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风险提示报告,宣布培根、火腿、香肠等加工肉制品列为致癌概率最高等级的一类致癌物,将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列为二类致癌物——“较可能致癌物”。报告的这些结论引起了普通民众的极大关注,多国食品行业发声反击。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邀请国内7位食品领域专家在南京召开记者会,对世界卫生组织上述报告提出质疑,建议撤销将加工肉制品列一类致癌物的结论。
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光宏认为,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份报告主要参考对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的调查统计结果,既没有充足的动物实验数据,更缺乏严谨的人体实验研究。“在没有充分实验基础上,断定加工肉和红肉致癌,这个结论是草率的。”
许多民众关心,日常生活中的“加工肉”还能吃吗?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长徐幸莲教授介绍说,“加工肉”是指用原料肉经过各种工艺手段,比如煮制、腌制、搅拌,同时加人辅助材料,形成熟制或非熟制,且色香味俱全的肉品。按加工的方式不同可分成十大类,如腌制品、香肠制品、烧烤制品等。为了让肉品变得色香味俱全,加工过程中会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果按照国家标准添加,食用对人体无害。比如肉食品加工中会添加亚硝酸盐,加工后会形成亚硝酸胺,亚硝胺是致癌物质。“只要控制好,对人体无害。”徐幸莲说,对于添加剂,国家有严格的控制标准,如亚硝酸盐的添加量,每公斤最大添加量为0.15克。最后产品残留量,不同产品不一样,腌腊肉制品不能超过每公斤30毫克,西式火腿不超70毫克。很多产品的含量非常低,大部分在每公斤微克级。
徐幸莲教授表示有相关数据显示,小白鼠吃每公斤含370毫克亚硝酸胺的加工肉制品,连续吃56N,真的会致癌。“按这个量计算,人每天吃五六百公斤,且天天吃,才有致癌风险,正常食用没有问题。”
周光宏认为,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诸如苯并芘、亚硝胺等物质,但那是极其微量的,如果因此“拉黑”加工肉制品,显然是“因噎废食”。
按照世卫组织的结论,每天食用50克分量的加工肉制品,罹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将增加18%。一般而言,一根火腿肠的净重量大约70克,这是否意味着吃一根火腿肠,患癌风险就已经非常高了?2011年,中国居民膳食标准中提出,建议人每天吃畜禽肉类50-75克肉。对照世卫组织的建议,这一标准显然过高了。周光宏认为,世卫组织的这一结论同样缺乏实验基础,我国的居民膳食标准不需要调整。
周光宏认为,每人食肉量根据个人体质、消耗各有不同,“喜欢吃肉,增加一些也无妨。标准每天吃50克左右,喜欢吃肉的增加到100-150克,也没有问题。”
事实上,人民日报此前的报道中也提到,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表示,吃肉对健康有益,人们可以限制吃肉的量。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主任贾凯也指出,公众不能因此谈肉色变、不吃肉,那就有点太偏激了。放弃吃红肉完全没有必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方玉说,现在公众很容易被“致癌物”这样的概念吸引,但只要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就没有担心的必要,相比之下,食品卫生和膳食均衡更值得大家关注。(摘自《扬子晚报》)
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光宏认为,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份报告主要参考对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的调查统计结果,既没有充足的动物实验数据,更缺乏严谨的人体实验研究。“在没有充分实验基础上,断定加工肉和红肉致癌,这个结论是草率的。”
许多民众关心,日常生活中的“加工肉”还能吃吗?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长徐幸莲教授介绍说,“加工肉”是指用原料肉经过各种工艺手段,比如煮制、腌制、搅拌,同时加人辅助材料,形成熟制或非熟制,且色香味俱全的肉品。按加工的方式不同可分成十大类,如腌制品、香肠制品、烧烤制品等。为了让肉品变得色香味俱全,加工过程中会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果按照国家标准添加,食用对人体无害。比如肉食品加工中会添加亚硝酸盐,加工后会形成亚硝酸胺,亚硝胺是致癌物质。“只要控制好,对人体无害。”徐幸莲说,对于添加剂,国家有严格的控制标准,如亚硝酸盐的添加量,每公斤最大添加量为0.15克。最后产品残留量,不同产品不一样,腌腊肉制品不能超过每公斤30毫克,西式火腿不超70毫克。很多产品的含量非常低,大部分在每公斤微克级。
徐幸莲教授表示有相关数据显示,小白鼠吃每公斤含370毫克亚硝酸胺的加工肉制品,连续吃56N,真的会致癌。“按这个量计算,人每天吃五六百公斤,且天天吃,才有致癌风险,正常食用没有问题。”
周光宏认为,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诸如苯并芘、亚硝胺等物质,但那是极其微量的,如果因此“拉黑”加工肉制品,显然是“因噎废食”。
按照世卫组织的结论,每天食用50克分量的加工肉制品,罹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将增加18%。一般而言,一根火腿肠的净重量大约70克,这是否意味着吃一根火腿肠,患癌风险就已经非常高了?2011年,中国居民膳食标准中提出,建议人每天吃畜禽肉类50-75克肉。对照世卫组织的建议,这一标准显然过高了。周光宏认为,世卫组织的这一结论同样缺乏实验基础,我国的居民膳食标准不需要调整。
周光宏认为,每人食肉量根据个人体质、消耗各有不同,“喜欢吃肉,增加一些也无妨。标准每天吃50克左右,喜欢吃肉的增加到100-150克,也没有问题。”
事实上,人民日报此前的报道中也提到,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表示,吃肉对健康有益,人们可以限制吃肉的量。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主任贾凯也指出,公众不能因此谈肉色变、不吃肉,那就有点太偏激了。放弃吃红肉完全没有必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方玉说,现在公众很容易被“致癌物”这样的概念吸引,但只要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就没有担心的必要,相比之下,食品卫生和膳食均衡更值得大家关注。(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