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人性美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古诗词中的人性美,是诗人在其作品中所表现的真善美的品质和思想内涵。古诗词人性美的丰富内涵,主要表现在亲情、友情、爱情、兄弟情、爱国情和对生活的热爱等诸多方面。在古诗词鉴赏学习中,深入探究其人性美丰富内涵,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高尚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古典 诗词 人性美
  
  人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质,它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性的核心是善,即我们常说的真善美的善。真、善、美三者统一,这才可能成为人性之美。人性之美是“造就诗歌之美和美的诗歌的基础”、“诗人在观察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观照自然界时,眼光必须闪亮人性之光。”古诗词中的人性美,就是诗人在其作品中所表现的真善美的品质和思想内涵。
  古诗词教学中对人性美的探究,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等,这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高尚思想情操,具有重要作用。
  诗人是用自己的作品来影响群众的。诗人的人性品位和精神品格,可以说主要体现在他选取什么题材上,就大的题材范围讲,诗人在以下几个方面是最能倾注全部感情并且充分体现其人性之美的:
  1深挚的亲情
  其一:《游子吟》(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一首乐府诗,前二句共有两个意象:“线”、“衣”;三、四句写两种状态:母亲动作:“密密缝”, 母亲心理:“意恐”“迟迟归”;五、六句:用了两个比喻:“寸草心”(游子孝心),“三春晖”(母亲恩情),以孝心之渺小与母爱博大形成对比、衬托。这首诗写出母爱的温暖、博大,表达了游子的感恩之心。晓谕世间儿女,切莫辜负慈母一片深情。这是一篇充满淳真感情的诗作。
  其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能强烈感受到它的艺术力量。佳节思亲是人之常情,而这首诗的独到之处,不是一般化遥想兄弟重阳登高而自己独处异乡,虽然也能表现佳节思亲之情,但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而诗人遥想的却是:远在故乡的兄弟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人不是自己,反倒是兄弟们感到佳节未能完全团聚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思亲之情、兄弟之情躍然纸上。
  2真挚的友情
  其一: 《赠汪伦》(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是李白临行的一首留别诗。这首小诗前半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临行村人踏地为节拍,前来送行,“忽闻”似出乎意外,也显出人缘很好。诗的后半是抒情,潭水深千尺,水深情深自然联系起来,那么友人的情谊更有多深呢。“不及汪伦送我情”妙就妙在“不及”,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人们抒写友人别情的常用语。
  其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王勃写的一首送别诗。古代许多送别诗,大都表现了“黯然销魂”的情感,然而本诗虽表现依依惜别,但并不作悲酸伤感之语。作者在临别劝慰友人,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虽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如比邻一样近吗。不要因为离别就为儿女之情流泪伤心。挚友情深,自然流露。而诗人在激昂豪迈中唱出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旋律,化惜别为勉励,改无奈作有为,意气高远,不愧为千古名句。
  3纯真的爱情
  爱情的纯真程度可以说是衡量人性的尺度。也因此,爱情才成了文学和诗歌永恒的主题之一。几乎没有一个诗人不曾歌唱过爱情,因为爱情与人类共存,与诗歌共存,与诗人共存,与人性之美共存。
  其一:《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妻子的抒情七言绝句,表达了对妻子的深爱。诗的首句写思念,二句写寂寞(秋风秋雨愁煞人),是现实之情景;第三句写剪烛花(表明时间长),第四句写夜话(离别的情怀),是想象之情景。
  由李商隐这首诗,我们可以联想到杜甫的一首爱情诗:
  其二: 《月夜 》( 唐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中“闺中只独看”,与李商隐诗中写法有何相同之处:“独看”从对方落笔,其实包含作者在内;“君问归期”也是从对方落笔,其实也包含作者自己的思念。
  追溯到古代诗歌的源头,表达男女爱情的诗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卫风·采葛》),描写在恋爱中,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期盼相见,心意迫切,内心充满等待的痛苦。又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召南·关雎》),形容青年男女恋情,这首情歌中描写了一位男子对一位女子爱慕之情,后人常用这两句诗来形容青年男女对爱情热切地追求。
  4爱国的情怀
  以上我们赏析的几首诗,写亲情、写友情,写爱情,这些情感的升华,那就是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可以从古诗词中进一步探讨:
  其一:《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宋朝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七绝,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85岁时,陆游撒手人寰,临终仍念念不忘他深爱的国家,留下这千古绝唱。他写下许多爱国诗篇,这是其中之一。
  爱国的思想品质可表现在痛恨外侵、渴望统一、忧国忧民、报国之志等许多方面。我们熟悉的岳飞的一首爱国词篇,从中可以更明显看到这位抗金将领杀敌报国的豪迈情怀:
  其二:《满江红写怀》(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诗词名篇,词中表现了抗金救国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
  5对生活的热爱
  对古诗词中的人性美,我们以上探讨了深挚温暖的母爱、真挚深厚的友情、炽热的男女爱情、伟大的爱国情怀;古诗词中热爱生活的诗篇,其中同样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
  其一:《 清平乐村居》(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是宋朝词人辛弃疾在上饶闲居时所作的一首词。全词清新恬淡,充满生活情趣。这首词描绘了两幅画图:乡村风景画:乡村茅舍,屋檐低小,溪水流淌。溪边绿草青青,醉里欢容,柔和乡音,农家老夫妇,亲切朴实;劳动风俗画:远处大儿在锄豆,近处次儿正在编织鸡笼,不远不近处,顽皮的小儿卧剥莲蓬。
  如果说上片末尾一个问句表明似曾相识,意趣平添;那么下片小儿无赖足见其天真活泼,逗人喜爱。小小画幅,一条清溪,从青草溪边的茅屋,大儿锄豆的溪东,到小儿卧剥莲蓬的溪头,意脉连绵,情思不断。这是一条并不出奇的清浅小溪,但欢快地载着我们领略了乡村美好风光。
  让我们再来看一首大诗人李白写庐山风光的诗篇:
  其二:《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首句写庐山香炉峰,处在紫色雾霭之中;次句写远看瀑布,有如长河竖挂一般,(写出了庐山优美幽深和雄威壮观);第三、第四句以瀑布为中心,表现它的动态美,构思巧妙。前句的“挂前川”与后句的“飞流直下”,一静一动,写其壮观,豪爽明快;结句的“疑是银河落九天”,可谓奇想天外的神来之笔!
