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提高织物导湿性能测试的准确性,在传统滴液法的基础上借助摄像机获得织物润湿图像后,利用同态滤波对图像进行增强预处理,再经阈值分割和形态学处理后,提取到织物的导湿面积对其导湿性能进行表征.重点分析了测试用液体、滴液高度、滴液用量及图像采集样本数量等参数对导湿性能测试结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图像技术方法较传统方法更快速准确,稳定性和再现性好;以机织物作为测试对象时,选择测试液体为去离子水,单次滴液量为40μL,滴液高度为2 cm时,重复实验5次,此时织物导湿面积测试结果变异系数小,测试方法稳定性较高.
【机 构】
:
江苏省功能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122;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 ,江苏 无锡 21412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织物导湿性能测试的准确性,在传统滴液法的基础上借助摄像机获得织物润湿图像后,利用同态滤波对图像进行增强预处理,再经阈值分割和形态学处理后,提取到织物的导湿面积对其导湿性能进行表征.重点分析了测试用液体、滴液高度、滴液用量及图像采集样本数量等参数对导湿性能测试结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图像技术方法较传统方法更快速准确,稳定性和再现性好;以机织物作为测试对象时,选择测试液体为去离子水,单次滴液量为40μL,滴液高度为2 cm时,重复实验5次,此时织物导湿面积测试结果变异系数小,测试方法稳定性较高.
其他文献
在某1000 MW核电机组的多台同型号设备冷却水泵检修过程中发现其叶轮普遍存在裂纹.从裂纹形貌、材料性能、铸造工艺、热处理工艺等多方面对叶轮出现裂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材料铸造过程中出现的气孔和疏松等冶金缺陷是叶轮叶片出现裂纹的主要原因.对叶轮的铸造工艺及热处理工艺提出了改进措施,采用新生产工艺可以消除叶轮中的裂纹、穿孔等铸造缺陷,提高了叶轮的质量及服役性能.
为了解决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承压特种设备不能进行停机检验的困境,在对LNG接收站主工艺流程及站内承压设备损伤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瞬变电磁、脉冲涡流、数字射线等在线检测技术在深冷环境中的可靠性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风险的检验(RBI)理念,以提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站内承压设备不停机、不拆除保冷层和不排除介质的在线检验方法.该方法涵盖了宏观检验、壁厚测定和无损检测等检验项目,可以有效发现站内承压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腐蚀回路的划分,能够有效降低站内压力管道的抽检比例,节省检验时间和成本;该方法在科
结构生色是一种无需应用染料/颜料等化学着色剂就能产生绚丽多彩颜色的物理生色技术,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为生态纺织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简要介绍结构生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从纺织染整的角度,阐述纺织品仿生结构生色常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工业化应用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思路和策略;概述结构生色技术在生态纺织、时尚纺织和智能纺织领域的应用和潜在应用,展望纺织品结构生色的未来发展方向.认为:色素着色和结构生色的并存和结合将是未来纺织染整领域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
11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rn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指引我
为研究毛竹横截面的结构特征和分布规律,借助X射线三维显微镜对毛竹的维管束和基本组织薄壁细胞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维管束长短轴、面积、体积分数和薄壁细胞面积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毛竹横截面由外到内,其维管束长轴逐渐减小,短轴逐渐增大,最后长短轴趋于一致,维管束面积逐渐增大,体积分数逐渐减小,相邻维管束中心轴距增大,单个薄壁细胞面积逐渐减小,整体上看毛竹横截面呈现梯度变化规律;受毛竹横截面梯度变化的启发,通过改变纤维和树脂的分布可实现仿生复合材料整体结构的梯度变化,将其应用于仿生复合材料设计中,可开展仿生纤维复
针对纤维素纤维易燃烧的问题,首先以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为溶剂共溶解纤维素与海藻酸,然后以氯化钙溶液为凝固浴,采用干喷湿法纺丝制备了纤维素/海藻酸钙共混纤维.研究了纤维素/海藻酸钙组分比对共混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海藻酸钙共混纤维结构致密,二者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虽然海藻酸钙的存在使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降低,但当海藻酸钙质量分数为30%时,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为123 MPa,离火自熄时间仅为1.1 s,表现出优良的离火自熄特性;纤维素/海藻酸钙共混纤维的
针对静电纺聚乳酸(PLA)纳米纤维膜力学强度不高的问题,将一定质量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分散于PLA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纺丝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PLA/rGO复合纳米纤维膜.对纺丝液的流变性能以及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采用四唑盐比色法对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细胞相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GO成功地复合至PLA纳米纤维中,且以不规则球状形式分布于PLA纳米纤维膜中;rGO的复合显著提升了PLA纳米纤维膜的力学强度,当rGO质量分数为0.6%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断裂强
为制备高效低阻的纳米纤维过滤膜,将无机驻极体BaTiO3纳米颗粒加入聚丙烯腈(PAN)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PAN/BaTiO3复合纳米纤维过滤膜,对其表面形貌、化学结构、水接触角、力学性能和过滤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N/BaTiO3纳米纤维的直径比纯PAN纳米纤维略有降低,且BaTiO3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纤维内部;与纯PAN纳米纤维膜相比,PAN/BaTiO3复合纳米纤维过滤膜的水接触角更大,抗污染能力更强,拉伸强度最高增加了75.5%;当BaTiO3质量分数为0.75%时,PAN/BaT
针对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低和疏水性较差的问题,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纤维膜,然后通过浸渍特氟龙无定形氟聚物(AF)溶液获得TPU/特氟龙AF超疏水纳米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仪、视频接触角张力仪等探究了浸渍质量分数、浸渍时间对纳米纤维膜疏水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特氟龙AF溶液质量分数为6%时,该纳米纤维膜水接触角大于150°,油接触角小于3°,展现出超疏水性;该纳米纤维膜的力学强度不受浸渍的影响,弹性模量可达到5.09 MPa,在过滤介质、生物医学领域等具
为实现纺纱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数据可追溯,提出了一种基于Elasticsearch的纺纱生产数据追溯方法.在考虑纺纱生产全流程的情况下,针对现有的人工标识体系,通过将标识数字化并规范化存储,提高数据可追溯性.同时,通过建立双向追溯方法并设计合理的追溯及融合路径,提高数据追溯性能.与常见的基于MySQL和SQL Server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存储稳定性,在追溯速度上分别是MySQL和SQL Server方法的1.6和1.2倍;在数据管理和融合上,采用的数据格式更加灵活,具备可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