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谈论民国的时候,我们在梦想什么?
地点: 北京,新星出版社十层阳光咖啡厅
人物: 智效民、丁东、张鸣、马勇
近年来,一阵接一阵的“民国风”席卷出版界和文化界,关于民国的各种话题也被抛向大众。早在三年前,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就举办了“这就是民国”圆桌论坛,出席的嘉宾来自各个文化界的领域—台湾作家张大春、画家陈丹青、导演贾樟柯、学者钱理群和张鸣。同年,理想国年度沙龙主题论坛上又开始了“民国是历史还是现实”的探讨,除了张鸣、陈丹青这些“民国”常客,加入讨论的还有梁文道、小宝、杨照、杨奎松、马世芳等人。
今年,新星出版社也接过“民国”潮的旗帜,而智效民便是这第一场“民国秀”的主角。智效民的父亲是民国精英,二十多岁便当了少将。解放后,智父作为民主人士,是“统战对象”,但智效民仍因父亲的缘故被大学剥夺了录取资格。恢复高考后他上了大专,调入山西社会科学院时已经四十多岁,五十岁上下才开始研究民国。后出版了《胡适与他的朋友们》、《八位大学校长》、《长袍与牢骚》等书,引起业内的关注。阴错阳差赶上了“民国热”,智效民说,希望读者能从他的民国研究中得到他绕了一大圈才获得的成果。
智效民的新书《民国旧梦》回顾了蒋廷黻、胡适、傅斯年、张学良、盛世才等民国时期政学两界人物的梦想、作为和言论,虽然是重温旧梦,但他同样携带了当下国人的梦想和困境。新书讨论会的参与者还有几位对民国研究颇深的嘉宾:马勇是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丁东是文史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国史及民间思想史研究。更为人所知的“民国粉”是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这些年,几乎所有关于“民国”的讲座活动,都有这位教授的身影。他们与智效民一样,都认为若不站在重建“新梦”的立场上,则“旧梦”没有意义。
民国经受内乱和战争,国人对它的看法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智效民说自己早年认为民国是“地狱”,后来看了很多材料,才推翻自己的观点。同样转变看法的还有出版界,近几年兴起了一股“民国热”,介绍民国风情、人物的书籍大量涌现。智效民认为那个时代“君子不党、个人自由”是今人怀念民国的重要的原因。
“历史不是翻烙饼,翻完一面翻另一面”,张鸣说。对民国评价的两极转变,让历史本身更加面目不清。马勇也认为,我们在谈论民国的时候,并没有搞清楚到底谈论的是哪个民国。他指出“民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概念,包含不同的时间段,比如湖北军政府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袁世凯时期、蒋介石政府时期等等,每个时期都不一样。尽管分不清楚,褒奖却是共通的,“人们之所以现在说民国好,是因为之前把民国说得太坏了”,马勇说。
学者们在普遍意义上的“民国精神”上达成了一个共识:至少在民国时期,仍有个人主义的自由之梦。“民国到处都是战乱,能有的就是一点点自由,是属于自己的荒唐梦”,张鸣说。
读者提问环节时,一位读者引用钱学森的话问:“为何中国民国时代大师频出,但建国之后再也没有培养出大师?”这个问题果然触动了各位学者的神经。马勇提到,可能的原因在于我们把“梦”规范掉了,只允许统一的内容存在。丁东认可他的说法,“不要每个人都做一样的梦”,大师固然是梦,小贩也同样是梦,不包容多样梦想的环境,很难出“大师”。张鸣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师”乃个人主义之梦,而我们时代的“新梦”是国家之梦。
“如果没有个人主义之梦,没有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是不可能实现梦想的”,张鸣在讨论中总结道。智效民把坎坷一生的感悟都融进一句话:“社会要想和文明接轨,关键在于国民每个人要有独立的人格,这样国家才会有希望。”谈论了一下午的“梦想”,新梦和旧梦齐飞,自己也写了一本关于梦想的书,智效民却第一次谈到“梦境”。“梦想”常借身于“梦境”,变成自己反面的东西。智效民说:“我个人的梦想就是早点从梦境中摆脱出来、醒过来,看看现在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地点: 北京,新星出版社十层阳光咖啡厅