  以上两首诗,前者写恬淡闲适的乡村生活,是对生活的热爱;后者写山川美景,同样表达的是对生活的热爱。我们应该看到,那些表面看来纯粹是写景的诗,其实并不是文字的风景画,它们展示的是诗人的胸怀,蕴藏着诗人的情趣,饱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着诗人的美感和爱心。美的风景诗都是诗人的人性美在大自然中的折射。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美的能力,就必须增强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读一些文学精品,而优美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塑造民族精神的丰富素材和资源,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恰当的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品味鉴赏优秀的古诗词作品,挖掘隐含在古诗词中美的因素,必将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我们必须重视古诗词美育价值,在古诗词鉴赏学习中,深入挖掘其人性美丰富内涵,让古诗词美育之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圃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周汝昌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2
  2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7
  3丁丙贵主编.诗词名句鉴赏辞典.远方出版社,2004.3
其他文献
【摘 要】 “人性化”的音乐课堂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音乐教学环境,还学生主动参与的空间,无疑是给学生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心灵产生震撼,从而激发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创新思维。  【关键词】 音乐课堂 人性化 课堂情境 和谐氛围    2007年央视春晚,台湾女歌手张韶涵的一曲《隐形
期刊
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并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为了贯彻这一基本理念,近几年,我试探着因地制宜在学校和校园周边建立了生物学实验园地,让学生通过在自然条件下种养和观察各种活的生物来学习高中生物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生物园的作用  可加深和扩展学生所学生物学知识,有助于培养生物学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教师
期刊
【摘 要】 2002年9月,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着金湖大地,也悄悄走进了每一位金湖教师的心房。新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和观念的改革。作为处在课程改革风尖浪口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积极投身课改,同新课程一起成长。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更新观念 经验总结    2002年9月,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着金湖大地,也悄悄走进了每一位金湖教师的心房。我有幸投身于这场重大改革之中。新
期刊
在拳击比赛中,产生伤害事故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职业拳击比赛中,即使如此,在开展职业拳击非常普及的美国,职业比赛时运动员头部受伤的比率仅排在所有运动项目受伤率中的第9位。  1常见的手部损伤及防治  拳击运动也是一项对抗程度十分激烈的运动,以手套的拳峰击打对方有效部位得分或击倒对方而判定胜负。因此手部损伤是司空见惯。  1.1掌指关节部皮肤擦伤及关节囊损伤:运动员绑护手绷带后戴拳套击打对方运动员、或戴较
期刊
漫步在德积小学校园,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这里的草木茂盛、花团锦簇;这里窗明几净,空气清新;这里书声琅琅……好一个学习乐园,育人的沃土。  1用绿色理念营造绿色校园  德积小学秉承“以绿色之教育,育绿色之未来”的办学理念,在建设“绿色、生态、和谐”学校的过程中,把美化环境作为绿色教育的基础工程,精心规划、施工,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赏心悦目的生存空间。玲珑的假山,别致的雕塑、苍翠的
期刊
随着教育体制的转换,教师素质的提高愈来愈成为大家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教师作为一个个体的人,他的许多素质,如气质、品格、人格等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担负着育人的重任,其人格魅力在生活中对学生的影响尤为深刻,于是人格问题被提上了日程。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重要的和相当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它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心理特征包括:气质
期刊
【摘 要】 现在家长干涉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情况越来越多。家长如此“热心”孩子在校的教育,到底是利还是弊?  【关键词】 学校 老师 学生 家长    1背景透视  现在的家长干涉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些家长文化程度较高,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自诩“懂教育”,动不动就对学校及教师的教育工作指手划脚,这种现象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有些媒体还专门作了报道。  报道一:某小学三年级有个班
期刊
【摘 要】 教师是教学过程和德育过程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数字时代、网络时代教师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着重论述在数字化时代的德育过程中的教师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 教师 角色 信息时代    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思想品德的职责。教师兼具教学者和育人者双重职能,两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是统一的。信息时代,教师工作内容复杂化,角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问
期刊
“主动参与”这四个字可以说在当今的社会和教育的大背景下,含义颇深也颇重,学生不是迫于老师的压力而能够主动参与的课堂,说明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教师当然也是身心愉悦的,而且很有成就感。主动参与,学会思考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基本素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學呢?  1心理上要相信尊重学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是学生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首先是由于教师教育观
期刊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社会在不断变革,就要求教育也不断变革。没有教育的改革,就没有新课程的成功。课程改革需要教学的转型,而新课程的推行也的确导致了教学观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必将对有效教学的内涵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尝试提出新课程背景下有的效教学理念,并构建一种有效教学的框架。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更好的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呢,我认为要做到这些,应正视新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