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阐述了数学建模引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及选取数学模型的原则,从数学概念、应用问题、习题等方面介绍了如何把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高等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模型;数学建模思想
中图分类号:O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12-02
一、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现状
高等数学是一门大学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较少,学生学习过程中会感到相对枯燥无味,极易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极大地影响着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由于参加高考的生源逐年递减,就造成了高职生源素质总体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等。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决定了高职高专在数学教学上并不要求高深的理论,注重的是实践和应用。数学建模恰恰是沟通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中介和桥梁。
二、《高等数学》课程中引入数学建模的必要性
《高等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思想方法很多,而且大多都是由实际应用中抽象出来的,有着丰富的实际背景,而数学概念、公式、思想方法的理解对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定积分的概念是从很多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第二个重要的极限可以通过经济中的连续复利引入,“微元法”的思想可以结合几何学、物理学、经济学、生命科学及军事科学等大量实例理解。如果将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渗透到数学课中就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思想与方法无所不能。这样就会调动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仅如此,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的渗透还可以弥补传统数学教学的不足,促进高校数学教师的知识更新,推动数学教学思想的进步,同时还能解决数学教材与最新数学软件的时间差问题。因而,将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渗透到高等数学课中,必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而考虑如何将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渗透在大学数学课中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三、选取数学模型的原则
高等数学课的中心内容并不是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只是通过数学建模强化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编选教学案例时应从简洁、直观、结合教学实际入手,达到既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又可以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归纳、思考,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给予解决。要切忌问题的繁难、冗长,超出所学知识的范围,给学生制造思维上的新难点。所选的模型还应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之中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所选教学案例要尽可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与时代的发展相符合,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而不要脱离生产生活的实际,并要经得起实际的考验。要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去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一)在数学概念的讲解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
高等数学课本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事物的某种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因此从实际问题引入概念,甚至给学生提供更为原始的背景资料,讲清概念的来龙去脉,有助于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以上若干知识点的概念都可以由相应的案例引入讲解。以导数的概念知识点为例模型建立过程:利用简单的物理知识,师生共同分析讨论,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对于上述两个不同模型,如果抛开它们的实际意义,单纯从数学结构上看,它们具有相同的形式,可归结为同一个数学模型,即函数的改变量与自变量改变量比值。当自变量改变量趋近于零时的极限值,把这种形式的极限在数学上加以定义即为函数的导数。有了导数的定义,前面的两个模型就很容易解决了。如此,既引出了导数的概念,又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
(二)在应用问题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应用题就是考察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基本方式,它是最简单的一类数学建模问题,一般涉及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基本过程。因此,在各章节的理论知识学习完后,应适当选择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加以分析,通过抽象、简化、假设、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数学建模的方法步骤,又使学生体会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在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定积分及其应用为例,我们在教学中采取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旋转体体积、弧长、变力做功、液体静压力等使学生理解“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以直代曲、以不变代变”的微元法数学思想。通过这些模型的分解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
(三)在习题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习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我们布置的练习作业及习题课的中大部分内容是讲授教材里提供的习题,而教材里涉及应用性的习题较少,在教学中,我们应在授课中注重引入模型的同时应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一些实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的习题,体现多样性、综合性和灵活性,给学生提供拓展思维的空间,完成的形式可灵活处理,单独或者自由组合完成,这样就可以通过习题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表2中部分数学模型可以作为习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它,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四)在考核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闭卷考试不再是唯一的评定成绩的方法。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建立客观公正,尊重个体能力和差异显得尤为重要,而“创新意识”也是数学建模竞赛的宗旨之一。
例如期中考核可以布置一些实用性的开放性的考题,或者学生自己结合专业等选择与所学数学知识相关的题目,两到三人一组,以小论文的形式递交答卷。这样不仅能考查学生的能力,而且能从中挖掘学生的潜力,为选拔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作参考。此外还可以把平时的讨论交流、作业等作为评定的依据。
五、小结
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以数学建模为切入点,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及文化素养,而且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让学生经历“再建模”和“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是提高了大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捷径。我院自2008年每年以四个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以来,共取得国家二等奖两项,自治区一等奖两项,自治区二等奖四项。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辅导的学生也稳步上升,在学校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高等数学及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气氛,不足之处,由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特点,有很多专业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专业实习,无法保證学生培训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王娜,尹波.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48-50.
\[3\]胡祎,潘剑斌.将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渗透在数学课中的研究与实践\[J\].宜春学院学报,2000,(8):170-171.
\[4\]郑李玲.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40-42.
