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为电影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决定性的动力。无论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单声道到立体声等等,电影每个阶段的发展与进步无不是以科技的革新为先导。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迅猛推进,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影响着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电影;数字技术;真实;虚构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074-02
一、引 言
无论是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照相本体论”,还是德国电影理论大师克拉考尔“物质现实的复原”的“电影本体论”,都把纪实美学放在了电影美学首当其冲的地位[1]。纪实美学强调了电影艺术的客观真实性。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电影的制作中对数字影像技术的运用,传统电影的美学基石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数字技术的作用将展现出电影符合人类心理机制的真实感知。
二、全球数字化进程中的数字技术与电影
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领域中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77年乔治•卢卡斯拍摄的影片《星球大战》,并以1993年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为代表进入到了一个被称之为“好莱坞数字之夏”的高速发展阶段。数字技术的出现为电影开辟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影的创作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地进行着新的造型和叙事尝试。比如,在迈克•菲吉斯的《时间密码》中,整个银幕自始至终被四个画面均匀切割,菲吉斯将实时所拍摄的四个场景的内容在这四个画面内同时放映,而且四个画面在情节上是互补与间离的,通过各个画面之间声音的来回移动,以引导观众去注意不同故事的展开。在数字技术条件下,越来越多的电影的创意性场景和艺术性的构思都能够通过数字艺术家借助计算机来实现,这也使得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愈来愈丰富,电影的创意性创作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在电影的创作中,技术已不再是阻碍创意发挥的限制性条件,与此相应的是,数字技术的出现为电影艺术家的才智和想象力的发挥安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
数字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运用,不仅缩短了电影的制作周期,大幅度地提高了电影制作的效率,而且还为电影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给电影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光影新奇观和视听新感受。电影艺术所创造出的这种全新的视听感染力,满足了电影受众的审美期待,满足了电子时代人们的心理需求。而且在电影的创作中,数字影像技术的运用是以电影观众生活中既有的视知觉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等为依据的,影像与参照物之间的相似性调动了观赏主体的能动性,激发起观众对自身生活真实的再现,因而这种影像很容易获取受众心理上的认同,并产生“信以为真”的心理情感。
三、传统意义上的“真实”与数字技术下的“真实”
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中指出:“电影艺术是高度‘现实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最能向我们传达现实感的艺术,因为它能最忠实地再现现实的外部特征……我觉得可以断言,电影是比任何其它艺术表现方法更为现实的语言,电影也许首先便是一种语言,甚至它就是现实本身。”[2]
电影以摄像机为拍摄工具并以胶片作为记录的载体,这些物质手段也就决定了电影对现实生活真实记录的本性。卢米埃尔兄弟早期的一系列电影短片,如《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都是对日常生活场景的记录,所记录的都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事物。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广泛运用,现在意义上的“真实”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那些实实在在存在于客观物质世界的事物,除此之外它还包括了那些通过技术的手段人为制作出来的,并且能够让观众信以为真的事物。好莱坞凭借着数字技术和数字影像获得的商业成功是有目共睹的。毋庸置疑,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字影像技术与电影创作的广泛结合,数字艺术家通过计算机能够创作出更多的人们未曾亲身经历过的现实题材和有别于现实世界的 “特殊现实”。诸如《侏罗纪公园》、《指环王》、《哈利波特》、《2012》、《阿凡达》等影片,虽然所选取的题材均为远离我们普通人生活的“非现实题材”,但是通过数字影像技术的运用,通过技术和艺术的处理,却能够在二维的平面上展现出能给观众以真实感的三维世界。[3]
四、数字技术下的电影真实与电影虚构
数字技术的运用,给电影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新感受。在数字技术条件下,通过数字影像技术手段,数字艺术家能够制作出给观众以假乱真效果的影像。在银幕空间上,观众通过视觉观看到的真实物体,实际上却是数字艺术家利用技术手段人为制作出来的幻觉影像。因此,笔者认为数字技术条件下的电影本性与电影虚构二者间的关系可以被描述为“真实”与真实的“梦幻”感。[4]
电影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其创作也必须源于现实生活,并通过塑造具体可感的形象对现实生活进行观照和反映。众所周知好莱坞被誉为“梦工厂”,那是个能做梦并且能“生产”梦的地方。在技术的支援下,电影不仅能够对我们所生活的客观物质世界进行真实地记录和艺术性的再现,而且还能够为我们虚幻出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是以我们日常生活中既有的视知觉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等为基础,以我们的想象力为承载的世界,是一种飞跃的现实。观赏影片时,人们仿佛在观看自己生活以外的另一个世界里的故事、人物之间的情感,恍若游离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然而在观赏的过程中,影片所反映出的情感、心灵上的冲击,却能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既有的经验之间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契合。电影银幕上所表现出来的与观众在观影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取得了一致,获得了认同,达到了一种和谐、自然的状态。在美国影片《浩劫惊魂》中通过对数字技术和数字影像的运用,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洛杉矶大地震这一灾难性事件。在这部影片中观众除了真切地感受到地震降临时的惨烈场景外,更多的是对剧中人物康斯坦丁和阿曼达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携手共度难关的情感认同。
