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聋生进入高年级,在语文学习方面遇到很多障碍: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越来越多,句子越来越长,课文内容难以理解,课后问题难以回答……如何才能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呢?在“学讲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笔者从词语妙学、课文同读、问题巧答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聋生;语文学习;学讲计划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以往的聋校教学中,教师越俎代庖太多,怎样才能让聋生不再做学习的奴役,唤醒、引爆他们潜在的“小宇宙”……联系教学实际,笔者认为聋校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立场出发,挖掘聋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内在动力。
一、妙学词语——培养聋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即自主学、合作学、质疑(探究)学。聋生与健听学生的差距很大,他们对于汉字的理解很片面,加上汉字变化多端及手语的限制,学生没有兴趣自主先学,也几乎没有自主先学的意识。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字词学习入手,采取一些措施,具体如下。
自学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学习能力。笔者试着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要求学生首先学习手语书上的生字新词,查字典学习陌生字词,接下来再通过学生互纠、手语接龙等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刚开始,学生只知道从手语书上找出生词并抄写注音。除了手语书上的生字词,大多数课文中还有很多学生不认识的词语,书上也有没有注音,很多学生选择放弃,只有个别优等生知道去字典上查注音、解释。为了改变这一学习状态,笔者在后面生生互相纠正读音、手语接龙的环节,让一些优等生帮助后进生检查个别词语的读音及手语,最后带领学生齐读课文,以便学生认识整篇课文中的字词。学生的生字组词、注音、打手语以及书写等,由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的及时点拨,各方面都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二、同读课文——训练聋生的合作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理解课文内容是聋生学习语文的重点,如果不能理解课文,后面的教学就是一句空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逐句逐段的讲解,学生还是懵懵懂懂,对文章理解不透彻,只顾着抄教师给出的答案,在考试时遇到新的文章,即使再简单也不知道写了什么,这与他们的学习习惯“自己不读课文只等教师讲答案”有很大的关系。“学讲计划”的实施,特别是聋生对生字新词的理解,对聋生学习课文有很大帮助。聋生通过通读课文,互相之间也有了很多的沟通,有了手语的帮助,聋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了。
每篇课文在学完生字词以后,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接下来再小组同读课文,这是读课文的主要步骤,在同读课文的过程中,后进生能在优等生的帮助下通读课文,最后由教师带着集体读,以便帮助学生在读课文时正确停顿,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好处。如在学习《群鸟学艺》这篇课文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学生自读时,多数学生能够了解课文写了几种鸟来找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可对各种鸟学到了什么样的本领不能理解。接着,笔者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笔者带着学生同读课文,学生根据教师的表情,很轻松地理解了文章内容。
三、问题巧答——发展聋生的建构能力
通过字词学习和同读课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了切实提高“讲出来”的效果,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常聋校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后问题时,答案几乎全部由教师总结,学生抄下来死记硬背,这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在“学讲”实施以来,笔者注重引导学生读懂问题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尽量用书上的句子去回答问题。这样,很多问题学生都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如学习了《师生情》这篇课文,在回答课后问题“她们为什么透过门上的玻璃,争着向屋里看?”“同学们为什么都非常尊敬和爱戴王老师?”这两个问题时,笔者要求他们首先找出问题答案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然后用书上的句子去回答,并且在书上加上“因为”“所以”,这样学生既不用忙着去抄答案,又学会了回答问题的技巧。但是对于“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是很差,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训练,让学生掌握回答问题的方法,如“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想到……”或“学习了这篇课文,我认为……”这样,让学生在一定的句式下回答问题,帮助学生思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冬梅.为“学讲方式”打好四根支柱[J].徐州教科研,2014(4).
[2]魏星.教学就是发现最好的可能[J].江苏教育(小学教育),2015(8).
关键词:聋生;语文学习;学讲计划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以往的聋校教学中,教师越俎代庖太多,怎样才能让聋生不再做学习的奴役,唤醒、引爆他们潜在的“小宇宙”……联系教学实际,笔者认为聋校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立场出发,挖掘聋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内在动力。
一、妙学词语——培养聋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即自主学、合作学、质疑(探究)学。聋生与健听学生的差距很大,他们对于汉字的理解很片面,加上汉字变化多端及手语的限制,学生没有兴趣自主先学,也几乎没有自主先学的意识。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字词学习入手,采取一些措施,具体如下。
自学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学习能力。笔者试着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要求学生首先学习手语书上的生字新词,查字典学习陌生字词,接下来再通过学生互纠、手语接龙等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刚开始,学生只知道从手语书上找出生词并抄写注音。除了手语书上的生字词,大多数课文中还有很多学生不认识的词语,书上也有没有注音,很多学生选择放弃,只有个别优等生知道去字典上查注音、解释。为了改变这一学习状态,笔者在后面生生互相纠正读音、手语接龙的环节,让一些优等生帮助后进生检查个别词语的读音及手语,最后带领学生齐读课文,以便学生认识整篇课文中的字词。学生的生字组词、注音、打手语以及书写等,由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的及时点拨,各方面都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二、同读课文——训练聋生的合作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理解课文内容是聋生学习语文的重点,如果不能理解课文,后面的教学就是一句空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逐句逐段的讲解,学生还是懵懵懂懂,对文章理解不透彻,只顾着抄教师给出的答案,在考试时遇到新的文章,即使再简单也不知道写了什么,这与他们的学习习惯“自己不读课文只等教师讲答案”有很大的关系。“学讲计划”的实施,特别是聋生对生字新词的理解,对聋生学习课文有很大帮助。聋生通过通读课文,互相之间也有了很多的沟通,有了手语的帮助,聋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了。
每篇课文在学完生字词以后,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接下来再小组同读课文,这是读课文的主要步骤,在同读课文的过程中,后进生能在优等生的帮助下通读课文,最后由教师带着集体读,以便帮助学生在读课文时正确停顿,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好处。如在学习《群鸟学艺》这篇课文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学生自读时,多数学生能够了解课文写了几种鸟来找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可对各种鸟学到了什么样的本领不能理解。接着,笔者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笔者带着学生同读课文,学生根据教师的表情,很轻松地理解了文章内容。
三、问题巧答——发展聋生的建构能力
通过字词学习和同读课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了切实提高“讲出来”的效果,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常聋校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后问题时,答案几乎全部由教师总结,学生抄下来死记硬背,这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在“学讲”实施以来,笔者注重引导学生读懂问题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尽量用书上的句子去回答问题。这样,很多问题学生都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如学习了《师生情》这篇课文,在回答课后问题“她们为什么透过门上的玻璃,争着向屋里看?”“同学们为什么都非常尊敬和爱戴王老师?”这两个问题时,笔者要求他们首先找出问题答案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然后用书上的句子去回答,并且在书上加上“因为”“所以”,这样学生既不用忙着去抄答案,又学会了回答问题的技巧。但是对于“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是很差,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训练,让学生掌握回答问题的方法,如“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想到……”或“学习了这篇课文,我认为……”这样,让学生在一定的句式下回答问题,帮助学生思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冬梅.为“学讲方式”打好四根支柱[J].徐州教科研,2014(4).
[2]魏星.教学就是发现最好的可能[J].江苏教育(小学教育),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