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四字诀:面度质势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e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理念下,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参与、愿参与、有效参与,运用生动的教学艺术,让学生不自觉地卷入学习过程,享受“学”的乐趣,掌握“学”的方法,生成“学”的能力,养成高效学习的习惯,进而获得全面发展、生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一、提供形象可感的生活场景,扩大参与面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呈现一个或多个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能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数学化的操作过程中,既获得数学知识,又习得数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
  如在教学“有趣的图形”时,我首先出示了不同形状的日常生活用品,告诉学生一些有趣的图形就藏在我们的生活物品中,如果认真观察,就会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发现者。在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发现了某些物体的面的形状后,提问:“怎样才能把这些面的形状留下来呢?”学生一听,还能把这些面留下来,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学生有的说可把物体平放在纸上,沿边描一描,就能画出平面图形;有的想沿物体边缘剪下;有的想用桌上的印泥印下某个面的形状;有的想把纸放在物体上,沿边缘压一压,在纸上留下痕迹,得到一些平面图形;还有的想把物体放在玻璃上,用刻刀刻下来……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自己去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去操作、去思考,在实践自己想法的过程中,制作出了自己需要的平面图形,实现了数学的再创造。
  二、创设生动可知的问题情境,提高参与度
  “情境”与学生的数学学习直接相关。现行教材为学生设计了富有童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有生动的童话、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等,美丽的图画中蕴含着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这样的呈现方式使得问题更接近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创设“猴王分桃”的童话故事:“孙悟空回到了风景秀丽的花果山,在果园里分桃子给小猴子吃。悟空说:‘我把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吃。’小猴们活听了直嚷嚷:‘太少!太少!’悟空又说:‘我把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吃。’小猴们听了还是嫌少,试探地问:‘大王,再多给一点行不行?’悟空一拍桌子,显得很慷慨地说:‘那就给你们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吃,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们都笑了,孙悟空也笑了。”讲到这里,教师意味深长地说:“同学们,你们说谁的一笑是聪明的一笑?”教师就这样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商不变的性质”,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三、搭建互动可探的活动平台,提升研究的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探索数学,获取知识。
  如教学“9加几”时,教师由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后,把探究解决问题的任务交给每个学习小组来完成,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产生了“点数”“接着数”“凑十”等多种计算方法。接着,请各组向全班学生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学生了解别人跟自己找到的方法不同,由此领悟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同时在交流中,学生欣赏自己的发现、欣赏本组的成果、欣赏全班发现的多种方法,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施行弹性可变的教学方案,培育发展的势
  教学过程不可能按照教师的预设一成不变,肯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可能”与“意外”。教学中,教师面对不期而遇的问题,应善于倾听,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及时应答,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真正融入弹性可变的课堂中,随时把握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有这样一题:“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如果圆柱的高是12厘米,圆锥的高是()。”这时,一个男生迫不及待地举手说:“我们可以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假如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的体重相等,那么胖子的个子一定比瘦子要矮;假设把这个瘦子比作圆锥,把这个胖子比作圆柱,如果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都相等的话,那么圆锥的高肯定比圆柱的高要高,所以求圆锥的高用圆柱的高乘3。”全班学生都被他的“胖子和瘦子理论”逗笑了,我也笑了,那么抽象的知识被他这么直观形象地说明了,其他学生在笑过之后恍然大悟。把圆柱和圆锥看成“胖子和瘦子”虽然有些不符逻辑,但这不正是从生活中寻找原型来解释数学现象吗?这一亮点,在我的敏锐把握之下,学生的思维有了放飞的时空,为学生的主动探究营造了广阔的空间。
  (责编杜华)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效教学、轻负高效的教学理念越发深入人心,在教学一线,教师们也都在积极地探索、实践着这种理念。但是,如何才能使有效教学落到实处?或者说,如何才能真正地去打造轻负高效的课堂?这确实是一个难题。真正实施有效教学,真正落实轻负高效,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本文的立足点是课堂教学,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进行思考与研究,力图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出产生错误的根本原因,并在教学中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是小学数学
教学片断一:  师(出示图1):请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图中各个图形的周长。  师:图中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  生1:周长是16cm。  师:图中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  生2:周长是14cm。  师:再看这个组合图形(电脑动态显示将长方形和正方形复制后粘贴在一起,即长方形粘贴在正方形的右侧),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  生3:30cm。  生4:26厘米。  生5:28厘米。  ……  师
正方观点 纸质阅读感觉更好  传统纸质阅读如一条长河永不停息地流淌在我们身侧,沉淀着它独有的智慧与魅力。谈及书籍,人们并不会想到薄薄的平板电脑,厚重的纸质书籍依旧是人们心中知识的象征。阅读纸质书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品味和体验阅读的乐趣。因此,与阅读电子书相比,我方认为纸质阅读感觉更好。  阅读纸质书可提升阅读质量,汲取更多有益的知识。纸质书的定位一般都会高于电子书。出版社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是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种教学行为。  1.兴趣引导。  (师通过“脑筋急转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火柴盒内只剩一根火柴棒。A先生想点亮煤油灯,使煤炉起火,并烧开热水。问:应该先点燃哪个物品比较好?  (2)1 1=?(让学生随意想象)  生1:1
篮球是以手为中心的身体对抗性体育运动,也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篮球起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其主要的国际性篮球组织是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篮球联合会。世界篮球水平最高的联赛是美国篮球职业联盟(NBA)比赛,代表中国水平最高的联赛是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比赛。著名的NBA明星有乔治·麦肯、“魔术师”埃尔文·约翰逊、“飞人”迈克尔·乔丹、“小飞侠”科比等。  1896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在2002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有幸参与了一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比活动,从被评价者到评价者的角色转变,使自己对数学课堂有了全新的认知。毋庸置疑,教学改革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进程,各种新理念和观点在不断提出的同时又被不断地更新,然而,四十分钟的课堂是以牺牲一些最朴素的教学原则为代价的吗?此次活动中两个不起眼的课堂教学片断,引发了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教学片断一:“三角形的认识”中顶点和边的关系的教学  师(
在一次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培训课上,某教师上了一节示范课——“图形的奥秘”。由于本文只想探索与研讨关于“轴对称图形”的案例辨析,所以只提供了关于“折”这一教学片断,并以此进行反思与提升。  一、课堂实录  师:轴对称图形需要满足哪两个条件?  生:能完全重合。  师:怎样使它完全重合?  生:对折。(师板书:对折、能完全重合)  教师安排了一系列习题,如“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下面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主体获得发展,需要教师找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使其积极投入数学课堂,演绎课堂精彩。”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旧知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并由此获得生长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并能够抓住知识的基点,从生长的角度导入课堂教学,并充分利用四十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研究“商的变化规律”一课教学时,进行
基本信息  书名:《生活是可爱的》  作者:季羡林  ISBN:978-7-5535-1897-8  装订:平装  语种:简体中文  页数:240页  定价:45元  开本:32开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5月  “当我们欣赏北宋范中立所作《溪山行旅图》的时候,我们首先被画面博大、雄浑而宁静的气势所感动。险峨耸翠,万木葱茏,其间悬瀑一线白天而降,穿云走雾,到山脚汇为潺湲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