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1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 方法 选取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16例,分析其心电图特点。结论 病理性Q波多出现在室间隔肥厚为主型患者,T波深倒置多出现在心尖肥厚型患者,心律失常多出现弥漫肥厚型患者。
关键词:肥厚型心脏病;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180-01
欧洲心脏病学会对肥厚型心肌病的定义为“无导致心肌异常的负荷因素(高血压,瓣膜病)而发生的心室壁增厚或质量加重。[1]”,本文对2012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16例住院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类型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0012年4月~20012年12月南京市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的住院病人16例,所有病人经超声心动图确立诊断,并除外高血压及其它疾病所致的继发性心肌肥厚。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平均37.38±5.75岁(8~84岁)。运动时呼吸困难3例;胸痛9例;心悸3例;晕厥1例;胸骨左缘3、4肋间或心尖部有III~IV/6级收缩期杂音者8例;心功能(NYHA)I级11例;II级2例;III级2例,IV级1例。
2.研究方法 超声心动图确定肥厚诊断:即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比≧1.5或绝对厚度≧1.5确诊。按肥厚部位分为单纯性室间隔肥厚或室间隔肥厚为主组11例,单纯心尖肥厚组2例和弥漫性肥厚组3例。
【结 果】
1. 一般情况和心律失常 胸骨左缘3、4肋间或心尖部有III~IV/6级收缩期杂音与流出道梗阻密切相关。16例患者中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动过速1例;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2例;心房颤动2例; I。房室传导阻滞1例;房性期前收缩(含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2例;室性期前收缩1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2. 心电图特点分析 16例患者中,病理性Q波5例,其中肢体导联3例,胸前导联1例,肢体导联和胸前导联同时出现1例,全部出现于室间隔肥厚组中。
心电图符合左心室肥厚(伴劳损)诊断标准的10例,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ST-T改变,其中单纯ST段改变2例,单纯T波改变3例,ST段和T波均有改变3例。T波深倒置多出现于V3~V5导联。
心律失常的发生多见于弥漫性肥厚组多发生心房颤动和频发期前收缩,偶可发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讨 论】
肥厚型心肌病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心电图就有了特征性改变,以ST-T改变[包括左心室肥厚(伴劳损)]最多见,本组ST-T改变的发生率为112.5%。本研究中T波倒置振幅>0.5mV在心尖肥厚组明显多于室间隔肥厚为主组,原因可能为心尖肥厚型复极改变故在胸前导联可出现巨大倒置的T波[2]。
其次,本组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为45.5%。心室间隔肥厚时由于除极延缓可产生病理性Q波,也可能与左右心室产生的电平衡有关[3]或可能为左室肥厚后心内膜下与室壁内心肌冲动不规则和传导延迟所致[4]。而心尖肥厚型主要在心室壁下1/3明显增厚,而心室除极先从室间隔开始,故病理性Q波少见,本研究心尖肥厚组未见病理性Q波,与Tsuguya等报道一致[5]。
最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多见于弥漫性肥厚型心肌病,文献未有明确报道发生率,但本研究发现心律失常几乎全发生于弥漫型组,为62.5%。多发生期前收缩和心房颤动,这可能与患者流出道梗阻使二尖瓣前叶对合于室间隔,可使充盈压更为增高,影响前向性流出。收缩性能增强可使脉压差加大,诱发期前收缩,如室性期前收缩后的一次心脏搏动。而有此改变的患者,收缩中期脉压差可以接近重度二尖瓣狭窄时的程度,可诱发心房颤动[6]。
总之,笔者认为,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敏感性高,特异性差,有利于临床对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初步检查和诊断,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竞. ESC心肌病分类最新声明[J].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4,10:C7
2 Suzuki J, Watanabe F, Takenake K,et al. New subtype of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identified 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s an underlying course of mardedly inverted T waves. J Am Coll Cardiol. 1993;22(4):1175-1181
3 Lemery R, Kleinebenne A, Nihoyannopoulos P, et al. Q wav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in relation to the distribution and severity of right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J Am Coll Cardiol. 1990; 16:358-362
4 张鸿丽, 张海澄, 周北玲等.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分析[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7,16(4):255
5 Tsuguya S.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An Overview. J Cardiol, 2001, 37(suppl):166-178
