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凭静脉麻醉在心胸外科手术的应用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采取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分析。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全凭静脉麻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不良反应少。结论:心胸外科手术时,TIVA的应用可以使病人吸入高浓度的氧,避免吸入麻醉药对呼吸道及肺循环的不利作用。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心胸外科手术;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17-01
  全凭静脉麻醉(TIVA)是指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用药均经静脉给予,不使用挥发性麻醉剂和麻醉气体。全凭静脉麻醉作为全身麻醉的一种,同样也需要具备全身麻醉所应该具备的四要素,即意识消失、无痛、肌肉松弛及应激反应轻微[1]。而TIVA所用药物的组成部分的联合使用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对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全凭静脉麻醉临床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胸科手术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42岁。体重47~80kg,平均57kg。其中食管癌根治术14例,肺叶切除叶15例,膈疝开胸疝修补术1例。
  1.2给药方式
  1.2.1单次给药法 指一次注入一定剂量的静脉麻醉药,以迅速加深麻醉深度,满足手术操作的要求,并能持续一定的时间。此方法操作简便,但一次性给入的药量容易造成明显的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容易对呼吸及循环系统产生抑制。此方法多用于静脉麻醉的诱导或短小手术的麻醉。
  1.2.2分次注入法 指先经静脉给予较大剂量的麻醉药,从而达到适当的麻醉深度后,再根据病人的反应及手术的需要分次追加静脉麻醉药,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满足手术操作的要求。此方法药物的血药浓度波动较大,并且容易产生蓄积。
  1.2.3连续输注法 指将静脉麻醉药以泵入或滴注的方式连续不断地注入病人体内,以维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及一定程度的麻醉深度。此方法效果确切,麻醉状态平稳,血流动力学参数容易维持稳定。其中,在计算机发展基础上所产生的靶控输注方法(TCI)是静脉麻醉发展史上很重要的进步,为提高静脉麻醉的可控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手段。靶控输注方法是指根据不同静脉麻醉药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体重病人的自身状况,通过调节相应的目标血药浓度来控制麻醉深度的计算机给药系统。
  2 结果
  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清醒时间15~24min,不良反应少。
  3 讨论
  全凭静脉麻醉作为全身麻醉的一种,同样也需要具备全身麻醉所应该具备的四要素,即意识消失、无痛、肌肉松弛及应激反应轻微。而TIVA所用药物的组成部分的联合使用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全凭静脉麻醉由于其所用药物需经机体进行代谢排出,才能从麻醉状态得以恢复,而不同的患者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各有不同,不同药物的代谢途径及作用时间亦各有不同,故全凭静脉麻醉的可控性差于吸入全身麻醉,临床使用的广泛程度也差于吸入全身麻醉。近年来,由于一些短效的静脉麻醉药与麻醉性镇痛药的出现,静脉麻醉的可控性大大增加,同时靶控输注方法的出现使得静脉麻醉的给药方法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全凭静脉麻醉具有诱导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病人舒适、无污染以及操作方便等特点。由于全凭静脉麻醉的药物由三个部分组成,以达到满意的镇静、镇痛和肌松,而这三个要求可通过给予不同的药物并通过对不同的药物剂量进行调节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可對三个部分进行分别调节。另外,TIVA所用的药物不涉及呼吸系统的气体输入,故无碍于高浓度氧的吸入,亦不需专用的麻醉药挥发器。TIVA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并且不易诱发恶性高热。实施TIVA需建立专门的静脉通路。为了获得稳定的血药浓度,需要按照药代动力学的规律进行给药[2]。靶控输注方法的发展对TIVA的实施来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对于不同药物的药理学的研究及不同病人的不同病理生理状态差异的个体化管理做得尚不够完善,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方法的使用尚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过程中,血药浓度窗口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然而血药浓度窗口的确定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尚需结合病人的个体差异、年龄因素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这些均增加了药代动力学计算的复杂性,需要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来确定。静脉麻醉药需要经过机体代谢并排除,因此对麻醉苏醒的评估尚缺乏准确性。输注时间相关半衰期在理论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说明,但是临床应用仍需要积累经验。
  TIVA的优点之一是使血流动力学得到较好的控制。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麻醉剂之间具有相加性的“剂量-血流动力学相关效应”。依托咪酯对血流动力学干扰最小,但仍使心排血指数下降和机体血管阻力轻度升高。苯二氮卓类药物引起静脉扩张和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因前负荷和后负荷都减少,心排血量短暂下降,若不处理,可产生代偿性心率加快及心肌收缩力轻度增强。巴比妥类药物引起血压、心脏每搏量、外周血管阻力浓度相关性下降。丙泊酚(异丙酚)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比较明显,这与它的轻度负性肌力作用及动静脉扩张等有关。冠心病病人和高血压病人经常使用TIVA,能保证充分的供氧,从而减少心肌缺血的危险性。大多数静脉麻醉药物引起剂量相关性潮气量下降,产生短时间的缺氧及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呼吸频率和每分通气量改变。许多催眠药干扰胸廓、膈、腹肌活动,加大了通气和灌注比例失调。丙泊酚(异丙酚)、芬太尼、氯胺酮、羟丁酸钠具有支气管舒张作用。全麻期间由于灌注压下降和内脏血管阻力改变,肝血流量下降20%~25%。如果心排血量保持不变,肝血流量的下降可能由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和控制性通气所引起。