\[5\]候志敏,胡涛.高等数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5):175.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模型;数学建模思想
中图分类号:O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12-02
一、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现状
高等数学是一门大学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较少,学生学习过程中会感到相对枯燥无味,极易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极大地影响着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由于参加高考的生源逐年递减,就造成了高职生源素质总体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等。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决定了高职高专在数学教学上并不要求高深的理论,注重的是实践和应用。数学建模恰恰是沟通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中介和桥梁。
二、《高等数学》课程中引入数学建模的必要性
《高等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思想方法很多,而且大多都是由实际应用中抽象出来的,有着丰富的实际背景,而数学概念、公式、思想方法的理解对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定积分的概念是从很多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第二个重要的极限可以通过经济中的连续复利引入,“微元法”的思想可以结合几何学、物理学、经济学、生命科学及军事科学等大量实例理解。如果将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渗透到数学课中就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思想与方法无所不能。这样就会调动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仅如此,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的渗透还可以弥补传统数学教学的不足,促进高校数学教师的知识更新,推动数学教学思想的进步,同时还能解决数学教材与最新数学软件的时间差问题。因而,将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渗透到高等数学课中,必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而考虑如何将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渗透在大学数学课中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三、选取数学模型的原则
高等数学课的中心内容并不是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只是通过数学建模强化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编选教学案例时应从简洁、直观、结合教学实际入手,达到既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又可以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归纳、思考,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给予解决。要切忌问题的繁难、冗长,超出所学知识的范围,给学生制造思维上的新难点。所选的模型还应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之中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所选教学案例要尽可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与时代的发展相符合,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而不要脱离生产生活的实际,并要经得起实际的考验。要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去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一)在数学概念的讲解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
高等数学课本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事物的某种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因此从实际问题引入概念,甚至给学生提供更为原始的背景资料,讲清概念的来龙去脉,有助于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以上若干知识点的概念都可以由相应的案例引入讲解。以导数的概念知识点为例模型建立过程:利用简单的物理知识,师生共同分析讨论,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对于上述两个不同模型,如果抛开它们的实际意义,单纯从数学结构上看,它们具有相同的形式,可归结为同一个数学模型,即函数的改变量与自变量改变量比值。当自变量改变量趋近于零时的极限值,把这种形式的极限在数学上加以定义即为函数的导数。有了导数的定义,前面的两个模型就很容易解决了。如此,既引出了导数的概念,又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
(二)在应用问题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应用题就是考察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基本方式,它是最简单的一类数学建模问题,一般涉及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基本过程。因此,在各章节的理论知识学习完后,应适当选择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加以分析,通过抽象、简化、假设、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数学建模的方法步骤,又使学生体会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在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定积分及其应用为例,我们在教学中采取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旋转体体积、弧长、变力做功、液体静压力等使学生理解“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以直代曲、以不变代变”的微元法数学思想。通过这些模型的分解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
(三)在习题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习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我们布置的练习作业及习题课的中大部分内容是讲授教材里提供的习题,而教材里涉及应用性的习题较少,在教学中,我们应在授课中注重引入模型的同时应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一些实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的习题,体现多样性、综合性和灵活性,给学生提供拓展思维的空间,完成的形式可灵活处理,单独或者自由组合完成,这样就可以通过习题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表2中部分数学模型可以作为习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它,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四)在考核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闭卷考试不再是唯一的评定成绩的方法。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建立客观公正,尊重个体能力和差异显得尤为重要,而“创新意识”也是数学建模竞赛的宗旨之一。
例如期中考核可以布置一些实用性的开放性的考题,或者学生自己结合专业等选择与所学数学知识相关的题目,两到三人一组,以小论文的形式递交答卷。这样不仅能考查学生的能力,而且能从中挖掘学生的潜力,为选拔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作参考。此外还可以把平时的讨论交流、作业等作为评定的依据。
五、小结
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以数学建模为切入点,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及文化素养,而且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让学生经历“再建模”和“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是提高了大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捷径。我院自2008年每年以四个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以来,共取得国家二等奖两项,自治区一等奖两项,自治区二等奖四项。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辅导的学生也稳步上升,在学校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高等数学及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气氛,不足之处,由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特点,有很多专业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专业实习,无法保證学生培训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王娜,尹波.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48-50.
\[3\]胡祎,潘剑斌.将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渗透在数学课中的研究与实践\[J\].宜春学院学报,2000,(8):170-171.
\[4\]郑李玲.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40-42.
\[5\]候志敏,胡涛.高等数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