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课程在城市轨道运管专业中的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n00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类课程的有效开展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作为城市轨道运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基于此,本文以艺术类课程在城市轨道运管专业中的教学改革初探为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为艺术类课程与城市轨道运管专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一些新的理论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艺术类课程;城市轨道运管专业;教学改革
  艺术类课程是学校教育环节中的重要一部分,它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的艺术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为城市轨道运管专业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这对于城市轨道的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例如可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图纸。下文主要针对艺术类课程的学科性质和具体分类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城市轨道运营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以及其教学改革的基本举措。
  1艺术类课程的学科性质与类型
  首先,艺术教育不仅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大渠道。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这个层面来看,艺术课程承担着学生学会欣赏美、感知美和表现美的责任;与此同时,艺术类课程在高校的开展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创新精神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现阶段的艺术课程类型包括美术、音乐、舞蹈、语言沟通等多种类型,而每一种艺术课程又会有一些细小分支,其整体作用在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并能以此为基础为其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致力于实现艺术与专业的融合发展。
  2城市轨道运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与教学改革。
  2.1语言沟通方面
  当前,各大高校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仍然比较浅显化,基本上停留于学科课程这一层面,侧重于汉语的听说读写,而专业的语言沟通训练比较匮乏。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语言沟通方面的能力也难以被激发,因此在课堂上表现为互动能力弱、参与度低、学习效果较差等方面的现象 与此同时,授课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之时,也比较重视文学欣赏、阅读理解等,而忽视了学生岗位实践的能力需求。
  由此可知,城市轨道运管专业的教学模式有待改善,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要选择更专业的语言沟通类课程教师,例如播音专业或主持专业的教师,他们不仅能够充分掌握语音、语速、语调等方面的标准,还能充分利用语言表达自身情感和能力。其次,开展多元化的语言沟通类课程,因为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模拟训练,以此真正意义上开发学生的沟通思维,进而愿意主动积极参与到课程当中,并学习到实实在在的知识。最后,要对城市轨道运管专业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语言沟通训练,因为这部分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的服务对象是乘客,需要他们用规范的、标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礼貌,也要基于乘客的年龄、性别、国籍等实际特征进行针对性的用语,如此为乘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2.2美的表现方面
  当前,大部分高校深刻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过程中将其局限为欣赏美、感知美这一层面,而忽视了美术在生活以及今后工作中的表现形式,这一方面会让学生机械式的学习美,从根本上认为美育课程属于副科课程的一部分,不会对其过于重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的美育学习效果偏差,只能了解美育课程的表层含义。
  因此,在城市轨道运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要对美育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要让学生在学习美育课程之后,能够将欣赏美和表现美有效衔接。因为大部分学生能够在美育课程开设之后,掌握其基本知识,即感知美,能够拥有更敏锐的感知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表现美才是美育课程效果的集中体现,这就需要学生将感知美、欣赏美和发现美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对美育课程进行分类和优化,使得每一章节的内容对应不同的素质培养,让学生能够学习有针对性的艺术知识,进而避免知识太过繁杂而对学生带来的认知压力和感知压力,如此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推动学生将美育转化为自身素质的提升。最后,要强调艺术课程的性质规范,即不能将艺术欣赏停留于教学目标这一层面,而是要让学生认识的艺术课程是实践精神、创新精神的源泉,并且要将所学习到的艺术知识应用于实际学习和工作当中。
  2.3形体的规范性方面
  对于城市轨道专业的学生而言,当前各大学校的舞蹈教学存在人数众多、课程时间短、男女混合等方面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舞蹈学习难度有所提升,而教师也没有深入挖掘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致使课堂动作与训练效果出现较大差异化。
  因此,相关学校应当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规范教学对象、教学模式、教学时间等,让学生能在舞蹈规范方面得到切实发展。另外,形体训练作为城市轨道运管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其职业形象和素养,并进一步完善其形体和仪态,教师应当以此为基础开展课堂,让学生带着目标和动力进行学习;换言之,礼仪规范和个人形象设计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可以针对这舞蹈课程,让学生在工作之前提前训练和演习。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运管专业需要掌握一定的就业能力,单凭专业知识的教学是远远不足的,而艺术类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其中发挥大作用。因此,相关学校以及教师应当基于艺术类课程在其中的应用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在语言沟通、美的表现、形体规范等方面有所發展,为城市运管专业学生的未来提供良好的艺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刘钟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设计艺术探讨——以杭州地铁5号线车站为例[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01):79.
  [2]汪行雨.艺术介入城市——以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特色艺术站点为例[J].明日风尚,2017(19):24.
其他文献
◆摘 要:“十四五”時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明确战略举措和工作重点,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指明了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现代科学技
期刊
◆摘 要: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社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次研究中,笔者以疫情防控为背景,研究社区防疫中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和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效果提出相應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疫情;社区  在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其涉及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同一年2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的提出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从创设教学情境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教材资源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参考,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材是《
期刊
◆摘 要:事实上,在看待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上,也应该从正反两方面来考虑。从反向上来看,“空心村”确实带来了土地抛荒、人才流失、资源闲置等诸多问题;但从正向上来看,农村的“空心化”也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丰富资源。  ◆关键词:乡村振兴;空心村  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全国乡村振兴谋局开篇定措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是我们在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在新时代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进步,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学习态度等也在新时代的洪流中不断推陈出新,這对新新时代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于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仅要紧跟新时代,还要能够结合新时代特点,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中职;思想道德教育;潜移默化;传承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是非常深厚的积淀,对现代人的思想品德
期刊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针对海量数据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可以为不同行业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营销途径之一,数据挖掘技术成为电子商务的坚强后盾。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分析出客户的需求、喜欢的产品等信息,企业根据这些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以此提升企业的销量以及企业品牌。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子商务中数据挖掘的概念、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发挥电子
期刊
◆摘 要:“雾”是《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典型自然意象,根据“雾”在小说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其分为两类:阴翳之雾与梦幻之雾。阴翳之雾主要指苔丝与亚雷·德伯之间的命运纠缠,阴翳之雾渐浓体现了社会中的丑恶道德标准从未退场;梦幻之雾指苔丝与安玑·克莱之间的造化弄人,梦幻之雾的幻灭昭示了人性本质的丑陋。两重雾的交合最终导致了苔丝的玉殒。“雾”的背后表达了作者对虚伪世俗的强烈不齿,从而定义了何谓真正的“纯洁”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经济中新媒体电商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新媒体电商的客户群体数量呈直线式上升,其客户需求对比传统电商客户群体更为复杂和多样,这就对新媒体电商的客户特征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则能够科学合理的分析新媒体电商客户的群体特征,综合考虑新媒体电商客户群体有可能性带来了潜在价值和未来价值,是新媒体电商产业营销策略和发展计划制定的有效支撑,对于新媒体电商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人类社会逐渐发展形成并逐步发展为较为稳定的一种文化传统形态,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精神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并以其自身独有的中华民族文化特性深深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长远的发展。然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严峻的当今社会形势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正必然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发展危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其重大理论实践创新及发展方略,都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发展有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电力系统使用的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也逐渐向数字化、信息化趋势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测试技术特点,深入研究其在电力系统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  建立数字化变电站能够实现信息高效传递、实时共享目标,可以充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中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