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读”落到实处,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关键词】 阅读;粗读;精读;熟读
  【中图分类号】G6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读”作为一种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的受到教师的重视,然而我们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感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初读感知教材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熟读精读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更多的烙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1.初读中感悟,要有“量”
  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抹杀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思想,把学生变成用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如我在教《小摄影师》一文时,开始我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分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我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我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小男孩这么希望拍到照片,后来为什么没有来呢?”“高尔基为什么不让杂志社的记者进来,却嘱咐秘书一定要放小男孩进来呢?”等等。正因为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所以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
  2.精读中感悟,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导。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问道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白栽,但当问到为什么没有白栽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玫瑰花很美。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展开想象,想象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还有那些动物?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小动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3.熟读中精思,突出“情”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章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纸船和风筝》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我引导学生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则配上忧伤的音乐,松鼠和小熊化解矛盾的过程则又配上了欢快的乐曲,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读得极富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还沉浸在两个小动物纯洁的友谊之中,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偷偷地擦眼泪。这是感动的泪水,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
  阅读教学离不开“读”,粗读知晓大意,精读品味语句,熟读体验情感。在读中,学生应该要自觉、主动去阅读,用心去领悟文章的内容以及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读”落到实处,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及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及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这四种技能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它们的有效结合将会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对于小学生而言,听说读固然重要,但是随着学生英语学习程度的加深,写的意义会越来越大,对书写的关注
【摘 要】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作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并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以飨读者。  【关键词】 阅读;选择;训练;文化积淀;文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语文教学重文道统一,文之传授与道之体悟应为语文之精
一、前言在本世纪30年代硬质合金焊片钎头用于矿山取代钢钎子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70年代以后,由于液压凿岩机的出现和风动凿岩机向着大功率方
【摘 要】 阅读教学应关注文本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的平衡;语文课既要“读”又要“阅”;既要“书声朗朗”,又须“静思默想”,教师应关注阅读教学中的读;教师应注重阅读教学中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文本价值;学生独特体验;语文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
为井下巷道掘进、采矿凿岩以及露天台阶钻孔选择钻头,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对不同厂家的钻头产品进行对比试验,才能做出最终选择,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钻头和钻杆费用,
【中图分类号】G6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是评价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语文课堂因其学科特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形式也丰富多样,但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那怎样的评价才适应新课程所提出的评价要求呢?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浅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一、倡导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提升评价质量
1.前言竖井是矿山提升矿石、运送料料、升降人员的重要设施,是矿山运输生产中的咽喉。长期以来,竖井井口由于缺少安全防护装置,矿车及人员坠井事故经常发生,严重地威胁着矿
艺术简历:韩玉臣,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高级经济师,全国商业优秀创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
登封县新登煤矿,1990年前4个月,通过加强坑木回收管理、修旧利废挖潜改造、搞技术革新和采用新工艺、开展义务劳动等活动,仅坑木、梢子、荆笆和用电等项就节支23.5万元;吨煤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当前,在新课改理念下,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其中“271”高效课堂模式便是其中之一。这种模式,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以“导学案”为载体,通过“学案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愉悦地体验学习过程,从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由此看来,导学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是创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