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新闻流通与数字新闻认识论

来源 :新闻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0121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媒体环境令“新闻作为一种知识生产实践”的问题变得更具开放性.本文尝试从数字新闻的流通方式切入,探讨数字新闻认识论问题.本文认为,新闻作为一种知识生产的社会实践,其流通既是一种信息传输的形式,又是一个对共享意义的生产过程.本文进而深入探究数字新闻流通的三个要素:基础设施、流通实践和认知竞争.这些要素关涉到数字媒体的物质性、新闻经验的多样性,以及公众对于“新闻作为一种知识形式应呈现何种样貌”和“谁有资格生产新闻”等问题的争论.本文进而提出数字新闻学应当重视新闻流通研究,以及数字化的新闻流通和新闻生产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新时代对“马工程”新闻传播学教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使命.为总结成功经验,梳理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实证调研就我国“马工程”新闻传播学教材编写、审读与使用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马工程”新闻传播学教材编写质量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然而,诸如思想性和专业性略微失衡、教材覆盖范围不够、编写出版周期较长、教材的整体性及协调性不足与教材统一使用无法满足学校差异化人才培养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需全面推进习近平重要思想进教材、扩大教材建设覆盖面、优化专家团队组建模式、加强一线教师培训、推广“1+X”教材使用模式及倡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环境议题的报道框架存在差异已是共识,但更为重要的是究竟何者更接近真实环境状况.《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以国家环境监测网的数据为主,是反映中国年度环境状况的公开报告,相对接近环境真实状况.本文以2014-201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为基准点,以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成立)至2018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与澎湃新闻的环境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利用Ibarra和Kitsuse提出的四个话语修辞维度归纳了两家媒体关于环境议题的五种“诠释包裹”.研究发现:《人民日报》
次仁罗布作为新生代藏族作家,不断以自己的文学创作为绘制当代文学的边地版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小说中书写的中心是西藏叙事,以“记述民族心灵,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①为创作理念,通过内在的视角,对地方性知识进行深描与还原,洞察西藏现代化过程中的心理创伤、文化阵痛与社会变革.他小说中的藏地书写也呈现出一种既发掘人性,又书写历史;既不有意造魅,也不致力祛魅;既不否定普通人的日常幸福,又关注个体的精神归宿的样貌.次仁罗布在坚守着民族身份的同时又不断进行超越,他以自己的小说创作在文化单一化、趋同化的时代背景下,从
期刊
术语是专业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建构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石.在近代新闻学“由术入学”的特殊历史阶段,由于新闻学教材与著述合一的特质以及新闻学专业工具书的缺失,使得近代新闻学教材成为了新闻学术语系统化、经典化的重要学科话语场.近代新闻学教材通过外名转译、旧词新义、创造新语等途径,实现了新闻学术语的生成与固化.教材特殊的文本使用方式、教材间的相互引述与争鸣所构筑的意义场,及其不断地重印或修订再版等,对新闻学术语的形成与固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普及与稳定作用.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域外眼光与本土意识,依旧是以术语为基础构建
本文基于情绪词典、朴素贝叶斯以及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结合社会情绪共享和情绪传染理论,考察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交媒体中情绪共享类型、传播趋势及影响.研究发现:(1)疫情期间,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倾向于共享积极情绪而非消极情绪;(2)情绪传播具有传染性,疫情初期以消极情绪为主,随着疫情发展,积极情绪增加,且成为主导情绪;(3)相较于中性情绪,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对分享行为影响更大,而相较于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对社交媒体上分享行为的影响更大.
鲁敏是一位有抱负的小说家.这不仅体现为她对小说的高远理解,更重要的是她在持续的探索中不断自我更新.我首先想说到她的阅读和她对小说的理解.鲁敏的随笔集《虚构家族》《我以虚妄为业》和《时间望着我》等,是在谈论鲁敏时不可忽视的几本书.我相对系统地阅读这几本书时,我甚至觉得鲁敏如果不写小说,她应该是位优秀的批评家.但转而想,正是因为写小说,才会如此出色地理解小说和小说家.在她们这一代小说家中,鲁敏的创造欲望和能力都是突出的.鲁敏自觉给了自己许多文学的压力和目标,她的作品因此呈现了多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表现在人处于
期刊
一、“成长”目标:虚无的镜像和彼岸rn在现代文明社会,男性中心的神话虽已打破,但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它还在支配着社会心理和行为,成为知和行的无形准则.而女性是否意识到这种支配行为,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其对精神领域及日常生活中的影响是关注现代女性成长的基础.从毕飞宇小说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来看,他塑造的种种在父权社会中为了金钱、地位、权力迷失自己的女性形象,是一种男性意识的延续,也是女性成长中的集体无意识使然.
期刊
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媒体信息消费对记者信任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全国代表性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值匹配处理潜在的选择性偏差,本文分析了数字媒体使用对记者信任的影响及其跨部门差异,并对政治效能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 表明,数字媒体使用频率的提高会导致记者信任水平的显著下降,但是,只有任职于非公共部门的用户会受此影响,任职于公共部门的用户的记者信任水平不会受到数字媒体使用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政治效能感在数字媒体使用和记者信任间发挥着调节作用:与高政治效能感个体相比,低政治效能感个体的记者信任感知更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学术信仰和理论逻辑,体现在以经济为纲的传媒经济批判、政治维度的传媒政策批判、文化维度的媒介帝国主义和思想管理批判,以及技术维度的传播科技本质和控制的批判.表现出如下特征:单向度定论,忽视辩证法;悲观的态度,消极地批判.其出路在于:积极乐观地期待,张扬主体性;坚守传统的阵地,开拓新的领域;摒弃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采纳生活化的小微视角;打破极端定论,巧用辩证法;创造更加辩证的、可接受的、深刻的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以求赢得世人尊重.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系统、政治活动、日常生活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网络化媒介,它通过塑造社会人(social people)、社会媒体(social media)与社会空间(social places)发挥影响.深入理解社交媒体需要我们重新想象技术如何作为一个架构与个体、社会、政治、生活、艺术等多层面、多维度语境互动与勾连.本文从社交媒体的社会性(sociality)、政治性(polity)、生活艺术性(the art of life)几个维度谈论媒介技术的存在逻辑和传播意义.文章聚焦于如下问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