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二)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58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书之人读书如同行山,穿越陡峭或蜿蜒的山间小径,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才能看到远方美丽的风景。我们常常会为足迹的重叠而欣喜,因为寻觅与分享,是读书最大的愉悦。
  他是一个很特殊的作者,曾经在犹太人集中营里面待过三年,甚至去过最为恐怖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他侥幸活下来了,可他的亲人却没有这样的幸运。在被解救之后,这个背负着幸存者痛苦的人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把他的经历变成了一本可以证明人性力量的伟大著述。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虽然它的作者是一名受害者,但是你很少会看见倾诉苦痛的文字,它的叙述腔调是冷静自持的,它的叙述视角是客观安静的,它讲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是它同时又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实文学。它描述的很多实例都来自集中营,但是它解决的问题却指向了现下流行的虚无主义。
  没错,我正在向你介绍的,便是维克多·弗兰克的《活出生命的意义》。
  此书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不是一本“受难记”,它不会把笔力集中在那些不为人知、没有记录在案的磨难与死亡,它讲的是普通囚徒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它必然会缺少一些惊心动魄的传奇色彩,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它的取样却是非常有普适性的。是的,这是一本具有异常鲜明的科学态度的书,以至于你会觉得它里面对于犹太人受难和受虐的情境描写语气都太过于平静,但恰恰是这种克制型叙述,会让集中营里的恐怖和压抑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我们接到通知,要将行李留在车上,所有人员排成两队——男女各一队——列队从党卫军的一名高级军官面前走过。令人惊奇的是,我居然有勇气将帆布背包藏在外衣里。我这一队人一个个地从这位高级军官面前走过,如果被他发现,我就危险了。根据过去的经验,我知道他至少会把我打翻在地。走到他面前,我本能地挺直腰板以防秘密被识破。我与他面对面,他瘦高个子,穿着干净整齐的制服,与我们这些经过长途跋涉脏乱不堪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左手托着右肘,右手的食指懒洋洋地朝左右指点。没人知道他指指点点中隐藏的险恶用意,他一会儿朝右指指,一会儿朝左指指,但朝左指得更频繁些。
  晚上,我们了解到那位军官指指点点背后的一些重要知识。这次是我们遇到的第一次挑选。也是生死攸关的判决。经过这次判决,在这批被转移的人中,大约90%的人要走向死亡。死亡判决是在进入站台后的几个小时之内就执行生效的。分到左边的那些人将从站台直接行进到焚烧室。在焚烧室干活的一名工友告诉我,焚烧室的门上用几种欧洲文字写着“澡堂”二字。每个囚徒进去时手里都拿着一块香皂。谢天谢地,我不用描述随后发生的事件了吧。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许多书中都描述了这一恐怖的过程。
  你看,作者描写的常常是看似最寻常的队列情景,那些残忍血腥的场面,作者轻描淡写地忽略了。所以害怕暴力场面的同学,尽管大胆入坑。
  与其他小说或心理学书籍的体例都不同。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叙述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第二部分是作者讲解自己的心理学疗法“意义疗法”的原理和应用。
  相对而言,第一部分的故事性更强,第二部分的理论性更强。