足够的肝脏血流灌注尤其重要,因为肝脏是静脉麻醉剂代谢分解和清除的主要器官。如果肝脏灌注下降,药物代谢的路径将受到损害。然而,肝血流量下降对葡萄糖醛酸解毒过程影响较小。丙泊酚(异丙酚)长时间输注期间肝血流维持良好,对肝功能影响较小。肝血流量的变化与阿芬太尼清除率之间无关。与挥发性麻醉剂相比,TIVA对肾灌注和肾功能的影响较小,目前尚无证据证明静脉麻醉剂对肾功能有明显的毒性影响[3]。与吸入麻醉相比,静脉麻醉对颅脑手术更为适合,因为静脉麻醉可以使脑的内环境稳定并且能较好控制脑代谢。除了氯胺酮外,多数静脉麻醉剂使脑血管收缩,抑制脑代谢,降低脑氧耗,而且对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脑血流量-脑代谢的匹配或脑血管对二氧化碳反应性无不良影响。静脉麻醉对脑的保护作用可提供更好的手术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若松.静脉麻醉与药物输注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44-55,135-149,206-216.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179,190-191.
  [3] 余丽华,刘仕莲,陈紫容,等.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 (3): 7.
其他文献
关键词:肩部手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08-01  臂丛神经阻滞是肩部手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常常易出现部分麻醉阻滞效果不全的现象,我们在传统臂丛神经阻滞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高位选点再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麻醉方法  1.1临床资料 观察肩部手术患者2
期刊
摘要:探讨276例腹泻患儿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并做心肌酶谱检测,出现轮状病毒感染常合并心肌损害,心肌损害随脱水程度增加而加重,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腹患儿轮状病毒和心肌腹谱检测及时发现心肌损害患者,及时治疗,预防心肌损害加重。关键词:轮状病毒 肠炎 心肌损害 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09-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老年肺炎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期提高老年肺炎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老年肺炎患者进行诊断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老年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经诊断治疗后,治愈39例,好转5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平均住院天数为(26.35±3.78)d。结论:通过实验室检查确定致病菌,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针对患者病情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和可调整缝线术联合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复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可调整缝线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内固定和外固定联合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内固定和外固定联合应用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经过调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切
期刊
摘要:目的:进一步完善异位妊娠患者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方法:对异位妊娠患者采取快速有效的急救措施,仔细观察病情,积极进行抢救,安全稳妥转运。结果:通过实施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快速补充血容量,给养,抗休克等治疗,病人平安入院得以治愈。结论:做好异位妊娠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对于挽救病人生命、提升治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异位妊娠;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诊断,病理变化。方法:对11例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巨细胞瘤中Ι级病例6例,发病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39.5岁,II级3例,发病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41.7岁。III级2例,发病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4岁。6例Ι级骨巨细胞瘤见多量多核巨细胞,无病理性核分裂象。II级3例骨巨细胞瘤,单核细胞可呈轻度至较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来治疗的20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经综合急救护理后舒张压为(90.06±4.62)mmHg,收缩压为(136.24±4.68)mmHg,心率(77±12)次/min,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和治疗前对比,差异(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78例,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的方式,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的手术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采用的腹腔镜手术方式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ICU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患者103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ICU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30例患者中,医院感染32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1.94%。单因素分析结果为,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高龄及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为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