6 Goldman, Bennett(总主编), 王贤才(主译). 西氏内科学[M]. 第21版,第3分册.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3-305
关键词:肥厚型心脏病;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180-01
欧洲心脏病学会对肥厚型心肌病的定义为“无导致心肌异常的负荷因素(高血压,瓣膜病)而发生的心室壁增厚或质量加重。[1]”,本文对2012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16例住院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类型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0012年4月~20012年12月南京市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的住院病人16例,所有病人经超声心动图确立诊断,并除外高血压及其它疾病所致的继发性心肌肥厚。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平均37.38±5.75岁(8~84岁)。运动时呼吸困难3例;胸痛9例;心悸3例;晕厥1例;胸骨左缘3、4肋间或心尖部有III~IV/6级收缩期杂音者8例;心功能(NYHA)I级11例;II级2例;III级2例,IV级1例。
2.研究方法 超声心动图确定肥厚诊断:即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比≧1.5或绝对厚度≧1.5确诊。按肥厚部位分为单纯性室间隔肥厚或室间隔肥厚为主组11例,单纯心尖肥厚组2例和弥漫性肥厚组3例。
【结 果】
1. 一般情况和心律失常 胸骨左缘3、4肋间或心尖部有III~IV/6级收缩期杂音与流出道梗阻密切相关。16例患者中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动过速1例;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2例;心房颤动2例; I。房室传导阻滞1例;房性期前收缩(含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2例;室性期前收缩1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2. 心电图特点分析 16例患者中,病理性Q波5例,其中肢体导联3例,胸前导联1例,肢体导联和胸前导联同时出现1例,全部出现于室间隔肥厚组中。
心电图符合左心室肥厚(伴劳损)诊断标准的10例,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ST-T改变,其中单纯ST段改变2例,单纯T波改变3例,ST段和T波均有改变3例。T波深倒置多出现于V3~V5导联。
心律失常的发生多见于弥漫性肥厚组多发生心房颤动和频发期前收缩,偶可发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讨 论】
肥厚型心肌病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心电图就有了特征性改变,以ST-T改变[包括左心室肥厚(伴劳损)]最多见,本组ST-T改变的发生率为112.5%。本研究中T波倒置振幅>0.5mV在心尖肥厚组明显多于室间隔肥厚为主组,原因可能为心尖肥厚型复极改变故在胸前导联可出现巨大倒置的T波[2]。
其次,本组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为45.5%。心室间隔肥厚时由于除极延缓可产生病理性Q波,也可能与左右心室产生的电平衡有关[3]或可能为左室肥厚后心内膜下与室壁内心肌冲动不规则和传导延迟所致[4]。而心尖肥厚型主要在心室壁下1/3明显增厚,而心室除极先从室间隔开始,故病理性Q波少见,本研究心尖肥厚组未见病理性Q波,与Tsuguya等报道一致[5]。
最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多见于弥漫性肥厚型心肌病,文献未有明确报道发生率,但本研究发现心律失常几乎全发生于弥漫型组,为62.5%。多发生期前收缩和心房颤动,这可能与患者流出道梗阻使二尖瓣前叶对合于室间隔,可使充盈压更为增高,影响前向性流出。收缩性能增强可使脉压差加大,诱发期前收缩,如室性期前收缩后的一次心脏搏动。而有此改变的患者,收缩中期脉压差可以接近重度二尖瓣狭窄时的程度,可诱发心房颤动[6]。
总之,笔者认为,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敏感性高,特异性差,有利于临床对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初步检查和诊断,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竞. ESC心肌病分类最新声明[J].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4,10:C7
2 Suzuki J, Watanabe F, Takenake K,et al. New subtype of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identified 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s an underlying course of mardedly inverted T waves. J Am Coll Cardiol. 1993;22(4):1175-1181
3 Lemery R, Kleinebenne A, Nihoyannopoulos P, et al. Q wav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in relation to the distribution and severity of right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J Am Coll Cardiol. 1990; 16:358-362
4 张鸿丽, 张海澄, 周北玲等.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分析[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7,16(4):255
5 Tsuguya S.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An Overview. J Cardiol, 2001, 37(suppl):166-178
6 Goldman, Bennett(总主编), 王贤才(主译). 西氏内科学[M]. 第21版,第3分册.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