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引路 授之以渔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045416220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服务,教师的认识和做法不太一样,以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来说,有的人认为,讲读课上,要多讲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作文就能写好了;有的人则认为,就是要让学生记住一篇篇谈文章结构的这种“式”、那种“法”,这样学生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套用了。这些认识做法看似有道理,可实际上往往事与愿违,阅读课上的讲练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此同时再适当让学生懂得一点写作知识,掌握一些构思的范例。
  教材都是典范性的文章,可以说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只要我们好好钻研,教学方法得当,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路就会受到锻炼,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一、 分析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培养取舍材料的能力
  有的文章在学生理解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其站在作者的角度设想,作者写这篇文章时为什么选取这些材料?这些材料与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可提高学生分析材料、取舍材料的能力。
  二、 比较内容的详略,培养学生驾驭材料的能力
  有的文章是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思考。比如:这一课,如果一部分写的最详细?是怎样写详细的?哪些地方是简略写的?是怎样简略写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不仅如此,还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把详略的位置变换一下,好不好?为什么?学生就不至于就事论事,不知其所以然。而必须分析材料分别含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把具体的材料与既定的文章中心联系起来分析思考,这样也就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同样也提高了他们驾驭材料的能力。
  三、 变换结构的顺序,培养开拓思路的能力
  文章的结构顺序是作者思路和轨迹、思维逻辑的体现。为了培养学生结构能力,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培养学生开拓思路的能力,针对文章的顺序结构,在领悟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变换顺序的练习。比如:变换时间顺序,把以时间顺序写的结构变化成不按时间顺序写的结构(即倒叙、插叙)。此外,还可以变换空间的顺序,变换认识的顺序,变换视角等等。但“变”不是变花样,必须紧紧扣住思维训练这条线,引导学生联系文章反映的客观事物进行思考,作者写的客观事物的发展顺序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按这顺序写?从而达到训练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创造性的目的,培养学生开拓思路的能力。
  四、指导编写提纲,训练学生系统化的能力
  编写提纲的训练,必须按照思维活动系统化的规律进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在阅读课上缩写提纲可以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从部分到整体,先一段或一节地分析、归纳,最后一步综合,从而形成一课书的提纲。
  另一种是从整体到部分,先在逐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全课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而后再从整体上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再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分析。
  五、 换位复述,培养创造性作文的能力
  所谓“换位复述”就是指换一个角度讲述课文的内容,在阅读的时候,学生作为读者去理解、去吸收,当学生理解了、掌握了课文内容,领悟了作者思路之后,让其跳出来,给作者换一个角度来表达。这时对于学生来说我就是作者,这篇文章就是我写的。这种讲述要在明确了中心,掌握了内容,编好了提纲的基础上,丢开课本进行。学生讲述之前,教师要用各种方法,把学生带到作者所写的情境中去,激发他们自己表达的愿望。学生只要抓住提纲,便可滔滔不绝讲出来。这种讲述可以不拘泥于词句,要鼓励创造,如:改变结构、改变方法、改变形式、改变述语等,学生讲述了,还可以让他们互相评说,也可以让他们自己说说这样讲述的感受,达到培养创造性作文的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以课文为基础,加强从上述几个方面的训练,就一定能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作者单位:江西省峡江县巴邱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有一些学生一提到作文,就会觉得“头痛”,有些教师一说到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直摇头,不知从何处下手。其实,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并非想象中那样困难!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了让学生平时多阅读、多思考、多观察外,还应该让他们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树立学生写作的自信心要从简单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诗。在教学过程中,朗诵是一项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再创造的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既恰当又充分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思维,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读然后才能善读。通过教师的示范,或者寻找优美的配乐朗诵让学生聆听,让他
教育的起点和回归是人的生命,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过程,也是生命自主、能力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那么,构建这样的课堂需要些什么呢?   1.土壤  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是孕育生命的土壤。传统的课堂环境过分强调学习的预设性和封闭性,就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生态环境”的课堂应是和谐、活跃、民主、平等的,是让每个学生身处其中都会感到安全、亲切、有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