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缺乏认识或经验不足,初中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出现教材地位被弱化;为情景而设置情景;联系实际变成了装饰;搜集和处理信息形式化等问题。应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要以学生为本,抓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关键点;挖掘教材,把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点;走出校园,激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拓展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应对策略
一、初中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
1.教材地位被弱化
有的教师讲究片面超越教材,过多过早地补充内容,甚至偏离课本而大谈从网上下载资料,教学内容失去了支撑;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生活素材,大量增加乡土文化内容,片面删除了教材中反映现代文明成果和大都市先进科技成果的题材,把“生活世界观”作片面理解。
2.为情景而设置情景
按照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呈现“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运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造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或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发现问题,培养数学问题意识。但是,在情景设置时,不少教师情景设置目的不明确,创设的情景只是作为课堂摆设,情景内容脱离实际,设置的形式呆板单一,情景设置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滥用多媒体等。
3.联系实际变成了装饰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教学中应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加强生活与数学的接轨。但是,教学内容所联系的实际必须是真正的实际,而不是数学的“外衣”。一些课堂上,教师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4.搜集和处理信息形式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学涉及到某些知识,教师便让学生收集材料,即使一些简单明了的问题也要收集材料,结果造成学生负担加重。只重搜集而不重视处理和利用,对材料只是在课堂上展示一下而没有加工分析。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的应对策略
1.以学生为本,抓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关键点
首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资源。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师们通过了解和分析学生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趣味数学,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帮助学生构建新知。
其次,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独特的世界”。学生个体之间客观上存在差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承认、尊重、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而且还要把学生个体的差异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知识水平间的差异,请知识丰富,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做小老师来讲解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从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和谐发展。
再次,以学生的问题为资源。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逢事问个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有的是对教学内容的疑惑不解,有的是对教学内容的错误认知。教师要利用学生的问题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師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思维互动的空间内自发自觉地学习。
2.挖掘教材,把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点
教材是课程资源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资源,学会对教材的重组与整合使它更好的为我所用,敢于并善于对教材下剪刀,是一个优秀老师的基本功。在开发和利用教材时要防止两种倾向:
首先,防止无组织无纪律地脱离标准,随心所欲。教材是学生和老师共享的学习材料,而且更偏重于学生。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经过许多专家精心编排,她是浓缩的精华,尊重教材、理解教材是教师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前提。
其次,要防止唯教材论。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课程资源是无所不在的,教师一方面要吃透教材,善于理清和利用教材中纵向的联系,另一方面应该扩大眼界,横向联系,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善于也敢于进行教材的重组与整合。
3.走出校园,激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拓展点
首先,重视家庭的课程资源。许多家长非常热心于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乐于用自身具有的知识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服务。例如,邀请学生家长到班级讲课,粉刷工人讲解计算墙壁面积的方法,贴砖工人讲解房屋瓷砖的计算方法等等。
其次,深入挖掘社会资源。与村里各方面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采用讲座、开课、展演、座谈、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使之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可以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国家推行的系列惠农政策、学生生活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进行挖掘、提炼,加以利用,服务于农村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其次,深入挖掘社会资源。与村里各方面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采用讲座、开课、展演、座谈、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使之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可以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国家推行的系列惠农政策、学生生活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进行挖掘、提炼,加以利用,服务于农村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应对策略
一、初中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
1.教材地位被弱化
有的教师讲究片面超越教材,过多过早地补充内容,甚至偏离课本而大谈从网上下载资料,教学内容失去了支撑;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生活素材,大量增加乡土文化内容,片面删除了教材中反映现代文明成果和大都市先进科技成果的题材,把“生活世界观”作片面理解。
2.为情景而设置情景
按照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呈现“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运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造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或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发现问题,培养数学问题意识。但是,在情景设置时,不少教师情景设置目的不明确,创设的情景只是作为课堂摆设,情景内容脱离实际,设置的形式呆板单一,情景设置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滥用多媒体等。
3.联系实际变成了装饰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教学中应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加强生活与数学的接轨。但是,教学内容所联系的实际必须是真正的实际,而不是数学的“外衣”。一些课堂上,教师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4.搜集和处理信息形式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学涉及到某些知识,教师便让学生收集材料,即使一些简单明了的问题也要收集材料,结果造成学生负担加重。只重搜集而不重视处理和利用,对材料只是在课堂上展示一下而没有加工分析。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的应对策略
1.以学生为本,抓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关键点
首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资源。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师们通过了解和分析学生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趣味数学,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帮助学生构建新知。
其次,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独特的世界”。学生个体之间客观上存在差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承认、尊重、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而且还要把学生个体的差异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知识水平间的差异,请知识丰富,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做小老师来讲解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从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和谐发展。
再次,以学生的问题为资源。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逢事问个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有的是对教学内容的疑惑不解,有的是对教学内容的错误认知。教师要利用学生的问题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師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思维互动的空间内自发自觉地学习。
2.挖掘教材,把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点
教材是课程资源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资源,学会对教材的重组与整合使它更好的为我所用,敢于并善于对教材下剪刀,是一个优秀老师的基本功。在开发和利用教材时要防止两种倾向:
首先,防止无组织无纪律地脱离标准,随心所欲。教材是学生和老师共享的学习材料,而且更偏重于学生。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经过许多专家精心编排,她是浓缩的精华,尊重教材、理解教材是教师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前提。
其次,要防止唯教材论。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课程资源是无所不在的,教师一方面要吃透教材,善于理清和利用教材中纵向的联系,另一方面应该扩大眼界,横向联系,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善于也敢于进行教材的重组与整合。
3.走出校园,激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拓展点
首先,重视家庭的课程资源。许多家长非常热心于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乐于用自身具有的知识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服务。例如,邀请学生家长到班级讲课,粉刷工人讲解计算墙壁面积的方法,贴砖工人讲解房屋瓷砖的计算方法等等。
其次,深入挖掘社会资源。与村里各方面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采用讲座、开课、展演、座谈、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使之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可以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国家推行的系列惠农政策、学生生活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进行挖掘、提炼,加以利用,服务于农村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其次,深入挖掘社会资源。与村里各方面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采用讲座、开课、展演、座谈、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使之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可以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国家推行的系列惠农政策、学生生活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进行挖掘、提炼,加以利用,服务于农村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