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养不出狼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r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接近年关,7000多名工作满8年的华为老员工相继“自愿”提出辞职,然后重新与华为签订劳动合同。
  所谓“自愿”,是个托词,背后是华为公司的一手安排。按照规定,“自愿”辞职后的员工随后即可以竞聘上岗,职位和待遇基本不变,唯一的变化就是再次签署的劳动合同和工龄。
  为什么要这么折腾?
  因为在2008年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满足“已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条件后,可以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永久员工。
  显然,华为是通过“自愿”辞职再上岗的方式规避劳动法的这条规定。
  华为的安排在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有评论认为:“华为开了个恶劣的先例。他们以企业强势的权力,威胁利诱万名员工‘主动辞职’、自选去留,实际上就是老员工的工龄一次性买断,进而化被动为主动,变相清洗和裁员。”
  “工龄一次性买断”,在中国一直就是个不受人待见的词儿。它来自于国有企业解雇下岗工人。中国建国后成立的国有企业,只支付给工人很少的工资,但是,国有企业同时要负责工人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所有福利,几乎把工人的所有生活都管理起来了。后来国有企业亏损严重,要转制要破产,就用很少的钱一次性买断工龄,解除双方的雇佣关系,国有企业也就解除了自己对工人应尽的所有福利义务,其实质,是赖掉工人多年来的以福利体现的那部分非货币工资。
  那么华为这么做,也是为了赖账?
  华为不缺钱。华为在中国IT业素有“钱罐”之称,只要是本科毕业,年薪起点就在10万元,工作一两年后达到20万元以上是很正常的事。
  而且,所有自愿离职的员工将获得华为公司相应的补偿,补偿方案为“N+1”,N为华为工作的年限。如果某个华为员工的月工资5000元,一年奖金是60000元,在华为工作了8年,那么他得到的最终补偿数额就是10000元(工资+年奖金平摊)乘以“8+1”,计90000元。据测算,华为这次补偿出血10亿。
  而且,自愿离职只是为了规避法律,华为并不是要真的放弃这些员工。员工拿到补偿之后,依然可以“竞聘上岗,职位和待遇基本不变”。事实上,自愿辞职员工中约99.9%的员工在获得高额补偿之后,重新上岗,以至于没有进入7000人大名单的人,还对那些“自愿辞职”的员工很是羡慕。
  最关键的是,华为并不是原来国有企业“低货币工资+高福利”的薪酬体制,华为在提供高工资和股权激励之后,并不欠员工什么,相反,还要为这次折腾多支付一笔钱,与“工龄一次性买断”扯不上半点关系。
  那么华为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华为不希望他的员工成为“永久”员工——一种与单位制紧密相联的东西。
  所谓“单位”,是改革开放前政府全面控制城市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每个城里人都要依附于自己的单位,在丧失各种自由的同时,得到单位的全面照顾,从住房到医疗,从食堂澡堂到子女上学。
  单位是科层制官僚机构,效率低、内耗高、形式重于内容、程序重于结果、缺少问责机制等,不见容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的大面积溃败就是明证。
  单位制是中国人共同的遗产,即使是从未在国有单位里工作过的人,其早期的社会化(包括家庭、幼儿园和学校的教育)也一定是在单位里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中国城市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单位人。
  单位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因为习惯于被安排而导致了习惯性依赖,即被动性。这有别于懒惰。一个人可能很勤奋地学习和工作,但只是被动地等待或接受机会的挑选,缺少主动的寻找、规划与选择,也缺少对机会的洞察力。
  而这恰恰是市场经济的大敌。华为生长在一个先天不足的经济体中,面临的是最为残酷的国际竞争,因此一直以狼性文化来推动公司的发展壮大。华为的逻辑很简单:一个拿到“永久员工”资格的人,还有狼性吗?