  在第一部分中,弗兰克以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为线索。将囚徒们对集中营生活的精神反应分为三个阶段:收容阶段、适应阶段、释放与解放阶段。他采取边叙边议的方式,一点点地展开了集中营囚徒的精神画卷。是的,弗兰克的重点并不在于讲述集中营囚徒的生活情节,而在于分析他们的精神困境。
  比如他概括第一阶段收容阶段囚徒们显露的症状是惊恐和好奇。首先囚徒们会为自己来到了传说中的死亡之地而感到惊恐:就算是简单的传令声与哨声,都会让人联想到吊着人的绞刑架;表面上看起来随意的列队,可能就已经决定了人的生死;昨天还与你说话叹气的大活人,今天就成了高高伫立的烟囱里吐出的滚滚白烟。除了赤裸的身体,一无所有,头顶随时都会有鞭子降落下来,或凄厉或低沉的惨叫声不绝于耳。这个时候,本能的自我保护心理“好奇”开始浮现,这种好奇心会使得理智超越周遭环境,把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将要发生的事情上。而不是现在遭遇的痛苦上。而且人的耐受力在这样的环境里被激发到了极致,人的睡眠可以压缩到最短时间;人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可以降到最低;人身体的自愈能力也被最大限度地调动出来。这些都会引起人的惊讶,而这种惊讶中还会带有一定的滑稽感和幽默感。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己精神上的痛苦。
  弗兰克发现,人们在第一阶段就已经不再惧怕死亡,但会惧怕自己生命意义的消解。可是集中营会否定所有囚徒的身份地位乃至于生命价值。所以这一阶段的反应极点就是否定自我的生命意义。
  第二阶段适应阶段显露的症状是冷漠,在这一阶段人的情感进入死亡状态。即使看到孩子遭遇非人的折磨和虐待,都会显得无动于衷,他的眼睛不再回避一切虐行,看到什么都只会呆杲地站着不动。他已经无法真切地感受到厌恶、恐惧、怜悯,他的心肠似乎已经像一块顽铁一样了。当某个生病的囚徒死去之后,会有人夺走死者剩下的土豆泥,有人换上死者看起来更好一点的木鞋或是上衣,甚至连他身上的一条细绳都成了人们争夺的对象。冷漠、迟钝、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这成了囚徒用来包裹自己、保护自己的外壳。人长期被当成动物来对待以后,尤其是尊严遭受践踏没有资格和力量来进行反抗的时候,人所有的努力和感情都将投入保全自己和朋友的性命这件事情上。囚徒们的精神生活不可避免地向着原始的方向“衰退”。在這样的环境中,哪怕是做噩梦都不会有人忍心叫醒你,因为实在是没有比现实更凉悚更痛苦的噩梦了。
  不过在这一阶段,人的生命韧度跟人拥有的勇气和希望是成正比的。弗兰克发现,一旦人失去了勇气,变得沮丧,就会严重减弱自身的抵抗力,甚至直接导致死亡。而就是在这一阶段的叙述中,弗兰克写下了最让人感动也是最给人力量的话:
  要想恢复犯人内在的力量,必须首先让他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看不到生活有任何意义、任何目标。因此觉得活着无谓的人是可怜的,这样的人很快就会死掉……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我们的回答不是说与想,而是采取正确的行动。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生命”的意义不是某种含糊的东西,而是非常实在和具体的。它构成人的命运,而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独特的。你和你的命运无法跟任何其他人及其命运进行比较……如果你发现经受磨难是命中注定的,那你就应当把经受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任务。你必须承认,即使在经受磨难时,你也是独特的、孤独的一个人。没有人能够解除你的磨难,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会就依存于自己承受重负的方式之中……对我们来说,生命的意义包含着从生到死受苦受难这一更广阔的循环。   一旦我们明白了磨难的意义。我们就不再通过无视折磨或心存幻想、虚假乐观等方式去减少或平复在集中营遭受的苦难。经受苦难成了一项我们不能逃避的任务。我们意识到了苦难中暗藏着的成功机会,诗人称这种机会为“要经受多少磨难啊”。里尔克所说的“经受磨难”就跟其他人说的“完成工作”一样。我们有太多的苦难要经受,因此,必须直面所有的苦难,不能软弱,眼泪是无用的,但也不必讳言流泪。因为眼泪见证了人们承受痛苦的巨大勇气。
  這些文字会不会让你感觉特别沉着有力?是不是几乎每一个字都可以击打在人的心上?
