单孔,而另一端则为上下两孔,上端还有一小孔。制作讲究,图案性强,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Ⅳ型:1件(图8)。长10.5厘米,宽1.6厘米,厚1.5厘米。黄褐色,两面抛光,为圆周的四分之一,形体虽小,但制作精巧,可谓小巧玲珑。两面皆以云雷纹密布,两端有孔,上端有一小孔。
玉龙佩1件(图9)长11厘米,宽3.9厘米,厚0.5厘米。乳白色,头部有褐斑,造型扁平,两面抛光。身躯细长,龙首翘起,尾部略残。身躯上下有圈鳞衬托,上下两面皆雕刻有云雷纹密布全身。选料比较讲究,造型生动逼真,制作工艺精细,图案装饰严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龙体上下两排共穿8个孔,以供佩戴之用。
玉环皆两面抛光,多数选料采用玉根,故有褐斑痕。有的素面,有的表面雕琢精细的花纹。根据不同的造型,共分为四型。
I型:1件(图10)。外径10.7厘米,内径6.4厘米,厚0.5厘米。乳白色,有褐斑,为一圆周体。两面抛光,内外边沿皆雕作扇棱形。两面均刻有云雷纹,造型扁平纯圆。
Ⅱ型:1件(图11)。外径9.2厘米,内径5.9厘米,厚0.2-0.3厘米。为乳白色,两面抛光,内厚外薄,制作不太精细。两面皆刻有三周排列有序的云雷纹密布全身,显得非常呆板。
Ⅲ型:2件。图12外径2.6厘米,内径1厘米,厚2厘米。乳白色,有褐斑。扁平,边沿整齐,两面抛光,磨制精细,均为素面。图13外径1.8厘米,内径0.6厘米,厚0.4厘米。乳白色,微带黄色,有褐斑,磨制尚工整。
Ⅳ型:2件。图14长2.9厘米,宽2.8厘米,厚0.2~0.4厘米。不规则的耳形,乳白色,有褐斑。选料不精,磨制工艺欠佳,厚薄不均。图15长3.9厘米,宽2.7厘米,厚0.3~0.4厘米。不规则的耳形,乳白色,有褐斑,选料不精,磨制工艺欠佳,厚薄不均。
玉绞丝环(图16)。环的外径1.7厘米,内径1厘米。黑褐色,整体为圆形。断面呈圆形,磨制精细。表面刻成绳纹状细纹密布全身,显得小巧玲珑,极其精致,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玉带钩(图17)。长2.1厘米,宽1.7厘米,厚1.3厘米。乳白色,腹呈近方形,钩作鸭首形。纽很小,且内凹,一端凿扁方孔与纽相通。钩与腹的正面均雕刻有云雷纹作衬,造型虽小,但琢磨讲究。整器抛光,并雕刻有较细的纹饰,显得小巧玲珑,非常雅致。作为带钩使用,在同一时期尚属罕见。
玉人(图18)。高2.5厘米。乳白泛青,表面抛光。作蹲跪状,两手交叉于胸前,两腿齐跪,上身直起,双目前视。由头顶至足底有一小孔上下相通。制作讲究,造型秀美,比例匀称,具有一定的雕刻工艺水平。
玉锁 2件。图19长1.7厘米,高1.3厘米,厚0.4厘米。色泽青绿,稍有褐斑。扁平近方形,下部较平,上端抹圆,整体作古锁状。器表抛光,正面上部刻有简单的云形纹,余皆素面。在饰件的中部横穿有小孔相通。图20与图19形制相似,唯大小略有差异,长1.9厘米,高1.4厘米,厚0.7厘米。
这批玉器以青玉为主,少量为白玉,但不太细洁。玉器的色泽,有的偏绿,有的乳白色,也有的呈现褐色或墨绿色、黄绿色等。由此说明,这批玉器选料不太讲究,如在同一件器体上,一部分为纯正的玉心,而另一部分则常常带有明显的玉皮和“石根子”(即玉根)斑痕。
(责编:蔚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