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动评改模式”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评改手段,本文论述了“互动评改模式”提出的背景,并从课前充分准备、明确评改要求、教师示范评改、具体评改指导等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互动评改模式”的操作方法;从提高了作文评改的积极性、体现了作文评改的针对性、加大了作文评改的实效性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互动评改”模式的研究成效;通过组内互改、组内互评、组内总结、教师初评、大班讲评、组内再评、教师再评等七个环节的实施,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作文评改中来,以此来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和能力,把教师从高耗低效的作文批改工作中解脱出来,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互动评改模式;背景;操作方法;实施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互动评改模式”提出的背景
在全民重视教育、关注教育的今天,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既是学校、家长对语文老师的要求,也是衡量一位语文老师是否认真负责的重要依据。所以,许多语文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常常加班加点,对学生的每篇作文都做到圈、点、划、改,并费尽心思地写上评语。其态度之端正令人称赞,其毅力之顽强更令人敬佩。可奇怪的是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未见多大的起色。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老师的作文批改方法还沦陷在“高耗低效”的处境中。
因此,如何转变现有的作文评改方法,激发学生评改作文的热情,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是目前的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教学中笔者尝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互动评改模式”进行作文评改,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作文评改的活动中来。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作文评改活动中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
二、“互动评改模式”的概念
“互动评改模式”是由习作者、评改者、教师三方构成的多边互动活动。三者中的每一方都与其他两方保持着密切的协作关系:习作者的文章要请评改者和教师进行评改,评改者要把评改的情况反馈给习作者,习作者要参照同学、评改者和教师的互评意见修改文章。这中间既有同学间的交流,又有师生间的交流。而习作者本身同时又是评改者,既接受同学、老师对自己习作的评改,又评改和学习同学的习作,接受老师的评改指导。
三、“互动评改模式”的操作方法
(一)课前充分准备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上好作文评改课,课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教师可以提前分好互评小组,学生的习作水平参差不齐,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习作水平,把全班同学按座位就近分配的原则分成若干组,每组6人。其中写作水平较好的2人,中等水平的2人,稍差水平的2人,尽量使每个小组的实力保持均等。这样既能方便小组内的交流和评改,又能增强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欲望。除了作文本之外,语文教师还应提前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修改本,专门供学生抄写二次作文。每小组需设组长一名,负责组内的作文收发和评改总结工作。同时教师应尽量固定学生习作与评改的时间,最好能够安排连续的两节语文课,一节进行写作,另一节用来评改作文,中间不休息,让学生做好准备。如果确实没有连在一起的两堂课,那么写作与评改的时间间隔也不能过长,以免使学生生疏了习作内容,降低了评改作文的兴趣。
(二)明确评改要求
当学生完成一篇习作时,可以先给学生一个总体的标准:即怎样的文章是好文章。为了让学生在脑海中树立整体的批改思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为学生制定了以下几个标准:
文面要求:卷面整洁、标点正确、无错别字;
语言要求:准确通顺、流畅生动、没有语病;
内容要求:主题明确、选材独特、含义深刻;
结构要求:构思完整、段落分明、条理清晰。
我把评改标准印发给学生,让每个学生牢记。在第一次评改作文时,通过师生协商、小组讨论等形式,对以上标准进行量化。具体的量化标准为:
(1)错字、病句、标点,共计10分。错字包括漏字、添字、别字、不规范用字等,每字扣一分;病句包括成分残缺、逻辑混乱、表述不清等,每处扣一分;明显的标点错误每处扣一分,直到扣完为止。
(2)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者,酌情扣分,直到扣完为止。此项共10分。
(3)作文的字数要求不得少于600字,每少60字扣1分,直到扣完为止。此项共10分。
(4)在内容上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能表达出真知灼见。有自己深刻的感悟,选材典型,中心明确,能给他人带来借鉴作用的作文可得满分,其它酌情扣分。此项共30分。
(5)能恰当地运用合适的表现手法,文体鲜明,语言表达中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的作文可得满分,其它酌情扣分。此项共20分。
(6)能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符合作文主题要求的可得满分,其它酌情给分。此项共10分。
(7)篇章结构不完整,层次段落不清晰,特别是不分段或乱分段作文,酌情扣分,直到扣完为止。 此项共10分。
