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博物馆,讲个故事给你听

来源 :国际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是通过展览来达到其普惠启发大众的目的,而展览质量的高低,则直接影响了观众的观感体验,以及是否能够把握住展览所要传递的信息。但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的展览依旧只停留在文物单纯的陈列展示上,或是大范围的强加一些关联性并不大的数字媒体技术,并没有充分挖掘文物价值——其背后的故事性。
  一个展览的成功与否也取决于是否把故事讲好了,而博物馆作为藏有无数故事的宝库,如何通过展览“讲故事”,如何为观众“讲好故事”也就成了一个挑战。
  反观国内外展览尤其是国际博物馆界的一系列实践,“挖掘、提炼独到的故事线”、“讲述对跨代观众都受益的故事”以及“激励观众情感,引发共鸣,用故事衍生故事”这三大要义是核心所在。本文将据此展开研究,并探索如何讲好展览故事的原则与要义。
  挖掘提炼明、暗故事线
  故事通过一定的线索将观众引领到展览的情景中去,其线索包括明、暗两种。较为熟悉的显性线索有:时间、数字、字母、季节、方位、对立等。
  例如,上海儿童玻璃博物馆利用字母排序表来串联展览,26 个玻璃字母分别对应 26 个隐藏在馆内的展品展项,如B(Beach Glass,海滩玻璃)、P(Prism,三棱镜)等。
  通过这种字母类的明线索,展览一方面契合了 4-10 岁儿童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另一方面也将亲子过程中的寻物惊喜带给全家人。
  孩子们正在玻璃博物馆中找寻字母线索
  此外,主题类的隐性故事线索也同样奏效。美国新闻博物馆以一部十几分钟的导览片浓缩了全馆主题和内容,它以“What’s news?”(什么是新闻?)为线索贯穿始终,同时使用了四组词语来解析:新闻是战争与和平(War &Peace);新闻是生老病死(Life & Death);新闻是爱恨情仇(Love & Hate);新聞是先有贡献,再有自由(Sacrifice &Freedom)。
  美国新闻博物馆展板
  但无论显性还是隐性,明确的故事线形成了展览的组织架构或是“脊梁”。它贯穿始终,为观众创设一个真正想要追寻的故事。一般说来,我们创设的是“带有弧度的故事线”(story arc),有开头、中段、结尾,并且在过程中有问题,有解决之道,有障碍,也有善终。让每个走进故事的人都发生了改变,无论是在意识上还是在行为上。
  让展览故事企及跨代的观众
  好的故事叙述会引发共鸣,带给大家无限的联想空间,并影响到不同的群体,甚至是跨代观众。最终,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美国大屠杀纪念馆中,“铭记孩童,丹尼尔的故事”展览专为 8 岁及以上孩童设计,娓娓讲述一个德国犹太小男生丹尼尔 1933 至 1945 年间的故事,以孩子的视角重现了纳粹压制以及大屠杀的场景。
  丹尼尔其实是一个复合角色,他的故事基于许多记录了大屠杀期间生活印象的孩童的日记发展而来。因此,展览中没有丹尼尔的照片,他也没有姓氏。
  但弥漫在空气中的故事叙述,呈现诸多变化痕迹的日记本册页,“请触摸”等互动元素,以及穿越式、沉浸式环境,都让历史细节再现,不只是引儿童入胜,而是润物细无声地让跨代观众、即便没有亲历那段历史的受众都得以淋漓尽致地体验。
  此展览得到了博物馆界、教育界以及挑剔的媒体界的一致好评和尊崇。
  博物馆复原陈列着丹尼尔的书桌
  走廊中“犹太人勿进”的标语
  激励观众情感与共鸣
  讲故事,它并不止于传播知识,而在于产生理解力,激励个人含义的构建。此外,精彩的故事里往往还会打开受众的心灵,激起内心的波澜,感悟生命的重量。
  作为美国 9·11 纪念博物馆,重头戏的历史展览位于原世界贸易中心的北塔楼位置,实物、图像、第一人称的证言以及音频、视频、档案文件等,共同讲述了 9·11 的故事。事实上,整座纪念馆的室内、室外(纪念遗址),任何一件静态展品、一株动态植物都在诉说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
  毁坏的建筑基架以及“幸运者之梯”
  比如,在Vesay街有一段石梯曾经连通世贸中心北端奥斯汀 · 托宾广场和 Vesay 街下方的人行道,被称为“幸存者之梯”,因为 9·11 当日它作为逃生通道救了许多人。虽然历经浩劫大部分被毁,但经过九个月复原它成为了展品,作为这起灾难“沉默的见证”。
  纽约市警察局的大卫·布林克中尉记得他当天对被疏散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走下这段楼梯,然后跑,跑得越快越好。”
  此外,还有橡胶底已经融化脱落的纽约警察局探长 Carol Orazem 的靴子、被掉落的废墟融化而变形的纽约消防队 3 号阶梯式消防车,以及在馆外的、一棵经历火烧、撞击等磨难后依然开出美丽白色花朵的梨树。它们都是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以无声的力量在动情诉说,让人悲伤、感动,却激励、昂扬。
  消防员已融化的头盔
  讲好展览故事的原则与要义
  因此,讲好故事不是那么容易,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 凸显故事的主人公,让他们自己说话。
  ◎ 故事必须有意义,激励观众情感,甚至改变其行为。
  ◎ 讲故事不是展览的全部,不能纯为故事而故事,讲故事也不是某些博物馆的特例。
  ◎ 将展览故事叙述与当下社会发展结合。
  ◎ 策展人是关键。策展人唯有从藏品中发掘灵感,并具备学术上的通观视野,方能真正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
  一部好的电影需要好的导演、演员、剧本。好的展览同样如此,需要好的策展人、展品展项、内容文本,以及一个好的故事。它们是不带说教的传播,鼓励个人反思以及公众探讨。它们允许受众想象另外一片时空,在共性中找寻个性,对他人感同身受。它们保存个性和共性记忆,并同时与成人和孩童对话。
  中国的博物馆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更应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故事,向一代又一代人的人述说。
其他文献