  现在很多企业做大了,多多少少也沾染上了单位的习气,这一点,就是跨国公司也不能免俗。但我们营销人要牢牢记住:温暖舒适的大棚里,是养不出狼的。
其他文献
请辞的玄机    2008年6月,因为营销管理的需要,公司开始导人大区管理模式。王东等8位省区经理正式升任大区经理。2009年2月,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王东火急火燎地跑到我办公室, “张总,大区经理我实在干不了,你还是让我回陕西做省总吧。”  “为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水。  “张总,你知道的,西北那鬼地方地广人稀,商业公司非常集中,经常是同一片地区多家商业公司交叉覆盖,而很多稍微偏远的地方又辐射不
期刊
提到农村市场,营销界的第一联想多数是“市场分散”,结论多是“市场难做”。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一个企业一旦从农村市场发展起来,并闯出知名声誉,它往往带有几分传奇色彩。  永业集团正是如此。永业是农村市场上快速升起的新星。短短几年内,它在农村市场的乡镇和村里建起了近万个科技服务站,营销网络在二十多个省区扎根,仅凭借“永业生命素”单支“秘密武器”,让永业国际撞响了纳斯达克的钟声。  永业集团全国营销中心总
期刊
中国人说“事不过三”。企业创新则一定要过三。一个企业如果能有节奏地实现三次重大创新,就可以确立“不断创新”的品牌形象,比较容易在第四次冒险中引导社会消费热潮。    2008年,《财富》杂志评选出美国最受尊敬的企业,苹果公司高居榜首。在苹果公司之后,才看到通用电气、谷歌、宝洁、微软等其他巨头的身影。《财富》杂志的评论写道:苹果公司的CEO史蒂夫·乔布斯总是能用硅片和软件“不断制造奇迹”。  200
期刊
高明的销售人员常常很善于抓机会,找对时机自然艺术地赞美顾客,迅速让顾客“醉入花丛”,快乐买单!    赞美的时机    顾客犹豫不决时  情景:建材超市一对气质儒雅的老年夫妻在仔细挑选实木地板,对着一款挑好的地板犹豫不决。  销售:叔叔,这款铺了一定会好看,因为,您的家具一定不会是淡的,一定是紫檀、红木什么的!这款地板颜色配紫檀、红木家具会更显档次!  分析:暗夸技巧好!通过猜顾客家具的材料,暗捧
期刊
质疑ITAT模式的人,无非是抓住货品不佳和地段不佳两大软肋不放在不好的商圈卖些二三线品牌主意怎么可能红火?其买要火很简单。好歹是个品牌货吧,我给你打个1折。你心动不?    ITAT的扩张神话    ITAT是一家在香港注册的服装连锁机构,全称“国际品牌服装代理商”(International Trademarks Agent Traders)。  2004年9月16日,第一家ITAT会员店在深圳
期刊
卷首语    一线企业的高手,在二线企业失足,这实在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TCL吴士宏、方正数码李汉生、用友软件何经华……这些从“先烈祠”里信手拈来的名单,赫赫在目,至今让一线企业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心有余悸。  但自从打工皇帝唐骏先生出版《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之后,一线高手们备受鼓舞,开始心旌摇曳,蠢蠢欲动了。  再加上大批二线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求贤若渴,祭出高官厚禄、香车美女、股权
期刊
纵观中国众多行业标杆企业走过的道路,我们发现一个成功的规律:发现一个行业比发现一个市场更重要。开创一个新的行业,并以独特模式抢先占领它,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发现全新行业:防脱生黑发    3亿消费群的脱发白发大市场  随着霸王、索芙特近年来以“防脱洗发水”的定位在中央台及全国狂轰滥炸,以大众日化超市渠道开疆拓土,并分别邀请顶级明星成龙、李连杰代言,在全国引发一轮又一轮防脱旋风;随后,霸王又
期刊
谈判中你来我往,一个一个条件层出不穷,斤斤计较。你要紧紧抓住客户最关心的核心反对意见,转化并处理。其余的条件不是不重要,而是在核心反对意见面前,都可以屏蔽掉。    小李是凯米公司第一批管理培训生,刚刚从凯米营销学院毕业,分配到湖南区。下车伊始,就领下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区域经理徐飞要求他今天中午之前赶到浏阳,开发经销商,晚上8点前拿回客户签署的合同。  浏阳是国家百强县,早被绿月亮这些头号品牌
期刊
令罗林川想不到的是,一次搜索营销的尝试,推广方式的转变竟然会对公司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完成了从生产型到直营连锁销售型的转型,自2009年在上海成立第一家补发中心,仅一年的时间,北至沈阳、大连,南达广州、深圳,都有黑黛补发中心。  作为黑黛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罗林川说,百度推广的精准功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寻找顾客,扩大市场份额,让我们这种“守株待兔”式的商业模式也能获得成功。    布
期刊
这个还仅仅只是决策流程的“灵活和快速”要求,前段时间做爆款导致爆仓的事情,让阿达下定决心调整自己的生产线和仓储。    年关又至,阿达面前摆着两份报表,左边的是传统OEM业务报表“销售额3600万元,回款3100万元,净利润240万元”;右边则是阿达刚刚开展了6个月电商的报表,上面写着“销售额490万元,回款440万元,净利润76万元”。  看着这些数字,想起了这半年来“脱胎换骨”式的折腾,阿达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