教师要求学生在每次互评作文时,必须依据上述标准为组内同学打分,并在《互动作文评分表》中如实填写,由小组长负责汇总并上交语文老师处。
(三)教师示范评改
学生最初进行作文互动评改时,往往不得要领,不知道应该怎样进行。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性评改,老师将自己精心挑选的具有典范性的学生习作(好、中、差三个档次各一篇),分别复印给学生,然后结合以上评改标准对习作进行逐一评改,并填写《互动作文评分表》。让学生学习如何评价一篇作文,引导学生要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掘同学作文中的闪光点。并且教给学生一些修改技巧。如:
(1)修改作文时要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并在改动的地方用红笔作适当的眉批和旁批,把改动的原因加以说明。 (2)用波浪线划出你认为优美或意蕴深刻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3)用红笔在文章末尾书写你的评语,评语尽量能言简意赅地指出该文章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四)具体评改指导
第一步,组内互改。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后,在组内交换评改,要确保每篇作文至少得到3位同学修改。学生按照老师的评改标准,运用正确的评改符号进行修改,写上眉批、旁批。并在文末写上总评,签上自己的姓名。
第二步,组内互评。可以让文章的“作者”朗读自己的作文,重点交流自己对文章的构思布局等是如何思考的。其他同学也提出自己的疑问或看法,相互汲取经验。同时,针对组内写得较差的作文,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内的同学一起来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帮助他(她)修改。
当然,在每次评改时也并不一定要求学生评改得面面俱到,也可以为每一次作文评改设一个侧重点,按照作文评改标准,分点进行评改训练。比如,第一次评改主要看文章语言方是否流畅,第二次评改主要看文章内容是否充实,第三次评改主要看文章感情是否真挚,第四次评改主要看文章结构是否严谨等。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整。这样一来,每次的作文评改重点就突出了,训练目的也明确了。
第三步,组内总结。组内评改结束后,各小组可以用各种形式进行总结,比如:让各位组员说一说评改过程中所发现的共性问题,也可以谈一谈同学作文中存在的优点或缺点及改进措施,或者评出小组内的最佳作文、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句子等等,最后由组长对本次评改进行总结,并填写《互动作文评分表》,把组内同学的作文与《互动作文评分表》一起交到老师处。
第四步,教师初评。组长将作文交回老师处,老师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批改。整体性批改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抓住学生在本次作文存在的最明显的亮点或缺点加以修改。学生互评中也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评改初期,如有的同学评改态度不够端正,敷衍了事。有的同学评改内容不够细致,有同学甚至把一篇文章改得面目全非,却偏离主题。如果教师不及时做出再次评价,很可能会由于这些误评而把学生引向歧路。所以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在信息反馈阶段,教师更要充分肯定互评中的正确评价,用红笔划出,写上激励性语句,肯定学生的观点,把错误的评价也标注出来,有疑议的可以与学生本人进行口头交流。作文本身的问题在学生互评时没有发现的,教师要进行补充,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再进行课堂大班讲评。
第五步,大班讲评。在大班讲评时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把那些优秀范文挑出来,进行详细讲评,并亲自朗读或让习作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借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教师也要指出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修改,这样就使学生在修改作文时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同时,语文老师也要对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出现的个性化评语进行奖励性评价,借此来提高学生互评作文的积极性。
第六步,组内再评。经过学生组内互评,教师大班讲评之后,教师把作文本发回给学生,学生参考同学和老师的评语,进行第二次修改。第二次修改时要求学生写在修改本上,同时修改的内容必须突出本次评改作文的侧重点。当然,修改过程中也要结合自己的想法。二次修改完成后,再次进行组内互评,互评的时候还应参照原文。通过对比评改就能鲜明地找出修改后作文的闪光点。最后小组长再把作文本和修改本收起来交给语文老师。
第七步,教师再评。教师再评的内容有两点:一看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是否有进步,是否结合参考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对作文进行了修改;二看互评人的评语是否肯定了同学修改后的进步。教师在对比再评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只要发现修改后的作文比原文有起色,就应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表扬,并在作文本上写上鼓励性的评语。同时把每次作文评改后的优秀作文,在班级进行张贴或发表在班级杂志上,特别好的可以向杂志社投稿,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总之,在评改作文,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广阔的交流空间,要视学生为主角,而自己则应发挥好配角的作用,积极地把学生引导到作文评改的学习活动中去,在评改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共同参与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互动评改”模式的实施成效