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数字影像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使得过去由于受到传统技术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表现或难以表现的题材和范围都能够得以自由随意的发挥。然而,在电影的制作中对数字技术的运用,不是电影艺术家单纯地用于为电影观众提供视听盛宴的技术炫耀,数字技术应是一种被叙事巧妙包装起来的,隐藏在叙事背后的隐性手段,为的是获得几近真实的影像、更加逼真的效果,以便更进一步地趋近于现实的真实体验、生活的真实感。比如在《侏罗纪公园》中,数字艺术家用电脑技术设计出的久已不存在但却栩栩如生的“再生”恐龙,给观众带来了心惧魂摄的审美“震惊”,观众在真实与幻觉中游走于侏罗纪公园,仿佛是真的被带回到了那个亿万年前的恐龙时代。在观赏影片时,我们并未感到有任何的突兀,因为此类影片在为人类进入另一个世界亦或是另一个世界的物种进入人类世界之前做了一系列顺理成章的铺垫。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运用,不仅扩大了人们的视野,而且影片所带来的视听冲击力更增强了其艺术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5]
因此,笔者认为在数字技术条件下,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拥有了更加宽广、更为自由的发挥空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虚构只是叙事的手段,真实才是最终的追求,而且这种真实除了包括那些实实在在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事物以外,更重要的应是指电影所表现出来的符合人类心理感知机制的真实。
五、结 语
巴赞认为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巴赞纪实美学观的核心是其真实观,即要使电影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符合人类的心理感知机制。数字技术的发展及数字影像技术的运用,使得任何异域化的空间和事物的出现都变为了可能。然而这些影像并不是凭空乱造,最终都是以人类既有的经验为依据的,它在唤起观众自身生活经验的同时,更激发起人们强烈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被观看和理解的过程中,自然会获得观众心理经验上的支持。所以,只要那些事物能被人们所接受,它就具有真实性。
参考文献:
[1] 宋家玲.影视艺术比较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 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3] 朱梁.数字技术对好莱坞电影视觉效果的影响[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10).
[4]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5] 安德烈•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关键词:电影;数字技术;真实;虚构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074-02
一、引 言
无论是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照相本体论”,还是德国电影理论大师克拉考尔“物质现实的复原”的“电影本体论”,都把纪实美学放在了电影美学首当其冲的地位[1]。纪实美学强调了电影艺术的客观真实性。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电影的制作中对数字影像技术的运用,传统电影的美学基石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数字技术的作用将展现出电影符合人类心理机制的真实感知。
二、全球数字化进程中的数字技术与电影
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领域中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77年乔治•卢卡斯拍摄的影片《星球大战》,并以1993年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为代表进入到了一个被称之为“好莱坞数字之夏”的高速发展阶段。数字技术的出现为电影开辟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影的创作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地进行着新的造型和叙事尝试。比如,在迈克•菲吉斯的《时间密码》中,整个银幕自始至终被四个画面均匀切割,菲吉斯将实时所拍摄的四个场景的内容在这四个画面内同时放映,而且四个画面在情节上是互补与间离的,通过各个画面之间声音的来回移动,以引导观众去注意不同故事的展开。在数字技术条件下,越来越多的电影的创意性场景和艺术性的构思都能够通过数字艺术家借助计算机来实现,这也使得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愈来愈丰富,电影的创意性创作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在电影的创作中,技术已不再是阻碍创意发挥的限制性条件,与此相应的是,数字技术的出现为电影艺术家的才智和想象力的发挥安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
数字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运用,不仅缩短了电影的制作周期,大幅度地提高了电影制作的效率,而且还为电影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给电影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光影新奇观和视听新感受。电影艺术所创造出的这种全新的视听感染力,满足了电影受众的审美期待,满足了电子时代人们的心理需求。而且在电影的创作中,数字影像技术的运用是以电影观众生活中既有的视知觉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等为依据的,影像与参照物之间的相似性调动了观赏主体的能动性,激发起观众对自身生活真实的再现,因而这种影像很容易获取受众心理上的认同,并产生“信以为真”的心理情感。