  第三阶段,释放与解放阶段的反应最初是遭遇“人格解体”,即不相信自己已经被解放的现实,即使得到了自由,也丧失了感知幸福和快乐的能力。而等到终于适应这一现实之后,这些人又可能会因为巨大心理压力的突然消失而道德出轨,以及回到正常生活之后却发现理想情景幻灭而带来人格损伤。总之这些经过炼狱的囚徒。只能一步一步地恢复,直到让自己再次成为人。
  本书的第二部分一开始抽象理论比较多,后面则附带了很多生动的案例,包括如何用意义疗法来治愈口吃、治愈失眠等,我想这些对同学们来说应该会比较实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你们自己去翻看会更有针对性。
  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会图书馆及每月好书俱乐部做过一项问卷调查,询问读者“哪本书改变了你的生活”,其中《生命的意义》位列前十。在集中营里被夺走了一切的弗兰克依旧保持着细心观察的能力和冷静思考的能力,纳粹可以夺走他所有的身外之物,但只要他活着,就没有人可以夺走他的思想,更没有人可以夺走他的生命意志。
  在那段不堪回首的痛苦岁月里,弗兰克发现了一个颇有意味的事实。那就是在集中营的非人虐待中挣扎着幸存下来的往往并不是身强体壮的人,而是心灵丰富的人:
  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且比较敏感的人在这里会承受更多痛苦(他们身体也会更弱),但对内心的伤害相应也会少许多。他们能把恶劣的外部环境转化成内心丰富自由的精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集中营中身体赢弱的一些人比看似强壮的人生存能力更强。
  在保持自己生存能力的精神力量中,弗兰克特别强调心灵的自由:
  我们这些在集中营生活过的人,都记得那些走过一个个屋子安慰别人、把自己最后一块面包给了别人的人。这样的人在数量上可能不多,但足以说明一点: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这些语段让我想起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面一句非常著名的台词: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弗兰克是一名圣者,他不仅让自己活着走出了高墙,他还用他的余生帮助更多的人走出了他们的精神囹圄。他发现了可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他告诉我们,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
  或许这本书有些同学读来会感觉有些悲伤,但一定也会让你感觉到充满力量的希望。就像弗兰克在书里面所写的:
  我们最终认识了人类的本来面目。切记,人类不仅指那些发明了奥斯维辛毒气室的人,也指那些唇边默诵上帝或圣母玛利亚并径直走进毒气室的人。
其他文献
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各种痛苦,或跌倒受伤的皮肉之痛,或不舍分离的心灵之痛。说出疼痛本是动物的本能,能释放压力,宣泄睛绪。可现如今很多人在遭受疼痛之时更多的却是选择了沉默,到底是什么在束缚着我们呢?  深冬的夜异常的冷,毕节街头的垃圾箱里五个仅十岁的男童为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他们并不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但父母皆在外打工,家里又没钱供其上学。垃圾箱所在区域的人们都表示看到这五个孩子在这边流浪十多天
期刊
舞台、银幕、荧屏为什么都是四方形?四方的世界就通过这些媒介融聚在你的眼前。四方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在戏剧和影视的海洋中,我们更深入理解本期主题的意蕴,并以文字之抽象来再现视觉的冲击。  你是好孩子  导演:吴美保  编剧:高田亮/中脇初枝  主演:高良健吾/尾野真千子/池胁千鹤/高桥和也/喜多道枝  上映日期:2015-06-27  片长:120分钟  疼痛总是瞬时的,刺激通过真皮层的神经末梢传导至
期刊