(一)提高了作文评改的积极性
采用“互动评改”模式进行作文评改,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让学生成为了作文的评论者,满足了学生的“编辑”瘾,同时让他们针对同学的作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使他们变成了作文课堂的主人。这样就化主动为被动,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自己很“能干”。同时,通过互动评改,使学生在写作中更加重视自己的写作格式是否规范,写作内容是否新颖,写作构思是否巧妙等问题。对平时写作中的一些常犯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学习到了同学写作的优点,积极地加以借鉴和应用,拓展了自己的思维空间,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体现了作文评改的针对性
在没有施行“互动评改”模式以前,学生修改作文时往往不知道从那里入手,也不知道如何评价一篇作文。通过“互动评改模式”进行作文评改后,学生在互评、交流、修改、再互评、再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应该从哪些角度来评价文章、从那些方面对文章进行修改,特别是有侧重点的互评和修改方案,使学生在修改作文时能够对症下药,快速地诊断出所评改作文存在的问题。在修改中总结写作经验,积累了许多较好的写作方法。
(三)加大了作文评改的实效性
“互动评改模式”把教师从“高效低耗”的批改工作中解脱了出来,节省了教师的时间,让教师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写作指导中去。同时,这种模式也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学生单边活动模式,通过学生间互改互评、组内总结、教师初评、大班讲评、组内再评、教师再评等多个环节的操作,使学生在评改中学习,在评改中交流,在评改中进步,从而使作文评改的实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运用“互动评改模式”对作文进行评改,克服了传统作文评改方法反馈时间长、教师负担重、学生无兴趣等弊端,培养了学生的评改能力,提高了评改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写作水平,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贯彻了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秉承“文章不厌百回改”的精神,孜孜不卷地探索,必能取得“反复评改佳作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文明.走进言语的深处[J].语文学习,2002(5).
[2]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唐曾磊.爱学习,会学习[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9.
[4]蔡高才.袁光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智范.走进课堂——初中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娄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李会荣.论作文批发的方法[J].未来教育家,2012(7).
[9]李安心.作文评改方法探索[J].科海故事博览,2013(4).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互动评改模式;背景;操作方法;实施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互动评改模式”提出的背景
在全民重视教育、关注教育的今天,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既是学校、家长对语文老师的要求,也是衡量一位语文老师是否认真负责的重要依据。所以,许多语文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常常加班加点,对学生的每篇作文都做到圈、点、划、改,并费尽心思地写上评语。其态度之端正令人称赞,其毅力之顽强更令人敬佩。可奇怪的是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未见多大的起色。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老师的作文批改方法还沦陷在“高耗低效”的处境中。
因此,如何转变现有的作文评改方法,激发学生评改作文的热情,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是目前的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教学中笔者尝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互动评改模式”进行作文评改,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作文评改的活动中来。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作文评改活动中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
二、“互动评改模式”的概念
“互动评改模式”是由习作者、评改者、教师三方构成的多边互动活动。三者中的每一方都与其他两方保持着密切的协作关系:习作者的文章要请评改者和教师进行评改,评改者要把评改的情况反馈给习作者,习作者要参照同学、评改者和教师的互评意见修改文章。这中间既有同学间的交流,又有师生间的交流。而习作者本身同时又是评改者,既接受同学、老师对自己习作的评改,又评改和学习同学的习作,接受老师的评改指导。
三、“互动评改模式”的操作方法