#全球博物馆周#活动由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非政府组织“文化发展促进网络”(Culture for Causes Network)发起,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旨在提升博物馆趣味性与吸引力、增进群众与博物馆关系的交互性网络社交媒体活动。来自75个国家的3500多家博物馆和文化团体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为期七天的集中信息发布与互动。每年的博物馆周都会规定一个活动主题。在活动过程中,每天都会提出一个与博物
期刊
作为博物馆行业的旁观者,几乎每天都被行业相关的种种新闻包围。 岁末回头看看,再看看前面的路,其实是件挺有意思的事。  以下文字为个人目力所及整理、撰写,仅代表個人观点。哪些提及哪些没提及,部分也是故意的主观的裁剪(例如本文不提展览,无论多火),部分是疏漏,总之也就这样了。  回顾总是有信息做支撑的,预测虽然多了主观的成分,同样要以“过去”为汤底。  2015年和博物馆“大发展”这几年里的任何一年似
期刊
7月2日至10月18日,奥黛丽·赫本摄影展在英国国家肖像馆举行,展览用70余幅珍貴的照片展现了这位时代偶像一生的艺术生涯,也让我们再次想起她的美和与众不同。  明星和电影的关系非常复杂,有些明星,必须要依附于某些电影,人们谈起电影才会想起他们,并且把他们和角色混为一谈,他们和角色互相寄生;有些明星,却脱离了成就他们的电影或者其他作品,以独立的方式存在,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形象,一种独立的颜色、声音、
期刊
7月5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进入遗产申报审议环节的最后一天,全天审议文化遗产申报项目13项,其中11项为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共产生新的世界遗产9项,除土耳其项目2001年曾被评估为暂缓列入后经过十多年补充材料重新提交申报外,其余均为新的申报项目。  9个项目分别为:  挪威的留坎镇与诺托登地区工业遗产  Rjukan–Notodden Industrial Heritage Site  德国汉堡的
期刊
最近什么最火?说是大圣应该不为过吧~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完成了票房逆袭,喜欢悟空的你,何不到上海来一次「面圣」之旅呢!目前,上海电影博物馆正在举办「《大闹天宫》诞生50周年纪念展」,绝对不容错过喔~  “大闹天宫”展项  位于三楼【动画长廊】展区  造型设计  展示墙的这一部分陈列了张光宇为《大闹天宮》设计的孙悟空人物造型(右上)以及时任原画设计师的严定宪当年对着镜子反复琢磨、体会孙猴子特定动
期刊
国际博物馆协会曾在2001年将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定为“博物馆与社区”。意在指其对于社区文化建设所起到的推动发展作用。  博物馆作为社区中的特殊成员,其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要用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协作精神来衡量。博物馆与社区成员互相依赖,如果没有了协作精神,双方不能从中互相学习,那么举办多少场活动都是毫无意义的。  社区,宏观社会的缩影  在美国,博物馆经常被用作社区活动中心;人们围绕着自己所感兴趣的
期刊
在下半刊中,杂志精选了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具有标志性内容的文章。以“博物馆與文化遗产关键概念” 为主题,开启《国际博物馆》杂志的新阶段。  对于20世纪80年代博物馆事业发展来讲,沙罗 · 高斯(1986)、迈克尔 · 埃姆斯(1985)、阿尔法 · 奥马尔 · 科纳雷(1983)等作者所阐述的观点以及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都对巩固博物馆学科地位,发展博物馆理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博物馆,为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平台。  博物馆长期以来对于物质形态藏品的研究与利用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度与方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本身的特性,需要依托行为人自身而存在,并通过技艺、声音等载体口传身教来得以传承。所以如何在博物馆将“非遗”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下去,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将从博物馆教育入手,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依托博物馆平台向公众进行传播。  细纹刻纸  非物
期刊
过去几年中,中国的博物馆行业发生了一些非常大的变化:  首先,从数量上,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家新的博物馆开馆;其次,未成年访客的数量上涨得最为迅速,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博物馆视为社会教育空间,他们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最重大的一个改变是,公共教育成为了中国博物馆评级的核心指标,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只重收藏和研究的机构,而是转向了与社会共享教育资源。  过去几年的这些大事对博物馆而言,催生出一个问题:为满
期刊
踏进美术馆,人人所期待的都是一场不虚此行的经历。  但常常会发现,从作品晃悠到作品,每件艺术品停留个十秒二十秒之后,别人兴趣盎然,自己却疲惫不堪?在博物馆面对,也同样如此。  阿兰·德波顿说:“我们与艺术的相遇,并不总像预想中那般美好。”不仅如此,甚至,还可能会陷入各种对于看展览的偏见里去——  对这些,一位来自荷兰的资深艺术顾问约翰·艾迪玛,或许能给出一些有趣的建议。  他的建议很实际,诸如: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