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
  件,它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影响学生一辈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想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师者,教书育人,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尤其是没当班主任的老师怎样既教书又育人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是最应该思考的问题。语文学科文道结合,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在开展思想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语文的学科特点又决定了语文课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是直露的、抽象的,而是含蓄的、潜移默化的。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积极渗透思想教育。那么,在教学中又该如何渗透思想教育呢?仅就自己的教学体会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感悟文本,培养学生的情感
  作為语文教师,有很多美文教学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尤其是古诗文教学,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无论是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意义都是古文学的经典,很适合利用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比如教《行路难》时,通过感悟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分析此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学习《观沧海》时就结合《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事迹以及对其人的评价,来感悟他作品中统一全国的壮志,进而来培养学生的壮志雄心。在教《与朱元思书》时,通过品读优美的景物描写,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操。在对这些作品的讲解分析中,提问思考,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与操守,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不自觉中思想教育便在语文课中“润物细无声”了。
  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中,语文老师设置恰当的意境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行思想教育。
  如教《背影》一文时,我从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一段入手,配上音乐朗诵,一下子就把孩子带入到了浓浓的亲情氛围中去了。孩子很感动,然后导入新课,讲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分析、理解,深切感悟文章所表达的那种父子挚爱情深的浓浓亲情。使学生透过“父亲”那“蹒跚地穿过铁道”、艰难地 “爬上月台”去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深切感知父亲为儿子甘愿付出一切的那份高尚博大的舐犊之情;让学生从儿子那“晶莹的泪光”中,深刻领会儿子对父亲那颗愧疚、感激、思念的心。初步领会儿女应心存孝心。接着我又让学生搜索表达父爱或母爱的诗文进行朗诵。孩子朗诵得声情并茂且感情真挚!在学生读其文、明其理后,我又让学生以“自己与父母”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口头作文交流。这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眷恋、感恩之情,让思想教育在语文课堂上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诵读经典,净化学生的心灵
  诵读经典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情操陶冶、一种思想深化,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除了教材中的经典作品,传统的经典更不可忽视,比如《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这些经典,大多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礼仪、指导学生做人。古人云:“人无礼者不生,事无礼者不成,国无礼不宁。”指导学生诵读这些经典,不但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加知识的积累,深切感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更能帮助生充分体验和领会我们民族的精髓与灵魂!从而使思想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
  四、深入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如何使学生树立“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这个坚定的信念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经过精心挑选的课外阅读的课文,具有丰富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特别是不少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英雄、先进人物的文章,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等,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品,我们应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思想素质和语文素质两方面得到提高。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的《黄河颂》这篇文章时,配乐《黄河大合唱》,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如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并告诉学生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侮,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如教《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时告诉学生:“石拱桥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迄今保存完好的古桥,可为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用这些我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学习、生活、工作不可缺的好帮手。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教授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过程中,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以情激情,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学习、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心灵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全面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孔志.思想教育渗透的“点”“时”“度”[J].小学教学参考, 1998(9).
  [2] 李元功.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摘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与“魂”,是值得世世代代传承的文化根基,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升民族人文素养的基础。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修养品格以及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教学;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汉字是现今世界上通行的最古老的文字,它以其独特的字音、字形、字义向我们展示着丰富的汉文化底蕴。但是现阶段的的识字教学中,教学方式虽多种多样,却往往忽视对汉字文化底蕴的解读。本文主要对汉字文化在小学识字教育中的缺失原因及如何逐步渗透进行探讨。  【关键词】汉字;小学识字教学;汉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记录传递信息的工具,始终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它
公开招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是经常采取的招标方式,由于道路建设尚未全部采用招投标管理的概念,很少有论文讨论道路建设招投标的问题,根据调查分析和道路施工的经验和措施,提出招标
随着低碳理念的不断深入生产和生活,发展低碳经济、推动二氧化碳减排是目前国际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途径。作为工业行业最大的碳排放的电力行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面临着多方面
【摘要】经典作品,就是经过时间考验能够经久不衰、常读常新的万世之作。被誉为“明文第一”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是教材里一篇文质兼美、百读不厌的经典篇目,一直以来对它的解读常停留在感伤悼亡、抒写亲情、语淡情深等方面,却很少探究作者蕴藏在文中悲喜情感之后的真实心理。本文试从“士”文化角度解读文章的深层意蕴,以期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更真实地贴近归有光寄寓在书斋中的复杂情感。  【关键词】士人情怀;功名
汉字的终极目标是运用.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过程观,确立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高效的学习者,走出识字教学的新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在电力工程建设中,配电网运行是确保整个电力运输的关键;文章对影响配电网安全运行的故障类型及原因进行总结归纳,并分析了这些故障对配
安全生产的关键取决于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的管理,一定要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至上、预防为重”,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
【摘要】课标提出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并注重课程价值的取向,而語文教学应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美因素,因势利导,使德美双育在教学中相互渗透、完美融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有效融合。  【关键词】德育;美育;价值;渗透;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文本蕴藏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美德起到熏陶作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又呈现多样性。因此,应该重视、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
本文主要阐述了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系统设计规范中应考虑的问题,并对设计要求、给水方式以及消防水箱的设置问题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