(一)课前充分准备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上好作文评改课,课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教师可以提前分好互评小组,学生的习作水平参差不齐,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习作水平,把全班同学按座位就近分配的原则分成若干组,每组6人。其中写作水平较好的2人,中等水平的2人,稍差水平的2人,尽量使每个小组的实力保持均等。这样既能方便小组内的交流和评改,又能增强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欲望。除了作文本之外,语文教师还应提前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修改本,专门供学生抄写二次作文。每小组需设组长一名,负责组内的作文收发和评改总结工作。同时教师应尽量固定学生习作与评改的时间,最好能够安排连续的两节语文课,一节进行写作,另一节用来评改作文,中间不休息,让学生做好准备。如果确实没有连在一起的两堂课,那么写作与评改的时间间隔也不能过长,以免使学生生疏了习作内容,降低了评改作文的兴趣。
(二)明确评改要求
当学生完成一篇习作时,可以先给学生一个总体的标准:即怎样的文章是好文章。为了让学生在脑海中树立整体的批改思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为学生制定了以下几个标准:
文面要求:卷面整洁、标点正确、无错别字;
语言要求:准确通顺、流畅生动、没有语病;
内容要求:主题明确、选材独特、含义深刻;
结构要求:构思完整、段落分明、条理清晰。
我把评改标准印发给学生,让每个学生牢记。在第一次评改作文时,通过师生协商、小组讨论等形式,对以上标准进行量化。具体的量化标准为:
(1)错字、病句、标点,共计10分。错字包括漏字、添字、别字、不规范用字等,每字扣一分;病句包括成分残缺、逻辑混乱、表述不清等,每处扣一分;明显的标点错误每处扣一分,直到扣完为止。
(2)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者,酌情扣分,直到扣完为止。此项共10分。
(3)作文的字数要求不得少于600字,每少60字扣1分,直到扣完为止。此项共10分。
(4)在内容上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能表达出真知灼见。有自己深刻的感悟,选材典型,中心明确,能给他人带来借鉴作用的作文可得满分,其它酌情扣分。此项共30分。
(5)能恰当地运用合适的表现手法,文体鲜明,语言表达中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的作文可得满分,其它酌情扣分。此项共20分。
(6)能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符合作文主题要求的可得满分,其它酌情给分。此项共10分。
(7)篇章结构不完整,层次段落不清晰,特别是不分段或乱分段作文,酌情扣分,直到扣完为止。 此项共10分。
教师要求学生在每次互评作文时,必须依据上述标准为组内同学打分,并在《互动作文评分表》中如实填写,由小组长负责汇总并上交语文老师处。
(三)教师示范评改
学生最初进行作文互动评改时,往往不得要领,不知道应该怎样进行。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性评改,老师将自己精心挑选的具有典范性的学生习作(好、中、差三个档次各一篇),分别复印给学生,然后结合以上评改标准对习作进行逐一评改,并填写《互动作文评分表》。让学生学习如何评价一篇作文,引导学生要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掘同学作文中的闪光点。并且教给学生一些修改技巧。如:
(1)修改作文时要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并在改动的地方用红笔作适当的眉批和旁批,把改动的原因加以说明。 (2)用波浪线划出你认为优美或意蕴深刻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3)用红笔在文章末尾书写你的评语,评语尽量能言简意赅地指出该文章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四)具体评改指导
第一步,组内互改。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后,在组内交换评改,要确保每篇作文至少得到3位同学修改。学生按照老师的评改标准,运用正确的评改符号进行修改,写上眉批、旁批。并在文末写上总评,签上自己的姓名。
第二步,组内互评。可以让文章的“作者”朗读自己的作文,重点交流自己对文章的构思布局等是如何思考的。其他同学也提出自己的疑问或看法,相互汲取经验。同时,针对组内写得较差的作文,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内的同学一起来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帮助他(她)修改。
当然,在每次评改时也并不一定要求学生评改得面面俱到,也可以为每一次作文评改设一个侧重点,按照作文评改标准,分点进行评改训练。比如,第一次评改主要看文章语言方是否流畅,第二次评改主要看文章内容是否充实,第三次评改主要看文章感情是否真挚,第四次评改主要看文章结构是否严谨等。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整。这样一来,每次的作文评改重点就突出了,训练目的也明确了。
第三步,组内总结。组内评改结束后,各小组可以用各种形式进行总结,比如:让各位组员说一说评改过程中所发现的共性问题,也可以谈一谈同学作文中存在的优点或缺点及改进措施,或者评出小组内的最佳作文、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句子等等,最后由组长对本次评改进行总结,并填写《互动作文评分表》,把组内同学的作文与《互动作文评分表》一起交到老师处。
第四步,教师初评。组长将作文交回老师处,老师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批改。整体性批改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抓住学生在本次作文存在的最明显的亮点或缺点加以修改。学生互评中也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评改初期,如有的同学评改态度不够端正,敷衍了事。有的同学评改内容不够细致,有同学甚至把一篇文章改得面目全非,却偏离主题。如果教师不及时做出再次评价,很可能会由于这些误评而把学生引向歧路。所以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在信息反馈阶段,教师更要充分肯定互评中的正确评价,用红笔划出,写上激励性语句,肯定学生的观点,把错误的评价也标注出来,有疑议的可以与学生本人进行口头交流。作文本身的问题在学生互评时没有发现的,教师要进行补充,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再进行课堂大班讲评。