敞开的窗口映出湛蓝的天空,窗口上的几只鸽子从粗嗓眼里发出咕噜咕噜的热烈的叫唤,苍翠的树木散发的清香和洒过水的柏油路所蒸发出来的气味混杂在一起,充满了整个空间。  热尼娅·鲁米扬采娃朝教室里探了探头:  “谢廖扎,打扰你一会儿行吗?”  我走到走廊里。在这不寻常的日子里,热尼娅也显得与往常不太一样了。她的衣着像往常一样有些古J隆:那条去年就显小了的连衣裙,短得遮不住膝盖,外面套着一件瘦小得连胸前都扣
期刊
历史不是沉睡在书本和地壳里的遗迹,历史所繁衍的文化是我们每天温习的课程。一位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高材生的独特视角,一定会是你写作时的精彩素材,更是你反思生活的细致入口。  我幼时体弱多病,印象里总是母亲带着我跑医院,小学前的大部分记忆都被医护白色和消毒水味所占据。看病免不了要做检查,做检查免不了要验血,验血需要刺破手指,通常是中指最倒霉,挨这么一下。然后护士用细玻璃管把血吸上来。那时候的医疗器具还没
期刊
尘埃落定,掩卷深思。一次完整的主题之旅即将结束,你是否准备好满载而归?或許,道别之时的话语最是走心,你又能否体会?而下期的精彩还在期待你的贡献。  我经历过疼痛,我害怕它,甚至时常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忍受疼痛。爱因斯坦说。当人的速度越来越接近光速时,时间会改变。我却觉得无需那么复杂,疼痛时分秒便如年。疼痛似乎是上帝给人的惩罚。也是人类敬畏、臣服自然规律的原因之一。我想大多数人在上述想法上应该与我一致
期刊
喜悦让他的声音衰老——  让她的语言颠颠倒倒  爱的讯息必得非常古老  才使双唇岁痕深凿  一时咕咕哝哝因为狂喜——  是快乐或悲伤——  或恐惧——装饰  这铅灰苍白的相会——  荐诗丨 史义伟  这首诗理解困难的地方是缺乏背景,无法确定诗里的“他”指的是谁,而“她”又是谁。不过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狄金森与洛德法官之间的黄昏之恋。  诗开头说“喜悦让他的声音衰老”,听起来
期刊
栽从漂渊之顶  冷眼看你的喧嚣。向下。我看見你猖撅的毁减。  你的钢器在目光下闪耀。铁砧上火花进溅,  文本、旗帜和三角旗,庞然神话,  如沙漠中的蛇,它的胃被蜿蜒缝合  来自蹄、疾病、色欲的声响,  难以描摹的肚利汇编一处。  没得到你想要的。你把挡着你的一切毁灭掉。  字词的碎片,滑动的音节,千而扭曲的  辅音的骨头,元音的污渍。  敢来触碰我,你的于会嘶嘶作响。  我即静默。  你心中的毒色
期刊
运动后神经系统分泌多巴胺带来愉悦的心情,和谐的交响乐在耳边回响,夜晚布满繁星的天空,获得某种形式的认可,身穿一件舒适又漂亮的衣服——这些小小的愉悦每每点亮我的生活,却很难成为长久支持我精神的热爱。在职场中,我不由自主地回避“两个项目你更喜欢哪个”之类的问题,其原因当然与我从事的职业要求理性和逻辑有关,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哪个我都谈不上喜欢,毕竟我更喜欢不工作。  很少有词语像“热爱”一般,一旦说出口
期刊
一个“爱”字,大概是尽人皆知,由于简化,今天已不见“心”;确实“爱”本有“心”,写作“愛”,篆书作“”。深深记得多年以前有位先生说,“愛”是上边一只手,下边一只手,中间一颗心,“爱”就是一个人用手把自己的心交到另一个人的手上,正如一首歌唱的:“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现在想来,这解说真好。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如此解释的依据,但有一点确实没错——强调“爱”之有“心”。《说文解字》说“愛”本应是“”,“
期刊
“你同她的隔离是海一样地宽广。”  “縱使是海一样地宽广,  我也要日夜搬运着灰色的砖泥,  在海上建筑起一座桥梁。”  “百万年恐怕这座桥也不能筑起。”  “但我愿在几十年内搬运不停,  我不能空空地怅望着彼岸的奇彩,  度过这样长、这样长久的一生。”  荐诗丨 李可以  偶然间翻到冯至的这首《桥》,在还未开始“读”之前就被攫住。于我而言,诗先是“词语”,再是“画面”,最后才是“语言”。所以读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