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我拒绝做你的“黄脸婆”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en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亲眼看到丈夫和一个女孩手挽着手逛街,殷勤无比地拎包刷卡。女孩挑的都是价值不菲的专柜货,他站在一旁,满脸宠溺和幸福。那场景,一点也没有拜金女勾搭成功男的不堪和卑琐,反而如同一部温馨纯情的偶像剧,俊男美女,举手投足之间有爱意在流动。而她则是个路人甲,素面朝天,全身上下所有行头不超过200元。
  当闺蜜义愤填膺地告诉她,她丈夫和别的女人关系暧昧,劝她好好管教时,她第一反应是不相信:“不可能!上哪儿找比我对他更好的人去?”
  为他几年如一日地洗手作羹汤,放弃了大半社交圈,疏远了娘家人,也荒废了事业,就连他自己都说:“你是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没有人能为我付出这么多。”为什么这样的大爱无私,换来的却是背叛?
  无论恋爱中还是结婚后,每个女人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叫作“小三”。一般来说,小三们会具有如下特征:外表光鲜,爱打扮,魅惑迷人;花钱毫不手软,奢靡无度,拜金;个性突出,肆意妄为,自私自利。
  小三们的欲求和企图,女人可以一眼看穿,男人偏偏视而不见,深陷其中。究其原因,并非智商或情商余额不足,而是需求有待满足。
  现实中的伴侣与理想伴侣差距越大,当具有相应特质的异性出现时,诱惑就越强烈。小三总是与正室形成对比和互补,正室黯淡无光,小三就光彩夺目,正室无欲无求,小三就索取无度,正室刚正不阿,小三就温婉可人。
  再走近一点则会发现,小三身上那些诱人的特质,常常是正室们身上曾经有过的。有多少女人,结婚前明明活得如一道绚丽的彩虹般熠熠生辉、七彩斑斓,结婚后却迅速沦为单色甚至无色的状态,全身自带低气压?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可能因为一些创伤和经历,导致在人格的某个发展阶段中产生了固着点,没能顺利通关而进入下一个阶段。但在婚姻这所大学校里,曾经挂过的科,都要一门一门地重修补考。
  文章开头的女人,有一个永远灰头土脸的妈妈。她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妈妈要过得这么苦,这么累,即使加班到晚上快9点才回家,第一件事也一定是冲到厨房里手脚麻利地做饭,然后端到盯着电视无所事事的爸爸面前。而爸爸,连微波炉热米饭要如何定时都不知道。
  妈妈说:“我这是命不好,你可千万不要学我。”恋爱时,她真的像个高贵的公主,十指不沾阳春水。她有蒸蒸日上的事业,志气相投的朋友,有兴趣爱好。男友说,最喜欢看她专注做事的样子。
  但开始了婚姻生活,她依然逃不过两大难题:对不被丈夫所爱的恐惧。比妈妈过得幸福的内疚。她既害怕重蹈妈妈的覆辙,又害怕真的比妈妈过得好,不敢坦然享受幸福。而且,除了妈妈给的那个模板之外,做妻子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不知不觉,她收敛了自己的五光十色,以和妈妈一样的灰色调示人。一边试图用无底线付出的方式换取丈夫的爱,模仿着妈妈那样辛苦付出的关系模式,一边以自己的苦来表达对妈妈的忠诚。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栋烂尾楼,那就是从生命早期延续至今的未完成情结。创伤点被触发后,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穿越回过去,重复着相似的情节,却期盼着有朝一日能感天动地,跳脱轮回,衍生出不同的剧情来。
  电视剧《一个女人的史诗》里,田苏菲是一个强势又执着的女人。以变革为由,她逃离了更加强势火爆的母亲,却将母亲的特质内化于心。遇见让她砰然心动的欧阳萸,便义无反顾地投入追求。她根本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但那份飞蛾扑火般的不管不顾,对于任何一个失意落难的人而言,都无法拒绝。要是没有她和那个温馨安逸的家,他一定熬不过那个年代。他被停薪、批斗、劳教,她像母兽保护幼崽一样,挖空心思照顾他,为他遮风挡雨。
  面对他层出不穷的红颜知己与暧昧关系,她却无计可施,只好感慨说,如果那个特殊年代重来一次,他又被贬到乡下,低人九等,只有她愿意要他,那该多好。