三、传统意义上的“真实”与数字技术下的“真实”
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中指出:“电影艺术是高度‘现实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最能向我们传达现实感的艺术,因为它能最忠实地再现现实的外部特征……我觉得可以断言,电影是比任何其它艺术表现方法更为现实的语言,电影也许首先便是一种语言,甚至它就是现实本身。”[2]
电影以摄像机为拍摄工具并以胶片作为记录的载体,这些物质手段也就决定了电影对现实生活真实记录的本性。卢米埃尔兄弟早期的一系列电影短片,如《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都是对日常生活场景的记录,所记录的都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事物。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广泛运用,现在意义上的“真实”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那些实实在在存在于客观物质世界的事物,除此之外它还包括了那些通过技术的手段人为制作出来的,并且能够让观众信以为真的事物。好莱坞凭借着数字技术和数字影像获得的商业成功是有目共睹的。毋庸置疑,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字影像技术与电影创作的广泛结合,数字艺术家通过计算机能够创作出更多的人们未曾亲身经历过的现实题材和有别于现实世界的 “特殊现实”。诸如《侏罗纪公园》、《指环王》、《哈利波特》、《2012》、《阿凡达》等影片,虽然所选取的题材均为远离我们普通人生活的“非现实题材”,但是通过数字影像技术的运用,通过技术和艺术的处理,却能够在二维的平面上展现出能给观众以真实感的三维世界。[3]
四、数字技术下的电影真实与电影虚构
数字技术的运用,给电影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新感受。在数字技术条件下,通过数字影像技术手段,数字艺术家能够制作出给观众以假乱真效果的影像。在银幕空间上,观众通过视觉观看到的真实物体,实际上却是数字艺术家利用技术手段人为制作出来的幻觉影像。因此,笔者认为数字技术条件下的电影本性与电影虚构二者间的关系可以被描述为“真实”与真实的“梦幻”感。[4]
电影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其创作也必须源于现实生活,并通过塑造具体可感的形象对现实生活进行观照和反映。众所周知好莱坞被誉为“梦工厂”,那是个能做梦并且能“生产”梦的地方。在技术的支援下,电影不仅能够对我们所生活的客观物质世界进行真实地记录和艺术性的再现,而且还能够为我们虚幻出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是以我们日常生活中既有的视知觉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等为基础,以我们的想象力为承载的世界,是一种飞跃的现实。观赏影片时,人们仿佛在观看自己生活以外的另一个世界里的故事、人物之间的情感,恍若游离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然而在观赏的过程中,影片所反映出的情感、心灵上的冲击,却能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既有的经验之间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契合。电影银幕上所表现出来的与观众在观影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取得了一致,获得了认同,达到了一种和谐、自然的状态。在美国影片《浩劫惊魂》中通过对数字技术和数字影像的运用,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洛杉矶大地震这一灾难性事件。在这部影片中观众除了真切地感受到地震降临时的惨烈场景外,更多的是对剧中人物康斯坦丁和阿曼达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携手共度难关的情感认同。
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数字影像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使得过去由于受到传统技术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表现或难以表现的题材和范围都能够得以自由随意的发挥。然而,在电影的制作中对数字技术的运用,不是电影艺术家单纯地用于为电影观众提供视听盛宴的技术炫耀,数字技术应是一种被叙事巧妙包装起来的,隐藏在叙事背后的隐性手段,为的是获得几近真实的影像、更加逼真的效果,以便更进一步地趋近于现实的真实体验、生活的真实感。比如在《侏罗纪公园》中,数字艺术家用电脑技术设计出的久已不存在但却栩栩如生的“再生”恐龙,给观众带来了心惧魂摄的审美“震惊”,观众在真实与幻觉中游走于侏罗纪公园,仿佛是真的被带回到了那个亿万年前的恐龙时代。在观赏影片时,我们并未感到有任何的突兀,因为此类影片在为人类进入另一个世界亦或是另一个世界的物种进入人类世界之前做了一系列顺理成章的铺垫。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运用,不仅扩大了人们的视野,而且影片所带来的视听冲击力更增强了其艺术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5]
因此,笔者认为在数字技术条件下,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拥有了更加宽广、更为自由的发挥空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虚构只是叙事的手段,真实才是最终的追求,而且这种真实除了包括那些实实在在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事物以外,更重要的应是指电影所表现出来的符合人类心理感知机制的真实。
五、结 语
巴赞认为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巴赞纪实美学观的核心是其真实观,即要使电影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符合人类的心理感知机制。数字技术的发展及数字影像技术的运用,使得任何异域化的空间和事物的出现都变为了可能。然而这些影像并不是凭空乱造,最终都是以人类既有的经验为依据的,它在唤起观众自身生活经验的同时,更激发起人们强烈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被观看和理解的过程中,自然会获得观众心理经验上的支持。所以,只要那些事物能被人们所接受,它就具有真实性。
参考文献:
[1] 宋家玲.影视艺术比较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 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3] 朱梁.数字技术对好莱坞电影视觉效果的影响[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10).
[4]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5] 安德烈•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