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重要性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大纲、新教材都昭示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施教中要转变教学观念,抛弃陈旧的教学套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做足“读”字这篇大文章。
  
  一、朗读在教学上的重要作用
  
  现行各级考试,只有笔试而无口试,故不少教师便围着指挥棒转,“考啥教啥”。学生呢,迫于升学的压力,只顾埋头于作业堆,对朗读教学缺乏热情。在语文学习中有些同学认为语文学习重点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上,考试时占的比重也最大,于是为了提高成绩,很多同学整日埋头做习题忙分析,寻找写作秘诀。尽管题做了很多,但往往答题却老是不到位,答不到点子上;写作指导的书也看了很多,有时还是表达不清,主题不明,甚感苦恼。其实同学们忽视了一个简单却是最重要的问题朗读。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同学朗读课文的时候结结巴巴,很不流畅,老读破句,这样文意自然就不甚清楚,必然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其实,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功,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读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各种器官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人体器官调动的越多,大脑得到的信息就越多,它的效率就越高。也就是说,当我们只用眼睛去“读”书时,大脑获得的信息比较单一,甚至还会遗漏或差错。当我们用眼睛看,还开口诵读的时候,不仅运动了口腔器官,而且读出来的声音又作用于耳朵,当语感信息传入人的视觉、听觉器官时,大脑的感受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时间差大大缩小,准确率大大提高,理解和感悟的效率成倍提高。可见,朗读确实是学习中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孔子就常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摇头晃脑的反复朗读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都应该重视朗读,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
  
  二、朗读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朗读,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的阅读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阅读活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朗读教学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较为厚实的素养,在朗读教学方面起码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要通晓关于朗读教学方面的基本知识。(1)《大纲》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停顿是语句的间歇、声音的休止。停顿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结构停顿;二是逻辑停顿;三是感情停顿。(3)重读是把重要的词语读重一些以示强调,包括语法重读、逻辑重读和感情重读三种。(4)语调的变化用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表示提问、激动、命令、惊异等语气用升调;表示肯定、感叹、祈使等用降调;表示复杂的感情用曲调;分量较重的文句用平调。
  第二,要熟悉朗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一篇课文的朗读训练可分阶段进行:一是疏通文意的读法;二是推究文理的读法;三是品味意境的读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的教学目的出发,能够设计感知性朗读、模仿性朗读、熏陶性朗读、体验性朗读、表演性朗读、情感性朗读、竞技性朗读、背诵性朗读等不同的教学活动。例如,在讲授《卖油翁》一课可以运用情感性朗读和背诵性朗读,让学生在不同的朗读中更加深入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基调。
  第三,要选择好的朗读材料。朗读好材料是学生获取准确信息的保证,所以,朗读材料也较为重要。所需材料可以是我们平常用来进行阅读训练的那些材料,其选择范围应是比较广泛的,没有文体、内容的限制,但篇幅一般不宜过长,短小精悍、有真情实感、情节扣人心弦、有深刻哲理、结尾耐人寻味的文章尤佳。例如:《济南的冬天》、《纪念白求恩》等课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能够进行科学的朗读指导,对教学中所读的材料,自己本身应有丰富的感受,能把握表达感情的支点。要努力把感受到体味到的蕴涵在字里行间的丰富内容,让学生也感受到体味到,以此营造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
  第四,要设计好朗读教学的思路。新教材为了突出学生素质的培养而着意设计安排了一些以朗读为主要教学任务的课文,例如:新教材语文版七年级课文《春》、《海燕》;八年级课文《谈语言》、《背影》。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此处的“读”就是指出声的“读”。设计朗读课型,应以训练朗读为要素。如:(1)写读这种教学思路适宜于几乎所有文体的课文教学。既读又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就是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与课文有紧密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2)想读这种教学思路适合于教读散文、诗歌、寓言、小说等文学作品。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或选取片段、画面,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从而创造出合情合理的新画面、新情节、新形象。
  
  三、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感悟语言的能力。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学生敏锐的语感,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感受中去接近作者的“旨趣”。要达到这一目的,朗读当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高低快慢强弱之中,一定要通过朗读才能全面把握。如果朗读时
  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朗读时要感情充沛,注重音色、音高、音强、音长的变化,如抑扬顿挫、轻重徐疾。这样,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就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所以说,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
其他文献
现实教学中,教师感叹作文难教,学生感叹作文难写。这似乎成了一个共识。作为教师,我们该怎么做?我认为关键在于方法。教师的方法掌握好了,作文教学就有了方向。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让学生由怕到有兴趣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人避免灾祸的最好办法,莫如增长自己的心灵财富,人的心灵财富愈多,厌倦所占的地位就越小。”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前,首先要加强与学生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情境教学将会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所谓情境教学,通常是让学生先感知形象,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体验感受边促进内部思维积极活动的一个过程。那么,如何能巧妙地创设情境呢?我认为主要可通过以下一些主要途径。   一、以日常生活事例来展现情境   知识源于生活,同时也能创造生活。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历年来对学生的化学教学调查反馈中,学生反映最多的就是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多联系
期刊
新课改以来,“三维目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情境体验”、“课程整合”等新理念,新教法频频亮相。然而,由于对新理念的片面理解和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模糊认识,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在异彩纷呈的教改潮流中变得更加复杂化、形式化了,最终还是难以摆脱费时多、见效慢的困境。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如何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益呢?笔者联系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来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课堂之效益,很大程度上取
期刊
在有效的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活动,语音知识,语言能力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协调统一。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外语教学力求实现交际活动教学与知识能力教学一体化。外语教学的艺术性之一就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实现它们之间的完美和谐的结合。口语教学是交际教学的一部分,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开展英语口语训练活动呢?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各种训练:     1、英语辅导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教师提出问题,
期刊
正确的观察方法是艺术家的思想修养、艺术修养、艺术实践经验和熟练技巧融合的结果,是生活对画家的启发,是画家对艺术的思考所形成的理论。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明白,不能就方法问题去解决方法,而要从全面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入手,同时把对艺术的思考和艺术实践结合起来。怎样培养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思维方法和表现技能,是素描学习的重要任务。要会观察才能会画,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是向学生提供正确的观察要点,观察
期刊
初中政治学科的内容很广泛,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理论性强,知识抽象,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易导致课堂空洞、乏味,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因此,在政治课堂中,教师如能注重“提问”技巧,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是主要的课堂交流活动之一,也是增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和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巧妙
期刊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新的和风吹入校园,带给我们一个明媚的春天。但要确保课改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从创建魅力课堂开始,而如何创建高效、充满魅力、学生喜欢的英语课堂则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研究的重点课题。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扣人心弦”让精彩从导入开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有个良好的导入,就像一场戏有个引人入胜的序幕。精美的导课艺术,像磁石把学生吸住,像金钥匙开启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与力量。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
期刊
习作是小学生应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它既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学生感受力、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记忆力、表达力的集中体现。小学是学生作文的打基础阶段,夯实作文基础,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是我们全体小学语文老师的共同追求。     一、研读课标,理解“习作”目标     新课标对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定位是“习作”,到
期刊
古人对教师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具于首位,其次才是“授业、解惑”。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生活的态度 ,也就是帮助他们形成好习惯、高素质,成为一个有德的人。万事德为先,德育在班级管理中占据首要地位。帮助学生形成好“习惯”“高素质”,是班级管理的重点,班主任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帮助学生认识道德行为,培养道德情感,强化道德行为     品质来自何方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