第五步,大班讲评。在大班讲评时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把那些优秀范文挑出来,进行详细讲评,并亲自朗读或让习作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借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教师也要指出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修改,这样就使学生在修改作文时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同时,语文老师也要对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出现的个性化评语进行奖励性评价,借此来提高学生互评作文的积极性。
第六步,组内再评。经过学生组内互评,教师大班讲评之后,教师把作文本发回给学生,学生参考同学和老师的评语,进行第二次修改。第二次修改时要求学生写在修改本上,同时修改的内容必须突出本次评改作文的侧重点。当然,修改过程中也要结合自己的想法。二次修改完成后,再次进行组内互评,互评的时候还应参照原文。通过对比评改就能鲜明地找出修改后作文的闪光点。最后小组长再把作文本和修改本收起来交给语文老师。
第七步,教师再评。教师再评的内容有两点:一看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是否有进步,是否结合参考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对作文进行了修改;二看互评人的评语是否肯定了同学修改后的进步。教师在对比再评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只要发现修改后的作文比原文有起色,就应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表扬,并在作文本上写上鼓励性的评语。同时把每次作文评改后的优秀作文,在班级进行张贴或发表在班级杂志上,特别好的可以向杂志社投稿,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总之,在评改作文,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广阔的交流空间,要视学生为主角,而自己则应发挥好配角的作用,积极地把学生引导到作文评改的学习活动中去,在评改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共同参与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互动评改”模式的实施成效
(一)提高了作文评改的积极性
采用“互动评改”模式进行作文评改,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让学生成为了作文的评论者,满足了学生的“编辑”瘾,同时让他们针对同学的作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使他们变成了作文课堂的主人。这样就化主动为被动,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自己很“能干”。同时,通过互动评改,使学生在写作中更加重视自己的写作格式是否规范,写作内容是否新颖,写作构思是否巧妙等问题。对平时写作中的一些常犯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学习到了同学写作的优点,积极地加以借鉴和应用,拓展了自己的思维空间,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体现了作文评改的针对性
在没有施行“互动评改”模式以前,学生修改作文时往往不知道从那里入手,也不知道如何评价一篇作文。通过“互动评改模式”进行作文评改后,学生在互评、交流、修改、再互评、再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应该从哪些角度来评价文章、从那些方面对文章进行修改,特别是有侧重点的互评和修改方案,使学生在修改作文时能够对症下药,快速地诊断出所评改作文存在的问题。在修改中总结写作经验,积累了许多较好的写作方法。
(三)加大了作文评改的实效性
“互动评改模式”把教师从“高效低耗”的批改工作中解脱了出来,节省了教师的时间,让教师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写作指导中去。同时,这种模式也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学生单边活动模式,通过学生间互改互评、组内总结、教师初评、大班讲评、组内再评、教师再评等多个环节的操作,使学生在评改中学习,在评改中交流,在评改中进步,从而使作文评改的实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运用“互动评改模式”对作文进行评改,克服了传统作文评改方法反馈时间长、教师负担重、学生无兴趣等弊端,培养了学生的评改能力,提高了评改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写作水平,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贯彻了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秉承“文章不厌百回改”的精神,孜孜不卷地探索,必能取得“反复评改佳作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文明.走进言语的深处[J].语文学习,2002(5).
[2]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唐曾磊.爱学习,会学习[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9.
[4]蔡高才.袁光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智范.走进课堂——初中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娄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李会荣.论作文批发的方法[J].未来教育家,2012(7).
[9]李安心.作文评改方法探索[J].科海故事博览,2013(4).
(编辑:龙贤东)