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的得失决定“第三轮改革”的成败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501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秦晖教授指出,与人们一般印象不同,决定中国以往各项改革成败的,并非效率的得失,而是对公平的把握——公平把握得好则改革成功,公平把握不好则改革遇阻甚至走向失败。(2005年2月16日《经济》杂志)
  2005年以“深化改革年”为始,年底却被舆论命为“反思改革年”。这一年,不仅医疗体制、教育体制、商品房价格、电力体制诸领域的改革遭到了舆论抨击,作为一个总体的“改革”,其推进路径、动力源乃至价值取向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有改进的余地甚至“纠偏”的必要,都成了讨论热点。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下进行的改革可能被称为“第三轮改革”。中央决策者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修复社会公平的新政策意图给处于剧烈变革社会的国民带来丰富期许。笔者以为,在这种丰富期许中,对公平的期许最能表达“第三轮改革”中公众的心声。
  对公平的期许,需要政府在公平和效率之间进行权衡。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被喻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大的抉择。它既要充分保障市场的效率,又要满足社会成员平等分享社会产出成果的诉求。我们知道任何理性的政府在公平效率的抉择问题上,它的既定目标必然是一方面使效率最大,另一方面使社会成员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公平。
  政府在公平效率中的职能不仅仅是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结果意义上的公平,它还包括更多的内容。从公平的内涵看,政府应维护起点的公平、权利平等;维护过程、规则的公平,机会均等;维护结果的公平、收入与贡献相符。从保障效率角度看,政府应纠正市场不灵,弥补市场缺陷和效率损失,必须保障社会效率的最优。
  不同的公平效率观决定着政府在公平效率问题中的不同角色扮演。公平与效率应该是统一的,政府既是效率增进的主体,也是公平的维护者。公平与效率不存在绝对的主辅关系,不能绝对地说谁该“优先”谁该“兼顾”。实现公平和公正,需要政府摆脱把公平当作社会发展兼顾目标的观念。
  
其他文献
如果我们还保留着最起码的人性与良知,那么,我们必须清算南丹,并记入历史。这是中国矿业史上一笔洗刷不掉的耻辱印记。  直至今天,事情过去整整三个月了,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当地对
嘉峪关市某考生因高考估分过低遭到父亲责骂后投湖自尽(6月13日《西部商报》);西宁市某男生为逃避高考而将其亲生母亲杀死(6月14日《成都日报》)……近年来诸如此类生生死死的“高考版”亲情悲剧,一直以近乎雷同的版本在高考舞台上频频上演。假若儿女忤逆父母意愿就算是所谓“逆子”的话,如今这样的“逆子”,也真可谓车载斗量了。  作为这些悲剧中的“逆子”,不管是以自杀手段走上“不归路”,还是为发泄而夺去亲人
识别是在适用冲突规范时,依据一定的法律观念,对有关的事实构成作出“定性”或“分类”,将其归入一定的法律范畴,并对有关的冲突规范进行解释,从而确定应援用哪一种规范的认识过程
近两年矿难频发,原因是很容易找到的:非法矿主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无视政府监管、无视矿工生命,尤其在于地方官员失职渎职和官商勾结、权钱交易。   既然症结容易找到,为何问题却难以解决呢?这就牵扯到中央权威遭遇挑战的现状。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曾感慨:“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定的东西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政令不通的确到了让人吃惊的地步。房地产调控从“国八条”到“国六条”以及15条细则可谓不
约见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所长谢东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年当中有200多天在外出差,就是本所的干部想见他一面也不容易。国庆节前的一个午后,记
王斌余案件中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媒体从先前的对社会制度的反思更多地转向对王斌余死刑判决进行质疑.一些学者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用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论证不应该对王斌
讼师的基本职能是助人诉讼。在有法制的社会里,诉讼是不能避免的,助讼是客观需要的。问题是,这与古代中国主张息讼、追求无讼的治国理想相抵触,因此讼师备受歧视和打击。不料,讼
夏先生去中山发展时本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承受曲折,但他受到的却是令他感动的礼遇。然而,回到了故乡,他却有了说不出的苦楚。
乡民对国家法律缺乏信仰,直接影响到法治建设的成败。法律信仰危机,是因为有限的法律认知、人治传统、法律制度、司法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培植法律信仰需要我们制定出完美的法律
证据问题是民事审判改革的核心。《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司法改革的进行,但其所确立的证据规则不但加重了审判权缺位和失范的趋向,更背离了发现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