人物: 智效民、丁东、张鸣、马勇
近年来,一阵接一阵的“民国风”席卷出版界和文化界,关于民国的各种话题也被抛向大众。早在三年前,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就举办了“这就是民国”圆桌论坛,出席的嘉宾来自各个文化界的领域—台湾作家张大春、画家陈丹青、导演贾樟柯、学者钱理群和张鸣。同年,理想国年度沙龙主题论坛上又开始了“民国是历史还是现实”的探讨,除了张鸣、陈丹青这些“民国”常客,加入讨论的还有梁文道、小宝、杨照、杨奎松、马世芳等人。
今年,新星出版社也接过“民国”潮的旗帜,而智效民便是这第一场“民国秀”的主角。智效民的父亲是民国精英,二十多岁便当了少将。解放后,智父作为民主人士,是“统战对象”,但智效民仍因父亲的缘故被大学剥夺了录取资格。恢复高考后他上了大专,调入山西社会科学院时已经四十多岁,五十岁上下才开始研究民国。后出版了《胡适与他的朋友们》、《八位大学校长》、《长袍与牢骚》等书,引起业内的关注。阴错阳差赶上了“民国热”,智效民说,希望读者能从他的民国研究中得到他绕了一大圈才获得的成果。
智效民的新书《民国旧梦》回顾了蒋廷黻、胡适、傅斯年、张学良、盛世才等民国时期政学两界人物的梦想、作为和言论,虽然是重温旧梦,但他同样携带了当下国人的梦想和困境。新书讨论会的参与者还有几位对民国研究颇深的嘉宾:马勇是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丁东是文史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国史及民间思想史研究。更为人所知的“民国粉”是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这些年,几乎所有关于“民国”的讲座活动,都有这位教授的身影。他们与智效民一样,都认为若不站在重建“新梦”的立场上,则“旧梦”没有意义。
民国经受内乱和战争,国人对它的看法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智效民说自己早年认为民国是“地狱”,后来看了很多材料,才推翻自己的观点。同样转变看法的还有出版界,近几年兴起了一股“民国热”,介绍民国风情、人物的书籍大量涌现。智效民认为那个时代“君子不党、个人自由”是今人怀念民国的重要的原因。
“历史不是翻烙饼,翻完一面翻另一面”,张鸣说。对民国评价的两极转变,让历史本身更加面目不清。马勇也认为,我们在谈论民国的时候,并没有搞清楚到底谈论的是哪个民国。他指出“民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概念,包含不同的时间段,比如湖北军政府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袁世凯时期、蒋介石政府时期等等,每个时期都不一样。尽管分不清楚,褒奖却是共通的,“人们之所以现在说民国好,是因为之前把民国说得太坏了”,马勇说。
学者们在普遍意义上的“民国精神”上达成了一个共识:至少在民国时期,仍有个人主义的自由之梦。“民国到处都是战乱,能有的就是一点点自由,是属于自己的荒唐梦”,张鸣说。
读者提问环节时,一位读者引用钱学森的话问:“为何中国民国时代大师频出,但建国之后再也没有培养出大师?”这个问题果然触动了各位学者的神经。马勇提到,可能的原因在于我们把“梦”规范掉了,只允许统一的内容存在。丁东认可他的说法,“不要每个人都做一样的梦”,大师固然是梦,小贩也同样是梦,不包容多样梦想的环境,很难出“大师”。张鸣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师”乃个人主义之梦,而我们时代的“新梦”是国家之梦。
“如果没有个人主义之梦,没有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是不可能实现梦想的”,张鸣在讨论中总结道。智效民把坎坷一生的感悟都融进一句话:“社会要想和文明接轨,关键在于国民每个人要有独立的人格,这样国家才会有希望。”谈论了一下午的“梦想”,新梦和旧梦齐飞,自己也写了一本关于梦想的书,智效民却第一次谈到“梦境”。“梦想”常借身于“梦境”,变成自己反面的东西。智效民说:“我个人的梦想就是早点从梦境中摆脱出来、醒过来,看看现在我们需要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