  现实却没有如此圆满。田苏菲与欧阳萸的原型,正是原著作者严歌苓的父母。他们的关系以离婚告终,一个另娶真爱,一个伤心欲绝。
  那些曲折、不对等、虐心的婚姻故事,總会有一个糟糕的内在关系模板。田苏菲的母亲强悍硬气,父亲温和软弱,在吵闹时吃亏忍让的都是父亲。而父亲早逝,母亲独力支撑家庭,性格更加雷厉风行。让田苏菲一见钟情的欧阳萸,也有着和她父亲相似的温柔特质。这样的角色代入使她在潜意识中回到了父母的关系模式之中,肩负重任,要拼尽全力去拯救一个无力自救的男人。她如母如姊,倾心付出,全方位无死角地照料他的生活,却无法与他产生精神层面的连结。而对于理想化的他来说,这远远不够。于是,他不断寻求别的情感慰藉。
  所以,很多明媚动人的姑娘结了婚,就逐渐迷失于妻子、母亲的角色中,没有了自我,也就失去了对维系亲密关系而言最为有效的女性魅力。
  最好的解药,是重归自我。伴侣是你的镜子,如果你不爱自己,那么镜子里反射出来的,必定不会是“我爱你”。当然,爱自己并不一定意味着要全盘打翻现有的生活。你可以整个周末泡在厨房里,但前提是你自己爱好钻研厨艺,可以自得其乐;你可以辞职当全职太太,但动机并非为他付出一切,而是你想要体验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且确定自己有足够的自我价值感。
  与其全心全意为他付出却费力不讨好,不如先好好取悦自己。发掘、承认自己的真正渴望和需求,然后一一表达和满足。当然,也包括你的激情和欲望,那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力所在。没有人会讨厌一个能够真正享受生命的女人。
  当你开始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就能更敏感地觉察到旧有模式的重现:你对他说话的语气,是不是有点像你妈妈和你爸爸交流时的状态?你对亲密关系的认知,与你的父母有多大的相似度?
  修复内在创伤,有两个境界。低端的修复,就是一次又一次地重演剧情,期待着救赎,以为真命天子的到来可以疗愈一切问题;高端的修复,则是离开那个舞台,按照你的心意,重新构建亲密关系。
  很多女人在遇到婚姻危机之前,都会有一长段时间停滞在过去的感情认知中,认为既然结了婚,丈夫就理所当然地完全属于自己,因此无须花时间去互动沟通。而在出了问题之后,又会觉得毫无预兆,深受打击。在这样的互动中,惯性的成分远多于爱,激情与亲密早已消磨殆尽,只有一个冷冰冰的承诺尚在苟延残喘。
  而小三的诱惑,可以归为两个层面:小三自身的魅力,包括精神的与肉体的。夫妻相处时往往过多压抑自我,而在小三面前可以自由表达。
  只要稍加解构,就可以得出破解之道。物质上,改掉勤俭节约的“坏习惯”,认认真真地花钱宠爱自己,这不是败家浪费,而是借用金钱的能量,表达对自己的尊重与爱惜。当你能更坦然地享受物质,不再停留于匮乏和怨气中,内心也会随之更加丰盛、踏实。心灵上,修炼情商,对自己温柔体贴,共情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在爱自己、不委屈和压抑自己的前提下,学习更有智慧的沟通方式——尊重双方的个人边界,适时表达对他的需要、重视与欣赏,让他从关系中获得足够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恋满足。
  一定有人觉得委屈,为什么感情出问题,要做出改变的总是女人?如果我努力付出,他坐享其成,那不是亏大了吗?其实,核心问题并不在于谁赚谁赔,而在于你是否真的在乎这个人,是否愿意花心思去经营亲密关系,是否愿意在关系中成长。
  你可以是端庄优雅的女主人,可以是撩人妩媚的小妖精,可以是雷厉风行的女汉子,可以是腹有诗书的女文青,可以是温柔可人的邻家女,也可以是艳压全场的御姐女神——相信你,一切都能搞定。
其他文献
《东方女性》两期连续做母亲节和父亲节的专题栏目,约稿时太忙,只能笼统地将父母之爱一并谈一下。  《奇葩大会》马薇薇含泪说起父母,自述作为独生子女最困难的事情,是每天要在電话中表现出很快乐的样子和父母说话,“但有些时候真的不快乐,没有那么多的爱给他们,只想一个人待着”,“我可以有一天不给他们打电话,但我会非常内疚,因为我知道他们也只能待在家里看着他们并不爱看的电视。”  这个世界上的爱有很多种,除了
期刊
坐在候机厅等飞机的时候,无意中聽到了3位精英男士的对话。这里所说的精英男士,是指坐在头等舱的男士。  其中一位爸爸说到了自己的孩子。他说,孩子从小到大,他都很少陪伴。直到孩子长到8岁的时候,一直都没有出过远门,也没有坐过飞机。有一天,他对孩子说,“宝贝,如果你能做到某件事,爸爸就带你坐飞机去北京。”没想到,他跟孩子说的一个约定,让孩子这么兴奋,开心地跟周遭的人诉说。忽然之间,孩子的变化也非常大。作
期刊
这是海峡两岸耳熟能详的一对明星夫妇:先生是台湾的著名歌星熊天平,以《火柴天堂》、《爱情多瑙河》、《愚人码头》等经典原创歌曲叱咤华语流行乐坛,曾是台湾唱片界最受瞩目的“冠军唱作王”;太太杨洋,来自南京的创作型歌手,连续四年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主要作品有《爱在人间》、《天涯共此时》、《团团圆圆》等等。第一次采访他们是在第二届两岸婚姻家庭上。“悲情王子”熊天平总是温和地笑着,显得随和而亲近,说话时浑厚
期刊
继大英博物馆藏文艺复兴素描展之后,艺术家彭薇携其五年来的50余件作品,在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园林中举办个展——“我想起了你”。  “我想起了你”,源自陀思妥耶夫斯基致兄长米哈耶尔的家书,是作家经历生死劫难后的思考。彭薇以传统山水画技法为自己多年来的艺术语言,同时复合了当代艺术的创作路径,她说她画的是“我面对的社会,我面对的这张纸,我是什么状况,一笔接一笔。”  其实早就见过彭薇,和她的画,这只是
期刊
这座城市最典型的气候特点是,春秋很短,冬夏很长。每年2月初还很冷,而短短的一两个月,春天就被彻底赶跑了,林佳妮还没有来得及把衣柜里面的春装换完,夏天就来了。  林佳妮不喜欢夏天,一想到那些短过膝盖的花裙下藕节一样的白净细嫩的腿和她们年轻的主人,她就忍不住隔着长裤抚摸小腿上那片斑斓的疤痕。原本皮肤也是白净的,但小时候被翻倒的热水瓶烫伤,小腿上半部全毁了。大片斑痕像一只蟾蜍伏在那里。  她控制住自己不
期刊
每个人都希望能从自己喜欢的人的全世界“一丝不苟”地路过,但谁能从谁的全世界路过,要想从一个人的全世界路过,除非你是他身上的血液,你偶尔可以折磨他一辈子。今天你路过他的世界,明天她丢失你的面貌,若暗若明,如梦似幻。时间很骚,要么“希望从你的全世界路過”,要么“你的世界,有我的片刻”。十字路口,红灯你停,绿灯他走,各往各的城市飞翔。一把伞,挡住“银河倒泻”的孤独。你世界路过的他或是老师、或是同学、亦或
期刊
我出生在江南,常州这个小城。这个地方不大,不起眼的城市,历史上走出过很多很多现在依然叫得出名字响当当的文化名人。赵翼,史良,洪深,瞿秋白,刘半农,刘海粟,吕思勉,周旋,陆小曼,周有光。  从小我就行走在青果巷牌楼弄十子街等有着这些名人故居的江南巷弄中,去上学,或者放学归家。  我在十八岁的时候,第一次独自远行离家去了深圳。后来,又去上海读书。我很快就会说一口上海话,毕竟从常州话转化到同为吴语系的上
期刊
最先发现父亲异常的是母亲。母亲打电话来说,你父亲最近突然衰老了很多,饭量也减了,睡眠很差,经常半夜醒来就不再睡觉,抽半宿烟,长吁短叹的,似有很重的心事。  我惊诧不已,赶紧推掉了琐琐碎碎的手头工作,急匆匆赶回镇上看父亲。父亲离开老家搬到镇上生活已有多年,我只知道父亲生活的全部就是每天早起散步,饭后找人聊天,生活得很舒坦,很悠闲。清闲的父亲会有什么心事呢?  父亲站在院子中央眺望远方,眼神空洞而茫然
期刊
你自问自己是个众人眼里的好男人: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上酒店、生活单纯、且作息正常。平时有稳定的工作,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就准时回家。收入或许不高、但也算过得去。薪水因平时不乱花,每月大多存起来。唯一的兴趣可能是玩玩单反、或买电脑设备、或看看漫画、或打打游戏机、或骑骑单车、或上网这类。换言之,除了偶尔花钱在嗜好上,并没什么太多花费。不讲究吃,也不讲究穿,衣服鞋子觉得可保暖就好,理发或外在打扮更不
期刊
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她最小的女儿一起生活。这一年,母亲70岁,我40岁。70岁的母亲瘦瘦的,原本只有一米五的身高,被岁月又缩减了几厘米,看起来更加瘦小,面容却仍然光洁,不见太多沧桑的痕迹,头发亦未全白,些许黑发倔强地生长着。  我们借了一辆车回去接她,她早把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收拾妥当,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那些行李中有两袋面,是她用家里的麦子专门为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